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384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物。
背景技术
喷射油墨而形成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被广泛地利用。在这种喷墨式的打印机中,也考虑到如下的印刷形式,即,向透明的介质喷射彩色油墨和光亮性的油墨,从而形成从介质侧观察的图像。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提供如下印刷物的内容,即,将通过多种颜色而被实施了印刷的印刷部中的至少一种颜色设为潜像印刷部,并以潜像印刷部与其他的印刷部相比正反射量增多的方式而被印刷出的印刷物。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S卩,在凹凸图案中形成对光进行正反射的平坦化部,当对其进行彩色复印时,平坦化部将显示为黑色。此夕卜,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如下的内容,S卩,虽然在基底的金属上印刷彩色,但是彩色并不覆盖金属的全部。在专利文献4中,通过对液滴的一体化的程度进行控制,从而改变光泽度。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喷出特殊光泽油墨和染料性彩色油墨的内容。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在印刷介质上重叠图像层和特殊光泽层的内容。复印机通过对由漫反射光而产生的颜色进行检测,从而实施复印。考虑如下情况,即,将从透明的介质侧观察到的图像形成在进行观察的一侧的相反侧,并从介质侧实施复印的情况。当形成了具有光亮性的背景的彩色图像时、和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了没有光亮性的背影的彩色图像时,漫反射光和正反射光的比例有所不同。当漫反射光的比例减少而正反射光的比例增加时,将难以根据漫反射光而对印刷物的颜色进行检测,其结果为,有时无法恰当地获得彩色图像的复印。另一方面,当正反射光的比例减少而漫反射光的比例增加时,可能会在不想进行复印时进行复印,从而产生不良情况。因此,当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具有光亮性的背影的图像时,优选能够对可进行复印的程度进行控制。
`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22505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平8-150800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10-85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22496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183677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0-522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能够对可复印的程度进行控制。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为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喷嘴,其喷射透明油墨;第二喷嘴,其喷射彩色油墨;第三喷嘴,其喷射光亮性油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的油墨的喷射进行控制,并且,当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并使所述第二喷嘴将所述彩色油墨喷射在该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由彩色油墨形成的图像,且使所述第三喷嘴将所述光亮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而得以明确。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100的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I的立体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I的内部侧视图。图4为对头4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5为头41的喷嘴的说明图。图6为复印装置中的读取机构的说明图。图7为正反射光和漫反射光的说明图。图8A为透明介质Mtr的剖视图,图8B为在透明介质Mtr上实施了金属色调的印刷时的剖视图。图9A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点形成的说明图,图9B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说明图。图1OA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点形成的说明图,图1OB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将明确以下的事项。即,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喷嘴,其喷射透明油墨;第二喷嘴,其喷射彩色油墨;第三喷嘴,其喷射光亮性油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的油墨的喷射进行控制,并且,当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并使所述第二喷嘴将所述彩色油墨喷射在该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由彩色油墨形成的图像,且使所述第三喷嘴将所述光亮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通过喷落在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来对透过透明的介质而入射的光的反射情况进行调节。