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间接喷墨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8295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间接喷墨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间接喷墨印刷机,更广泛地涉及一种间接数字印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印刷行业中,特别是标签和柔性包裹材料的印刷行业中,已知的是使用已经适配有喷墨印刷头的柔版印刷机。将喷墨印刷头应用于柔版印刷单元允许使用所谓的“可变数据”,使印刷个人化,所述数据确保每次印刷与下一次印刷不同,并且可以连续地实现每次印刷相对于另一次印刷进行修改。

还已知的是,使用喷墨印刷方法的间接喷墨印刷机首先将图像传递到中间介质上。中间介质与印刷介质以相同的线速度移动并且当中间介质与印刷介质接触时,通过胶版印刷方法传递油墨。在将油墨从中间介质传递到印刷介质时,油墨仍然是液体,或者在任何情况下是半液体。

间接印刷的优点和喷墨印刷的优点有很多。例如,与柔版印刷特别是胶版印刷一样,由于在油墨传递步骤中能够施加任何压力,所以可以在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印刷介质上印刷。

然而,这种机器也具有某些缺点。尤其是,它受潜像问题影响,即当前一步骤的油墨未全部传递到印刷介质时造成印刷介质出现的缺陷。克服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在同一图像部分的喷墨复制品之间进行校准,即确保下一个复制品的每滴油墨被精确地传递到在前一个复制品的同一点。然而,这样做将涉及改变图像转移系统的机械系统(即中间介质),使其适于印刷图像的特定格式。这种操作需要的设置时间非常长,抵消了喷墨印刷的优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即确保图像转移系统的机械结构独立于印刷格式的尺寸,就如同柔版印刷机设置了清洁系统,用于清洁中间印刷介质的表面并且消除潜像缺陷,无需重新校准机械结构,特别是中间介质的设置。

然而,这些清洁系统也具有某些缺点。实际上,它们是昂贵的且往往效率低。此外,它们需要大量的维护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接数字印刷机,特别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喷墨印刷机,即实现柔版印刷和数字印刷的优点,但不具有上述缺点。

这些结果通过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的印刷单元来实现,所述印刷单元的主要特征分别在独立权利要求1和独立权利要求6中被描述。另外的重要特征也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被描述。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单元的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清楚地显现,该优选实施例以非限制性例子的形式并参照附图提供,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单元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的印刷单元的第二透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前述附图所示的印刷单元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上述附图,印刷机包括至少一个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印刷单元。根据柔版印刷机的典型配置,所述印刷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辊,所述至少两个辊彼此相切并且彼此以相反方向旋转,即第一印刷辊10和反向辊12。

任选地,可如在下续说明所描述般提供第三辊或网纹辊11。

如上所述,这种配置是已知的,因此不再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印刷单元还包括数字油墨头13,所述数字油墨头13被设计成采用喷墨印刷机的已知技术产生油墨喷射。喷墨印刷头本身是已知的,因此不再作详细描述。如上所述,所述数字油墨头可以是用于喷墨印刷的油墨头,但一般而言是广义上用于任何数字印刷技术的油墨头。

数字油墨头13被定位成压靠所述印刷辊,即将由所述数字油墨头产生的油墨喷射传递到所述印刷辊上,从而传递到印刷介质上。

有利地,在优选的构造方案中,所述数字油墨头位于印刷辊上方,即沿垂直轴线z。因此,基本上沿着该垂直轴线z形成油墨喷射。

此外,数字油墨头13与移动装置相关联,所述移动装置沿着垂直轴线z将所述数字油墨头移向和/或移离印刷辊。在附图所示的构造方案中,这些移动装置包括电动致动系统14。然而,也可使用其他用于移动所述数字油墨头的方案。

现考虑本发明的另一个特有方面,所述印刷单元还包括第二印刷辊100,所述第二印刷辊被设计成通过快速转换步骤替换第一印刷辊。

具体地说,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工作位置a,假设印刷辊在所述工作位置a操作。当印刷辊处于工作位置时,它被定位成与反向辊相互接触,以便允许将油墨传递到印刷介质上。在该工作位置中,如上所述,所述数字油墨头压靠所述印刷辊。然而,印刷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等待位置b,所述等待位置b在操作上经由传送装置15连接至所述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印刷辊位于所述等待位置,而所述第一印刷辊则处于所述工作位置。

