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936发布日期:2018-06-08 20:4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超细旦丝与一锭多丝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超细旦纺丝工艺,如现有专利文献CN103409822A(一种半连续高速纺丝机的超细旦丝纺丝工艺,2013.11.27)公开的一种超细旦丝纺丝工艺,包括供胶、丝条成型、纺丝以及卷绕,纺丝装置包括三根相对于纺面的操作面横向设置的纺丝辊,三根纺丝辊分别为牵伸辊、凝固辊和去酸辊,丝条依次围绕牵伸辊、凝固辊和去酸辊,在纺丝辊转动下完成纺丝步骤中的牵伸、凝固和去酸。该纺丝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半连续纺丝机丝条反应不充分,导致无法提高纺速,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能兼顾的问题,通过改变纺丝辊的排布方向,使得纺丝机在提高纺速,且不改变原有设备其他部分结构的同时,丝条能够行走更长的距离,丝条和酸浴反应更加充分,兼顾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纺丝工艺中,单缸丝是指一个锭位指只生产1个丝饼,双缸丝是指一个锭位只生产2个丝饼,三缸丝是指一个锭位生产3个丝饼,同时三缸丝所涉及的设备构造与单缸和三缸具有明显差别。实际操作过程时,能顺利实现60D细旦丝的单缸丝生产系统和双缸丝生产系统,在三缸丝生产中还存在重大的技术问题,例如:目前超细旦丝三缸丝纺丝时,落丝点附近的丝条外锭倒缠情况严重,导致无法纺丝;丝条去酸效果不均匀,造成染色质量差;计量泵精度不高造成纤度偏差较大,等等。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基于以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方面提出了新的方案,从而实现60D超细旦丝的海丝机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采用软水供应机构替代现有使用水嘴的去酸方式,通过转动水桶将软水均匀分布于分配盒中再送至各锭位水船进行去酸,避免使用水嘴直接去酸时由于软水中微生物、悬浮物较多,易堵塞而造成软水流量不合格,机台上各个锭位相差加大,影响染色效果的情况发生,可实现各锭位水船内软水流量的一致性,实现均匀去酸,提高染色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胶部分和纺丝部分,所述纺丝部分包括对各锭位提供软水的软水供应机构,软水供应机构包括转动水桶和设于转动水桶下方的接水盘,接水盘上均布若干分配盒,转动水桶侧壁上设向分配盒供水的转动水管,转动水桶顶部设软水入口,转动水桶底部设动力装置,所述分配盒底部设连接锭位水船的供应水管。

所述转动水桶侧壁设溢流管,溢流管的高度高于转动水管的高度。

所述接水盘呈环状结构,包括内排接水盘和设于内排接水盘外圈的外排接水盘,内排接水盘、外排接水盘上均布若干分配盒,所述转动水管包括向内排接水盘的分配盒供水的内排转动水管和向外排接水盘的分配盒供水的外排转动水管。

所述纺丝部分包括设于导丝架上的导丝机构,导丝机构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圈套设于导丝架上,滚动轴承外圈设供丝条通过的凹槽。

所述导丝机构为聚偏氟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纺丝部分包括刮酸器,所述刮酸器的沟槽数量为10~11个,每个刮酸器之间的间距为3.5~4.0mm。

所述供胶部分包括纺丝前对粘胶进行过滤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为过滤精度为8~10μm的高精密过滤器或自动反冲洗高精密过滤器。

所述供胶部分包括将过滤后粘胶送至纺丝部分的供胶泵,供胶泵为不可调高精度计量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超细旦丝三缸丝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易分丝、倒缠、断头、染色均匀性差等技术问题,分别针对现有纺丝工艺中的纺前过滤、供胶、分丝、去酸、导丝等工序使用的相关配件和工艺设备提出了改进方案,如新型刮酸器、无阻力导丝机构、无堵孔软水供应机构等等,从而实现了60D超细旦丝的三缸丝生产。

(2)本实用新型采用转动水桶和接水盘组成软水供应机构,通过转动水桶将软水均匀的送至接水盘的分配盒上,分配盒内的软水再通过软管送至各锭位的水船内,确保各锭位水船内的流量一致性,实现均匀去酸,提高染色均匀性

(3)由于60D超细旦丝本身质量较轻,离心缸高速运转时,产生的向心力无法克服静置导丝机构自身的静摩擦力,造成在落丝点临近时特别容易倒缠,无法纺丝,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可以转动的无阻力导丝机构,即外圈设置有凹槽的滚动轴承,采用PVDF聚偏氟乙烯材料制作而成,由于其自身材料很轻,当丝条通过凹槽时,导丝机构能随丝条一起运动,能减少摩擦阻力,方便丝条进入离心缸,充分解决了60D超细旦丝外锭临近落丝点的倒缠问题。