具体而言,能够通过透明油墨来对正反射的量和漫反射的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对复印的实施容易度以及实施难度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对可复印的程度进行控制。在所涉及的印刷装置中,优选为,所述控制部能够对从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的所述透明油墨的量进行控制。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在减少了透明油墨的量时,将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分开配置,且能够在增加了透明油墨的量时,使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地配置。此外,优选为,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以如下方式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即,使该透明油墨与喷落在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其他透明油墨一体化的方式。
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使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并以填充介质上的凹凸的方式进行调平。而且,能够使正反射光的比例增加从而不易实施复印。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S卩,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以如下方式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即,使该透明油墨不与喷落在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其他透明油墨一体化的方式。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由于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未一体化而是分离,因此透明油墨被固定为点形状。当透明油墨被固定为点形状时,能够使入射光发生扩散,从而易于实施复印。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S卩,所述透明油墨为通过所照射的光而发生固化的油墨,并且,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照射所述光的照射装置,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喷落于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之后,使所述照射装置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并在该固化之后使所述第二喷嘴喷射所述彩色油墨。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在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之后使之发生固化,并在其上喷射彩色油墨。在该种情况下,在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并以填充透明的介质的凹凸的方式进行了调平之后,喷射彩色油墨。进行了调平的透明油墨使入射光发生正反射。因此,由于使正反射光增加从而能够使复印不易实施。此外,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S卩,所述透明油墨为通过所照射的光而发生固化的油墨,并且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照射所述光的照射装置,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喷落于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之前,使所述照射装置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并在该固化之后使所述第二喷嘴喷射所述彩色油墨。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在透明油墨彼此尚未一体化时使之发生固化,之后喷射彩色油墨。在该种情况下,由于透明油墨以喷落时的形状发生固化,因此易于使入射光发生漫反射。因此,由于使漫反射光增加,从而能够使复印易于实施。此外,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还将明确如下的事项。即,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并包括: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透明油墨的工序;将彩色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图像的工序;将光売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的工序。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通过喷落在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来对透过透明的介质而入射的光的反射情况进行调节。