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救援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411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快速救援气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救生设备、救生装置或救生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快速救援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压力的越来越大,各种跳桥、跳楼以及跳塔事情频繁出现,救援以及救急任务越来越多,经常出现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准备工作还没有开始,气囊还没有来得及打开,就出现高处坠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救援气囊,该一种快速救援气囊通过在大气囊中部设置有小气囊,在进行救援时,能够对小气囊进行快速充气,使其充满,然后将大气囊充满,小气囊快速充满后,可以进行高空坠落防护,减少意外发生,提高救援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快速救援气囊,包括大气囊和设置在大气囊内中部的小气囊,所述大气囊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有设置在大气囊内的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小气囊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与大气囊连通,所述小气囊底部设置有固定在大气囊中部的连接套,所述小气囊与连接套之间以及连接套与大气囊之间均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孔径设置有第一进气孔孔径的1/5~1/20。

进一步,所述小气囊的高度设置为大气囊高度的2/3~3/4。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分别设置在大气囊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大气囊上还设置有与小气囊连通的第三进气孔和第二进气通道。

进一步,所述小气囊的直径设置为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快速救援气囊通过在大气囊中部设置有小气囊,在进行救援时,能够对小气囊进行快速充气,使其充满,然后将大气囊充满,小气囊快速充满后,可以进行高空坠落防护,减少意外发生,提高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快速救援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快速救援气囊的俯视图。

附图说明:1-大气囊;2-小气囊;3-第一进气孔;4-第二进气孔;5-第一进气通道;6-连接套;7-出气孔;8-第三进气孔;9-第二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快速救援气囊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一种快速救援气囊,包括大气囊1和设置在大气囊1中部的小气囊2,所述大气囊1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3和第二进气孔4,所述第一进气孔3连通有设置在大气囊1内的第一进气通道5,所述第一进气通道5与小气囊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孔4与大气囊1连通,所述小气囊2底部设置有固定在大气囊中部的连接套6,所述小气囊2与连接套7之间以及连接套6与大气囊1之间均设置有出气孔7,所述出气孔7的孔径设置有第一进气孔3孔径的1/5~1/20。

本实施例通过在大气囊中部设置有小气囊,在进行救援时,能够对小气囊进行快速充气,使其充满,然后将大气囊充满,小气囊快速充满后,可以进行高空坠落防护,减少意外发生,提高救援效率。

本实施例中连接套6不仅可以方便小气囊充气,在其充满后,从小气囊底部出气给大气囊进行充气,提高大气囊充气效率,而且通过连接套6便于固定小气囊,避免小气囊在大气囊内移动。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小气囊2的高度设置为大气囊1高度的2/3~3/4,该结构有利于大气囊在收到冲击时,小气囊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大气囊的反冲力,提高救援气囊的安全性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孔3和第二进气孔4分别设置在大气囊的两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大气囊1上还设置有与小气囊2连通的第三进气孔8和第二进气通道9,该结构有利于快速进行充气,提高小气囊充气效果和充气速度。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小气囊2的直径设置为3~5㎡,该结构有利于初步起到防护作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