发动机罩铰链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90818发布日期:2021-03-30 21:16阅读:5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罩铰链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罩铰链及具有该铰链的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用于打开或关闭发动机室,并且通过遮盖发动机室隔绝发动机的噪音。

目前,发动机罩打开后的支撑固定主要通过铰链总成和撑杆总成配合实现,铰链总成包括铰链座和与铰链座转动连接的铰链臂,其中,铰链座与机舱纵梁钣金固定连接,铰链臂与发动机罩固定连接;撑杆总成包括与铰链座转动连接的撑杆和安装于机舱纵梁钣金上的卡扣。发动机罩打开时,需要一只手支撑发动机罩,另一只手将撑杆从卡扣上取出,并将撑杆的顶端安装到铰链臂的支撑孔内;发动机罩关闭时,仍需要一只手支撑发动机罩,另一只手将撑杆从支撑孔取下,然后向下旋转至将撑杆卡入卡扣内固定,再将发动机罩放下,发动机罩的打开和关闭都费时费力,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罩铰链,旨在解决现有发动机罩打开和关闭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罩铰链,包括:铰链座、铰链臂、滑轨座以及支撑销,铰链座用于与机舱纵梁钣金固定连接;铰链臂一端与所述铰链座转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罩固定连接;滑轨座连接在所述铰链座上,所述滑轨座上设有轨迹槽,所述轨迹槽设有的上端设有支撑位;支撑销一端与所述铰链臂相连,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轨迹槽内,所述支撑销具有沿所述轨迹槽移动的自由度;当所述发动机罩打开至预设位置后,所述支撑销沿所述轨迹槽移动至支撑位,所述支撑销支撑在所述轨迹槽的支撑位,使所述铰链臂支撑固定所述发动机罩;当关闭所述发动机罩时,所述铰链臂带动所述支撑销脱离所述支撑位,在所述发动机罩自重的作用下,所述支撑销沿所述轨迹槽滑动,至所述发动机罩关闭。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轨迹槽包括:上升槽段、下降缓冲槽段、上升缓冲槽段和下降槽段,上升槽段用于所述发动机罩打开时,所述铰链臂带动所述支撑销沿所述上升槽段滑动上升;下降缓冲槽段上端与所述上升槽段的上端相交,用于所述发动机罩打开固定时,所述铰链臂带动所述支撑销沿所述下降缓冲槽段滑落至所述支撑位;上升缓冲槽段下端与所述下降缓冲槽段的下端相交,用于所述发动机罩关闭时,所述铰链臂带动所述支撑销沿所述上升缓冲槽段滑动上升,使所述支撑销从所述支撑位滑出;下降槽段上端与所述上升缓冲槽段的上端相交,用于所述发动机罩关闭时,所述铰链臂带动所述支撑销沿所述下降槽段滑动下降,使所述发动机罩在自重作用下完成关闭;其中,所述上升缓冲槽段和所述下降缓冲槽段相交的下侧壁为所述支撑位,所述上升槽段和所述下降缓冲槽段相交的上侧壁为限制所述发动机罩打开高度的所述预设位置,所述上升缓冲槽段和所述下降槽段相交的上侧壁为所述发动机罩关闭时,限制所述支撑销上升高度的上止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升缓冲槽段和所述下降缓冲槽段相交处的上侧壁为导向位,所述导向位与所述支撑位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所述支撑位靠近所述下降槽段,所述导向位远离所述下降槽段。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升槽段和所述下降缓冲槽段相交处的下侧壁为所述发动机罩打开时换向的第一换向位,所述第一换向位与所述预设位置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所述预设位置靠近所述支撑位,所述第一换向位远离所述支撑位;所述上升缓冲槽段和所述下降槽段相交处的上侧壁为所述发动机罩关闭换向时的第二换向位,所述第二换向位与所述上止位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二换向位靠近所述支撑位,所述上止位远离所述支撑位。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上升槽段的下端和所述下降槽段的相交处设有用于所述支撑销滑入和滑出的导入口。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支撑销与所述铰链臂滑动连接,所述铰链臂上设有用于所述支撑销往复滑动的导向孔,所述支撑销借助锁紧件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锁紧件为轴用挡圈或开口挡片,所述支撑销上设有用于所述轴用挡圈或所述开口挡片卡入的环形卡槽。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轨座与所述铰链座固定连接的结构包括:所述滑轨座设有连接部,所述铰链座对应所述连接部的位置设有插入孔,所述滑轨座借助穿过所述插入孔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铰链座连接;所述滑轨座与所述铰链座固定连接的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滑轨座和所述铰链座的螺栓。