具体而言,能够通过透明油墨来对正反射的量和漫反射的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对复印的实施容易度和实施难度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对可复印的程度进行控制。此外,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还将明确如下的事项。即,一种印刷物,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的介质上喷射有透明油墨,并在所述透明油墨上喷射有彩色油墨从而形成图像,且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喷射有光亮性油墨。通过以此种方式构成,从而能够通过喷落在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来对透过透明的介质而入射的光的反射情况进行调节。具体而言,能够通过透明油墨来对正反射的量和漫反射的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对复印的实施容易度和实施难度进行调节。而且,能够对可复印的程度进
实施方式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100的框图。以下,参照这些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系统100的概要结构进行说明。印刷系统100具有:作为印刷装置的喷墨打印机I (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打印机I”)、计算机110、显示装置120、和输入装置130。打印机I在纸张、布、薄膜等的介质上印刷图像。计算机110经由接口 112而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打印机I连接。而且,为了使打印机I印刷图像,计算机110向打印机I输出对应于该图像的印刷数据。该计算机110具备: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3、存储器114、接口 112、以及记录再生装置140。而且,安装有应用程序或打印机驱动器等计算机程序。记录再生装置140为,例如软盘驱动装置或⑶-ROM驱动装置。显示装置120为,例如液晶监视器。该显示装置120为,例如用于显示计算机程序的用户界面的部件。输入装置130为,例如键盘或鼠标。喷墨打印机I包括:纸张输送单元20、记录单元40、控制单元51、以及驱动信号生成单元52。纸张输送单元20从卷筒纸R向记录单元40供给介质,并排出印刷后的介质。记录单元40如后文叙述那样,使搭载有头41的滑架43进行移动,并从头41喷射油墨从而在介质上实施图像形成。此外,喷墨打印机I具备控制单元51,所述控制单元51对上述各个结构设备的动作进行综合控制。控制单元51具备:实施运算等的CPU51a,对程序以及运算结果等进行存储的存储器51b,以及与外部装置实施通信的接口 51c。控制单元51对纸张输送单元20、记录单元40、以及驱动信号生成单元52进行控制。驱动信号生成单元52向记录单元40的头41的各个压电元件PZT (后文叙述)供给驱动信号COM。从控制单元51向驱动信号生成单元52发送对驱动信号的形状进行规定的数字数据,并且驱动信号生成单元52根据这些数字数据而生成作为电压波形的驱动信号 COM。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I的立体图。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喷墨打印机I的内部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介质的输送方向(排出方向)称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正交的、输送路径26的宽度方向(在图3中为纸面垂直方向)称为Y轴方向,并将与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正交的铅直方向称为Z轴方向而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该喷墨打印机I具备:记录单元40,其长度方向被水平地配置;筐体90,其被安装在记录单元40的端部处;装填部10,其被安装在记录单元40的上侧;支脚部70,其从下方对记录单元40以及筐体90进行支承。记录单元40具有头41,所述头41向沿着输送路径26而被输送过来的介质喷射油墨。头41被搭载于在输送路径26的宽度方向上移动自如的滑架43上。在打印机I中安装有贮留油墨的未图示的墨盒。从这些墨盒向头41供给各种颜色的油墨。头41被构成为,具备多个喷嘴列,并且能够从各个喷嘴列分别喷射出预定的颜色(例如,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透明(Cl)、金属(Me))的油墨。头41实施如下的图像形成,SP,通过向介质的记录面喷射油墨从而记录预定的图形或文字等信息。通过记录单元40而被实施了图像形成的介质S从排出辊24被排出。排出辊24具备如下的机构,即 ,根据纸的种类而将进行夹持的辊切换为齿形辊25a或者滚动辊25b的机构。
