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附件以及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72171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如十字星形、五角星形、六角星形等)、圆形、椭圆形、梯形等任一种,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其它不规则形状。
[0109]为了方便工作头在配接通道33中移动,S卩方便工作头的改变安装位置,沿第二固定部的排列方向,在配接凸起的端部设置导向面,使工作头方便移动,增强改变工作头安装位置的舒适性。
[01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222的排列方向与安装单元的排布方向平行。
[0111]更优选地,相邻的第二固定部222之间的距离相等。即所有第二固定部222等距排布。这样相邻的安装单元可以共用部分第二固定部222。
[01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转接单元32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固定部325 ;对应地,安装单元还包括与第二固定部222排列方向平行排列的至少两个第四固定部225 ;在第一固定部322和第二固定部222 对应配合时,同时第三固定部325和第四固定部225也对应配合。第四固定部325与第二固定部222分别位于安装槽25的两侧;这样可以提高工作头2的工作稳定性。
[0113]结合图2-3,可以看出第二转接单元32具有4个第一固定部322和4个第三固定部325,形成平行的两列。当工作头2处于某个安装位置时,此时与第二转接单元32配接的安装单元为,安装段22上位于上述4个第一固定部322上方的4个第二固定部222和位于上述4个第三固定部上方的4个第四固定部225,4个第二固定部222和4个第四固定部225同样为两列。
[0114]当工作头2改变至与现在安装位置相邻的安装位置时,去掉最末尾的1个第二固定部222,在靠近最前端新的1个第二固定部222纳入,与原来的3个第二固定部222组合成新的4个第二固定部222。同样,去掉最末尾的1个第四固定部225,在靠近最前端新的1个第四固定部225纳入,与原来的3个第四固定部225组合成新的4个第四固定部225 ;这4个第四固定部225和上面新的4个第二固定部222组成新的安装单元。可以看出,相邻安装位置之间距离也就是相邻第二固定部之间(也即相邻第四固定部之间)的距离,这样既增强了工作头2与转接器3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又可以在有限安装段22内,设置更多的安装单元,从而使工作头2的伸缩的调节行程更加密集,相邻安装位置之间更加靠近,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调节。另外,相邻的两个安装单元由于共用第二固定部222和第四固定部225,还有效保证了安装段22的刚性,确保工作头2的使用寿命。
[0115]其中,紧固机构为一种可以快速夹紧的机构,该紧固机构具有夹紧状态和松开状态,当在紧固机构处于松开状态下,工作头2能够由第一安装位置移动到第二安装位置,即工作头2可以改变安装位置,也即工作头可相对转接器移动,此时可以调节工作头2的长度;当紧固机构处于夹紧状态下,工作头2和输出轴11保持相对静止,即工作头以及转接器固持在输出轴上,此时工作头可以进行切割等操作。
[0116]具体地,紧固机构包括一紧固件4,该紧固件4包括螺栓41及套设在螺栓41末端的压盖42。本实施方式中,压盖42为一圆形盖,且与螺栓41相对固定连接,不可拆分。紧固件4拧紧后,压盖42抵靠在工作头2的一侧,可防止由于往复甚至冲击式载荷的情况下而导致工作头2松脱。
[0117]参见图4和图5,紧固机构还包括支撑在输出轴11内的锁紧件14、可围绕输出轴11的轴线转动的驱动单元15。沿一个方向旋转驱动单元15时,能够驱动锁紧件14和紧固件4螺纹锁紧;然后沿相反方向旋转驱动单元15时,则驱动锁紧件14和紧固件4松开。
[0118]需要非常大的轴向夹持力来确保在所有的工作条件下将上述工作头2保持在输出轴11上,并不会出现打滑而影响工作效率或无法工作。本实施方式紧固机构能够满足上述需求,并能快速夹紧和释放工作头2,而无需使用另外的辅助工具。
[0119]紧固件4穿过工作头2和转接器3进而连接到输出轴11内,从而将工作头2与转接器3固定在输出轴11的末端。紧固件的螺栓41收容在输出轴11的收容孔113后,不能相对输出轴11转动。安装时,紧固件4的螺栓41穿过输出轴11的收容孔113,并与锁紧件14螺纹锁紧,从而将工作头2固定在输出轴11的承接部112上,并夹持在法兰盘111的底面和压板130的顶面之间。
