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绒机的针布及链条清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121发布日期:2018-09-18 19:4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羊绒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梳绒机的针布及链条清理系统。



背景技术:

梳绒机的锡林外表面设置有针布,在锡林的上方设置有由链轮及链条驱动的针布带,针布带在链轮及链条驱动下往复运转,梳理锡林外表面的针布上的羊绒。在梳绒机工作过程中,锡林上方的针布带会带出少量羊绒,如不及时清理,针布带上的羊绒越积越多,会影响梳绒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有效清理针布带上的羊绒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梳绒机的针布及链条清理系统,它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有效清理针布带上的羊绒。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梳绒机的针布及链条清理系统,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主动轴、与主动轴的偏心段连接的凸轮、通过一连接轴连接于所述机架的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杆、两根连杆的前端之间于机架的前侧连接的针辊、机架于针辊上方连接的由所述主动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的毛刷辊及位于毛刷辊上方的毛刷梳,所述凸轮的前端通过铰轴与一根所述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毛刷梳与所述毛刷辊的刷毛接触。

所述连接轴的上端连接有一立架,所述机架于该立架的旁侧通过第二传动轴连接有一棘轮,所述立架的顶部对应于所述棘轮连接有一棘爪,所述棘轮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轴与一毛刷轮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主动轴上的主动带轮、通过第一传动轴设置于机架上的第一从动带轮、连接于主动带轮与第一从动带轮之间的第一皮带、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从动带轮连接的第二从动带轮、通过第三传动轴与所述毛刷辊连接的第三从动带轮及连接于第二从动带轮与第三从动带轮之间的第二皮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运行稳定,能有效清理针布带上的羊绒,以保证梳绒机的梳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机架;2-主动轴;3-凸轮;4-连杆;5-连接轴;6-针辊;7-毛刷辊;8-毛刷梳;9-主动带轮;10-第一从动带轮;11-第一皮带;12-第一传动轴;13-第二从动带轮;14-第三从动带轮;15-第二皮带;16-立架;17-棘爪;18-棘轮;19-第二传动轴;20-毛刷轮;21-第三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梳绒机的针布及链条清理系统,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由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主动轴2、与主动轴2的偏心段连接的凸轮3、通过一连接轴5连接于机架1的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杆4、两根连杆4的前端之间于机架1的前侧连接的针辊6、机架1于针辊6上方连接的由主动轴2通过传动机构驱动的毛刷辊7及位于毛刷辊7上方的毛刷梳8,凸轮3的前端通过铰轴与一根连杆4的中部铰接,毛刷梳8与毛刷辊7的刷毛接触。

工作时,主动轴2驱动凸轮3带动机架1左右两侧的两根连杆4及针辊6摆动,针辊6摆动过程中与梳绒机的针布接触,针布由布面及均匀设置于布面上的若条针板构成,针辊6与针布接触的过程中,将深入针板的羊绒带到针板表面,之后转动的毛刷辊7将针板表面的羊绒刷下,之后毛刷梳8使羊绒脱离毛刷辊7。

连接轴5的上端连接有一立架16,机架1于该立架16的旁侧通过第二传动轴19连接有一棘轮18,立架16的顶部对应于棘轮18连接有一棘爪17,棘轮18通过第二传动轴19与一毛刷轮20连接。

在工作过程中,连杆4带动连接轴5转动,使连接轴5带着立架16前后摆动,从而使棘爪17拨动棘轮18转动,棘轮18通过第二传动轴19带动毛刷轮20转动,毛刷轮20位于梳绒机的链条的上方,毛刷轮20的刷毛与链条接触,毛刷轮20转动的过程中将链条上的羊绒刷下。

传动机构包括连接于主动轴2上的主动带轮9、通过第一传动轴12设置于机架1上的第一从动带轮10、连接于主动带轮9与第一从动带轮10之间的第一皮带11、通过第一传动轴12与第一从动带轮10连接的第二从动带轮13、通过第三传动轴21与毛刷辊7连接的第三从动带轮14及连接于第二从动带轮13与第三从动带轮14之间的第二皮带1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