在排出辊24的下游侧设置有剪切装置61,所述剪切装置61将所排出的介质S剪切为预定尺寸。剪切装置61具有:限制部件62,其对所排出的介质S的高度位置进行限制;剪切器单元63,其在与介质S的排出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进行移动以对介质S进行剪切。在筐体9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操作面板80。操作面板80除了包括由用户进行操作的多个开关82之外,还包括显示打印机的工作状态的显示部84。因此,用户将设置有操作面板80以及盒架的一侧设定为前表面,并从该前表面对打印机I进行操作。图4为,对头41的结构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在头41中形成有流道416,并且油墨经过该流道416而被供给。在头41的壳体411上固定有粘合用基板412。该粘合用基板412为矩形形状的板,而且在一侧表面上粘合有压电元件PZT。压电元件PZT的顶端与岛部413接合,并且在该岛部413的周围形成有由弹性膜414构成的弹性区域。压电元件PZT通过向对置的电极间施加电位差,从而发生变形。在该示例中,压电元件PZT在元件的长度方向上进行伸缩。该伸缩量根据压电元件PZT的电位而被确定。而且,当压电元件PZT进行伸缩时,岛部413向压力室415侧被挤压、或者向相反方向被牵拉。此时,由于岛部周围的弹性膜414发生变形,因此能够使喷嘴Nz高效地喷射油墨。通过设置成这种结构,能够通过对施加于压电元件PZT上的驱动信号的振幅进行调节,从而喷射多种尺寸的油墨。由此,能够适当地对油墨的喷射量(喷射占空比)进行控制。 图5为,头41的喷嘴的说明图。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头41能够喷射出黄色油墨Y、品红色油墨M、蓝绿色油墨C、黑色油墨K、金属油墨Me、以及透明油墨Cl这六种油墨。透明油墨Cl为透明或者半透明的油墨。另外,有时将黄色油墨Y、品红色油墨M、蓝绿色油墨C、以及黑色油墨K称为彩色油墨Co。对金属油墨Me进行说明。金属油墨Me含有金属颜料(metallic颜料)和有机溶齐U。金属性颜料只要为具有金属光泽等功能的颜料则不受特别限定,但优选为,铝或铝合金、或者、银或银合金。金属油墨被包含在光亮性油墨内。在此,光亮性是指,具有对光进行镜面反射的表面特性的性质。另外,光亮性油墨中所含有的颜料并不限定于上述的金属颜料,只需为发挥金属光泽等表面特性的油墨即可。在图5中,图示了六个喷嘴列。头41在滑架移动方向上进行移动的同时,从透明油墨喷嘴列Ncl的喷嘴喷射出透明油墨。此外,从黑色油墨喷嘴列Nk的喷嘴喷射出黑色油墨。此外,从蓝绿色油墨喷嘴列Ne的喷嘴喷射出蓝绿色油墨。此外,从品红色油墨喷嘴列Nm的喷嘴喷射出品红色油墨。此外,从黄色油墨喷嘴列Ny的喷嘴喷射出黄色油墨。此外,从金属油墨喷嘴列Nme的喷嘴喷射出金属油墨。由透明油墨喷嘴列Ncl进行的透明油墨Cl的喷射、由彩色油墨的喷嘴列进行的彩色油墨Co的喷射、以及由金属油墨喷嘴列Nme的喷嘴进行的金属油墨Me的喷射,通过上述的控制单元51 (相当于控制部)而被控制。通过采用这种的结构,从而能够向介质喷射透明油墨Cl,并将彩色油墨Co喷射在该透明油墨Cl上。此外,还能够将金属油墨Me喷射在该透明油墨Cl以及该彩色油墨Co上。图6为复印装置中的读取机构的说明图。扫描仪1010在原稿台1011的下侧具备滑架1021和滑架移动机构,其中,所述滑架移动机构使滑架1021相对于原稿台1011保持预定的间隔,且使滑架1021沿着图中的箭头标记A方向(副扫描方向)平行地移动。滑架移动机构包括导向部1023,所述导向部1023对滑架1021进行支承且对滑架1021的移动进行引导。此外,滑架移动机构具备:带1025,其与滑架1021连接;轴1024和滑轮1027,其上架设有该带1025 ;驱动电机1022,其用于对轴1024进行旋转驱动。驱动电机1022通过来自控制部1060的控制信号而被驱动控制。在滑架1021中包含有读取机构的各个部件,并且设置有:曝光灯1045,其作为经由原稿台1011而对原稿1005照射光的光源;透镜1046,其供被原稿1005反射的漫反射光入射;图像传感器1041,其对透过该透镜1046而被射入到滑架1021的内部的漫反射光进行接收。图像传感器1041通过线性CXD传感器而被构成,所述线性CXD传感器中,以列状的方式而配置有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换元件。通过图像传感器1041而被读取的、与图像有关的数据向控制部1060被输出。复印装置根据被输入至控制部1060中的漫反射光的数据,而在纸张等介质上实施复印。图7为,正反射光与漫反射光的说明图。在图中图示了如下的情况,即,入射到介质M上的入射光以正反射光(镜面反射光)以及漫反射光的形式而发生反射。如上所述,在读取机构中,通过来自曝光灯1045的入射光在介质上扩散而被反射出的漫反射光,被图像传感器1041所读取。因此,只要反射光中的漫反射光的比例适当,则可恰当地实施介质的复印。另一方面,当反射光的正反射光的比例较高,而漫反射光的比例较低时,由于漫反射光量不足,因此复印不会恰当地被实施。具体而言,由于漫反射光量较少,因此整体上形成较黑的复印。图8A为透明介质Mtr的剖视图。如图8A所示,透明介质Mtr例如通过在基材Lsb上形成油墨的接受层Lr而被构成。因此,油墨被喷射在接受层Lr上。而且,图像从基材Lsb侧被观察。透明介质Mtr中至少确保了能够从基材侧目视确认图像的程度的透明性。基材Lsb本身被形成为平坦的面。但是,在透明介质Mtr上设置有用于附着油墨的接受层Lr。接受层Lr中,例如具有氨基甲酸酯等膨润类型的接受层、和由硅胶或氧化铝等而形成的空隙类型的接受层。虽然在空隙类型的接受层中,表面能够形成得比较平坦,但是在膨润类型中表面具有凹凸。但是,由于空隙类型的接受层附带少许白色涂料,因此难以确保透明性。另一方面,氨基甲酸酯等膨润类型的接受层与空隙类型的接受层相比能够确保透明性。因此,有时会采用具有这种凹凸的透明介质,但这种凹凸会使所入射的光发生扩散。图8B为在透明介质Mtr上实施了金属色调的印刷时的剖视图。在图8B中图示了如下的状态,即,在具有凹凸的透明介质Mtr上形成有通过彩色油墨Co而形成的点,而且形成有由金属油墨Me形成的层(金属油墨层)的状态。由于在这种的透明介质Mtr中,基材Lsb和接受层Lr均为透明,因此入射光透过基材Lsb和接受层Lr。但是,由于在接受层Lr和空气中的折射率不同,因此在接受层Lr的表面处入射光将成为反射光。当在接受层Lr表面上具有凹凸时,入射光在该凹凸面上将成为漫反射光。

