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1627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碳带发放机构,包括:芯轴,由机架支撑,用于支撑碳带卷;至少一个套筒组件,套接在芯轴上并可绕芯轴自由转动,其中,套筒组件上设置有当碳带卷正转或者反转时与碳带卷的芯筒抵接挤压而使碳带卷与套筒组件同步转动的至少一个弹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通过设置此碳带发放机构,可以同时支持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的使用,增强了机构对碳带卷的适应性。
【专利说明】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尤其涉及一种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2]热转印,是指采用专用的碳带,经过加热的方式将碳带上的碳粉涂层转印到纸张或其他种类的打印介质上。碳带上的碳粉涂层物质具有较强的附着力,保证打印出来的文字或图案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能够长期保存、不褪色,不会因为环境温度较高或接触溶剂而变色。基于热转印技术上的特点,热转印打印机在条形码、火车票、登机牌等标示标签的打印制作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0003]常用的碳带卷包括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两种。其中,外置碳带卷是指条状碳带缠绕在芯筒上时,碳带的涂层面R位于碳带的背向芯筒的一侧,如图1所示的碳带卷;内置碳带卷是指条状碳带缠绕在芯筒上时,碳带的涂层面R位于碳带的面向芯筒的一侧,如图2所示的碳带卷。当热转印打印机进行打印时,如图1、图2所示,碳带由碳带机构2000的碳带发放轴2100上的碳带卷引出,经过打印机构1000的打印头1100和打印胶辊1200之间后,缠绕在碳带回收轴2200上,驱动机构3000驱动打印胶辊1200和碳带回收轴2200同时转动,打印胶辊1200输送打印纸和碳带向打印机构1000的下游运动,碳带回收轴2200回卷已用过的碳带,同时,控制系统控制打印头1100的发热元件发热,把碳带的涂层面R上的染料转印到打印纸上。
[0004]为了克服由于碳带卷的芯筒变形或加工尺寸误差等原因造成的碳带卷绕碳带发放轴2100转动不顺畅的问题,通常要求碳带卷的芯筒与碳带发放轴2100紧密配合,在碳带回收轴2200回卷碳带时,碳带拉动碳带卷的芯筒带动碳带发放轴2100 —起绕碳带发放轴2100的轴线转动释放碳带,从而保证碳带顺畅地供应。其中,当使用外置碳带卷拉动碳带时,碳带发放轴2100沿图1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当使用内置碳带卷拉动碳带,碳带发放轴2100沿图2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因此,碳带发放轴2100在使用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时的旋转方向不同。
[0005]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碳带发放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碳带发放轴包括芯轴2110和弹性支撑部2120,其中,芯轴2110的一端支撑在机架4000上,芯轴2110可以相对于机架4000绕自身轴线自由转动,弹性支撑部2120的一端与芯轴2110的表面连接,另一端悬空,且悬空端向一侧倾斜延伸,当碳带卷套接在碳带发放轴2100上时,弹性支撑部2120的悬空端与碳带卷的芯筒内壁接触,当芯筒沿着悬空端的延伸方向的相反方向转动时,芯筒内壁与弹性支撑部2120的悬空端抵接挤压,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芯筒带动碳带发放轴2100随之转动从而释放碳带。
[0006]然而,当芯筒沿着弹性支撑部2120的悬空端的延伸方向转动时,碳带卷的芯筒内壁压迫弹性支撑部2120的悬空端向其倾斜方向的方向变形,因此,芯筒内壁与弹性支撑部2120的悬空端不能可靠地抵接挤压,芯筒转动过程中可能与碳带发放轴2100之间发生打滑,造成芯筒不能与碳带发放轴2100同步转动,因此,这种碳带发放轴2100不能满足客户即使用内置碳带卷又使用外置碳带卷的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碳带发放轴对碳带的适
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带发放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其能同时支持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的使用,增强了机构对碳带卷的适应性。
[0008]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碳带发放机构,设置于热转印打印机的机架上,包括:
[0010]芯轴,由所述机架支撑,用于支撑碳带卷;
[0011]至少一个套筒组件,套接在所述芯轴上并可绕所述芯轴自由转动,其中,所述套筒组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碳带卷正转或者反转时与所述碳带卷的芯筒抵接挤压而使所述碳带卷与所述套筒组件同步转动的至少一个弹片。
[0012]套筒组件上的每个弹片包括两个倾斜延伸的弹性臂,每个弹性臂均与碳带卷的芯筒内壁弹性接触,不论在套筒组件上安装的是内置碳带卷还是外置碳带卷,当碳带卷的芯筒相对于套筒组件旋转时,至少有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还至少有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即不论芯筒正转还是反转,始终有弹片的弹性臂与芯筒保持抵接挤压,从而使芯筒与套筒组件能同步转动。
[0013]作为碳带发放机 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弹片呈U型结构,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弹片具有两个弹性臂,其中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另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0014]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片,分别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其中,
