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丝印机的光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961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丝印机的光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厚膜和薄膜产品的生产工艺不同,厚膜为印刷方式的生产的,而薄膜则是镀膜方式生产的,基片边缘颜色有显著的不同,因而造成丝印机生产厚膜产品可以完全正常使用,而生产薄膜产品时,故障频繁发生,造成停机;造成丝印机厚膜、薄膜产品通用性差;丝印机印刷厚膜产品时,供料斗内基片吸不完,经常残留2-3片,易造成混料的发生,丝印薄膜产品时,由于基片边缘呈黑褐色,色差大,供料斗内基片冲顶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基片掉落,废损高,设备适应力不足,加之光纤位于垂直的位置只适应小基片50mmX60mm,更换中基板60mmX70mm,光纤极易被中基片摩擦造成磨损,造成光纤损坏,更换周期缩短;因为光纤所在的检测位置为垂直检测,光钎散射面大,使得生产薄膜产品时,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厚膜、薄膜通用的,并且使用寿命长、效率高的丝印机。

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丝印机的光纤装置,包括供料斗、光纤、连接块、滑动管、下压块、连接管、连接片和吸板,所述滑动管横向贯穿下压块,下压块下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下侧设有吸板;所述滑动管下侧设有光纤,该光纤下侧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光纤下侧设有供料斗。

具体地,所述连接管贯穿纵向贯穿下压块。

具体地,所述连接片的面积小于吸板的面积。

具体地,所述料斗位于光钎的正下侧。

具体地,所述滑动管两侧设有固定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丝印机印刷厚膜产品时,基片不残留,杜绝了丝印薄膜产品时,冲顶现象频繁发生的现象,降低了基片的废损,并且该装置完全适应印刷厚膜、薄膜产品,光纤不再会被基片摩擦,减少光纤更换的成本,降低基片废损,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丝印机的光纤装置,包括供料斗8、光纤6、连接块7、滑动管5、下压块1、连接管2、连接片3和吸板4,其中,连接管2纵向贯穿下压块1,该连接管2下端连接有连接片3,上端露在下压块1的外部,该连接片3下侧设有吸板4;连接片3的面积小于吸板4的面积;滑动管5横向贯穿下压块1,使得下压块1可以在滑动管5上来回滑动,并且带动连接片3和吸板4一起来回滑动,滑动管5两侧设有固定块9,滑动管5一端的下侧设有光纤6,光纤6下侧设有用于调整光纤6检测位置的连接块7;光纤6下侧设有供料斗8,下压块1来回滑动带动吸板4来到供料斗8的上方,光纤6位于供料斗8的上方垂直检测,使得光纤6不会因为散射面大,杜绝了吸不干净的现象发生,有效的避免了因混料造成的质量事故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由侧向检测改为垂直检测,光钎所在位置相应的改变了,光纤不在与基片有接触,避免了基片和光纤的摩擦造成光纤的损坏;提高了光纤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延长光纤的更换周期,降低了维修成本;解决薄膜产品冲顶现象频繁;垂直检测能有效的提升近90%光纤的回馈灵敏度,避免了薄膜产品因镀膜方式生产,造成的基片边缘产生的黑褐色的镀膜层,且色差大,使得光纤的回馈灵敏度大幅度的下降90%的问题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