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132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瓦楞纸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瓦楞纸板,主要涉及包装用纸板。
以往包装用瓦楞纸板由三层结构组成,上下二层是箱纸板,中间一层是瓦楞纸板,瓦楞纸板呈波浪状。这种结构承载能力差,强度低,易折损。或者用高级木浆制作但成本高,材料浪费,不适合国情。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承载能力强,不易折损且制作成本低,材料节省的瓦楞纸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瓦楞纸板,由箱板纸和瓦楞纸组成,其特点在于每层瓦楞纸板是由一层箱板纸与至少一层的由纸浆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而得的瓦楞纸粘接而成;所述瓦楞纸的上部为齿形结构,下部为实心体;所述箱板纸的内侧与所述瓦楞纸的齿形部分粘接;所述瓦楞纸的每2个齿形部分和实心体部分之间都存在模压过渡圆角。
上述的瓦楞纸板,其特点在于所述瓦楞纸的实心体部分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所述瓦楞纸的齿形部分顶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
上述的瓦楞纸板,其特点在于所述瓦楞纸层为3-5层。
由于上述有瓦楞纸板是采用废旧回收纸箱经制浆再利用模具一次成型制得,瓦楞纸实心部分强度高,且瓦楞纸的齿形部分和实心体部分之间存在模压过渡圆角从而使得其承压能力和抗折能力明显加强,同时制造成本较低,成品质量好。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齿形瓦楞纸的I型实施例图2是齿形瓦楞纸的II型实施例图3是齿形瓦楞纸的III型实施例图4是齿形瓦楞纸的IV型实施例由
图1、图2、图3、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发明的瓦楞纸板,由箱板纸1和瓦楞纸2二部分组成,箱板纸1与瓦楞纸2通过粘接剂粘接而成。瓦楞纸1的上部为齿形部分2A,下部为实心体2B,箱板纸1的内侧与瓦楞纸2的齿形部分2A粘接。由于瓦楞纸是通过模具一次成型加工而得,所以瓦楞纸2上每2个齿形部分2A和实心体2B部分之间都存在模压过渡圆角。为了加强承压强度,瓦楞纸2的实心体2B的厚度设计成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瓦楞纸2B的齿形部分2A的顶部厚度被设计成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
当然为了加强瓦楞纸板的承载能力,也可将3-5层
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瓦楞纸粘接在一起形成多层瓦楞纸板。
权利要求1.一种瓦楞纸板,由箱板纸和瓦楞纸组成,其特征在于每层瓦楞纸板是由一层箱板纸与至少一层的、由纸浆通过模具一次加工成型而得的瓦楞纸粘接而成;所述瓦楞纸的上部为齿形结构,下部为实心体;所述箱板纸的内侧与所述瓦楞纸的齿形部分粘接;所述瓦楞纸的每2个齿形部分和实心体部分之间都存在模压过渡圆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纸的实心体部分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所述瓦楞纸的齿形部分顶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箱板纸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瓦楞纸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纸层为3-5层。
专利摘要一种瓦楞纸板,由箱板纸和瓦楞纸组成,其特点在于每层瓦楞纸板是由一层箱板纸与至少一层的由纸浆通过模具一次成型而得的瓦楞纸粘接而成,瓦楞纸的上部为齿形结构,下部为实心体,所述瓦楞纸的每2个齿形部分和实心体部分之间都存在模压过渡圆角,该纸板加工方便,承载能力强,不易折损且制作成本低,材料节省。
文档编号B32B29/08GK2294161SQ9721561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2日
发明者朱卫东, 金适 申请人:朱卫东, 金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