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133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
目前,国内外丝网印刷机,即漏印机,采用的均是刮板式漏印。其首先把油墨整版大面积地铺在丝网上,再通过刮板在往复运动中加以压力,把墨刮漏到印刷基材上。这种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存在的主要缺点如下①由于油墨是大面积敞开式铺在丝网上,油墨内的联结料易挥发而变稠,印刷时要经常稀释油墨,操作烦琐,影响印刷效率,也造成了较大浪费,增大了印刷成本;②由于印刷是通过刮板在行进中施以压力把墨压过丝网,漏印到基材上,这就加重了刮板与丝网间的磨擦。从而使丝网和印版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也增大了印刷成本;③刮板刮墨印刷需要往返一个行程才能印刷一张,印刷速度慢,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省工省料的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一种丝网印机构的供墨压印装置,包括供墨装置和压印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供墨装置包括一封闭式墨斗1,该墨斗1下部两侧分设有设置于墨斗支架9上的偏心轴2、3,所述偏心轴2、3与墨斗1外壁紧贴配合,所述墨斗1底部的开口10处设置有与传动机构相联的供墨辊4,所述供墨辊4与墨斗1内壁紧贴配合;所述压印装置包括通过辊轴设置于墨斗支架9上的压印辊5,其设置于供墨辊4下方,与供墨辊4压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墨斗1可采用横截面为“V”字形式或锥状等的封闭槽。
本实用新型供墨辊4为网纹辊,所述压印辊5为弹性辊。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固定于墨斗支架9上的封闭墨斗1,其具体可采用横截面为“V”字型或锥状等的槽形墨斗。墨斗1以采用薄钢板制作为宜。与传动机构相联接的供墨辊4设置于墨斗1内,固定于墨斗支架9上的偏心轴2、3分设于墨斗1下部两侧,与墨斗1的外壁紧贴配合,通过墨斗1的侧壁将供墨辊4夹持固定于墨斗1底部的开口10处。压印辊5位于供墨辊4下方,两者压紧配合。压印辊5通过辊轴设置于墨斗支架9上。供墨辊4可采用网纹辊,即辊的表面大面积凹下而小部分具有凸起;压印辊5可采用橡胶等材料制作的弹性辊。印刷时,丝网6铺设于印刷基材7表面,压印辊5与丝网6紧贴配合。传动机构带动供墨辊4转动时,供墨辊4上的大面积凹下部分将墨斗1内的油墨8带出,而这时,与墨斗1紧贴的偏心轴2、3挤压墨斗1的外壁,使墨斗1内壁与供墨辊4紧贴配合,墨斗1侧壁由供墨辊4上极小部分的凸起支撑,则墨斗1侧壁将供墨辊4表面多余的油墨刮回至墨斗1内。供墨辊4带动压印辊5转动,同时将印刷用油墨传递给压印辊5。压印辊5在丝网6表面作滚动,将油墨压漏过丝网6,传递到印刷基材7表面,完成印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油墨集中于封闭式墨斗内,联结料不易挥发,印刷过程中无需稀释油墨,省工省时,降低了印刷成本;2、通过弹性压印辊滚动作用,把油墨压漏过丝网至印刷基材上,降低了对丝网和印版的摩损,大大提高了丝网和印版的使用寿命,其亦降低了印刷成本;3、由于集中供墨滚印,可实现往印一张,返印一张,印刷速度可提高一倍;4、结构简单,使用、维护简便。
权利要求1.一种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包括供墨装置和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装置包括一封闭式墨斗(1),该墨斗(1)下部两侧分设有设置于墨斗支架(9)上的偏心轴(2)、(3),所述偏心轴(2)、(3)与墨斗(1)外壁紧贴配合,所述墨斗(1)底部的开口(10)处设置有与传动机构相联的供墨辊(4),所述供墨辊(4)与墨斗(1)内壁紧贴配合;所述压印装置包括通过辊轴设置于墨斗支架(9)上的压印辊(5),其设置于供墨辊(4)下方,与供墨辊(4)压紧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斗(1)是横截面为锥状的封闭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钢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墨辊(4)为网纹辊,所述压印辊(5)为弹性辊。
专利摘要一种丝网印刷机的供墨压印装置,主要由供墨装置和压印装置构成,供墨装置包括一封闭式墨斗,其下部两侧分设有设置于墨斗支架上的两偏心轴,偏心轴与墨斗外壁紧贴配合,所述墨斗底部的开口处设置有与传动机构相联的供墨辊,供墨辊与墨斗内壁紧贴配合;压印装置包括通过辊轴设置于墨斗支架上的压印辊,其设置于供墨辊下方,与供墨辊压紧配合。本实用新型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维护简便。
文档编号B41F15/40GK2419039SQ0022634
公开日2001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
发明者徐寿德 申请人:西安合和商贸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