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38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包装膜材料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消光阻隔五层共挤
复合膜。
背景技术
目前,消光膜类制品大多是以BOPP、BOPET为主体基材与具有消光性树脂原料混配通过流延工艺生产的一种低光泽、高雾度成漫反射消光效果的塑料消光薄膜制品料,用 于高档食品、礼品、糖果等的包装以及大型户外广告的印刷纸和精装书本的封面。由于以 BOPP, BOPET为主体基材消光膜,其制品的脆性高、热封温度高、抗撕裂性能欠佳,而且需要 干式复合工艺的二次加工生产环节。二次加工不仅会导致制品有溶剂残留现象,而且在生 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且危害人体健康,所使用的稀释剂造成的安全隐患无法彻底消 除,因此,上述二次加工也是先进国家淘汰的工艺。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消光或亚光效果 和高阻隔性,并具备表面印刷等性能的用于高档食品、民用品、工业用品等软包装的消光阻 隔五层共挤复合膜。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消光阻隔五 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消光层、黏合层A、阻隔层、黏合层B及热封层的五层共 挤出复合膜结构,其中所述消光层为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和消光性烯烃类树脂构成的消光层;所述黏合层A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阻隔层为采用高阻隔特性树脂构成的阻隔特性层;所述黏合层B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热封层为采用聚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热封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膜的总厚度为50-120微米。所述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总厚度大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所述黏合层A 和黏合层B的总厚度小于复合膜总厚度的40%,其中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厚度为等 厚度,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厚度为等厚度并以达到复合黏合力指标进行其厚度设定,黏合 层A和黏合层B的厚度范围为10-15微米。所述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总厚度大于等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所述黏合 层A和黏合层B的总厚度小于复合膜总厚度的40%,其中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厚度为 非等厚度,阻隔层厚度范围为10-15微米,消光层厚度范围为10-30微米,热封层厚度范围 为10-45微米。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厚度以达到复合黏合力指标进行其厚度设定,黏合 层A和黏合层B厚度范围为10-15微米。[00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膜制品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均勻,柔韧性、抗撕裂性等性能均优于BOPP消光膜。五层共挤复 合膜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低温热封性且视觉消光效果好,比以往的消光膜增加了阻隔性功 能,进而延长了食品的货架期和保质期。此外,五层共挤复合膜将消光树脂、聚烯烃树脂、高 阻隔性树脂以挤出吹塑多层共挤生产工艺成型的软包装共挤膜替代了含有胶水和稀释的 干式复合工艺制成的复合膜,不仅大大提升了复合软包装制品的卫生和环保性能,消除了 干式复合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品存有残留溶剂有害物质,而且缩短了生产制造环 节。全部生产过程使用循环水和电能加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无环境污染。使用后的 产品可全部回收制作其它塑料制品,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光层;2、黏合层A ;3、阻隔层;4、黏合层B ;5、热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实施例1,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它包括消光层、黏合层A、阻隔 层、黏合层B及热封层的五层共挤复合膜结构,其中所述消光层1为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和 消光性烯烃类树脂构成的消光层;所述黏合层A2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 合层;所述阻隔层3为采用高阻隔特性树脂构成的阻隔特性层;所述黏合层B4为采用高分 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热封层5为采用聚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热封层。所述 五层共挤复合膜经配方混合原料分别通过五个挤出机进入五层共挤模头,经过挤出、吹张、 牵引形成消光层、黏合层、阻隔层、黏合层、热封层的五层共挤复合膜结构,其中消光层1为 制品的消光功能层和表印膜功能层,黏合层2A为消光层1与阻隔层3的黏合层,阻隔层3 为膜制品的高阻隔性能功能层,黏合层4为阻隔层3与热封层5的黏合层,热封层5为膜制 品的热封功能层。所述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的总厚度为50-120微米,消光层1、黏合层A2、阻隔 层3、黏合层B4、热封层5的厚度根据薄膜制品特性和层之间的复合强度,本实施例中,其中 消光层1、阻隔层3和热封层5的总厚度大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 层各层的厚度为等厚度,消光层1、阻隔层3和热封层5的总厚度为30-90微米。所述黏合 层2A和黏合层4B的总厚度小于复合膜总厚度的40%,黏合层2A和黏合层4B的厚度为等厚 度并以达到复合黏合力指标进行其厚度设定,黏合层2A和黏合层4B的厚度范围均为10-15 微米。