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935发布日期:2018-10-19 21:4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细络联设备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细络联技术中一台络筒机对应一台细纱机,一台细纱机目前只有1200-1680锭,对应的络筒机只需要20-32锭就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但对于一台络筒机来讲其单锭数量在60-72锭才是比较经济的,一台络筒机通常需要配置机头组件、落筒小车、游动风机、电清控制箱以及上位机等。这些装置如果只服务于较少的单锭就会造成浪费,加大设备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如何设计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使其结构设计合理,使得一台络筒机可以对应两台细纱机,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管纱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得一台络筒机可以对应两台细纱机,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包括络筒机单锭、管纱处理装置,所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管纱生头装置及管纱处理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络筒机单锭包括单锭组件A、单锭组件B及与单锭组件A、单锭组件B分别连接的单锭控制系统, 所述单锭组件A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所述单锭组件B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所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细纱机A的管纱处理组件A及管纱处理组件A控制系统、连接细纱机B的管纱处理组件B及管纱处理组件B控制系统,所述管纱处理组件A通过其管纱处理输送通道分别与所述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及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连接,所述管纱处理组件B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通过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与所述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连接,所述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与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一端连接,所述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另一端与所述管纱处理组件B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纱处理组件A包括管纱输入通道A、管纱生头装置A、生头成功通道A、生头不成功通道A、单锭返回通道A及空管返回通道A,所述管纱处理组件B包括管纱输入通道B、管纱生头装置B、生头成功通道B、生头不成功通道B、单锭返回通道B、空管返回通道B;所述生头成功通道B与所述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一端连接,所述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另一端与所述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连接,所述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与所述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一端连接,所述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另一端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B一端连接,所述单锭返回通道B另一端与所述空管返回通道B并联后再与所述细纱机B连接;所述生头成功通道A与所述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连接,所述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A一端连接,所述单锭返回通道A另一端与所述空管返回通道A并联后再所述细纱机A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纱机A的管纱输出端与所述

管纱输入通道A一端连接,所述管纱输入通道A经过所述管纱生头装置A后分别与生头成功通道A和生头不成功通道A连接,所述生头不成功通道A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A连接;所述细纱机B的管纱输出端与所述管纱输入通道B一端连接,所述管纱输入通道B经过所述管纱生头装置B后分别与生头成功通道B和生头不成功通道B连接,所述生头不成功通道B与所述单锭返回通道B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纱处理组件A和管纱处理组件B均包括托盘、圆皮带及驱动装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锭组件A和单锭组件B中各包含18-32个单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及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后,可以由两台细纱机(细纱机A和细纱机B)通过其管纱处理组件(管纱处理组件A和管纱处理组件B)分别向同一台络筒机上的单锭组件A和单锭组件B输送管纱。管纱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得一台络筒机可以对应两台细纱机,配置合理,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两台细纱机配置两台络筒机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中,1-单锭组件A、1.1-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1.2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2-单锭组件B、2.1-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2.2-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3-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4-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5-管纱处理组件B、5.1-生头成功通道B、5.2-管纱生头装置B、5.3-管纱输入通道B、5.4生头不成功通道B、5.5-单锭返回通道B、5.6-空管返回通道B、5.7-管纱处理组件B 控制系统、6-管纱处理组件A、6.1-生头成功通道A、6.2-管纱生头装置A、6.3-管纱输入通道A、6.4-生头不成功通道A、6.5-单锭返回通道A、6.6-空管返回通道A、6.7-管纱处理组件A 控制系统、7-细纱机A、8-细纱机B、9-单锭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络筒机单锭、管纱处理装置,所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管纱生头装置及管纱处理输送通道。上述络筒机单锭包括单锭组件A 1、单锭组件B 2及与单锭组件A 1、单锭组件B 2分别连接的单锭控制系统9, 上述单锭组件A 1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 1.1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 1.2。单锭组件B 2包括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 2.1和与其连接的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 2.2。上述管纱处理装置包括连接细纱机A 7的管纱处理组件A 6及管纱处理组件A控制系统6.7、连接细纱机B 8的管纱处理组件B 5及管纱处理组件B控制系统5.7,管纱处理组件A 6通过其管纱处理输送通道分别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 1.1及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 1.2连接。管纱处理组件B 5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通过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 3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 2.1连接,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 2.2与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 4一端连接,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 4的另一端与管纱处理组件B 5中的管纱处理输送通道连接。

如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一台络筒机对应一台细纱机,即两台细纱机要配置两台络筒机,配置不合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增加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 3和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后,使一台络筒机可以对应两台细纱机。

具体而言:上述管纱处理组件A包括管纱输入通道A 6.3、管纱生头装置A 6.2、生头成功通道A 6.1、生头不成功通道A 6.4、单锭返回通道A 6.5及空管返回通道A 6.6。上述管纱处理组件B 5包括管纱输入通道B 5.3、管纱生头装置B 5.2、生头成功通道B 5.1、生头不成功通道B 5.4、单锭返回通道B 5.5、空管返回通道B 5.6。生头成功通道B 5.1与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 3一端连接,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 3另一端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 2.1连接,前段单锭返回通道B 2.2与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 4一端连接,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 4另一端与单锭返回通道B 5.5一端连接,单锭返回通道B 5.5另一端与空管返回通道B 5.6并联后再与细纱机B 8连接。生头成功通道A 6.1与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 1.1连接,前段单锭返回通道A 1.2与单锭返回通道A 6.5一端连接,单锭返回通道A 6.5的另一端与空管返回通道A 6.6并联后再细纱机A 7连接。

上述细纱机A 7的管纱输出端与管纱输入通道A 6.3一端连接,管纱输入通道A 6.3经过管纱生头装置A 6.2后分别与生头成功通道A 5.1和生头不成功通道A 5.4连接,生头不成功通道A 5.4与单锭返回通道A 5.5连接。上述细纱机B 8的管纱输出端与管纱输入通道B 5.3一端连接,管纱输入通道B 5.3经过管纱生头装置B 5.2后分别与生头成功通道B 5.1和生头不成功通道B 5.4连接,所述生头不成功通道B 5.4与单锭返回通道 B5.5连接。

上述管纱处理组件A6和管纱处理组件B5均包括托盘、圆皮带及驱动装置。

优选的,同一台络筒机上的单锭组件分为单锭组件A和单锭组件B,单锭组件A和单锭组件B中各包含18-32个单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述细络联管纱输送装置的输送方法的实施例,由细纱机A 7和细纱机B 8通过管纱处理组件A 6和管纱处理组件B 5分别向同一台络筒机的单锭组件A 1和单锭组件B 1输送管纱,具体包括同步进行的步骤1和步骤2:

步骤1:细纱机A 7生产的管纱由管纱输入通道A 6.3进入管纱处理组件A 6,经管纱生头装置A 6.2生头成功后进入生头成功通道A 6.3,再进入单锭管纱循环通道A 1.1供单锭组件A 1需要,生头不成功的管纱由生头不成功通道A 5.4返回重新生头,单锭络完的空管由空管返回通道A5.6 送回细纱机A 7。

步骤2:细纱机B 8生产的管纱由管纱输入通道B 5.3进入管纱处理组件B 5,经管纱生头装置B 5.2生头成功后先后经过生头成功通道B 5.3、生头成功过渡通道B 3进入单锭管纱循环通道B 2.1供单锭组件B 2需要,生头不成功的管纱由生头不成功通道B 5.3返回重新生头,单锭络完的空管经过单锭返回过渡通道B 4及空管返回通道B 5.6送回细纱机B 8。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