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带、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832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清洁带、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带、清洁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纱机械。



背景技术:

在牵伸装置中有时安装有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具备清洁带和使清洁带进给的多个带进给辊(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4-105415号公报)。

在该情况下,当使清洁带的清扫面与牵伸装置所具备的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接触时,纤维片(所谓的飞花。其中,包括棉、其他天然纤维或者合成纤维等纤维片。以下相同。)附着于清洁带的清扫面。附着于清洁带的清扫面的纤维片,通过吸引空气流而被从清洁带的清扫面除去。

在上述那样的清洁装置中,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的不同,有时会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上产生摩耗。此外,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的不同,有时纤维片附着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上,所附着的纤维片不能够通过吸引空气流被充分地除去,从而纤维片残留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上。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清洁带及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清洁装置的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带为,用于对牵伸装置所具备的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清扫,该清洁带具备:第一带层,由第一材料形成,构成第一表面;以及第二带层,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形成,构成第二表面。

在该清洁带中,构成第一表面的第一带层与构成第二表面的第二带层,相互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因此,从抑制清洁带的摩耗(抑制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上产生摩耗)以及抑制纤维片向清洁带残留(抑制纤维片残留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上)的观点出发,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将清洁带的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作为清扫面使用。因此,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区分使用清洁带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能够通过一个清洁带来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带中也可以为,第一表面的物理性能与龙带的表面的物理性能相同。在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中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的第一表面作为清扫面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抑制清洁带的摩耗以及抑制纤维片向清洁带的残留。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带中也可以为,第一带层为橡胶层,第二带层为织布层或者无纺布层。由此,在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中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的第一表面作为清扫面使用,在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中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的第二表面作为清扫面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的残留抑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带中也可以为,第一带层和第二带层相互接触。由此,能够使清洁带的层构造简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带中也可以为,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与龙带和至少一个上辊接触。由此,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龙带和至少一个上辊。

本实用新型的清洁装置具备上述清洁带以及在清洁带的清扫面产生吸引空气流的吸引装置。

在该清洁装置中,通过上述清洁带,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的残留抑制。此外,通过吸引装置,能够实现纤维片的充分的吸引除去(通过吸引空气流充分地除去清洁带的清扫面上所附着的纤维片)。因此,根据该清洁装置,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本实用新型的牵伸装置具备上述清洁装置、以及分别具有下辊以及上辊的多个辊对。

在该牵伸装置中,通过上述清洁装置,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本实用新型的纺纱机械具备:上述牵伸装置;气流纺纱装置,对由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加捻而生成纱线;以及卷取装置,对由气流纺纱装置生成的纱线进行卷绕而形成卷装。

在该纺纱机械中,通过上述清洁装置,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清洁带及清洁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清洁装置的牵伸装置及纺纱机械,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牵伸的纤维束的种类,良好地清扫多个上辊和龙带中的至少一个清扫对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纺纱机械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牵伸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的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纺纱机械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头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一端框4、以及第二端框5。

多个纺纱单元2排列为一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卷绕为卷装P。

当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纱线Y被切断、或者由于某种理由而纱线Y断开的情况下,接头台车3在该纺纱单元2进行接头动作。

当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落纱台车对卷装P进行落纱,并向该纺纱单元2供给新的筒管B。

在第一端框4中收容有对由纺纱单元2产生的纤维屑以及纱线屑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等。

在第二端框5中收容有对向纺纱机械1供给的压缩空气(空气)的空气压进行调整而向纺纱机械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以及用于向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二端框5上设置有机体控制装置51、显示画面52、以及输入键53。

机体控制装置51对纺纱机械1的各部分集中地进行管理以及控制。显示画面52能够显示与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以及/或者状态有关的信息等。操作人员使用输入键53进行适当的操作,由此能够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操作。

各纺纱单元2为,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气流纺纱装置7、纱线监视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存积装置11、上蜡装置12、以及卷取装置13。单元控制器10按照每规定数量的纺纱单元2来进行设置,对纺纱单元2的动作进行控制。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气流纺纱装置7通过捻回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纱线存积装置11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卷取装置13之间消除纱线Y的松弛。上蜡装置12在纱线存积装置11与卷取装置13之间对纱线Y上蜡。卷取装置13将纱线Y卷绕到筒管B上而形成卷装P。

纱线监视装置8为,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对行进的纱线Y的信息进行监视,并基于所监视到的信息对有无纱疵进行检测。纱线监视装置8为,在检测到纱疵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单元控制器10发送。张力传感器9为,在气流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对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进行测定,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向单元控制器10发送。在基于纱线监视装置8以及/或者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而单元控制器10判断为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将纱线Y切断。

