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轮扳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363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手轮扳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手轮扳把,特别是一种适合于活动空间小,操作力量大的工作环境中使用的手轮扳把、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设备系统中的手轮操作部位。
当今,企业中使用的手轮扳把,大多为“F”型,其它形式的也有,但不多,所以没有大力推广,是因为它们的优点较“F”型并不明显,但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F”型之外的某一形式使用的较为普遍,也只是原于习惯而已,并不是看得它的某一优越性,一个得心应手的手轮扳把,应具备操作随意,使用安全,重量轻、功能全、携带方便几个特点,目前,关于手轮扳把的改进大多侧重于后三个方面(即重量轻、功能全、携带方便)比如,采用空心把身求减轻重量,附加小锤听针求增加功能,采用伸缩把身体携带方便等,而前两个即(操作随意,使用安全)倒没有多大改善,基本处于“F”型手轮扳把的水平,但实用中这两个方面反尔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具体地讲,它们体现的是手轮扳把的基本特性,只有对基本特性的改进、完善,才是最根本的,才是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地满足生产需要,而本实用新型的任务,便是提供一种新型手轮扳把,它使用安全、操作随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下述方式完成的新型手轮扳把它由把头和把身组成,把头又分前爪、后爪和颈部,前爪是呈“K”字型,后爪呈“人”字型,前爪与后爪的工作面各自对称,二者的对称线在同一平面,使用中,当作用于轮沿部位时,在前、后爪及颈部共存在三个作用点,同时由于“人”字型的斜度,所以,用力时,磨擦阻力较普通型增大许多,因此,不会出现扳把脱滑现象,当作用于轮辐与轮沿交汇处时,“F”字型前爪左右两个契口、一个卡于轮辐、一个卡于轮沿、“人”字型后爪的工作面作用在轮沿上,同时,扳把颈部也支持于轮沿,其结果使扳把牢牢地固定在手轮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附


图1是手轮扳把的主视图附图2是沿1-1线的左剖视图附图3是沿1-1线的右剖视图参照
图1、图2、图3扳把由把头(1)和把身(2)组成,把头(1)又分为前爪(3),后爪(4)和颈部(5),网纹(6)的作用是为防止操作过程中手从把身滑脱,前爪(3)呈“K”字型,后爪(4)呈“人”字型,前爪工作面(8)、(9)与后爪工作面(10)各自左右对称,二者的对称线在同一平面,另外,前爪(3)的左右工作面(8)与颈部(5)的最低点也在同一平面,前爪(3)与后爪(4)的工作面夹角α、β相等,大小在40°-60°之间,前爪(3)与后爪(4)同侧的工作面(9)、(10)在同一平面,使用中,当作用于轮沿部位时,在前、后爪及颈部共存在三个作用点,同时,由于左右呈“人”字型的工作面(9)、(10),具有一定的斜度,所以,用力时,作用点受力大,磨擦阻力较普通型增大许多,因此,不会发生手轮扳把周向脱滑现象,当作用于轮辐与轮沿交汇时,“K”字型前爪(3)左右两个契口(7)一个卡于轮辐,一个卡于轮沿,“人”字型的后爪(4)的工作面(10)作用在轮沿上,同时,扳把颈部的最低点也支撑于轮沿,其结果使扳把在沿手轮周向用力时,牢牢地固定在手轮上,不会出现轴向窜动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手轮扳把,有一个把身(2)和一个把头(1),把头(1)由前爪(3),后爪(4)和颈部(5)组成,其特征在于前爪(3)呈“K”字型,后爪(4)呈“人”字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把,其特征在于前爪(3)、后爪(4)的工作面(8)、(9)、(10)左右对称,对称线在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扳把,其特征在于前爪(3)左右工作面(9)和后爪(4)左右工作面(10)各自形成一定度数的夹角。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扳把,其特征在于前爪(3)工作面夹角α和后爪(4)工作面夹角β相等,大小在40°~6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把,其特征在于前爪(3)左右工作面(8)与颈部最低点在同一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手轮扳把,它由把头和把身组成,把头分前爪、后爪和颈部,前爪呈“K”字型,后爪呈“人”字型,前爪与后爪两侧的工作面各自对称,二者的对称线在一平面,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其较普通扳把具备明显的优点。
文档编号B25B13/00GK2362651SQ9824812
公开日2000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12日
发明者焦建平, 常优军 申请人:常优军, 焦建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