[0015]所述第一弹片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其中,
[0016]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0017]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其中,
[0018]所述第三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所述第四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关于所述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0]所述第三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关于所述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
[0021]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卡接于所述套筒上。
[002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片设置有第一卡台组,所述第一卡台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台卡接;
[0023]所述套筒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弹片设置第二卡台组,所述第二卡台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台,所述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台卡接;
[0024]所述第一卡台组与第二卡台组沿所述套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台组与第二卡台组的卡接方向相反。
[002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焊接于所述套筒上。
[0026]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套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扭簧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细部、变形部和粗部,其中,所述细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粗部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
[0027]所述扭簧的长度小于所述套筒的深度。
[0028]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两端均设置用于将所述扭簧封闭于所述套筒内部的第一轴套。
[00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套的外径与所述套筒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轴套的内径与所述芯轴的外径相适配。
[0030]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呈悬空设置,所述芯轴的悬空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套筒组件沿所述芯轴的轴向移动的限位组件。
[0031]作为碳带发放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套,在所述限位套的内壁上设置卡爪,对应于所述卡爪在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卡槽,通过所述卡爪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使所述限位套固定在所述芯轴上。
[003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具有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限位套通过所述开口端套接在所述芯轴的悬空端上。
[003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套筒的外径,所述限位套的内径大于所述芯轴的外径。
[0034]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套的开口端内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径与所述限位套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二轴套的内径与所述芯轴的外径相适配。
[0035]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为开口挡圈。
[0036]—种热转印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构、纸卷支撑机构、碳带回收机构和碳带发放机构,其中,所述碳带发放机构为如上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
[0037]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此碳带发放机构能同时支持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的使用,增强了机构对碳带卷的适应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现有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的碳带为外置碳带卷);
[0039]图2为现有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的碳带为内置碳带卷);
