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87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亚麻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作为纯天然纤维,亚麻具有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显著特点,在服装、纺织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在只有纯亚麻的亚麻线,只包含亚麻纤维一种材料,产品的颜色单一,产品的结构特性固定,无法满足现有市场对于多元化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能够在原有的亚麻线外包裹弹性涤纶(ptt)等材质的线,制成包芯纱,包芯纱产品外观精美,产品的结构相对于单一的亚麻纤维更具有弹性和强度;本制作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结构牢固可靠,制作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包括:

第一步,分束:将粗纱原料分成一束一束的状态,每束的重量为100-140g,每束的长度为500-800mm;

第二步,栉成联合:将上一步中的束状粗纱原料放入栉成联合机中,制成麻条;

第三步,并条:将上一步制成的麻条每五根并成一根麻条;

第四步,粗纱:在粗纱机上将上一步中的麻条制成粗纱;

第五步,煮漂:去除果胶并漂白粗纱;

第六步,包芯纺:将粗纱依次经过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在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的位置设一个导纱钩,将弹性涤纶穿过导纱钩后与粗纱一同进入牵伸罗拉,粗纱和弹性涤纶从牵伸罗拉出来后进行加捻,最终形成包芯纱;

第七步,烘干;

第八步,络筒;

第九步,包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每束粗纱原料重量为120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原有的亚麻线外包裹弹性涤纶(ptt)等材质的线,制成包芯纱,包芯纱产品外观精美,产品的结构相对于单一的亚麻纤维更具有弹性和强度;本制作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结构牢固可靠,制作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包括:

第一步,分束:将粗纱原料分成一束一束的状态,每束的重量为120g,每束的长度为600mm;

第二步,栉成联合:将上一步中的束状粗纱原料放入栉成联合机中,制成麻条;

第三步,并条:将上一步制成的麻条每五根并成一根麻条;

第四步,粗纱:在粗纱机上将上一步中的麻条制成粗纱;

第五步,煮漂:去除果胶并漂白粗纱;

第六步,包芯纺:将粗纱依次经过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在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的位置设一个导纱钩,将弹性涤纶穿过导纱钩后与粗纱一同进入牵伸罗拉,粗纱和弹性涤纶从牵伸罗拉出来后进行加捻,最终形成包芯纱;

第七步,烘干;

第八步,络筒;

第九步,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在原有的亚麻线外包裹弹性涤纶(ptt)等材质的线,制成包芯纱,包芯纱产品外观精美,产品的结构相对于单一的亚麻纤维更具有弹性和强度;本制作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结构牢固可靠,制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纺包芯纱制作工艺,第一步,分束;第二步,栉成联合;第三步,并条;第四步,粗纱;第五步,煮漂;第六步,包芯纺:将粗纱依次经过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在喂入罗拉和牵伸罗拉之间的位置设一个导纱钩,将弹性涤纶穿过导纱钩后与粗纱一同进入牵伸罗拉,粗纱和弹性涤纶从牵伸罗拉出来后进行加捻,最终形成包芯纱;第七步,烘干;第八步,络筒;第九步,包装。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原有的亚麻线外包裹弹性涤纶(PTT)等材质的线,包芯纱产品外观精美,产品更具有弹性和强度;本制作工艺能够保证产品结构牢固可靠,制作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申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