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装置及该便携装置的组装方法_2

文档序号:9213719阅读:来源:国知局
局部分解立体图。
[0049]图11是示出使钥匙从壳体突出、收纳于壳体的动作的车载用装置的俯视剖视图。
[0050]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壳体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0051]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形成于壳体的轴支承凹部和轴体的分解立体图。
[0052]图14是示出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壳体分割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0053]符号说明:
[0054]I 便携装置
[0055]2 壳体
[0056]3 第一壳体
[0057]4 第二壳体
[0058]7 转动空间
[0059]7a侧方开口部
[0060]7b下部支承壁部
[0061]7c上部支承壁部
[0062]10转动机构
[0063]11 转动体
[0064]12 钥匙
[0065]13 轴孔
[0066]13a轴滑动孔
[0067]13b退让凹部
[0068]13c支承孔部
[0069]13d退让凹部
[0070]13e连结凹部
[0071]14 轴体
[0072]14a轴支承部
[0073]14b嵌入部
[0074]14f卡止槽
[0075]14g嵌合凹部
[0076]14h嵌合突部
[0077]15压缩螺旋弹簧
[0078]15b下部卡止端部
[0079]15c上部卡止端部
[0080]16操作销
[0081]16d卡止槽
[0082]16e连结突部
[0083]16f锁定突起
[0084]18锁定机构部
[0085]18a锁定嵌合部
[0086]20轴支承凹部
[0087]20a轴支承嵌合部
[0088]20b轴支承引导部
[0089]23嵌合肋
[0090]25引导肋
[0091]O轴中心线
[0092]hi上部分
[0093]h2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94]图1示出的便携装置I是构成机动车的智能钥匙系统的装置,驾驶员通过携带该装置,能够进行机动车的车门的锁定、锁定解除以及发动机起动。
[0095]便携装置I具有能够用手保持的大小的壳体2。壳体2的X方向为宽度方向,Y方向为前后方向,Z方向为上下方向。
[0096]壳体2由第一壳体3与第二壳体4组合而构成。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4均为合成树脂制,两壳体的接合部通过凹凸嵌合而固定为不容易脱离。第一壳体3是下部壳体或下部外壳,第二壳体4是上部壳体或上部外壳。
[0097]在壳体2的内部收纳有电路基板。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发送接收电路、使与搭载于机动车的发送接收机之间的ID相一致的ID确认电路、以及开关电路等。如图1所示,在第二壳体4设有三个按压操作部5。通过对按压操作部5进行按压,从而使所述开关电路工作。通过操作按压操作部5,来发送机动车的车门的锁定、车门的锁定解除等操作信号。
[0098]如图1所示,在壳体2的前部设有转动机构10。在转动机构10中设有转动体11,在转动体11上固定钥匙12。转动体11为金属制,且由压铸(die cast)成形法形成。钥匙12也为金属制,转动体11与钥匙12通过螺纹紧固、铆接加工等被牢固地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转动体11与钥匙12 —体地形成,转动体11可以是钥匙12的一部分。
[0099]如图11所示,转动体11以轴中心线O为支点进行转动。转动体11向α方向转动后的状态为初始姿势,此时钥匙12向壳体2的外部突出。如图1所示,在第一壳体3上形成有在其侧面3a开口的收纳凹部6。如图11所示,当转动体11向β方向转动时成为收纳姿势,此时钥匙12收纳于收纳凹部6。
[0100]通常,在使转动体11向收纳姿势转动从而将钥匙12收纳于壳体2的内部的状态下携带便携装置1,在该便携装置I与搭载于机动车的发送接收机之间进行使用了高频的通信。在要用钥匙12起动发动机时、或者因保持于壳体2的内部的蓄电池的供给电力降低等原因而无法再进行与机动车的发送接收机之间的通信时,使转动体11向初始姿势转动而使钥匙12突出,从而能够手动对车门的锁定解除等进行操作。
[0101]图2作为局部分解立体图而示出了转动机构10的详细结构。
[0102]如图2所示,在第一壳体3中形成有转动空间7。在第一壳体3—体地形成有下部支承壁部7b和上部支承壁部7c,在下部支承壁部7b与上部支承壁部7c之间形成有所述转动空间7。转动空间7与所述收纳凹部6连通。在第一壳体3的侧面3a,在下部支承壁部7b与上部支承壁部7c之间开设侧方开口部7a,在前端面3b,同样在下部支承壁部7b与上部支承壁部7c之间开设前方开口部7d。侧方开口部7a与前方开口部7d相互连续,且与转动空间7连通。
[0103]如图2所示,在转动空间7的下部支承壁部7b上形成有轴支承凹部20。轴支承凹部20是在上下方向上不贯通下部支承壁部7b的有底的凹部。