[0040]图3为现有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碳带发放轴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43]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一实施例的套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44]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一实施例的套筒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0045]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一实施例使用外置碳带卷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6]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一实施例使用内置碳带卷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47]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至3中:
[0049]1000、打印机构;1100、打印头;1200、打印胶辊;2000、碳带机构;2100、碳带发放轴;2110、芯轴;2120、弹性支撑部;2200、碳带回收轴;3000、驱动机构;4000、机架。
[0050]图4至9中:
[0051]1、芯轴;11、卡槽;
[0052]2、套筒组件;
[0053]21、套筒;211、芯孔;212、第一^^台组;213、第二卡台组;
[0054]22、扭簧、221、细部;222、粗部;223、变形部;
[0055]23、第一轴套;
[0056]24、第一弹片;241、第一弹性臂;242、第二弹性臂;243、第一^^槽;244、第二卡槽;245、第一末端;246、第二末端;
[0057]25、第二弹片; 251、第三弹性臂;252、第四弹性臂;253、第三卡槽;254、第四卡槽;255、第三末端;256、第四末端;
[0058]3、限位组件;
[0059]31、限位套;311、卡爪;32、第二轴套;
[0060]4、机架。
[0061]图10 中:
[0062]100、纸卷支撑机构;200、打印机构;210、打印头;220、打印胶辊;300、碳带机构;310、碳带发放机构;320、碳带回收机构;40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6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64]如图4至9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包括芯轴1、套接在芯轴I上的至少一个套筒组件2,以及用于限制套筒组件2沿芯轴I的轴向位置的限位组件3。在本实施例中,碳带发放机构包括两个并列套接在芯轴I上的套筒组件2。
[0065]芯轴I的一端固定支撑在热转印打印机的机架4上,另一端悬空,芯轴I的轴向沿碳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其长度大于热转印打印机所支持碳带的最大宽度,在芯轴I的悬空端设置有用于与限位组件3配合的卡槽11。
[0066]套筒组件2包括套筒21、扭簧22、两个第一轴套23,以及至少一个弹片。其中,套筒21与芯轴I套接,可以绕芯轴I自由转动,套筒21的芯孔211的内径大于芯轴I的外径,套筒21的外径小于碳带卷的芯筒的内径,在套筒2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弹片卡接配合的卡台组,本实施例中,套筒21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卡台组212和第二卡台组213,两个卡台组沿套筒21的轴向间隔设置,且卡接方向相反。其中,每个卡台组包括关于套筒21的轴线对称设置的两个卡台。
[0067]扭簧22位于套筒21的芯孔211内,并与芯轴I套接,扭簧22的长度小于芯孔211的深度,且扭簧22的扭力小于所述碳带卷被拉动时的拉力。扭簧22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细部221、变形部223和粗部222,其中,变形部223连接在细部221和粗部222之间,且细部221的内径略小于芯轴I的外径,粗部222的外径略大于套筒21的芯孔211的内径,即扭簧22的细部221抱紧在芯轴I上,粗部222与套筒21的芯孔221内壁涨紧配合,变形部223位于芯轴I与套筒21内壁之间,用于存储或释放扭簧22变形所产生的能量。
[0068]第一轴套23的外径与套筒21的芯孔211内径相适配,其内径与芯轴I的外径相适配,两个第一轴套23分别由套筒21的两端与套筒21的芯孔211插接配合,将扭簧22封闭在套筒21的芯孔211内部。当套筒21绕芯轴I自由转动时,两个第一轴套23随之绕芯轴I的轴线同步转动。套筒组件2通过两个第一轴套23与芯轴I套接时,使套筒组件2可绕芯轴I的轴线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套筒组件2通过各自的两个第一轴套23依次套接在芯轴I上,沿芯轴I轴向并列设置,均可绕芯轴I的轴线自由转动。
[0069]至少一个弹片由具有弹性的弹簧钢、塑料等材料组成,用于弹性地支撑碳带卷的芯筒。每个弹片呈U型结构,设置在套筒的外壁上,每个弹片具有两个弹性臂,其中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碳带卷的芯筒相对于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另一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碳带卷的芯筒相对于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007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每个套筒组件2包括第一弹片24和第二弹片25,第一弹片24与第一卡台组212卡接配合,第二弹片25与第二卡台组213卡接配合,当碳带卷的芯筒与套筒组件2套接配合时,两个弹片弹性地支撑芯筒的内壁。
[0071 ] 如图6所示,第一弹片24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性臂242,第一弹性臂241具有第一末端245,第二弹性臂242具有第二末端246。
[0072]如图7所示,当碳带卷的芯筒绕套筒21的轴线沿顺时针转动时,第一弹性臂24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顺,第二弹性臂24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逆。`
[0073]当碳带卷的芯筒绕套筒21的轴线沿逆时针转动时,第一弹性臂24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逆,第二弹性臂24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顺。