[0120]锁紧件14收容在输出轴11的腔体110内,并可轴向移动地支撑在腔体110的底壁114上。该锁紧件14大致呈圆环状,能够在腔体110内自由旋转,其中部轴向开设有螺纹孔140,外围周向设置有可与驱动单元15相对轴线XI不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齿部141。沿一个方向旋转驱动单元15,带动锁紧件14相对轴线XI旋转,从而使锁紧件14的螺纹孔140与紧固件4的螺栓41螺纹锁紧。在锁紧状态下,沿相反方向旋转驱动单元15,则可驱动锁紧件14相对轴线XI反向旋转,从而使锁紧件14的螺纹孔140与紧固件4的螺栓41松开。
[0121]输出轴11摆动运动时,会带动工作头2、转接器3、紧固件4和锁紧件14 一起摆动。本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单元的部分元件需要设置在壳体外部,以便于使用者直接手动操作驱动单元,而无需使用其它的辅助工具。如果锁紧件摆动时同时带动驱动单元摆动,则会影响到使用者的操作手感,甚至在一些状况下会有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锁紧件锁紧后,避免锁紧件带动驱动单元同步摆动。
[0122]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驱动单元15可选择地与锁紧件14啮合。需要将锁紧件14与紧固件4相对锁紧或松开时,可选择将驱动单元15与锁紧件14啮合,然后驱动锁紧件14 ;在锁紧件14锁紧后工作时,驱动单元15则与锁紧件14脱开啮合,从而不会受到锁紧件14摆动的影响。
[0123]驱动单元15包括驱动组件17和操作组件18。其中,驱动组件用于与锁紧件14啮合并驱动锁紧件14转动。操作组件18用于手动操作以带动驱动组件17转动。
[0124]驱动组件17收容在输出轴11的腔体110内,并位于锁紧件14的上方。驱动组件17包括位于上部的竖直圆柱状推杆部170和位于下部的驱动部171,推杆部170自壳体10的顶部延伸出的一端安装有枢轴172,驱动部171自底部轴向开设有凹槽173。其中,枢轴172的轴线垂直于输出轴11的轴线XI。凹槽173的形状与锁紧件14的外部形状相匹配,而且凹槽173内部设有可与锁紧件14的第一齿部141啮合的第二齿部174。驱动组件17与锁紧件14啮合时,凹槽173套设在锁紧件14的外围,通过第一齿部141和第二齿部174的配合,带动锁紧件14转动。另外,驱动部171的径向尺寸大于推杆部170的径向尺寸,从而在驱动部171的顶部形成环形台阶部175。
[0125]操作组件18为一操作手柄,通过枢轴172枢接在驱动组件17的推杆部170上。其相对枢轴172的一侧设有凸轮部180,另一侧为延伸有大致垂直于凸轮部180的手柄181,手柄181的末端距离轴线XI有一定距离,以便轻易地通过操作手柄181带动驱动组件17围绕轴线XI转动。
[0126]壳体10的顶部安装有套设在驱动组件17上的平板状盖体102,可以密封壳体10,避免轴承100受到灰尘等污染。驱动组件17的推杆部170与输出轴11的腔体110的内壁之间轴向设置有环形轴套103,轴套103与盖体102 —体成型,其底端与驱动组件17的台阶部175相对。进一步地,轴套103的底端与驱动组件17的台阶部175之间设有弹性件176,以提供驱动组件17能够轴向往复移动的回复力。
[0127]该紧固机构通过轴向上移动驱动组件来实现与锁紧件的啮合或脱开,从而可以方便工作头伸缩调节,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0128]具体地,参见图1,图1中的虚线为装配线。参照装配线,按照如下步骤将工作头2、转接器3安装到输出轴11上:
[0129]第一步,将工作头2的安装段22插入转接器3的配接通道33内,此时工作头2的安装段22部分收容于转接器3的配接通道33内。工作头2的安装槽25位于转接器的通孔35处。将工作头2的安装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32配接。
[0130]第二步,将转接器3连同工作头2放在法兰盘的下方,将转接器3的通孔对准法兰盘的收容孔,调整转接器3与法兰盘的角度,使第一转接单元31的转接扭矩传递部与第一扭矩传递部上下对齐,将转接器3上移与法兰盘接触并使第一转接单元31和配接单元配接。
[0131]第三步,将紧固件4同时穿过工作头2的安装槽25和转接器3的通孔35,最后收容在法兰盘上的收容孔内并拧紧,转接器3的上下两层形变,上下两层压紧工作头2,使工作头2不能上下移动,即紧固件4同时保持配接单元与第一转接单元31的配接状态和安装单元与第二转接单元32的配接状态,从而将工作头2固定在输出轴11上。
[0132]结合图6和图7可以看出,工作头2可以相对转接器3相对移动,具体地,工作头2沿其的中心线移动。如图6所示,工作头2的锯齿伸出输出轴11的长度较长,此时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切割。如图7所示,工作头2的锯齿伸出输出轴11的长度较短,此时可以实现精细切割。
[0133]当需要从高效率切割转变到精细切割时,需要将工作头2的长度缩小,只需将紧固件4松开,而不需要将紧固件4拆下,然后将工作头2轻轻上移,使安装单元与转接器3的第二转接单元32分离,然后将工作头2向远离工作段21的方向拉,同时安装槽25沿同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