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推力配副支承的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09927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四推力配副支承的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缘推进器,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船舶推进系统包括主机、推进轴系和螺旋桨等不可或缺的装置,但随着主机单机功率的增大,体积随之增大,推进轴系的长度也随之增大,其结构也日趋复杂,由此导致了船舱空间利用率低,能量传递过程损耗增加,传递效率降低等缺陷。有毂轮缘推进系统是近年来提出并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船舶推进方式,它将电机与推进器集成一体,可有效地减少推进系统占用的船舱空间,提高了船舶的推进效率,减少了振动与噪声,可以很好的保证舰船的隐蔽性。目前出现的轮缘推进的设计可根据推力轴承的分布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推力轴承安装在桨毂两端,另一种是将推力轴承安装在螺旋桨外缘的轮缘两端,各自都有一些缺点。第一种设计的推力轴承长时间的运行产生磨损后,轴向间隙增大,螺旋桨在受力不均时,桨毂一端会发生偏移或倾斜,螺旋桨连接轮缘的一端就会在横向产生更大偏移或倾斜,可能导致电机转子和定子之间发生接触摩擦,难以保证机动航行或恶劣工况下螺旋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二种设计的推力轴承,在和第一种推力轴承承受同样推力的情况下,产生的摩擦功耗更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四推力配副支承的有毂轮缘推进器,以提高轮缘推进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前副推力轴承、后副推力轴承、前主推力轴承、后主推力轴承、螺旋桨、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桨毂和外壳。桨毂两端安装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在电机转子两端安装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电机转子和桨毂是一体设计,外壳上装有电机定子。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螺旋桨桨毂的两端面分别安装有一套主推力轴承,以承载螺旋桨正、反转时产生的推力,同时在螺旋桨外缘的轮缘两端面安装有两套副推力轴承。主推力轴承长时间的运行产生磨损后螺旋桨会有横向偏移或倾斜的倾向,此时两套副推力轴承发挥作用,即产生推力来阻止螺旋桨连接轮缘的一端产生更大的横向偏移或倾斜,有效避免转子和定子的接触摩擦,降低推进器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有毂轮缘推进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07]图中:1.前副推力轴承,2.后副推力轴承,3.前主推力轴承,4.后主推力轴承,5.螺旋桨,6.电机定子,7.电机转子,8.桨毂,9.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副推力轴承1、后副推力轴承2、前主推力轴承3、后主推力轴承4、螺旋桨5、电机定子6、电机转子7、桨毂8和外壳9。前副推力轴承I和后副推力轴承2安装在电机转子7的两侧。前主推力轴承3和后主推力轴承4分别固定在桨毂8的两端面。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5、电机转子6和桨毂8是一体设计,外壳9上装有电机定子6。
[0009]电机通电后,置于磁场中的电机转子7会开始做圆周运动,螺旋桨5与桨毂8随之转动,三者有相同的角速度,推进器工作。正常工作时前主推力轴承3和后主推力轴承4承担推进器的全部推力,在遇到恶劣海况,或螺旋桨5受到较大不平衡力而发生倾斜时,前副推力轴承I和后副推力轴承2承担部分的推力,并阻止螺旋桨5进一步倾斜,避免电机定子6与电机转子7发生接触摩擦。
【主权项】
1.一种四推力配副支承的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副推力轴承(1)、后副推力轴承(2)、前主推力轴承(3)、后主推力轴承(4)、螺旋桨(5)、电机定子(6)、电机转子(7)、桨毂(8)和外壳(9);桨毂(8)两端安装前主推力轴承(3)和后主推力轴承(4),在电机转子(7)两端安装前副推力轴承(I)和后副推力轴承(2);前主推力轴承(3)和后主推力轴承(4)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承(I)和后副推力轴承(2)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5)、电机转子(7)和桨毂(8)是一体设计,外壳(9)上装有电机定子(6)。
【专利摘要】一种四推力配副支承的大功率有毂轮缘推进器,包括前副推力轴承、后副推力轴承、前主推力轴承、后主推力轴承、螺旋桨、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桨毂和外壳。桨毂两端安装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在电机转子两端安装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前主推力轴承和后主推力轴承各有12块推力瓦,前副推力轴承和后副推力轴承各有4块推力瓦。螺旋桨、电机转子和桨毂是一体设计,外壳上装有电机定子。可以有效避免电机转子和定子的接触摩擦,降低推进器的振动和噪声,从而提高有毂轮缘推进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IPC分类】B63H5/07
【公开号】CN205221078
【申请号】CN201520890514
【发明人】刘正林, 王建, 严新平, 欧阳武, 梁兴鑫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