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4488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有飞絮尘杂,这些飞絮尘杂落于干燥处形成绒团,影响生产环境;落于工件上会影响设备运行;飞絮混入纱布,会造成条干不匀,严重时会直接降低纱布的质量。而且这些纤维物易燃,任其散落会增加车间的隐患。因此彻底的清扫是保证车间环境、产品质量、机器寿命,特别是生产的关键一环。相对于传统的加湿清扫方式,现在的纺织车间多采用负压清扫系统,也就是使用风机将车间产生的尘杂吸走统一处理。现条件下一般是移动风机在生产线上往复游走,将生产线上的飞絮尘杂吸走,然后在生产线一端将吸至移动风机内部的飞絮尘杂通过负压系统统一吸走处理,在负压风管一般设有挡板挡住吸风口,在移动风机与负压风管接触时通过与移动风机上壳的硬性接触移开挡板,这样每次接触都会对移动风机上部壳体造成磨损,影响使用效率,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来解决移动风机与固定风管接触时对移动风机上部壳体造成磨损,影响使用效率,缩短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包括轨道、移动风机、固定风管。移动风机设置在供其运行的轨道上,移动风机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7”字型的进气管通过进杂口与其相连,移动风机面向固定风管一侧设置有插口;固定风管设置在轨道一端中心内,固定风管的吸风口与移动风机的插口位置相吻合,固定风管上部设置有“F”型铁架,铁架上设置有提升杆,提升杆的底端设有挡板,提升杆底部设置有卡扣,在下层铁架一端设置有电动拨轮;在轨道靠近吸风口位置设置有传感器。

移动风机插口内设置有向内打开的胶垫。

移动风机的插口位置与固定风管吸风口位置相吻合,移动风机插口直径比固定风管吸风口外径大0.3cm。

提升杆的挡板为圆形,挡板直径比固定风管吸风口外径大0.5-1cm。

提升杆上的挡板与铁架上的电动拨轮相吻合。

轨道上设置的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传统的移动风机与固定风管接触时挡板支架与移动风机上壳的硬性接触改为通过传感器控制固定风管挡板的起落开合,减少了摩擦,能有效保护移动风机的外壳,保障移动风机的壳体密封性,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2、本装置具备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体积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中:1、轨道,2、固定风管,3、移动风机,4、铁架,5、提升杆,6、卡扣,7、电动拨轮,8、挡板,9、进杂口,10、进气管,11、插口,12、胶垫,13、传感器,14、吸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粗纱风机自动对接装置,其结构包括包括轨道1、移动风机3、固定风管2。移动风机3设置在供其运行的轨道1上,移动风机3左右两侧各设置有“7”字型的进气管10通过进杂口9与其相连,移动风机3面向固定风管2一侧设置有插口11;固定风管2设置在轨道1一端中心内,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与移动风机3的插口11位置相吻合,固定风管2上部设置有“F”型铁架4,铁架4上设置有提升杆5,提升杆5的底端设有挡板8,提升杆5底部设置有卡扣6,在下层铁架4一端设置有电动拨轮7;在轨道1靠近吸风口14位置设置有传感器13。移动风机3插口11内设置有向内打开的胶垫12。移动风机3的插口11位置与固定风管2吸风口14位置相吻合,移动风机3的插口11直径比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外径大0.3cm。提升杆5的挡板8为圆形,挡板8直径比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外径大0.5-1cm。提升杆5上的挡板8与铁架4上的电动拨轮7相吻合。轨道1上设置的传感器13为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移动风机3通过进气管10将生产线上的尘杂飞絮吸入风机内部临时储杂仓,移动风机3在轨道1上做往返循环运动,当移动风机3接近固定风管2时,设置在轨道1上的光感传感器感应到移动风机3时,设置在铁架4上的电动拨轮7启动,电动拨轮7拨动提升杆5上的卡扣6,使提升杆5带动挡板8往上运动,将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打开,与此同时,移动风机3的插口11不断接近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通过向移动风机3内部顶开插口11处的胶垫12,插入移动风机3内部临时储杂仓,将其吸收的尘杂飞絮吸走,移动风机3往反方向移动,远离固定风管2,当轨道1上的光感传感器感应不到移动风机3时,电动拨轮7反向运行将通过拨动卡扣6将提升杆5落下,挡板8挡住固定风管2的吸风口14将吸风口封闭。

通过上面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实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任意组合不同的技术特征,从而实现不同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