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63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制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其包括面料层、PV胶层、立衬条层,面料层下依次设有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面料层形成叠置层结构,上下两层的面料层中间形成充羽绒区,柔软度好,解决了传统缝纫方式容易跑羽绒问题,表面无车缝痕,无缝粘合,表面美观。
【专利说明】
—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

【背景技术】
:
[0002]在羽绒制品中,如羽绒被、羽绒服装等,目前的羽绒制品都是采用车缝方式将面料进行缝合,存在以下问题:容易从车缝痕处跑羽绒,表面也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柔软度好,解决了传统缝纫方式容易跑羽绒问题,表面无车缝痕,无缝粘合,表面美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面料层、PV胶层、立衬条层,面料层下依次设有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面料层形成叠置层结构,上下两层的面料层中间形成充羽绒区。
[0005]所述的立衬条层为横向、纵向交错构成方格式充羽绒区。
[000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面料层下依次设有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立衬条层、PV胶层、面料层形成叠置层结构,上下两层的面料层,中间形成充羽绒区,解决了传统缝纫方式容易跑羽绒问题,表面无车缝痕,无缝粘合,表面美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9]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层1、PV胶层2、立衬条层3,面料层I下依次设有PV胶层2、立衬条层3、PV胶层2、立衬条层3、PV胶层2、面料层I形成叠置层结构,上下两层的面料层I中间形成充羽绒区。
[0010]立衬条层3为横向、纵向交错构成方格式充羽绒区。
[0011]加工方法步骤如下:
[0012]1、剪裁PV胶片,将厚度为0.05-0.1mm PV胶片剪裁成宽度0.6cm-0.9cm,PV胶层2经过70-90°C横向烫在定位的面料层I上,用80°C的烫斗将贴合材料层烫平;
[0013]2、将0.05-0.1mm厚度的立衬条层3裁好,裁好的立衬条层3粘在PV胶层2上,
[0014]3、第二次PV胶层2经过70_90°C纵向烫在格式定位的面料层I上,用80°C的烫斗将贴合材料层烫平;
[0015]4、将0.05-0.1mm厚度的立衬条层3裁好,裁好的立衬条层3粘在PV胶层2上,PV胶层2再加面料层1,然后用110-130°C高温烫压,经过48小时后使其无缝粘合;
[0016]5、往充羽绒区进行充羽绒,形成方格的充羽绒区都设置有充羽绒口,称重好的羽绒从充羽绒口(图中未示出)充入。
[0017]6、往充羽绒区充羽绒完成后,将充羽绒口进行缝合。
[0018]本实用新型生产的羽绒制品有以下特点:表面无车缝痕,无缝粘合,表面美观,羽绒也可为化纤材料,蚕丝、竹纤维等填充材料代替。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结构的羽绒制品,其包括面料层(I)、PV胶层(2)、立衬条层(3),其特征在于:面料层(I)下依次设有PV胶层(2)、立衬条层(3)、PV胶层(2)、立衬条层(3)、PV胶层(2)、面料层(I)形成叠置层结构,上下两层的面料层(I)中间形成充羽绒区,所述的立衬条层(3)为横向、纵向交错构成方格式充羽绒区。
【文档编号】B32B7/12GK204036989SQ20142038518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2日
【发明者】温万宝 申请人:温万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