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6408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我公司在特细号纯棉股线的开发中,使用FILAT型毛纺细纱小样机对维纶伴纺筒子纱做三股同向并捻加工,此小样机无导纱装置,出现大量“小辫子”,被迫低速运行,还是解决不了大量“小辫子”纱的产生,由此造成股线强力低,下游织布厂家退货、索赔,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为了节约资金,不再投入新设备,我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反复试验,设计出了专门针对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的导纱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退绕强力稳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包括设置在细纱前钳口和纱筒之间的至少五个导纱杆,导纱杆依次高低错位设置,同时,该导纱机构还具有与纱筒数量相对应的导纱钩,所述导纱钩设置在对应纱筒上方的中心线上。
[0005]每个导纱钩与导纱杆间还设置有一个弹性导纱钩。
[0006]弹性导纱钩包括导纱钩本体和与导纱钩本体连接的弹性杆或弹簧,使弹性导纱钩具有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错位的导纱杆和设置在纱筒上方中心线上的导纱钩形成导纱机构,通过导纱钩确保间段纱在纱筒上的退绕路线长度基本恒定,避免过大的退绕张力差异,并且通过至少五个导纱杆进行导线路线方向的改变,使每条纱的退绕张力趋向恒定一致,以达到消除筒子纱退绕而产生“小辫子”之目的。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标号:1、细纱前钳口 ; 2、导纱杆;3、细纱;4、导纱钩;5、纱筒;6、弹簧;7、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
[0014]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包括设置在细纱前钳口 I和纱筒5之间的至少五个导纱杆2,导纱杆2依次高低错位设置,形成上下曲折的绕纱线路,合理设计导线线路,使纱在导纱2杆上形成最大的摩擦包围角;同时,还具有3个导纱钩4,导纱钩4设置在对应纱筒5上方的中心线上,使导纱钩4到纱筒5侧壁的退绕路线长度基本恒定,导纱钩一方面保障退绕距离,另一方面改变线路方向,增加导线张力,在多股线会合前消除“小辫子”,提高股线质量。
[0015]实施例二
[00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区别之处在于:每个导纱钩4与导纱杆2间还设置有一个弹性导纱钩,该弹性导纱钩包括导纱钩本体和与导纱钩本体连接的弹簧6,通过弹簧6的扭力作用使导纱钩具有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退绕纱线张力波动时,通过弹性导纱钩作用及时消除张力波动,进一步减少每一圈纱退绕张力的波动,保障退绕张力的平衡恒定,避免“小辫子”产生,进一步提高捻线质量。
[0017]实施例三
[00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区别之处在于:该弹性导纱钩包括导纱钩本体和与导纱钩本体连接的弹性杆7,通过弹性杆7使导纱钩具有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错位的导纱杆和设置在纱筒上方中心线上的导纱钩形成导纱机构,通过导纱钩确保间段纱在纱筒上的退绕路线长度基本恒定,避免过大的退绕张力差异,并且通过至少五个导纱杆进行导线路线方向的改变,使每条纱的退绕张力趋向恒定一致,以达到消除筒子纱退绕而产生“小辫子”之目的。
[0020]通过生产实践应用,不但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小辫子”疵点基本消除,股线平均强力增加了 6%,最小强力提高了 75%,股线条干及常发性纱疵明显改善,小样机的转速提高到15000r/min左右,效果较显著。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细纱前钳口和纱筒之间的至少五个导纱杆,导纱杆依次高低错位设置,同时,该导纱机构还具有与纱筒数量相对应的导纱钩,所述导纱钩设置在对应纱筒上方的中心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导纱钩与导纱杆间还设置有一个弹性导纱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纱机构,其特征在于:弹性导纱钩包括导纱钩本体和与导纱钩本体连接的弹性杆或弹簧,使弹性导纱钩具有一个向下运动的趋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毛纺细纱小样机特细号纱导纱机构,包括设置在细纱前钳口和纱筒之间的至少五个导纱杆,导纱杆依次高低错位设置,同时,该导纱机构还具有与纱筒数量相对应的导纱钩,所述导纱钩设置在对应纱筒上方的中心线上。通过导纱钩确保间段纱在纱筒上的退绕路线长度基本恒定,避免过大的退绕张力差异,并且通过至少五个导纱杆进行导线路线方向的改变,使每条纱的退绕张力趋向恒定一致,以达到消除筒子纱退绕而产生“小辫子”之目的,股线平均强力明显提高,强力CV值上升,条干及常发性纱疵改善,生产效率提升。
【IPC分类】D01H13/04
【公开号】CN205275839
【申请号】CN201520961145
【发明人】刘红中, 张红学, 陈海松
【申请人】河南雪阳坯衫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