对上述牵伸装置6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那样,牵伸装置6在纱条S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有后辊对61、第三辊对62、中间辊对63、以及前辊对64。多个辊对61、62、63、64对从箱(省略图示)供给的纱条S进行牵伸并且使其从上游侧向下游侧行进,并将纤维束F向气流纺纱装置7供给。以下,将沿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的方向称为“牵伸方向”。将牵伸方向的上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将牵伸方向的下游侧简称为“下游侧”。

后辊对61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后下辊61a以及后上辊61b。第三辊对62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第三下辊62a以及第三上辊62b。中间辊对63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中间下辊63a以及中间上辊63b。在中间下辊63a上挂架有龙带65。在中间上辊63b上挂架有龙带66。各龙带65、66由橡胶(例如NBR)形成。前辊对64具有隔着纱条S的行进路径而相互对置的前下辊64a以及前上辊64b。后下辊61a以及第三下辊62a由设置于各纺纱单元2的驱动马达旋转驱动。中间下辊63a以及前下辊64a由设置于第二端框5的驱动马达旋转驱动。

各下辊61a、62a、63a、64a能够旋转地支撑于基座71。各下辊61a、62a、63a、64a以越靠下游侧越快的方式以相互不同的旋转速度被驱动旋转。各上辊61b、62b、63b、64b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摇架72。各上辊61b、62b、64b的表面由橡胶(例如NBR)形成。各上辊61b、62b、63b、64b通过以规定压力与各下辊61a、62a、63a、64a接触,由此从动旋转。此外,摇架72将相邻的一对纺纱单元2分别具备的牵伸装置6的各上辊61b、62b、63b、64b支撑为能够旋转。

在摇架72的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有转动轴73。转动轴73将摇架72支撑为能够在各上辊61b、62b、63b、64b与各下辊61a、62a、63a、64a接触的接触位置、和各上辊61b、62b、63b、64b从各下辊61a、62a、63a、64a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转动。在摇架72的下游侧的端部,设置有在操作人员进行摇架72的转动操作时使用的手柄74。当摇架72被转动到接触位置时,设置在手柄74的下端部的钩75与设置在基座71的下游侧的端部的固定辊76卡合,保持各上辊61b、62b、63b、64b与各下辊61a、62a、63a、64a以规定压力接触的状态。

在牵伸装置6中设置有清洁装置80。如图3、图4以及图5所示那样,清洁装置80具备支撑机构80A、清洁模块80B、以及吸引装置98。支撑机构80A安装于摇架72。清洁模块80B由支撑机构80A支撑为能够转动。

支撑机构80A具有安装托架81、转动轴82、以及螺旋弹簧83。安装托架81通过螺栓固定于摇架72的安装面。转动轴82在安装托架81的上游侧的端部被支撑为能够转动。螺旋弹簧83安装于转动轴82。

清洁模块80B具有框架体84、第一带进给辊85、第二带进给辊86、张力辊87以及清洁带90。支撑机构80A的转动轴82固定于框架体84的上游侧的端部。支撑机构80A的螺旋弹簧83分别钩挂在支撑机构80A的安装托架81以及框架体84上,将清洁模块80B向接近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的方向施力。

第一带进给辊85在框架体84的下游侧的端部被支撑为能够旋转。第二带进给辊86在框架体84的上游侧的端部被支撑为能够旋转。张力辊87通过一对臂部件88被支撑为能够旋转。一对臂部件88由框架体84支撑为能够转动。一对臂部件88被螺旋弹簧89向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远离的方向施力。

清洁带90挂架在第一带进给辊85、第二带进给辊86以及张力辊87上。清洁带90在由张力辊87赋予了张力的状态下,在第一带进给辊85与第二带进给辊86之间向牵伸方向进给。

在中间上辊63b的旋转轴上固定有驱动部件96。在第一带进给辊85的旋转轴上,固定有与驱动部件96卡合的从动部件97。当驱动部件96与中间上辊63b一起旋转一次时,从动部件97旋转规定角度。由此,第一带进给辊85旋转规定角度,清洁带90被进给规定量。此时,清洁模块80B以转动轴82为中心进行动作,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清洁带90的外侧的表面)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暂时分离(参照图4)而再次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接触(参照图3)。如此,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每当被进给规定量就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间歇地接触。由此,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除去纤维片,该纤维片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

吸引装置98安装于框架体84。吸引装置98经由配管99与第一端框4的回收装置连接。吸引装置98隔着间隙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对置,将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与吸引空气流一起进行回收。