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铰链臂借助转轴与所述铰链座转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发动机罩铰链,所述发动机罩铰链连接在机舱纵梁钣金和发动机罩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动机罩铰链,设置与铰链座固定连接的滑轨座,在滑轨座上设置限制支撑销运动的轨迹槽,支撑销与铰链臂连接,当打开发动机罩时,一手或双手同时托起发动机罩,铰链臂带动支撑销沿轨迹槽向上滑动至预设位置后,换向落入轨迹槽的支撑位,使铰链臂支撑固定发动机罩;当关闭发动机罩时,一手或双手同时向上托起发动机罩,使支撑销离开轨迹槽的支撑位,然后用手轻轻扶住发动机罩,或者手松开发动机罩,发动机罩在自重的作用下,使铰链臂带动支撑销沿轨迹槽下滑,即可实现发动机罩的自动关闭。本发明提供的铰链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罩的开闭过程中,用一只手即可实现发动机罩的开闭,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用双手操作,更加省力,操作快捷,安全方便。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由于在发动机罩和机舱纵梁钣金之间安装了上述的铰链,因此,在发动机罩开闭时,用一只手即可实现发动机罩的开闭,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用双手操作,更加省力,操作快捷,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所示的滑轨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铰链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与铰链未进行安装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与铰链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动机罩;2、第一螺纹孔;3、第二螺纹孔;4、机舱纵梁钣金;5、铰链座;51、第二连接孔;52、第六连接孔;53、插入孔;54、第四连接孔;6、螺栓;7、滑轨座;71、连接部;72、轨迹槽;721、下降槽段;722、上升缓冲槽段;723、上止位;724、下降缓冲槽段;725、预设位置;726、支撑位;727、上升槽段;728、导入口;729、导向位;730、第一换向位;731、第二换向位;73、第五连接孔;8、铰链臂;81、第一连接孔;82、导向孔;83、第三连接孔;9、支撑销;91、环形卡槽;10、转轴;11、开口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进行说明。所述发动机罩铰链,包括:铰链座5、铰链臂8、滑轨座7以及支撑销9,铰链座5用于与机舱纵梁钣金4固定连接;铰链臂8一端与铰链座5转动连接,铰链臂8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罩1固定连接;滑轨座7连接铰链座5上,滑轨座7上设有轨迹槽72,轨迹槽72的上端设有支撑位726;支撑销9一端与铰链臂8滑动相连,支撑销9另一端延伸至轨迹槽72内,支撑销具有沿所述轨迹槽移动的自由度;当发动机罩1打开至预设位置后,支撑销9沿轨迹槽移动到支撑位,支撑销支撑在轨迹槽72的支撑位726,使铰链臂8支撑固定发动机罩1;当关闭发动机罩1时,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脱离支撑位726,发动机罩1在自重的作用下,支撑销9沿轨迹槽72滑动,至发动机罩1关闭。

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与铰链座5固定连接的滑轨座7,在滑轨座7上设置限制支撑销9运动轨迹的轨迹槽72,支撑销9与铰链臂8连接,当发动机罩1打开时,一手或双手同时托起发动机罩1,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轨迹槽72向上滑动至预设位置后,支撑销再沿轨迹槽滑落至支撑位,然后落入轨迹槽72的支撑位726,铰链臂8可自动支撑固定发动机罩1;当发动机罩1关闭时,一手或双手同时向上托起发动机罩1,使支撑销9先离开轨迹槽72的支撑位726,然后用手轻轻扶住发动机罩1,或者手松开发动机罩1,发动机罩1在自重的作用下,使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轨迹槽72下滑,即可实现发动机罩1的自动关闭。本发明提供的铰链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罩1的开闭过程中,省时省力,用一只手即可实现发动机罩1的开闭,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用双手操作,更加省力,操作快捷,安全方便。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滑轨座,直接用铰链臂支撑发动机罩,取消了现有结构中的支撑杆,简化了发动机罩的支撑结构,而且,由于滑轨座与铰链座固定连接,空余的空间增多,有利于周边件的布置。