(4)本实用新型采用沟槽数量为10~11个的刮酸器,该刮酸器使用时,使得刮酸器的间距变小,每个刮酸器之间的间距为3.5~4cm,更有利于60超细旦丝的三锭分丝,同时满足丝条拥有足够空气浴时间。

(5)为提高纺胶质量,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精度为8~10μm的高精密过滤器或自动反冲洗高精密过滤器,例如兰精viscofil(或者KKF系列)过滤器,实现粘胶高精度的过滤,同时该过滤器具备自动反冲洗功能,最大限度延长滤机过滤周期(4个月以上),从而保证粘胶质量稳定性,避免因粘胶过滤质量不到位,而造成丝条分丝和断头的情况。

(6)本实用新型使用高精度计量泵将过滤后的粘胶送至纺丝部分,用于解决纤度问题,避免因计量泵精度不高而造成纤度偏差较大的情况,实际使用时,可选用印度不可调高精计量泵或一进双出不可调计量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水供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水供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阻力导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转动水桶, 2—接水盘,2-1—内排接水盘,2-2—外排接水盘,3—分配盒,4—转动水管,4-1—内排转动水管,4-2—外排转动水管,5—软水入口,6—动力装置,7—供应水管,8—溢流管,9—导丝机构,1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超细旦种丝的三缸丝生产系统,该三缸丝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供胶部分和纺丝部分,通过对现有纺丝部分的软水供应机构、导丝机构9、刮酸器,供胶部分的过滤器、供胶泵进行改进,能顺利实现60D超细旦丝的纺丝生产。

如图1、图2所示,三缸丝生产系统中纺丝部分的软水供应机构结构用于对各锭位提供软水,包括转动水桶1和设于转动水桶1下方的接水盘2,接水盘2上均布若干分配盒3,转动水桶1侧壁上设向分配盒3供水的转动水管4,转动水桶1顶部设软水入口5,转动水桶1底部设动力装置6,分配盒3底部设连接锭位水船的供应水管7。转动水桶1侧壁设溢流管8,溢流管8的高度高于转动水管4的高度,用于保持转动水桶1内的液位高度。本实施例中,接水盘2呈环状结构,包括内排接水盘2-1和设于内排接水盘2-1外圈的外排接水盘2-2,内排接水盘2-1、外排接水盘2-2上均布若干分配盒3,转动水管4包括向内排接水盘2-1的分配盒3供水的内排转动水管4-1和向外排接水盘2-2的分配盒3供水的外排转动水管4-2。使用时,软水通过软水入口5送入转动水桶1后,通过转动水管4(外排转动水管4-2和内排转动水管4-1)均匀地将软水分配到接水盘2(外排接水盘2-2和内排接水盘2-1)的分配盒3内,分配盒3内的软水再通过供应水管7将软水送至各锭位的水船内,确保各锭位水船内的流量一直性,实现均匀去酸,提高染色均匀性的效果。

如图3所示,三缸丝生产系统中的纺丝部分采用一种可以转动的无阻力导丝机构9,包括设于导丝架上的导丝机构9,导丝机构9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圈套设于导丝架上,滚动轴承外圈设供丝条通过的凹槽10。本实施例中,导丝机构9采用聚偏氟乙烯材料一体制作成型,由于其自身材料很轻,当丝条在凹槽10上通过时,导丝机构9能随丝条一起运动,减少丝条摩擦阻力,便于丝条轻松进入离心缸,解决了60D丝条在接近落丝点时不再倒缠。

60D超细旦丝的三缸丝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丝条较长的空气浴时间和反应时间,提高丝条强度,三缸丝生产系统纺丝部分采用的刮酸器的沟槽数量为10~11个,每个刮酸器之间的间距

除三缸丝生产系统纺丝部分的改进外,本实施例对三缸丝生产系统供胶部分进行了改进,一,针对纺丝前对粘胶进行过滤的过滤器,选用过滤精度为8~10μm的高精密过滤器或自动反冲洗高精密过滤器,实现粘胶高精度的过滤,同时利用该过滤器具备的自动反冲洗功能,能最大限度延长滤机过滤周期(4个月以上),从而保证粘胶质量稳定性;二,针对将过滤后粘胶送至纺丝部分的供胶泵,选用不可调高精度计量泵,能保证丝条纤度的均匀性,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和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