当漫反射光的比例较高时,如上文所述那样,相比较而言将易于实施复印。因此,只要能够以减少这种漫反射光的方式进行控制,便能够提供不易实施复印的印刷物。图9A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点形成的说明图。图9A中,模式化地图示了人的眼睛,且图示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透明介质Mtr的背面侧目视确认图像的情况。如上述的图8A以及图8B中所说明的那样,透明介质Mtr的表面具有使入射光发生扩散的凹凸。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用透明油墨Cl来填充该凹凸,从而形成平坦面。而且,减少了入射光成为漫反射光的比例。并且,通过彩色油墨Co而在该平坦面上形成彩色图像。而且,还通过金属油墨Me而形成金属油墨层。图9B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说明图。在图9B中,入射光透过透明介质Mtr,还透过作为透明的油墨的透明油墨Cl的层。而且,在金属油墨Me的层上发生正反射,并且正反射光也以大致相同的角度透过透明油墨Cl的层以及透明介质Mtr。BP,A射光以较高的概率成为正反射光。如上所述,由于通过透明油墨Cl而对透明介质Mtr的凹凸进行填充,而且还在其上形成金属油墨Me的层,因此能够提高入射光成为正反射光的比例。而且,通过提高正反射光的比例,从而能够提供不易实施复印的印刷物。这种印刷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的方式来实施。首先,从头41向透明介质Mtr上喷射透明油墨Cl。透明油墨Cl被喷射能够将凹凸面形成得较为平坦的程度的量。此外,在喷落于透明介质Mtr上的透明油墨Cl形成平坦面之前,不向其上部喷射彩色油墨Co等其他的油墨。透明油墨Cl形成平坦面之后,从头41喷射彩色油墨Co,从而形成彩色图像。而且,在所喷落的彩色油墨Co的点固化为不会产生变形的程度之后,从头41喷射出金属油墨Me。然后,形成金属油墨层。

图1OA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点形成的说明图。在图1OA中,模式化地图示了人的眼睛,且图示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从透明介质Mtr的背面侧目视确认图像的情况。考虑到在凹凸比较少的透明介质Mtr上形成由彩色油墨Co以及金属油墨Mo形成的图像的情况。当透明介质Mtr的表面平坦时,在金属油墨Me的层处入射光的大部分成为正反射光。因此,当对这种印刷物进行复印时,将难以实施复印。为了使这种印刷物易于实施复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实施如图1OA所图示的印刷。即,在透明介质Mtr上形成通过透明油墨Cl而形成的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透明油墨Cl未被喷射能够调平(平坦化)的程度的量这一点。在以此种方式形成了透明油墨Cl的点之后,形成通过彩色油墨Co而形成的图像。而且,还喷射金属油墨Me,从而形成金属油墨Me的层。图1OB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说明图。图1OB为,关于图1OA中所示的印刷物,图示了来自透明介质侧的入射光成为漫反射光的情况。具体而言,入射光透过透明介质Mtr。假设未形成透明油墨Cl的点时,入射光的一部分通过彩色油墨Co而成为漫反射光,而入射光的大部分通过金属油墨Me的层而成为正反射光。即,成为不易实施复印的印刷物。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金属油墨Me的层而被形成为正反射光的入射光,通过透明油墨Cl的点而成为漫反射光。即,减少正反射光的比例,而增加漫反射光的比例。如上所述,通过以不进行调平的程度喷射透明油墨Cl,并形成透明油墨Cl的点,从而增加漫反射光的比例,由此能够提供易于实施复印的印刷物。其他的实施方式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使透明油墨Cl进行调平,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使透明油墨Cl以点形状发生固化。以此种方式,透明介质Mtr中的透明油墨Cl的形状能够通过对所喷射的透明油墨的量进行调节来实现。例如,通过增加透明油墨Cl的喷射量,使邻接的透明油墨Cl的点彼此一体化,从而能够进行调平。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减少透明油墨Cl的喷射,从而在不使邻接的透明油墨Cl的点彼此一体化的条件下使透明油墨Cl的点发生固化。此外,透明介质Mtr中的透明油墨Cl的形状也能够通过对透明油墨Cl喷落在透明介质Mtr上之后被放置的时间进行调节来控制。例如,当喷射透明油墨Cl并放置比较长的时间时,邻接的点彼此将一体化从而被调平。另一方面,当喷射透明油墨Cl,之后立刻喷射彩色油墨时,透明油墨彼此未调平,而以分离的状态发生固化。此外,能够将所使用的透明油墨Cl设定为紫外线固化型的油墨,并且还设置紫外线照射装置。由此,当等待喷落在透明介质Mtr上的透明油墨Cl彼此一体化之后再照射紫外线时,透明油墨Cl将被调 平。另一方面,当在喷落于透明介质Mtr上的透明油墨Cl彼此一体化之前照射紫外线时,透明油墨彼此将不会调平,而以分开的状态发生固化。此外,在此,虽然分为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而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采用具有这两个实施方式的功能的打印机I。即,也可以采用具有实现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模式、和实现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模式的打印机I。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装置而对打印机I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具体化为,喷射或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流体(液体、或分散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如胶状这样的流状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也可以将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应用于如下应用了喷墨技术的各种装置中,所述装置包括:滤色器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细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气体气化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制造装置(尤其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此外,这些方法或制造方法也包括在应用范围的范畴内。