在印刷步骤结束时,最先耗尽的印刷辊10被移离,预先处于等待位置b的新的第二印刷辊100于工作位置a就位。有利地,在第一个优选的构造变型中,这移动是自动执行的。传送装置可以例如采取从等待位置延伸到工作位置的至少一条导轨15的形式,第二印刷辊100通过托架150可滑动地与该导轨相关联,托架150承载卡盘,所述卡盘上安装有所述印刷辊。可例如由气动传动器或油压传动器或电动传动器操作所述托架。

此外,在优选的构造方案中,所述印刷单元包括三个位置,即工作位置、等待位置和移离位置c。为了将工作位置在操作上连接至移离位置,提供了额外的传送装置16。具体地说,在印刷步骤结束时,将所述第一印刷辊从工作位置a转移到移离位置c,同时将第二印刷辊100从等待位置b转移到工作位置a。工作位置相对于等待位置和移离位置置中,即位于这两个位置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额外的传送装置也可以采用导轨16的形式,所述第一印刷辊通过托架160可滑动地与所述导轨16相关联,可由气动传动器或油压传动器控制所述托架的移动。

在申请号为mi2014a000784的意大利专利申请(同样以本申请的申请人名义申请)中详细描述了该技术方案的执行,该专利申请的文本以参考文献的方式在本文引用。然而,这种方案只是为了进行印刷辊的快速转换而设想的可能的构造方案之一。

为了执行印刷辊10的替换,将印刷头13移离所述印刷辊,因此将所述印刷辊移离工作位置a并且由第二印刷辊100代替。一旦执行了替换,数字油墨头13于距所述印刷辊的合适距离处被重新定位(距中间介质的最佳距离被固定,以便正确地将油墨传递到所述介质上)。有利地,由于可以沿轴线z改变数字油墨头的位置,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印刷辊。事实上,如果替换印刷辊的形式大于已经移离的辊的形式,则数字油墨头13沿轴线z定位在不同的高度,同时与印刷辊保持一恒定和最佳距离,因此形成所述中间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上述的印刷单元。

如上所述,任选地可设有第三辊或网纹滚筒11,以便允许该单元用作传统的柔版印刷单元,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油墨头13不运作。

利用上述的印刷单元,印刷辊的选择性转换和顺序转换都是可能的。

在选择性转换的情况下,例如,如果仅需要转换一个印刷辊,为了获得新的文字内容、新的语言等等,可立即进行转换,而不会因停机而导致材料的浪费以及因此损失印刷对准。机器不停止,在选定的印刷工位上进行转换,不会有任何种类的损失或浪费,可立即且精确地对准。

相反,在顺序转换的情况下,从第一印刷单元开始进行印刷辊的转换,其中“新的”印刷辊代替“旧的”辊并且开始印刷“新的”制品。“旧的”制品继续它的路径直到第二印刷单元以及当“新的”印刷品从所述第一印刷单元到达为止,第二单元的“新的”印刷辊代替“旧的”辊印刷“新的”制品的第二种颜色,与在前的制品的第一颜色精确地对准,“旧的”和“新的”制品之间没有任何浪费。“旧的”制品继续它的路径直到第三印刷单元以及当“新的”印刷品从第一印刷单元和第二印刷单元到达为止,第三单元的“新的”印刷辊代替旧的辊,印刷“新的”制品的第三颜色,与“新的”制品的第一和第二颜色精确地对准,“旧的”和“新的”制品之间没有任何浪费。如此类推,适用于所有连续的印刷单元,工序继续顺序地以“新的”制品代替“旧的”制品,而不会在两个工作之间留下材料的浪费。

所述印刷单元以及更广泛地说,根据本发明的印刷机解决了上述问题。

具体地说,数字油墨头13与至少两个印刷辊10、100的组合,其中一个可以快速移动以便替换第一辊,可得到意想不到的和特别有利的协同效应。详细地说,由于数字喷墨头的存在,以及由于结合了用于快速转换印刷辊的系统,可以将柔版印刷的优点与间接喷墨印刷的优点相结合。使用该系统可以很快速地转换印刷辊的形式;通过总是在适当格式的中间表面上印刷新的图像,可以消除潜像缺陷。由于中间介质的表面上的喷墨从一个复制品到另一个复制品有非常精确的同步,可以确保精确的点对点喷射。

此外,已磨损的辊由新的辊代替,而且不需要昂贵且复杂的清洁系统。

如上所述,具有喷墨印刷头的方案仅是可能的选择之一,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印刷单元也可以装配有用于其它类型的数字印刷的油墨头。

至此已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在这里通过示例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中实现的每个技术方案可以有利地以各种方式相互组合,以便产生与相同发明构思有关的其他实施例,但是所有这些实施例都属于以下提出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