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6,铰链座5与机舱纵梁钣金4固定连接的结构为:铰链座5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51,机舱纵梁钣金4上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二螺纹孔3,铰链座5与机舱纵梁钣金4通过贯穿第二连接孔51和第二螺纹孔3的螺栓6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6,铰链臂8与发动机罩1固定连接的结构为:铰链臂8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81,发动机罩1上对应的位置设置两个第一螺纹孔2,铰链臂8与发动机罩1通过贯穿第一连接孔81和第一螺纹孔2的螺栓6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2、图4,所述轨迹槽72包括上升槽段727、下降缓冲槽段724、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槽段721,上升槽段727用于发动机罩1打开时,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上升槽段727滑动上升;下降缓冲槽段724上端与上升槽段727的上端相交,用于发动机罩1打开固定时,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下降缓冲槽段724滑落至支撑位726处;上升缓冲槽段722下端与下降缓冲槽段724的下端相交,用于发动机罩1关闭时,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上升缓冲槽段722滑动上升,使支撑销9从支撑位726滑出;下降槽段721上端与上升缓冲槽段722的上端相交,用于发动机罩1关闭时,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下降槽段721滑动下降,使发动机罩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完成关闭;其中,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缓冲槽段724相交的下侧壁为支撑位726,上升槽段727和下降缓冲槽段724相交的上侧壁为限制发动机罩1打开高度的预设位置725,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槽段721相交的上侧壁为发动机罩1关闭时,限制支撑销9上升高度的上止位723。本实施例中,参见图4,上升槽段727、下降缓冲槽段724、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槽段721顺次连通,当发动机罩1打开的过程中,支撑销9随铰链臂8沿上升槽段727向上滑动,铰链臂8张开,当支撑销9到达预设位置725后,支撑销9受到预设位置725的限制,换向后沿下降缓冲槽段724下降,直至支撑位726,此时,松开手,由于支撑销9受到支撑位726的支撑,此时,支撑销9借助滑轨座7支撑在铰链座5上,支撑销9对铰链臂8起到支撑作用,发动机罩1在自重的作用下,通过铰链臂8和支撑销9得到可靠的支撑;当需要关闭发动机罩1时,先向上升起发动机罩1,发动机罩1带动铰链臂8转动,铰链臂8带动支撑销9沿上升缓冲槽段722上升,使支撑销9脱离支撑位726的位置,然后,继续向上抬起发动机罩1,直至支撑销9被上止位723止挡,支撑销9换向进入下降槽段721,此时,松开手,发动机罩1在自重作用下回落关闭,支撑销9随铰链臂8的收回沿下降槽段721滑落,直至发动机罩1完全关闭,其中图4中箭头的指向为支撑销9运动的方向。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缓冲槽段724相交处的上侧壁为导向位729,导向位729与支撑位726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支撑位726靠近下降槽段721,导向位729远离下降槽段721。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位729与支撑位726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当支撑销9支撑在支撑位726时,支撑销9的重心相比导向位729更靠近下降槽段721,导向位729起到防止支撑销9返回至下降缓冲槽段724的作用,保证支撑销9继续沿轨迹槽72向前滑动。

作为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罩铰链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上升槽段727和下降缓冲槽段724相交处的下侧壁为发动机罩1打开时换向的第一换向位730,第一换向位730与预设位置725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预设位置725靠近支撑位726,第一换向位730远离支撑位726;上升缓冲槽段722和下降槽段721相交处的上侧壁为发动机罩关闭换向时的第二换向位731,第二换向位731与上止位723在竖直方向错位设置,且第二换向位731靠近支撑位726,上止位723远离支撑位726。