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双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2566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双膜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墨盒焊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双膜机。



背景技术:

在墨盒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为墨盒贴上封口膜和导气膜。具体地,墨盒注墨口需要安装一带有小通孔的密封圈,并用于注墨工序,注墨工序完成后需要对密封圈的小通孔进行封口,所以需要贴上封口膜。而为了墨盒的正常使用,需要为墨盒开设一个导气孔,使用前导气孔需要用导气膜封住,以防止墨水漏出。然而,目前没有可能自动焊封口膜和导气膜的装置,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双膜机,其能够自动为墨盒焊封口膜和导气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双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

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传送带以及位于上料传送带末端的第一推送杆;

焊封口膜装置,所述焊封口膜装置包括连接上料传送带末端的第一运送通道、位于第一运送通道上方的焊封口膜机构以及与所述焊封口膜机构连接的送封口膜装置;

中转运送装置,所述中转运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运送通道末端连接的第一翻转机构和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连接的中转传送带;

焊导气膜装置,所述焊导气膜装置包括与所述中转传送带末端连接的第二运送通道、位于第二运送通道上方的焊导气膜机构以及与焊导气膜机构连接的送导气膜装置,所述第二运送通道起始端设置有第二推送杆;

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运送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和焊封口膜装置之间设置有墨盒称重装置,所述墨盒称重装置连接有一筛选传送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运送通道一侧设置有印字码装置,所述印字码装置包括可朝第二运送通道移动的印字码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焊封口膜机构和焊导气膜机构均包括可竖直向下移动的焊膜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封口膜装置和送导气膜装置均包括主动送膜机构以及送膜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翻转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第二运送通道末端连接的第一下料传送带、位于第一下料传送带末端一侧的第二翻转机构以及与第二翻转机构连接的第二下料传送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下料传送带包括第二固定架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翻转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焊双膜机设置有上料装置、焊封口膜装置、中转运送装置、焊导气膜装置以及下料装置,墨盒依次通过上料装置、焊封口膜装置、中转运送装置、焊导气膜装置以及下料装置以自动完成焊封口膜和导气膜两道工序,本实用新型的焊膜效果良好,而且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焊导气膜机构以及主动送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一种焊双膜机,主要用于墨盒焊膜领域。本焊双膜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上料装置2、焊封口膜装置、中转运送装置、焊导气膜装置以及下料装置,墨盒依次通过上料装置2、焊封口膜装置、中转运送装置、焊导气膜装置以及下料装置以完成焊封口膜和导气膜两道工序。

其中,参照图1至图2,所述上料装置2包括上料传送带21以及位于上料传送带21末端的第一推送杆,所述第一推送杆将墨盒推出上料传送带21并进入焊封口膜装置;此外,所述上料装置2和焊封口膜装置3之间设置有墨盒称重装置23,所述墨盒称重装置23连接有一筛选传送带24,当墨盒称重装置23检测墨盒的重量不达标时,即墨盒中的墨水不足时,检测出来的墨盒从筛选传送带24中退出。

参照图1至图2,所述焊封口膜装置包括连接上料传送带21末端的第一运送通道、位于第一运送通道上方的焊封口膜机构31以及与所述焊封口膜机构31连接的送封口膜装置;并且,具体地,所述焊封口膜机构31包括可竖直向下移动的焊膜头10。所述送封口膜装置包括主动送膜机构8以及送膜辊9,主动送膜机构8为焊封口膜机构31输送封口膜。当墨盒进入第一运送通道时,焊封口膜机构31通过焊膜头10对墨盒的密封圈位置进行焊封口膜。

参照图1至图2,所述中转运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运送通道末端连接的第一翻转机构41和与所述第一翻转机构41连接的中转传送带42;所述第一翻转机构41包括第一固定架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翻转架。所述墨盒完成焊封口膜后,通过第一翻转架翻转后,进入中转传送带42。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焊导气膜装置包括与所述中转传送带42末端连接的第二运送通道、位于第二运送通道上方的焊导气膜机构51以及与焊导气膜机构51连接的送导气膜装置,所述第二运送通道起始端设置有第二推送杆;具体地,所述焊导气膜机构51包括可竖直向下移动的焊膜头10。所述送导气膜装置包括主动送膜机构8以及送膜辊9。此外,所述第二运送通道一侧设置有印字码装置6,所述印字码装置6包括可朝第二运送通道移动的印字码组件。当墨盒通过中转传送带42进入焊导气膜装置,焊导气膜装置对墨盒进行焊导气膜,并且第二运送通道一侧的印字码装置6为墨盒印字码,最后通过第二推送杆将墨盒从第二运送通中推出。

参照图1,所述下料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运送通道。具体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与第二运送通道末端连接的第一下料传送带71、位于第一下料传送带71末端一侧的第二翻转机构72以及与第二翻转机构72连接的第二下料传送带73。所述第二下料传送带73包括第二固定架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翻转架。墨盒从第二运送通道输送至第一下料传送带71,并通过第二翻转机构72从第二下料传送带73上完成下料。

工作时,墨盒从上料传送带21进入墨盒称重装置23;当墨盒称重装置23检测墨盒的重量不达标时,即墨盒中的墨水不足时,检测出来的墨盒从筛选传送带24中退出;检测合格的墨盒进入第一运送通道,焊封口膜机构31通过焊膜头10对墨盒的密封圈位置进行焊封口膜。所述墨盒完成焊封口膜后,通过第一翻转架翻转后,进入中转传送带42。当墨盒通过中转传送带42进入焊导气膜装置,焊导气膜装置对墨盒进行焊导气膜,并且第二运送通道一侧的印字码装置6为墨盒印字码,最后通过第二推送杆将墨盒从第二运送通中推出。墨盒从第二运送通道输送至第一下料传送带71,并通过第二翻转机构72从第二下料传送带73上完成下料。

所述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