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2390发布日期:2020-02-07 23: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装置是灭火产品的另一种说法,现今人们对灭火产品的称号除了“灭火装置”外,还有:灭火器材、灭火系统、灭火设备、灭火器、灭火药剂以及灭火剂等。

传统的灭火装置都是一个喷口,着火时由该喷口喷射灭火剂,存在灭火效率低,灭火剂喷射时的覆盖范围小以及灭火速度慢的缺点。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个喷口喷射灭火剂,灭火时两个喷口同时喷射灭火剂,灭火剂分散均匀,喷射时间短,灭火速度快,且灭火剂喷射时的覆盖范围大的双喷的灭火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包括多孔球体喷头、灭火剂筒体和中间体,所述中间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灭火剂筒体,灭火剂筒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多孔球体喷头,所述灭火剂筒体内装填有超细干粉灭火剂,所述中间体上还分别设置有启动信号安装孔和信号反馈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灭火剂筒体和中间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灭火剂筒体靠近中间体的一端设置有多孔板,多孔板靠近超细干粉灭火剂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细干粉灭火剂为abc超细干粉。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孔球体喷头通过喷放接头与灭火剂筒体螺纹连接,喷放接头与灭火剂筒体连接处还设置有膜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灭火剂筒体相对应的产气药剂块,中间体的左右两端中部还设有电引发器,电引发器通过第一热引发器与中间体内上部设置的感温开关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体与灭火剂筒体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中间体内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螺栓,穿线螺栓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所述中间体的上端还设置有挡板,挡板通过沉头螺钉与中间体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体的左右两侧还分别通过防水接头连接有第二热引发器以及用于保护第二热引发器线束的玻璃纤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间体的启动信号安装孔和信号反馈安装孔分别通过绝缘电线连接电源模块和反馈信号接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源模块和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通过第二接插件和第一接插件与绝缘电线连接;所述第一接插件的型号为amp282080-1,第二接插件的型号为amp282104-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绝缘电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线套管,橡胶护线套管的外侧设置有塑料波纹管,塑料波纹管通过波纹管接头与中间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双喷的灭火装置,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个喷口喷射灭火剂,灭火时两个喷口同时喷射灭火剂,灭火剂分散均匀,喷射时间短,灭火速度快,且灭火剂喷射时的覆盖范围大,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外观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多孔球体喷头,2-灭火剂筒体,3-启动信号安装孔,4-信号反馈安装孔,5-中间体,6-超细干粉灭火剂,7-喷放接头,8-膜片,9-隔离膜,10-多孔板,11-第一密封垫,12-挡板,13-第二密封垫,14-穿线螺栓,15-感温开关,16-沉头螺钉,17-产气药剂块,18-第一热引发器,19-电引发器,20-第一接插件,21-塑料波纹管,22-橡胶护线套管,23-第二热引发器,24-玻璃纤维管,25-防水接头,26-波纹管接头,27-第二接插件,28-绝缘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双喷的灭火装置,包括多孔球体喷头1、灭火剂筒体2和中间体5,所述中间体5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灭火剂筒体2,灭火剂筒体2的另一端安装有多孔球体喷头1,所述灭火剂筒体2内装填有超细干粉灭火剂6,所述中间体5上还分别设置有启动信号安装孔3和信号反馈安装孔4。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中,所述灭火剂筒体2(300g),用于储存超细干粉灭火剂6;灭火剂筒体2和中间体5之间为螺纹连接,中间体5用于连接灭火剂筒体2,所述灭火剂筒体2靠近中间体5的一端设置有多孔板10,多孔板10靠近超细干粉灭火剂6的一侧设置有隔离膜9,进一步的,所述超细干粉灭火剂6为abc超细干粉,用于扑灭a、b、c、d以及e类火灾,a类可燃固体火灾,如木、棉、塑料等;b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火灾,如汽油、石蜡等;c类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甲烷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等;e类带电物体火灾,如变配电站、发电房等;隔离膜9的直径为69.5mm,用于隔离干粉;多孔板10用于隔离干粉及药块,传送热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球体喷头1通过喷放接头7与灭火剂筒体2螺纹连接,多孔球体喷头1用于干粉喷放,喷放接头7与灭火剂筒体2连接处还设置有膜片8,膜片8用于对干粉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体5与灭火剂筒体2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密封垫11,第一密封垫11的直径为69.5mm或58mm,厚度为2mm,用于进行密封;所述中间体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灭火剂筒体2相对应的产气药剂块17,中间体5的左右两端中部还设有电引发器19,电引发器19通过第一热引发器18与中间体5内上部设置的感温开关15电性连接,所述中间体5内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穿线螺栓14,穿线螺栓14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垫13,所述中间体5的上端还设置有挡板12,挡板12通过沉头螺钉16与中间体5连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挡板12用于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垫13用于提升穿线螺栓14的密封效果,直径为10mm,厚度为1.5mm;所述穿线螺栓14为m12的螺栓,用于穿线;所述感温开关15用于温控装置;所述沉头螺钉16为m3*8,用于螺纹连接固定挡板12;所述产气药剂块17为60g,用于喷放干粉产气装置;所述第一热引发器18(l=150),用于引发灭火器;所述电引发器19,用于引发灭火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体5的左右两侧还分别通过防水接头25连接有第二热引发器23以及用于保护第二热引发器23线束的玻璃纤维管2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引发器23(l=2000),用于引发灭火器;所述玻璃纤维管24,用于保护热引发器线束;所述防水接头25的型号为pg7(黑色),采用螺纹连接,用于防水密封。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体5的启动信号安装孔3和信号反馈安装孔4分别通过绝缘电线28连接电源模块和反馈信号接收模块,且所述电源模块和反馈信号接收模块分别通过第二接插件27和第一接插件20与绝缘电线28连接,所述绝缘电线28的外侧设置有橡胶护线套管22,橡胶护线套管22的外侧设置有塑料波纹管21,塑料波纹管21通过波纹管接头26与中间体5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插件20的型号为amp282080-1,快插连接,为外部接线接头;所述塑料波纹管21和橡胶护线套管22,用于保护线束;所述波纹管接头26的型号为ad10(黑色),采用螺纹连接,用于连接中间体5;所述第二接插件27的型号为amp282104-1,快插连接,为外部接线接头;所述绝缘电线28,用于内部接线。

该双喷的灭火装置,工作环境温度为-40~90℃;启动方式采用热启动或电启动;热引发器(第一热引发器18和第二热引发器23)燃烧温度为165~185℃;产品按ga602-2013《干粉灭火装置》中非贮压式干粉灭火装置的设计要求设计、制造;所有零部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组装。

为提高灭火装置的灭火效率,增加灭火剂喷射时的覆盖范围及灭火速度,特开发此双喷的灭火装置,传统的灭火装置都是一个喷口,着火时由该喷口喷射灭火剂,本装置是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个喷口喷射灭火剂,灭火时两个喷口同时喷射灭火剂,灭火剂分散均匀,喷射时间短,灭火速度快。

使用时,灭火装置固定安装在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传感器(感温开关15)自动感知火灾温度信号,该信号被传递到中间体5中的产气药剂块17,产气药剂块17瞬间产气,超细干粉灭火剂6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左右对称的多孔球体喷头1均匀的喷射到火场灭火,灭火后可提供反馈信号至反馈信号接收模块。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