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9488阅读:10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纸胶带的基材主要是涤纶短纤或者黏胶,也有大比例木浆成分的纸胶带,大部分医用纸胶带采用干法非织造工艺生产基布,这种基布手感柔软、透气性好,但是其特点用作胶带类产品中,则表现为断裂强力不够,以及背面几乎无离型力,所以在涂胶之前需要做预处理来达到涂胶要求。目前主流的工艺是先通过浸轧基液(基液一般采用的是丁苯胶乳或丙烯酸酯乳液)来完成增加强力的要求,再通过在基材背面上离型剂来达到单面离型的效果(另外一面用来涂胶),最后进行涂胶及后续工艺,完成包装后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

如上所述,目前上述产品基材的预处理工艺是分为两步法进行的,第一步为增强处理,第二部为离型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满足产品的基本要求,不管是增强处理的提高基材强度,还是单面离型处理后的离型效果。但是由于进行了两次整理,所以对基材的整个性能伤害很大,比如处理后的基材手感偏硬,透气性变差等;另外由于两次整理,对基材的幅宽也造成了影响,通常两次整理后,由于回缩造成的损耗在10%左右。

目前基本离型处理时,大致上有两类离型剂:1、利用氟系防水剂产生的离型性能;2、利用有机硅类的产生的离型性。但是上述两种离型剂都有明显的不足,首先氟系防水剂虽然低迁移,但是氟本身就是一种会对大气特别是臭氧层造成严重污染的一种物质,所以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在推行无氟防水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讲,防水剂去氟化应该是一种趋势;其次有机硅虽然环保无污染,但是由于硅类产品在与基材结合以后的不稳定性,会造成涂胶以后产生严重的迁移,使得产品涂胶性能急速下降,造成产品的稳定性不够。

授权公告号为cn103114504b,授权公告日为2014年11月5日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感压胶带用雾面离型纸的制作方法,主要由下列步骤组成:第一步:在离型纸原纸的一侧表面,用淋膜机淋膜一层淋膜层,然后冷却;第二步:在所述淋膜层上涂布一层雾面离型剂,第三步:将所述雾面离型剂烘干。所述雾面离型剂的原料配方由27~35%的羟基硅油、1~3%的固化剂、5~8%的催化剂、20~50%的聚氨酯粘合剂、2~5%的气相二氧化硅和15~47%的填料组成。所述固化剂为甲基含氢硅油;所述催化剂为铂金;所述填料是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15微米的滑石粉。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降低成本,混有雾剂的离型剂将淋膜纸表面凹凸状填平,可以生产出剥离力稳定的并且使得感压胶胶面雾度效果很好的雾面离型纸,使得胶面达到低反光效果。上述的感压胶带用雾面离型纸的制作方法,其使用的现有的两部法的工艺,即增强处理和离型处理分开进行,工艺上相对复杂,也存在上述描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基材;

(2)、浸轧液的配置:先配置基液,将丁苯乳胶6至10份,水1至3份混合得到基液,然后在基液中加入基液总量的10%至15%的乳化蜡和0.1%至0.3%的交联剂,混合充分后,得到浸轧液;

(3)基材的整理:采用步骤(2)中的浸轧液,用浸轧的方式对基材进行整理。

本发明步骤(2)中,乳化蜡的成分中包括水溶性石蜡和丁腈。

本发明所述丁腈的含量为水溶性石蜡的2%至5%。

本发明在水溶性石蜡乳化过程中,加入所述的丁腈。

本发明在步骤(3)中,配置均匀轧车,并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浸轧处理,浸轧时间为0.8至1.5秒。

本发明步骤3基材的整理后,基材的增重量控制在12至18gs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仅通过一次浸轧,即完成了对基材的处理,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经一次处理,即可使基材同时达到具备了增加强力和背面产生离型的目的,同时减少对基材的整个性能的伤害,另外一次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两次处理,基材的幅宽的损耗减小;浸轧后,水溶性石蜡可有效填充基材上的缝隙,利于后续的涂胶工艺,提高基材单位面积上的胶水量,从而提高涂胶后基材的粘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基材;

(2)、浸轧液的配置:先配置基液,将丁苯乳胶6至10份,水1至3份,混合得到基液,然后在基液中加入基液总量的10%至15%的乳化蜡和0.1%至0.3%的交联剂,混合充分后,得到浸轧液;