对上述清洁带90更详细地进行说明。清洁带90是用于对牵伸装置6所具备的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进行清扫的带。清洁带90具有第一带层91以及第二带层92。第一带层91由第一材料形成,构成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第二带层92由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形成,构成清洁带90的第二表面90b(与第一表面90a相反侧的表面)。在图3以及图4中,清洁带90以第一表面90a成为外侧且第二表面90b成为内侧的方式挂架于第一带进给辊85、第二带进给辊86以及张力辊87。即,在图3以及图4中,清洁带90以第一表面90a成为清扫面90A的方式挂架于第一带进给辊85、第二带进给辊86以及张力辊87。

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洁带90具有如下那样的具体构成。第一带层91例如是由NBR形成的橡胶层。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的物理性能(材料、材质、摩擦系数、表面粗糙度等),与龙带66的表面66a(对纱条S进行牵伸的表面)的物理性能相同。第二带层92例如是由聚酯纤维形成的织布层。清洁带90的第二表面90b的物理性能与龙带66的表面66a的物理性能不同。第一带层91与第二带层92相互接触。具有这样的具体构成的清洁带90是通过在环形带状的织布的一个表面上涂层橡胶来形成的。

对用于对牵伸装置6所具备的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进行清扫的清洁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使纺纱机械1动作之前(即,使牵伸装置6动作之前),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将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第一步骤)。

具体地说,在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0mm以下(例如,棉的平均纤维长度为20mm左右)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度大于30mm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不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

作为其他观点,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例如,棉100%、棉与聚酯的混合、P/C(棉混品种)等)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例如,聚酯100%、人造丝100%、化合纤维的混合物等)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不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

作为其进一步的其他观点,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橡胶层即第一带层91构成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织布层即第二带层92构成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

接着,以所选择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成为清扫面90A的方式,将清洁带90安装于清洁模块80B,并使所选择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接触(第一步骤)。如以下那样实施清洁带90的正反面的反转。首先,通过使清洁模块80B以转动轴82为中心转动,由此使清洁模块80B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分离。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一对臂部件88转动,由此将对清洁带90赋予的张力解除,使清洁带90的正反面反转。

然后,在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接触的状态下,使纺纱机械1动作(即,使牵伸装置6动作,使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旋转)(第二步骤)。由此,对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进行清扫。具体地说,当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即,所选择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接触时,纤维片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然后,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通过吸引装置98产生的吸引空气流被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上除去。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清洁装置80的清洁带90中,构成第一表面90a的第一带层91与构成第二表面90b的第二带层92,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形成。因此,从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抑制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产生摩耗)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抑制纤维片残留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观点出发,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将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区分使用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和第二表面90b,能够通过一个清洁带90良好地清扫作为清扫对象的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

此外,本实用新型人作为课题确认到如下那样的事项。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例如,纱条S为聚酯100%的化合纤维的情况等)下,当将由橡胶层即第一带层91构成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时,在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容易产生摩耗,与此相伴随,在龙带66的表面66a也容易产生摩耗。推断其原因在于,由于第一表面90a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因此化合纤维所含有的纺纱油剂成为阻力,而使摩擦系数上升。因此,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织布层即第二带层92构成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由此能够抑制摩擦系数上升,能够抑制在清洁带90以及龙带66产生摩耗。此外,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即使将由织布层即第二带层92构成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也能够抑制纤维片残留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例如,能够通过吸引空气流将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充分地除去)。

另一方面,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当将由织布层即第二带层92构成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时,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容易残留纤维片(例如,难以通过吸引空气流将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充分地除去)。推断其原因在于,棉的短纤维(棉的平均纤维长度为20mm左右)以卷缠的方式附着于织布层。因此,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橡胶层即第一带层91构成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由此能够抑制纤维片残留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例如,能够通过吸引空气流将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充分地除去)。此外,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即使将由橡胶层即第一带层91构成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也能够抑制在清洁带90以及龙带66产生摩耗。推断其原因在于,棉的短纤维(棉的平均纤维长度为20mm左右)附着在龙带66的表面66a上而摩擦系数的上升得到抑制。

在清洁装置80的清洁带90中,第一表面90a的物理性能与龙带66的表面66a的物理性能相同。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

在清洁装置80的清洁带90中,第一带层91为橡胶层,第二带层92为织布层。由此,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清洁带90的第二表面90b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

在清洁装置80的清洁带90中,第一带层91与第二带层92相互接触。由此,能够使清洁带90的层构造简化。

在清洁装置80的清洁带90中,使清扫面90A(即,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与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接触。由此,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良好地清扫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