[0074]在第一弹性臂241上设置有第一卡槽243,第一卡槽243与第一弹性臂241的第一末端245相隔设定一定距离,第二弹性臂242上设置有第二卡槽244,第二卡槽244与第二弹性臂242的第二末端246相隔设定一定距离,第一^^槽243和第二卡槽244用于分别与套筒21上的第一卡台组212的两个卡台卡接配合。当将第一弹片24通过U型开口与套筒21上的第一^^台组212卡接时,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与第二弹性臂242在套筒21的阻挡下张开,当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性臂242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后,第一弹性臂241上的第一卡槽243和第二弹性臂242上的第二卡槽244分别与套筒21上的第一卡台组212的两个卡台卡接配合,使第一弹片24与套筒21固定连接。
[0075]由于第一卡台组212的两个卡台关于套筒21的轴线对称设置,因此当第一弹片24与套筒21的第一卡台组212卡接配合后,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性臂242两者之间夹角为锐角,此时,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的第一末端245和第二弹性臂242的第二末端246与套筒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稍大于芯筒的半径,且第一末端245和第二末端246关于套筒21的轴线对称设置。[0076]第二弹片25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三弹性臂251和第四弹性臂252,第三弹性臂251具有第三末端255,第四弹性臂252具有第四末端256。
[0077]当碳带卷的芯筒绕套筒21的轴线沿顺时针转动时,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逆,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顺。
[0078]当碳带卷的芯筒绕套筒21的轴线沿逆时针转动时,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顺,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于套筒21的旋转方向相逆。
[0079]在第三弹性臂251上设置有第三卡槽253,第三卡槽253与第三弹性臂251的第三末端255相隔设定距离,第四弹性臂252上设置有第四卡槽254,第四卡槽254与第四弹性臂252的第四末端256相隔设定距离,第三卡槽253和第四卡槽254用于分别与套筒21上的第二卡台组213的两个卡台卡接配合。当将第二弹片25通过U型开口与套筒21上的第二卡台组213卡接时,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与第四弹性臂252在套筒21的阻挡下张开,当第三弹性臂251和第四弹性臂252受力发生弹性变形后,第三弹性臂251上的第三卡槽253和第四弹性臂252上的第四卡槽254分别与套筒21上的第二卡台组213的两个卡台卡接配合,使第二弹片25与套筒21固定连接。
[0080]由于第二卡台组213的两个卡台关于套筒21的轴线对称设置,因此当第二弹片25与套筒21的第二卡台组213卡接配合后,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和第四弹性臂252两者之间夹角为锐角,此时,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第三末端255和第四弹性臂252的第四末端256与套筒2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均稍大于芯筒的半径,第三末端255与第四末端256关于套筒21的轴线对称设置。同时,由于第二卡台组213的卡接方向与第台组212的卡接方向相反,因此,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和第四弹性臂252与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性臂242关于套筒21的轴线两两对称设置,且第一弹性臂241的第一末端245、第二弹性臂242的第二末端246、第三弹性臂251的第三末端255和第四弹性臂252的第四末端256均位于以套筒21的轴线为圆心,以稍大于碳带卷的芯筒的内径为直径的圆周上,当碳带卷的芯筒与套筒组件2套接配合时,四个末端与芯筒的内壁弹性抵接。
[0081]如图5所示,限位组件3与芯轴I卡接配合,位于套筒组件2的远离机架4的一侦牝用于限定套筒组件2沿芯轴I轴向的位置。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位于两个套筒组件2的远离机架4的一侧,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套31,限位套31的外径小于等于套筒21的外径,限位套31的内径大于芯轴I的外径,在限位套31的内壁上设有卡爪311,用于与芯轴I上的卡槽11卡接配合。限位套31与芯轴I的悬空端套接,限位套31的卡爪311与芯轴I上的卡槽11卡接配合后,将限位套31固定在芯轴I上,此时,限位套31的端面与套筒组件2接触,从而限制套筒组件2沿芯轴I的轴向位置。进一步地,限位组件3还包括第二轴套32,第二轴套32的外径与限位套31的内径相适配,第二轴套32的内径与芯轴I的外径相适配,第二轴套32与限位套31插接配合后与芯轴I套接,直至限位套31上的卡爪311与芯轴I的卡槽11卡接配合,将限位组件3固定在芯轴I上。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也可以是开口挡圈等标准件。
[0082]以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的工作过程:[0083]初始状态时,碳带卷的芯筒由芯轴I的悬空端与碳带发放机构的套筒组件2套接,此时,套筒组件2的扭簧22的细部221抱紧在芯轴I上,粗部222涨紧在套筒21的芯孔211的内壁上,变形部223处于未变形的初始状态,各弹片的弹性臂的末端与碳带卷的芯筒内壁弹性抵接。