本实施例中,第一换向位730与预设位置725在竖直方向的错位设置,可以避免支撑销9原路返回的风险,当支撑销9经过第一换向位730后,再继续滑动至被预设位置725止挡,此时,即使松手,支撑销9也不会原路返回,而是沿下降缓冲槽段724向下滑落至支撑位726,无需担心支撑销9返回的风险,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简便性;第二换向位731与上止位723在竖直方向的错位设置,同样可以避免支撑销原路返回的风险,当支撑销9脱离支撑位726后,沿上升缓冲槽段722再继续滑动至被上止位723止挡,此时,即使松手,支撑销9也不会原路返回,而是沿下降槽段721向下自动滑落,无需担心支撑销返回的风险,提高操作的可靠性和简便性。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4,下降缓冲槽段724和上升缓冲槽段722下侧壁和上侧壁均构成v字形,支撑位726在下侧壁构成的v字形的最低处,导向位729在在上侧壁构成的v字形的最低处;其中,下降缓冲槽段724的上下侧壁和上升缓冲槽段722的上下侧壁均为斜面,与竖直方向均具有一定的倾斜度,这两个槽段的倾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这里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4,预设位置和上止位723均为尖角,当支撑销9滑动至夹角后,即可自动换向,无需人为控制,使得操作简便,其中预设位置725和上止位723的最大高度,根据设定的发动机罩打开的高度、铰链臂、铰链座、轨迹槽等相关部件的结构而定,本文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4,上升槽段727和下降槽段721均具有一定的弧度或折弯,对上升或下降的发动机罩1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发动机罩1直线下降造成冲击力过大而造成相关部件的损坏。各槽段相交处的支撑位、换向位、导向位、预设位置和上止位可以为尖角折弯,也可以为圆弧过渡。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4,上升槽段727的下端和下降槽段721的下端相交,使轨迹槽72构成连续封闭的环形槽。使支撑销9随发动机罩1的开闭实现连续的运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4,上升槽段727的下端和下降槽段721的相交处设有用于支撑销9滑入和滑出的导入口728。通过在轨迹槽72的下侧设置导入口728,当发动机罩1打开时,支撑销9沿导入口728进入轨迹槽72,当发动机罩1关闭时,支撑销9从导入口728滑出轨迹槽72,完成发动机罩1的关闭。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图5,支撑销9与铰链臂8滑动连接,铰链臂8上设有用于支撑销9滑动的导向孔82,支撑销9借助锁紧件穿设于导向孔82上。导向孔82为带有弧度的长孔,当发动机罩1开闭过程中,支撑销9随着发动机罩1的打开关闭高度,支撑销9一方面沿导向孔82来回滑动,另一方面沿轨迹槽72的轨迹滑动,对铰链臂8的位置实现调整,使发动机罩1的开闭顺利完成。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锁紧件为轴用挡圈或开口挡片11,支撑销9上设有用于轴用挡圈或开口挡片11卡入的环形卡槽91。本实施例中,支撑销9的一端设有挡盘,支撑销9插入导向孔82内,通过轴用挡圈或开口挡片11卡住,即可穿设在导向孔82内,安装简单方便。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滑轨座7与铰链座5固定连接的结构包括:滑轨座7设有连接部71,铰链座5对应连接部71的位置设有插入孔53,滑轨座7借助穿过插入孔53的连接部71与铰链座5连接;滑轨座7与铰链座5固定连接的结构还包括连接滑轨座7和铰链座5的螺栓6。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71和插入孔53的配合,可对滑轨座7进行定位,然后再通过螺栓6连接,其中,滑轨座7上设有两个第五连接孔73,铰链座5设有与第五连接孔73位置对应的第六连接孔52,插入孔53的中心和两个第五连接孔73的中心连线构成三角形结构,使得连接可靠。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滑轨座7也可以采用三个螺栓6与铰链座5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铰链臂8借助转轴10与铰链座5转动连接。其中,在铰链臂8上设有第三连接孔83,铰链座5上设有第四连接孔54,通过穿过第三连接孔83和第四连接孔54的转轴10,铰链臂8与铰链座5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转轴10的一端设有挡盘,另一端通过轴用挡圈止挡,或者在转轴10的另一端利用螺母锁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请参阅图6至图7,所述汽车包括所述的发动机罩铰链,所述发动机罩铰链连接在机舱纵梁钣金4和发动机罩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由于在发动机罩和机舱纵梁钣金4之间安装了上述的铰链,因此,在发动机罩开闭时,用一只手即可实现发动机罩的开闭,省时省力,操作简便;用双手操作,更加省力,操作快捷,安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