[0104]在轴支承凹部20中连续地形成有轴支承嵌合部20a和轴支承引导部20b。轴支承嵌合部20a位于转动空间7的内方,轴支承引导部20b与所述轴支承嵌合部20a连续,并延伸至与侧面3a接近的位置。
[0105]在轴支承嵌合部20a中形成有半圆形的周壁部21、底部22、以及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对置并向宽度方向(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嵌合肋23、23。在嵌合肋23、23与底部22之间形成有嵌合凹部。
[0106]轴支承引导部20b在X2侧的端部具有侧壁部27,且在轴支承引导部20b与第一壳体3的侧面3a之间隔开少许距离。在轴支承引导部20b中形成有在前后方向(Y方向)上对置并向宽度方向(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引导肋25、25。引导肋25、25位于比嵌合肋23、23稍靠上方(Z2方向)的位置,在引导肋25、25与嵌合肋23、23之间形成有倾斜部26、
26 ο
[0107]如图2所示,在上部支承壁部7c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上方开口部9a。上方开口部9a是具有缺口部9b而除去了圆形孔的一部分的结构,上方开口部9a通过所述缺口部9b而向侧方开口部7a敞开。上方开口部9a的中心与轴支承嵌合部20a的中心位于同轴上,均与轴中心线O—致。
[0108]如图2所示,在转动体11上开设有轴孔13。轴孔13以在转动体11的下表面Ila和上表面Iib开口的方式上下贯通地形成。
[0109]在图2中示出轴孔13的上部开口部(Z2侧的开口部)的形状、即在转动体11的上表面Ilb上敞开的开口部的形状。在轴孔13的上部开口部形成有圆形的支承孔部13c,在支承孔部13c的下侧形成有连结凹部13e。连结凹部13e以相互对置且向前后方向(Y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一对。在轴孔13的上方开口部形成有与支承孔部13c连续的退让凹部13d、13d。退让凹部13d、13d在与连结凹部13e、13e正交的方向上形成。
[0110]在图3中示出轴孔13的下部开口部(Z1侧的开口部)的形状、即在转动体11的下表面Ila上敞开的开口部的形状。在轴孔13的下部开口部形成有圆形的轴滑动孔13a、以及与该轴滑动孔13a连续且沿X1-X2方向延长的退让凹部13b、13b。下部开口部的退让凹部13b、13b与图2示出的上方开口部的退让凹部13d、13d在上下方向(Z方向)上形成于相同位置。
[0111]如图2所示,在转动机构10设有操作销16。操作销16作为操作钮来发挥功能,由金属材料通过压铸成形法等方式形成。
[0112]操作销16具有圆筒部16a。如图6至图8的剖视图所示,在圆筒部16a的内部形成有保持空间16b,在其中心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下的支承突起16c。在支承突起16c上一体地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窄幅的卡止槽16d。
[0113]如图2所示,在操作销16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圆筒部16a的下部向两侧方突出的连结突起16e、16e。另外,在操作销16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圆筒部16a的上部向两侧方突出的锁定突起16f、16f。连结突部16e、16e的突出方向与锁定突起16f、16f的突出方向相互交叉。操作销16的上端部16g是中央部向上(Z2方向)突出的平滑的凸曲面形状。
[0114]如图2所示,在转动机构10中设有压缩螺旋弹簧15。压缩螺旋弹簧15中,通过形成绕线部15a的线簧材的下端部来形成下部卡止端部15b,通过线簧材的上端部来形成上部卡止端部15c。下部卡止端部15b朝向绕线部15a的外侧折弯,上部卡止端部15c朝向绕线部15a的内方折弯。压缩螺旋弹簧15在向上下方向(Z方向)受到压缩时向伸展方向发挥弹性回复力,并且在对下部卡止端部15b和上部卡止端部15c施加绕着卷绕中心线的相互反向的力时,还作为发挥扭转回复弹力的扭簧而发挥功能。
[0115]如图6至图8的剖视图所示,压缩螺旋弹簧15的上端部插入操作销16的保持空间16b,且上部卡止端部15c插入卡止槽16d中而卡止。
[0116]如图2和图3所示,从压缩螺旋弹簧15的下侧向转动体11的轴孔13中从下安装轴体14。轴体14为合成树脂制。轴体14被划分为上部分匕和下部分h2。在上部分匕形成有轴支承部14a,其外周面是圆柱外表面。轴支承部14a的直径设定为,能够隔着最小的间隙转动自如地向图3示出的转动体11的下部的轴滑动孔13a插入。在上部分Ii1形成有支承凹部14d,且在其中心部一体地形成有向上突出的支承突起He。另外,从支承凹部14d向外周面敞开的卡止槽14f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0117]轴体14的下部分112为嵌入部14b。嵌入部14b的外周面为圆柱外表面,在该嵌入部14b的下端部形成有一对嵌合凹部14g、14g。由嵌合凹部14g、14g夹着的部分成为嵌合突部14h。嵌合凹部14g、14g形成为能够与形成于第一壳体3的轴支承引导部20b的一对引导肋25、25、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