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5712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产品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编织袋,又称蛇皮袋。是塑料的一种,包装用,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编织袋在制造过程中,会对其进行切割,以获得合适的尺寸。编织袋由若干塑料细条编织而成,如果直接用刀刃对其进行切割,将导致切缝处塑料细条相互之间脱离,存在编织袋解体的可能。为了防止编织袋解体,还需要对切缝处进行热塑封边,其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包括顶板、支柱、气压缸、电热块、切割刀、第一吸气管、第二吸气管、气泵、排气管、吸气压块和伸缩缸;

多个所述支柱竖直地连接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对所述顶板进行支撑;所述气压缸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上表面;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从上至下贯穿所述顶板与位于所述顶板下方的切割块连接;所述切割块的底部具备刃口;所述电热块设置在所述切割块内;

所述气泵固定在所述顶板上,所述气泵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泵的出口与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的一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吸气压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切割刀两侧;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压块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相对于所述第一吸气管滑动,以带动所述吸气压块上下运动;所述吸气压块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吸气管连通的气孔;所述伸缩缸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所述伸缩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吸气压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切割刀中设置电热块,电热块对切割刀进行加热,使切割刀的温度达到高于编织袋熔点的温度。然后气压缸带动切割刀向下运动并通过刃口对编织袋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刀本身具备的高温,使编织袋的切口处熔化,切口处的塑料细条结合成一体,从而有效避免了编织袋解体。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编织袋的切割和封边,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在切割过程中需要熔化编织袋的切口处,而构成编织袋的塑料受高温将产生废气,这样的废气对人体健康不利,将影响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吸气管、第二吸气管、气泵、排气管、吸气压块和伸缩缸。在切割编织袋的过程中,伸缩缸带动吸气压块向下运动并压住编织袋,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编织袋中塑料细条之间的间隙运动至吸气压块底部,气泵工作,通过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和气孔吸取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并通过排气管将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备。如此,避免了废气直接扩散至厂房中,杜绝了废气对工作人员的危害。由于在切割过程中编织袋被吸气压块压住,还能够有效避免编织袋在切割过程中的移动,提高切割精度。在切割完成后,伸缩缸带动吸气压块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切割后的编织袋移至下个工序。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压块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从所述吸气压块远离所述切割刀的一侧贯通至所述吸气压块靠近所述切割刀的一侧的通槽;所述气孔,开设在所述通槽的顶面。

设置通槽,使得沿刃口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通槽进入气孔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内的端部外周面套设有密封环。

设置密封环,避免废气通过第二吸气管和第一吸气管之间的间隙溢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述吸气压块靠近所述切割刀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气孔连通的侧面气孔。

设置侧面气孔使得沿刃口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侧面气孔进入气孔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切割刀中设置电热块,电热块对切割刀进行加热,使切割刀的温度达到高于编织袋熔点的温度。然后气压缸带动切割刀向下运动并通过刃口对编织袋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刀本身具备的高温,使编织袋的切口处熔化,切口处的塑料细条结合成一体,从而有效避免了编织袋解体。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编织袋的切割和封边,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在切割过程中需要熔化编织袋的切口处,而构成编织袋的塑料受高温将产生废气,这样的废气对人体健康不利,将影响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吸气管、第二吸气管、气泵、排气管、吸气压块和伸缩缸。在切割编织袋的过程中,伸缩缸带动吸气压块向下运动并压住编织袋,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编织袋中塑料细条之间的间隙运动至吸气压块底部,气泵工作,通过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和气孔吸取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并通过排气管将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备。如此,避免了废气直接扩散至厂房中,杜绝了废气对工作人员的危害。由于在切割过程中编织袋被吸气压块压住,还能够有效避免编织袋在切割过程中的移动,提高切割精度。在切割完成后,伸缩缸带动吸气压块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切割后的编织袋移至下个工序。

2.设置通槽,使得沿刃口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通槽进入气孔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设置密封环,避免废气通过第二吸气管和第一吸气管之间的间隙溢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4.设置侧面气孔使得沿刃口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侧面气孔进入气孔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1-顶板,12-支柱,20-气压缸,30-电热块,40-切割刀,41-刃口,51-第一吸气管,52-第二吸气管,53-密封环,60-气泵,70-排气管,80-吸气压块,81-气孔,82-通槽,83-侧面气孔,90-伸缩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用于编织袋的热切割设备,包括顶板11、支柱12、气压缸20、电热块30、切割刀40、第一吸气管51、第二吸气管52、气泵60、排气管70、吸气压块80和伸缩缸90;

多个所述支柱12竖直地连接在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对所述顶板11进行支撑;所述气压缸20固定在所述顶板11的上表面;所述气压缸20的活塞杆从上至下贯穿所述顶板11与位于所述顶板11下方的切割块40连接;所述切割块40的底部具备刃口41;所述电热块30设置在所述切割块40内;

所述气泵60固定在所述顶板11上,所述气泵60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管50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泵60的出口与所述排气管70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52的一端可滑动地插入所述第一吸气管50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吸气压块80分别设置在所述切割刀40两侧;所述第二吸气管52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压块80连接;所述第二吸气管52相对于所述第一吸气管50滑动,以带动所述吸气压块80上下运动;所述吸气压块8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吸气管52连通的气孔81;所述伸缩缸90固定在所述顶板11的下表面;所述伸缩缸90的活塞杆与所述吸气压块8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切割刀40中设置电热块30,电热块30对切割刀40进行加热,使切割刀40的温度达到高于编织袋熔点的温度。然后气压缸20带动切割刀40向下运动并通过刃口41对编织袋进行切割。在切割过程中,由于切割刀40本身具备的高温,使编织袋的切口处熔化,切口处的塑料细条结合成一体,从而有效避免了编织袋解体。本实用新型同时实现了编织袋的切割和封边,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由于在切割过程中需要熔化编织袋的切口处,而构成编织袋的塑料受高温将产生废气,这样的废气对人体健康不利,将影响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吸气管51、第二吸气管52、气泵60、排气管70、吸气压块80和伸缩缸90。在切割编织袋的过程中,伸缩缸90带动吸气压块80向下运动并压住编织袋,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编织袋中塑料细条之间的间隙运动至吸气压块80底部,气泵60工作,通过第一吸气管51和第二吸气管52和气孔81吸取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并通过排气管70将废气排至废气处理设备。如此,避免了废气直接扩散至厂房中,杜绝了废气对工作人员的危害。由于在切割过程中编织袋被吸气压块80压住,还能够有效避免编织袋在切割过程中的移动,提高切割精度。在切割完成后,伸缩缸90带动吸气压块80向上运动,从而能够将切割后的编织袋移至下个工序。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压块80的底面开设有多个从所述吸气压块80远离所述切割刀40的一侧贯通至所述吸气压块80靠近所述切割刀40的一侧的通槽82;所述气孔81,开设在所述通槽82的顶面。

设置通槽82,使得沿刃口41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通槽82进入气孔81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吸气管52位于所述第一吸气管51内的端部外周面套设有密封环53。

设置密封环53,避免废气通过第二吸气管52和第一吸气管51之间的间隙溢出,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述吸气压块80靠近所述切割刀40的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气孔81连通的侧面气孔83。

设置侧面气孔83使得沿刃口41上升的废气能够通过侧面气孔83进入气孔81从而被吸走,从而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吸取废气,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