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86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丙烯薄膜,涉及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上应用于纸-塑复合主要通过如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采用湿式复合,这种复合方式需要用到大量的溶剂,这种溶剂对环境的污染较大;第二种是干式复合, 即在纸张上涂一层胶黏剂,再通过加热进行复合;第三种方法是在聚丙烯薄膜表面淋复一层低粘性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然后再与纸张复合在一起。但是无论是湿式复合、干式复合还是淋复复合,都意味着在复合时需要增加一道工序,不但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过多的使用胶黏剂和溶剂对环境和人体都会产生较大的伤害,而且胶黏剂由于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氧化而变黄,从而影响了纸塑复合品的外观,降低了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公司研制的无胶复合膜一般是采用聚丙烯双向拉伸工艺制得,如BOPP 无胶复合膜即是其中一个较成功的案例,然而通过流延聚丙烯的方式制得无胶复合膜或直复膜用于纸-塑无胶复合技术尚无成功的应用。其主要是由于流延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的生产设备、工艺条件对的限制,如流延工艺生产薄膜的厚度一般不如双向拉伸工艺的厚度薄,挺度及耐热性能也不如双向拉伸薄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通过流延聚丙烯的方式获得性能优异的无胶复合膜或直复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所述直复膜由表层、芯层、热敏功能层共挤流延而成,其中芯层位于表层、热敏功能层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热敏功能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0% -25%,所述表层厚度占总厚度的 5% -15%。其中表层采用熔点温度相对较高的等规聚丙烯、2000ppm的合成硅石,而合成硅石是已经预先用聚丙烯做载体制成了聚丙烯防粘连母料,防粘连母料中合成硅石的含量为 10%。其中芯层采用60%等规聚丙烯、20%聚丙烯共聚物、10%的醋酸乙烯酯、2000ppm
的单硬脂酸甘油酯,其中单硬脂酸甘油酯同样是已经预先用聚丙烯做载体制成了聚丙烯抗静电母料。其中热敏功能层为含有20%聚丙烯共聚物、20%乙烯-丁烯共聚物、40%乙烯-丁烯共聚物的马来酸酐接枝物、20 %的醋酸乙烯酯。在上述配方设计中,表层和芯层以耐温性能较高的等规聚丙烯为主,而热敏功能层则以熔点低、粘性高的共聚物和接枝物为主。为了提高热敏功能层和芯层的层间结合力, 通过在芯层和热敏功能层同时加入一定含量的聚丙烯共聚物,该共聚物与乙烯丁烯类共聚物具有一定的相容性,与聚丙烯也有较好的相容性。为了提高热敏功能层的低温粘附性,通过加入氢化石油树脂,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增粘性、相容性、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同时并可以改善胶粘剂的粘接性能,使得薄膜在热压时对纸张材料的粘附性和渗透性能大大提高。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通过多方研制和实验,当热敏功能层的厚度占总膜厚度小于5%时,会由于纸-塑热复合强度太低而导致分层,难以复合牢固;而当热敏功能层厚度占总膜厚度超过30%,会由于功能层的粘性而而使得在热压时热敏功能层粘辊,而导致加工变得困难。当表层防粘连层厚度占总厚度小于5%时,会由于防粘连剂的脱落而影响防粘连效果,而当其厚度超过20%,又会对产品的雾度和透明度产生影响。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精髓作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流延聚丙烯直复膜包括表层1、芯层2和热敏功能层3,其中芯层2位于表层1、热敏功能层3之间。其中的一个示例如下薄膜总厚度为20 μ m,其中表层厚度为3 μ m,芯层厚度为 12 μ m,热敏功能层厚度为5 μ m。在本实用新型的纸-塑复合具体实施过程中,版辊的加热温度为80-100°C、模压时间0. 5- ,具体工艺可根据实际工艺进行调节。
权利要求1.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其特征是所述直复膜由表层、芯层、热敏功能层共挤流延而成,其中芯层位于表层、热敏功能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其特征是所述热敏功能层厚度占总厚度的10% -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直复膜,其特征是所述表层厚度占总厚度的5% -15%。
专利摘要一种纸、塑复合用流延聚丙烯,所述直复膜由表层、芯层、热敏功能层共挤流延而成,其中芯层位于表层、热敏功能层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中,通过多方研制和实验,当热敏功能层的厚度占总膜厚度小于5%时,会由于纸-塑热复合强度太低而导致分层,难以复合牢固;而当热敏功能层厚度占总膜厚度超过30%,会由于功能层的粘性而而使得在热压时热敏功能层粘辊,而导致加工变得困难。当表层防粘连层厚度占总厚度小于5%时,会由于防粘连剂的脱落而影响防粘连效果,而当其厚度超过20%,又会对产品的雾度和透明度产生影响。
文档编号B32B27/18GK202200616SQ20112026709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伍冬瑞, 卢长伟, 吴朋, 李旭东, 王焕清, 罗建民, 肖琴 申请人:湖北慧狮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