在清洁装置80中,如上所述,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此外,通过吸引装置98,能够实现纤维片的充分的吸引除去(通过吸引空气流将附着于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的纤维片充分地除去)。由此,根据清洁装置80,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良好地清扫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

在牵伸装置6以及纺纱机械1中,通过上述清洁装置80,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良好地清扫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特别是,龙带66的旋转速度大于上辊61b、62b的旋转速度,因此停止的状态的清洁带90与龙带66之间的速度差,大于清洁带90与上辊61b、62b之间的速度差。由此,即使在龙带66与上辊61b、62b由相同的橡胶材料形成的情况下,与上辊61b、62b的清扫相比,龙带66的清扫更需要摩耗对策,而根据上述清洁带90,能够在抑制清洁带90和龙带66的摩耗的同时良好地清扫龙带66。

根据上述清洁方法,从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的观点出发,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将清洁带90的第一表面90a或者第二表面90b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根据清洁方法,能够根据由牵伸装置6牵伸的纱条S的种类,良好地清扫作为清扫对象的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

在上述清洁方法中,在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0mm以下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度大于30mm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不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的平均纤维长度为30mm以下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容易附着纤维片的倾向,但是通过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

在清洁装置80中实施的清洁方法中,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不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容易附着纤维片的倾向,但是通过将具有与龙带66的表面66a相同的物理性能的第一表面90a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

在清洁装置80中实施的清洁方法中,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橡胶层即第一带层91构成的第一表面90a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将由织布层即第二带层92构成的第二表面90b选择为清扫面90A。在纱条S含有棉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上容易附着纤维片的倾向,但是通过将由橡胶层构成的第一表面90a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在纱条S不含有棉的情况下,虽然具有在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上容易产生磨耗的倾向,但是通过将由织布层构成的第二表面90b作为清扫面90A来使用,由此能够实现兼顾清洁带90的摩耗抑制以及纤维片向清洁带90的残留抑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清洁装置80的清扫对象为龙带66以及两个上辊61b、62b,但是清洁装置80也能够通过使清洁带90的清扫面90A与龙带66和多个上辊61b、62b、64b中的至少一个接触,由此将龙带66和多个上辊61b、62b、64b中的至少一个作为清扫对象。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清洁装置80的清扫对象的两个上辊61b、62b,是配置在比龙带66更靠上游侧的上辊,且是与通过设置于各纺纱单元2的驱动马达来旋转驱动的下辊从动地旋转的上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牵伸装置6具有4对辊对61、62、63、64,但是例如也可以具有3对辊对。在该情况下,在中央的上辊上设置有龙带时,能够将该龙带、以及配置在比该龙带更靠上游侧的上辊作为清扫对象。

清洁带90也可以通过将第一带层91与第二带层92粘合来形成。在清洁带90中,也可以在第一带层91与第二带层92之间配置至少一个中间层。在清洁装置80中,如果第一带层91的第一材料与第二带层92的第二材料相互不同,则它们的材料不限定于上述的材料。在清洁装置80中实施的清洁方法中,只要第一表面90a的物理性能与第二表面90b的物理性能相互不同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第一带层91成为由聚氨酯橡胶形成的橡胶层。此外,也可以使第二带层92成为无纺布层。由此,例如,也可以成为第一带层91为由NBR形成的橡胶层、第二带层92为无纺布层这样的组合。此外,也可以成为第一带层91为由聚氨酯橡胶形成的橡胶层、第二带层92为织布层这样的组合。此外,也可以成为第一带层91为由聚氨酯橡胶形成的橡胶层、第二带层92为无纺布层这样的组合。

在纺纱单元2中,在机体高度方向上,各装置被配置为在上侧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被卷绕,但是各装置也可以被配置为,在下侧供给的纱线Y在上侧被卷绕。在图1中,纺纱机械1被图示为卷绕筒子纱形状的卷装P,但是也能够卷绕锥形状的卷装P。

在纺纱单元2中,纱线存积装置11具有从气流纺纱装置7中拉出纱线Y的功能,但是也可以通过送出辊和夹持辊从气流纺纱装置7中拉出纱线Y。在通过送出辊和夹持辊从气流纺纱装置7中拉出纱线Y的情况下,也可以代替纱线存积装置11,而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对纱线Y的松弛进行吸收的松紧调节管(slack tube)或者机械式的补偿器等。

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也可以配置在纱线监视装置8的上游侧。单元控制器10也可以按照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在纺纱单元2中,也可以省略上蜡装置12、张力传感器9以及纱线监视装置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