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0009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包括回墨刀和安装架,还包括一对纵向的支撑杆,所述回墨刀和安装架独立设置,所述安装架沿横向延伸,所述回墨刀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中部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的两端上,另一端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所述回墨刀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回墨刀水平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硅片品质情况,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使得回墨均匀,能够有效提高细栅线印刷品质。
【专利说明】—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印刷工序中所用丝网印刷机的回墨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太阳能电池上的电极是由丝网印刷机将导电浆料印刷在硅片上再经过烧结工艺而形成的。在丝网印刷过程中,当完成一次印刷后,需要使用丝网印刷机上的回墨刀将网版上多余的浆料刮回浆料区,以便为下一次印刷铺垫好浆料。
[0003]但是,丝网印刷机在长期使用后,丝网印刷机会发生老化和变形,以致回墨刀两端和网版的距离不同,造成回料的均匀度不同,对印刷后回墨质量产生很大影响。而正电极细栅线印刷需要清晰的印刷品质,印刷后的回墨品质是决定印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回墨对印刷细栅线品质有很大影响。
[0004]另外,回墨刀的后角是直角,在回料的过程中,回墨刀往复运动很容易刮伤网版,导致崩版。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实现水平度调节、操作方便、可有效提高细栅线印刷品质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包括回墨刀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纵向的支撑杆,所述回墨刀和安装架独立设置,所述安装架沿横向延伸,所述回墨刀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中部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的两端上,另一端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所述回墨刀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回墨刀水平度的调节机构。
[0007]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硅片品质情况,通过调节机构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使得回墨均匀,能够有效提高细栅线印刷品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回墨刀由颈部和设于颈部下端的刀体组成,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上端与安装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座和调节螺杆,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所述固定座具有处于回墨刀颈部两侧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穿入螺纹孔中通过两调节螺杆相配合在螺纹孔中拧入或者拧出以推动回墨刀颈部从而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
[0009]本实用新型根据单摆原理,通过调节螺杆螺旋定位,对回墨刀进行限位,在回墨过程中根据硅片品质情况两边上下调节,使得回墨刀达到水平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外端上设有千分表旋钮,所述调节螺杆的内端抵触在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两侧上。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回墨刀由颈部和设于颈部下端的刀体组成,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上端与安装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对竖向的调节杆和长形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竖向开设在安装架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刀体的上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具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穿入调节孔中可沿调节孔移动并固定以调节回墨刀的水平度。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体的两端朝向支撑杆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的一端弯曲成弧形,即回墨刀的后角为圆形,能够有效改善回墨刀和丝网网版接触所导致的爆网版现象。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回墨刀的颈部和刀体一体制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显著的效果:
[0015]⑴本实用新型根据单摆原理,通过调节螺杆螺旋定位,对回墨刀进行限位,在回墨过程中根据硅片品质情况两边上下调节,使得回墨刀达到水平状态,实现回墨均匀,能够有效提高细栅线印刷品质。
[0016]⑵本实用新型回墨刀的后角为圆形,可以有效改善回墨刀和丝网网版接触所导致的爆网版现象。
[0017]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精度高。
[0018]⑷本实用新型易于实现、实用性强,主要应用于晶体硅电池印刷生产车间,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场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包括回墨刀4、安装架I和一对纵向的支撑杆2,回墨刀4和安装架I独立设置,安装架I沿横向延伸,回墨刀4的上端连接在安装架I的中部上,支撑杆2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I的两端上,另一端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回墨刀4与安装架I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回墨刀水平度的调节机构。
[0025]在本实施例中,回墨刀4由颈部41和设于颈部41下端的刀体42组成,回墨刀的颈部41和刀体42 —体制成,刀体42的两端朝向支撑杆2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的一端弯曲成弧形,即回墨刀的后角为圆形,能够有效改善回墨刀和丝网网版接触所导致的爆网版现象。回墨刀颈部41的上端与安装架I螺纹连接,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座5和调节螺杆8,固定座5通过螺钉7固定在安装架I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固定座5具有处于回墨刀颈部41两侧的螺纹孔,调节螺杆8穿入螺纹孔中通过两调节螺杆8相配合在螺纹孔中拧入或者拧出以推动回墨刀4颈部41从而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在调节螺杆8的外端上设有千分表旋钮,调节螺杆8的内端抵触在回墨刀颈部41的两侧上。
[0026]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度调节过程是:先拧松用于将回墨刀固定在安装架上的螺纹连接件6,再根据硅片的品质情况,通过转动千分表旋钮,使得调节螺杆从固定座上的螺纹孔中拧入或者拧出,以便将回墨刀限位于合适的水平度上,最后拧紧螺纹连接件6即可。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调节机构的具体构成不同,本实施例的调节机构包括一对竖向的调节杆和长形的调节孔,调节孔竖向开设在安装架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调节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刀体的上部,调节杆的上端具有调节部件,调节部件穿入调节孔中可沿调节孔移动并固定以调节回墨刀的水平度。随着调节部件在调节孔中移动,带动调节杆升降,进而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
[002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还具有其它实施方式。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包括回墨刀和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纵向的支撑杆,所述回墨刀和安装架独立设置,所述安装架沿横向延伸,所述回墨刀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安装架的中部上,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安装架的两端上,另一端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所述回墨刀与安装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回墨刀水平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刀由颈部和设于颈部下端的刀体组成,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上端与安装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座和调节螺杆,所述固定座设于所述安装架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所述固定座具有处于回墨刀颈部两侧的螺纹孔,所述调节螺杆穿入螺纹孔中通过两调节螺杆相配合在螺纹孔中拧入或者拧出以推动回墨刀颈部从而实现回墨刀的水平度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螺杆的外端上设有千分表旋钮,所述调节螺杆的内端抵触在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两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刀由颈部和设于颈部下端的刀体组成,所述回墨刀颈部的上端与安装架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一对竖向的调节杆和长形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竖向开设在安装架上且位于其中部和端部之间,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刀体的上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具有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穿入调节孔中可沿调节孔移动并固定以调节回墨刀的水平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两端朝向支撑杆用于安装在丝网印刷机上的一端弯曲成弧形,即回墨刀的后角为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丝网印刷水平可调回墨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墨刀的颈部和刀体一体制成。
【文档编号】B41F15/46GK203854305SQ20142021348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毕红星, 李强强, 张秋石, 张硕龙, 李景 申请人: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