上述的实施方式为用于易于理解本发明的方式,而并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定并解释的方式。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更、改良,并且显然在本发明中也包括其等效物。关于头在上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利用压电元件而喷射油墨。但是,喷射液体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通过热量而使喷嘴内产生气泡的方式等其他的方式。符号说明I喷墨打印机;10装填部;24排出辊;25a齿形辊;25b滚动辊;26输送路径;40记录单元;41头;43滑架;61剪切装置;62限制部件;63剪切器单元;70支脚部;
80操作面板;82开关;84显示部;90 筐体;R辊;

M 介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喷嘴,其喷射透明油墨; 第二喷嘴,其喷射彩色油墨; 第三喷嘴,其喷射光亮性油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的油墨的喷射进行控制,当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并使所述第二喷嘴将所述彩色油墨喷射在该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由彩色油墨形成的图像,且使所述第三喷嘴将所述光亮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能够对从 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的所述透明油墨的量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以如下方式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即,使该透明油墨与喷落在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其他透明油墨一体化的方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以如下方式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即,使该透明油墨不与喷落在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其他透明油墨一体化的方式。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油墨为通过所照射的光而发生固化的油墨, 并且,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照射所述光的照射装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喷落于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之后,使所述照射装置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并在该固化之后使所述第二喷嘴喷射所述彩色油墨。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油墨为通过所照射的光而发生固化的油墨, 并且,所述印刷装置还具备照射所述光的照射装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为,在喷落于所述透明的介质上的透明油墨彼此一体化之前,使所述照射装置照射所述光从而使所述透明油墨发生固化,并在该固化之后使所述第二喷嘴喷射所述彩色油墨。
7.一种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并包括: 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透明油墨的工序; 将彩色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图像的工序; 将光亮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的工序。
8.—种印刷物,其特征在于, 在透明的介质上喷射有透明油墨,并在所述透明油墨上喷射有彩色油墨从而形成图像,且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喷射有光亮性油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印刷方法以及印刷物,其能够对可复印的程度进行控制。所述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喷嘴,其喷射透明油墨;第二喷嘴,其喷射彩色油墨;第三喷嘴,其喷射光亮性油墨;控制部,其对所述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喷嘴和所述第三喷嘴的油墨的喷射进行控制,并且,当在透明的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时,所述控制部控制为,使所述第一喷嘴向所述透明的介质喷射所述透明油墨,并使所述第二喷嘴将所述彩色油墨喷射在该透明油墨上从而形成由彩色油墨形成的图像,且使所述第三喷嘴将所述光亮性油墨喷射在所述透明油墨以及所述彩色油墨上。
文档编号B41J11/00GK103240984SQ20131003947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
发明者臼田秀范, 加贺田尚义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