按照上述配料,消光层、黏合层A2、阻隔层、黏合层B4、热封层的物料分别经过五台挤 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到五层共挤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圆型口模共挤出,从圆型口 模挤出复合筒状膜管,膜管在模心吹进的压缩空气吹涨进行横向拉伸,同时经过环形风口 的风冷却及上牵引夹棍的纵向牵伸,通过切边后将膜筒形成单片膜、检验后收卷在卷轴上。请参阅图2,实施例2,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它包括消光层、黏合层A、阻隔层、黏合层B及热封层的五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其中所述消光层1为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和消光性烯烃类树脂构成的消光层;所述黏合层A2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 复合层;所述阻隔层3为采用高阻隔特性树脂构成的阻隔特性层;所述黏合层B4为采用高 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热封层5为采用聚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热封层。所 述五层共挤复合膜经配方混合原料分别通过五个挤出机进入五层共挤模头,经过挤出、吹 张、牵引形成消光层、黏合层、阻隔层、黏合层、热封层的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 其中消光层1为制品的消光功能层和表印膜功能层,黏合层2A为消光层1与阻隔层3的黏 合层,阻隔层3为膜制品的高阻隔性能功能层,黏合层4为阻隔层3与热封层5的黏合层, 热封层5为膜制品的热封功能层。所述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的总厚度为50-120微米, 消光层1、黏合层A2、阻隔层3、黏合层B4、热封层5的厚度根据薄膜制品特性和层之间的复 合强度,其中消光层1、阻隔层3和热封层5的总厚度大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本实施例 中,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各层的厚度为非等厚度,消光层1、阻隔层3和热封层5的总厚 度为30-90微米,其中消光层厚度范围为10-30微米,阻隔层厚度范围为10-15微米,热封 层厚度范围为10-45微米。本实施例中,所述黏合层2A和黏合层4B的总厚度小于复合膜 总厚度的40%,黏合层2A和黏合层4B的总厚度为20-30微米;黏合层2A和黏合层4B的 厚度为等厚度,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厚度范围均为10-15微米。按照上述配料,消光层、 黏合层、阻隔层、黏合层、热封层的物料分别经过五台挤出机的熔融、塑化、挤出到五层共挤 模头螺旋体继续塑化,通过圆型口模共挤出,从圆型口模挤出复合筒状膜管,膜管在模心吹 进的压缩空气吹涨进行横向拉伸,同时经过环形风口的风冷却及上牵引夹棍的纵向牵伸, 通过切边后将膜筒形成单片膜、检验后收卷在卷轴上。
权利要求一种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消光层、黏合层A、阻隔层、黏合层B及热封层的五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其中所述消光层为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和消光性烯烃类树脂构成的消光层;所述黏合层A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阻隔层为采用高阻隔特性树脂构成的阻隔特性层;所述黏合层B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所述热封层为采用聚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热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阻隔五层 共挤复合膜的总厚度为50-12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层、阻隔层 和热封层的总厚度大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所述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总厚度小于复合 膜总厚度的40%,其中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厚度为等厚度,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厚 度为等厚度,黏合层A和黏合层B厚度各为10-15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层、阻隔层 和热封层的总厚度大于等于复合膜总厚度的60%,所述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总厚度小于 复合膜总厚度的40%,其中消光层、阻隔层和热封层的厚度为非等厚度,阻隔层厚度范围为 10-15微米,消光层厚度范围为10-30微米,热封层厚度范围为10-45微米,黏合层A和黏合 层B厚度范围均为10-15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光阻隔五层共挤复合膜,特征是它包括消光层、黏合层A、阻隔层、黏合层B及热封层的五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其中消光层为含有聚烯烃类树脂和消光性烯烃类树脂构成的消光层,黏合层A和黏合层B为采用高分子型黏合树脂构成的热黏复合层,阻隔层为采用高阻隔特性树脂构成的阻隔特性层,热封层为采用聚烯烃类树脂构成的热封层。优点是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低温热封性且视觉消光效果好,增强了其阻隔性能,可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和保质期。消除了产品存有残留溶剂有害物质,全部生产过程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无环境污染。使用后的产品可全部回收制作其它塑料制品,节约了宝贵的石油资源。
文档编号B32B7/12GK201587630SQ20092031682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于永珍, 姜华, 朱大进, 董胜来, 霍金毅, 龚武忠 申请人: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维宝诺包装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