(3)基材的整理:采用步骤(2)中的浸轧液,用浸轧的方式对基材进行整理。

本实施例仅通过一次浸轧,即完成了对基材的处理,因此也称之为“医用纸胶带生产预处理工序一步法工艺”,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经一次处理,即可使基材同时达到具备了增加强力和背面产生离型的目的,同时减少对基材的整个性能的伤害,另外一次处理相比现有技术中的两次处理,基材的幅宽的损耗减小。浸轧后,水溶性石蜡可有效填充基材上的缝隙,利于后续的涂胶工艺,提高基材单位面积上的胶水量,从而提高涂胶后基材的粘性。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中,乳化蜡的成分中包括水溶性石蜡和丁腈。

本实施例中的丁腈的含量为水溶性石蜡的2%至5%。

本实施例在水溶性石蜡乳化过程中,加入所述的丁腈,由此可提高石蜡的熔点,此处的水溶性石蜡的熔点,在加入丁腈后,有效熔点温度能超过76度,以此可满足后续烘干等处理的需求,及产品本身性能的要求。

本实施例在步骤(3)中,配置均匀轧车,并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浸轧处理,浸轧时间为0.8至1.5秒。浸轧时间一般是上述时间,不过浸轧一般是通过带液量来调节性能,该工艺是带液量为85%。此处的均匀轧车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处理,使得在基材上面附着的乳化蜡均匀一致。

本实施例步骤3基材的整理后,基材的增重量控制在10至15gsm。

本实施例进行预处理后,丁苯胶乳经过过固化以后,会在基材中产生胶膜,通过这种高分子胶膜的内聚力,来实现对基材断裂强力的提升,从而完成增强处理的目的。

本实施例进行预处理后,由于水溶性石蜡本身具有一定的软化作用,可通过水溶性石蜡在基材上面的均匀附着,来改善基材的手感;因为浸轧水溶性石蜡的增重量控制在12至18gsm左右,所以相比之前老的工艺,该工艺的透气性要来的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交联剂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例子1

本实施例中的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基材;

(2)、浸轧液的配置:先配置基液,将丁苯乳胶6份,水1份,混合得到基液,然后在基液中加入基液总量的10%的乳化蜡和0.1%的交联剂,混合充分后,得到浸轧液;

(3)基材的整理:采用步骤(2)中的浸轧液,用浸轧的方式对基材进行整理。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中,乳化蜡的成分中包括水溶性石蜡和丁腈。

本实施例中的丁腈的含量为水溶性石蜡的2%至5%。

本实施例在步骤(3)中,配置均匀轧车,并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浸轧处理,浸轧时间为0.8至1.5秒。

本实施例步骤3基材的整理后,基材的增重量控制在10至15gsm。

比例例子2

本实施例中的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基材;

(2)、浸轧液的配置:先配置基液,将丁苯乳胶8份,水2份,混合得到基液,然后在基液中加入基液总量的12%的乳化蜡和0.2%的交联剂,混合充分后,得到浸轧液;

(3)基材的整理:采用步骤(2)中的浸轧液,用浸轧的方式对基材进行整理。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中,乳化蜡的成分中包括水溶性石蜡和丁腈。

本实施例中的丁腈的含量为水溶性石蜡的2%至5%。

本实施例在步骤(3)中,配置均匀轧车,并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浸轧处理,浸轧时间为0.8至1.5秒。

本实施例步骤3基材的整理后,基材的增重量控制在10至15gsm。

比较例子3

本实施例中的医用纸胶带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基材;

(2)、浸轧液的配置:先配置基液,将丁苯乳胶10份,水3份,混合得到基液,然后在基液中加入基液总量的15%的乳化蜡和0.3%的交联剂,混合充分后,得到浸轧液;

(3)基材的整理:采用步骤(2)中的浸轧液,用浸轧的方式对基材进行整理。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中,乳化蜡的成分中包括水溶性石蜡和丁腈。

本实施例中的丁腈的含量为水溶性石蜡的2%至5%。

本实施例在步骤(3)中,配置均匀轧车,并通过均匀轧车对基材进行浸轧处理,浸轧时间为0.8至1.5秒。

本实施例步骤3基材的整理后,基材的增重量控制在10至15gsm。

比较实验1

将本发明具体例子1至3处理后制得的医用纸胶带与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纸胶带对比

通过上述列表对比,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其工艺更加简单,所得产品断裂强力高,可完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医用纸胶带;另外基材经浸轧处理后,基材克重增加较为合理,这样一来,可保持基材手感的柔软性,且透气性比现有技术更好;还有一点,从两部法处理到一步法处理后,由于减少了一次处理,基材幅宽回缩损耗明显减少。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专利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