[0084]如图8所示,当套接在套筒组件2上的碳带卷为外置碳带卷时,如果拉动碳带,芯筒在该拉力作用下沿图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而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因此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的第一末端245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第三末端255与芯筒内壁抵接挤压,带动套筒21绕芯轴I的轴线沿图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套筒21的芯孔211的内壁与扭簧22的粗部22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扭簧22随之相对芯轴I沿图8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根据扭簧22的旋向不同,此时扭簧22可能是内径扩大,也可能是内径缩小,假设扭簧22的旋向使扭簧22的内径缩小,则扭簧22的粗部222的外径缩小,相对于套筒21的芯孔211内壁打滑,而扭簧22的细部221更加抱紧在芯轴I上,变形部223存储能量,套筒21相对于扭簧22转动。
[0085]当没有外力拉动碳带时,扭簧22的变形部223释放存储的能量,内径变大,在扭簧22的粗部222的内径变大过程中,扭簧22的粗部222将带动套筒21沿图8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弹片24和第二弹片25随套筒21 —起相对于芯筒转动,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而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因此,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的第一末端246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第四末端256与芯筒内壁相互挤压,带动芯筒随其沿图8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将释放的碳带部分地重新缠绕在芯筒上。
[0086]图9所示,当套接在套筒组件2上的碳带卷为内置碳带卷时,如果拉动碳带,芯筒在该拉力作用下沿图9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而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因此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的第二末端246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第四末端256与芯筒的内壁抵接挤压,带动套筒21绕芯轴I的轴线沿图9中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套筒21的芯孔211内壁与扭簧22的粗部222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扭簧22随之相对芯轴I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使扭簧22的内径变大,则扭簧22的粗部222更加涨紧在套筒21的芯孔211内壁上,而扭簧22的细部221相对芯轴I打滑,变形部223存储能量,套筒21带动扭簧22 —起相对于芯轴I转动;当没有外力拉动碳带时,扭簧22的变形部223释放存储的能量,扭簧22的内径变小,扭簧22的内径在变小过程中,扭簧22的粗部222带动套筒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弹片24和第二弹片25随套筒21 —起相对于芯筒转动,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而第一弹片24的第二弹性臂242和第二弹片25的第四弹性臂252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因此,第一弹片24的第一弹性臂241的第一末端245和第二弹片25的第三弹性臂251的第三末端255与芯筒的内壁相互挤压,带动芯筒随其沿图9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将释放的碳带部分地重新缠绕在芯筒上。
[008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的套筒外壁上设置有用于弹性支撑碳带卷的芯筒的两个弹片,其中,两个弹片关于套筒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个弹片包括两个倾斜延伸的弹性臂,四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关于套筒的轴线两两对称设置,因此两个弹片形成了四个弹性支撑芯筒内壁的支撑点。无论内置碳带卷还是外置碳带卷套接在套筒组件上时,当芯筒相对于套筒旋转时,两个弹片的四个弹性臂中始终有两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而另外两个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芯筒相对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即始终有两个弹性臂的末端与芯筒的内壁抵接挤压,从而能够使芯筒与套筒同步转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对碳带的适应性强。
[0088]图10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的热转印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热转印打印机包括纸卷支撑机构100、打印机构200,以及碳带机构300。纸卷支撑机构100用于支撑或容纳打印用的纸卷S,纸卷支撑机构100可以是支撑纸卷S的支撑架或者容纳纸卷S的纸仓,本实施例中,纸卷支撑机构100为支撑架。
[0089]沿打印介质输送方向,打印机构200位于纸卷支撑机构100的下游,用于在打印介质上打印预先设定的文字或者图像。打印机构200包括相切配合的打印头210和打印胶辊220。其中,打印胶辊220由支撑架400支撑,与热打印机的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可以绕自身轴线转动,由纸卷S引出的打印介质由打印头210与打印胶辊220两者之间穿过。
[0090]碳带机构300包括碳带发放机构310和碳带回收机构320。碳带发放机构310和碳带回收机构320平行于打印胶辊220轴向设置,沿碳带输送方向,碳带发放机构310位于打印头210的上游,碳带回收机构320位于打印头210的下游,其中,碳带发放机构310用于支撑未用过的碳带,碳带回收机构320用于回卷使用过的碳带。碳带发放机构310采用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碳带发放机构,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0091]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的工作过程。
[0092]首先安装碳带和打印纸,将碳带卷与碳带发放机构310的套筒组件2套接,图10中实心箭头所示方向为外置碳带卷在释放碳带时的旋转方向,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为内置碳带卷在释放碳带时的旋转方向,根据碳带卷类型不同,将碳带卷上的碳带引出,绕过打印头210后缠绕在碳带回收机构320上,将纸卷支撑机构100上的纸卷S的纸头引出,并穿过打印头210和打印胶辊220之间,此时,碳带的涂层面与打印纸的打印面接触,碳带的非涂层面与打印头210接触,打印纸的打印面与打印胶辊220接触。
[0093]打印时,热转印打印机的驱动机构驱动打印胶辊220和碳带回收机构320转动,打印胶辊220驱动碳带和打印纸向打印机构200的下游输送,打印头210在打印纸的打印面上进行打印,同时,碳带回收机构320回卷缠绕已用过的碳带,碳带发放机构310释放碳带;当退纸时,驱动机构驱动打印胶辊220和碳带回收机构320反向转动,驱动打印纸向纸卷支撑机构100方向运动,碳带回收机构320释放碳带,此时碳带发放机构310将碳带回收机构320释放的碳带重新缠绕在碳带卷的芯筒上。
[0094]本实施例中的热转印打印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带发放机构,无论支撑内置碳带卷还是外置碳带卷,始终能够使碳带卷的芯筒与碳带发放机构的套筒同步转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转印打印机能够同时适应内置碳带卷和外置碳带卷,对碳带适应性强。
[009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碳带发放机构,设置于热转印打印机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轴,由所述机架支撑,用于支撑碳带卷; 至少一个套筒组件,套接在所述芯轴上并可绕所述芯轴自由转动,其中,所述套筒组件上设置有当所述碳带卷正转或者反转时与所述碳带卷的芯筒抵接挤压而使所述碳带卷与所述套筒组件同步转动的至少一个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弹片呈U型结构,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所述弹片包括两个弹性臂,其中一个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另一个所述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弹片,分别为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其中, 所述第一弹片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所述第二弹片包括呈U型连接的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其中,所述第三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顺,所述第四弹性臂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芯筒相对于所述套筒的旋转方向相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卡接于所述套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弹片设置有第一卡台组,所述第一卡台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卡台,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卡台卡接; 所述套筒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弹片设置第二卡台组,所述第二卡台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卡台,所述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卡台卡接; 所述第一卡台组与第二卡台组沿所述套筒的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台组与第二卡台组的卡接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套接在所述芯轴上,其中,所述扭簧包括沿其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细部、变形部和粗部,其中,所述细部的内径略小于所述芯轴的外径,所述粗部的外径略大于所述套筒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扭簧封闭在所述套筒内部的第一轴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另一端呈悬空设置,所述芯轴的悬空端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套筒组件沿所述芯轴的轴向移动的限位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套,在所述限位套的内壁上设置卡爪,对应所述卡爪在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卡槽,通过所述卡爪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使所述限位套固定在所述芯轴上。
10.一种热转印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机构、纸卷支撑机构、碳带回收机构和碳带发放机构,其中,所述碳带 发放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碳带发放机构。
【文档编号】B41J33/16GK203449772SQ20132052124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罗小波, 董述恂, 刘宏伟, 袁勇, 赵振兴 申请人: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