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025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带打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基于发明名称为“带盒和带打印装置”,申请日为2014年3月14日,申请号为201480016706.5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收纳打印带且具有标示所收纳的打印带的类别的标示部的带盒和带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内置有带的带盒以及在从带盒中送出的带上进行打印的带打印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带盒具有: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的壳体;以及内置于壳体中的膜带(打印带)和热敏墨带。在上壳体的表面上粘贴有带特定标示部,该带特定标示部以文字方式标示膜带的带宽。

另一方面,带打印装置基于来自其所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的打印命令,来制作带有期望的文字的带(标签)。带打印装置具有:装置主体;盒安装部,其配设于装置主体内,用于安装上述的带盒;以及开闭盖,其开闭盒安装部。

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形成为突出的圆弧面,开闭盖也适应该突出的圆弧面而形成为突出的圆弧状。在开闭盖上形成有被透明罩覆盖的窗,从窗能够目视确认设置于带盒的上表面上的带特定标示部。另外,在装置主体的前表面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缝隙状的带排出口。另外,盒安装部以20°的倾斜角度向前下方倾斜。由此,能够容易地安装带盒,并且,能够从带排出口容易地排出打印后的膜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62251号公报

在这样的以往的带打印装置中,在打印时,能够透过窗容易地确认带特定标示部上记载的带宽。可是,由于从带排出口排出的带为纵向姿势,因此,存在无法简单且瞬时确认打印内容的问题。可当构成为以横向姿势安装带盒以便能够简单地确认打印内容时,带特定标示部这次却位于侧方。因此,不得不从侧面向内窥视来确认带宽,从而难以确认带宽。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以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确认打印带的类别且能够简单地确认被排出的打印带的打印内容的带打印装置,并提供适用于该带打印装置的带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打印装置,其具备:打印部,其具有打印头;盒安装部,其安装用于收纳打印带的带盒;装置壳体,其内置所述盒安装部和所述打印部,并具有排出所述打印带的带排出口,所述带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壳体的形成有所述带排出口的第1外表面还具有第1开口,该第1开口构成为能够目视确认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的所述带盒上粘贴的标签。

优选的是,在所述带打印装置中,所述带盒从侧面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所述第1开口与所述盒安装部连通,并在所述侧面侧开放。

优选的是,在所述带打印装置中,所述带打印装置还具备:开闭盖,其设置于所述装置壳体的第2外表面,开闭所述盒安装部;和第2开口,其设置于所述开闭盖,构成为能够目视确认所述带盒的所述标签和所述打印带的卷绕状态。

优选的是,在所述带打印装置中,所述第1开口具备具有透光性的第1开口罩,所述第1开口罩被安装于所述开闭盖。

优选的是,在所述带打印装置中,所述第1开口罩具有用于使所述开闭盖开闭的手指勾挂部。

优选的是,在所述带打印装置中,所述第2开口具备具有透光性的第2开口罩,所述第1开口罩和所述第2开口罩一体地成型,并安装于所述开闭盖。

另外,本发明的带盒的特征在于,具备:盒壳体;打印带,其收纳于盒壳体中;缝隙状的带送出口,其形成于盒壳体,供打印带送出;以及第1标示部,其设置于盒壳体的形成有带送出口的第1面,标示打印带的类别,在第1标示部上,利用以带送出口作为水平基准的正向文字或将该正向文字上下颠倒后的颠倒文字中的至少一方来标示打印带的类别。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标示部在第1面上设置于以带送出口为界线的、被送出的打印带的打印面侧的面和非打印面侧的面中的任意一方。

根据这些结构,由于第1标示部设置于形成有带送出口的盒壳体的第1面,因此,无需使视线大幅移动就能够简单地确认第1标示部和从带送出口送出的打印带的一方的面。另外,由于在第1标示部上标示有利用正向文字或颠倒文字中的至少一方来表示带的类别的文字等,因此,即使第1标示部相对于带送出口设置于上侧和下侧中的任一侧,也能够无误且瞬时确认第1标示部的文字等的标示。例如,在打印带上进行了打印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地确认该打印内容和在第1标示部标示出的打印带的类别。

另外,优选的是,在安装带盒的方向上的位于面前的所述盒壳体的第2面上,还具备标示打印带的类别的第2标示部,在第2标示部上,利用以带送出口为水平基准的正向文字和颠倒文字中的至少一方来标示打印带的类别。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2标示部上标示有利用正向文字或颠倒文字中的至少一方来表示带的类别的文字等,因此,与使用时的姿势无关,能够从侧方无误地确认第2标示部的文字等的标示,即,能够无误地确认打印带的类别。

另外,优选的是,盒壳体的构成第2面的壳体壁构成为能够目视确认打印带的卷绕状态。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侧方确认打印带的类别,并能够确认打印带的余量。

本发明的带打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带安装部,在该带安装部以送出端部处的打印带的打印面朝上的方式安装有上述的带盒;打印部,其具有相对于送出端部朝下配设的打印头;装置壳体,其内置有带安装部和打印部,并且,具有带排出口,打印带在使打印面朝上的姿势的状态下从该带排出口排出;以及第1开口,其形成于装置壳体的形成有带排出口的第1外表面,构成为能够目视确认带盒的所述第1标示部。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标示部在第1面上设置于成为所述打印带的打印面侧的面的上侧的面,第1开口在第1外表面上设置于带排出口的上侧的外表面。

并且,优选的是,第1外表面为装置壳体的前表面。

根据这些结构,能够经由第1开口容易地确认打印带的类别,并且,能够简单地确认从带排出口排出的打印带的打印内容。特别是,进行打印操作的用户在正面观察装置壳体时,能够瞬时确认这些打印带的类别和打印内容,因此,在弄错所述类别或打印内容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处理而使打印停止等。因此,能够抑制打印带的无用消耗。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开口相对于第1标示部向上侧较长地开口。

根据该结构,针对安装于盒安装部的带盒的第1标示部,能够经由第1开口充分地取入室内光。另外,能够使第1开口为考虑到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的视线的位置和大小。由此,能够提高带盒(的第1标示部)的目视确认性。

另外,优选的是,带盒从侧面侧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盒安装部,第1开口与盒安装部连通并在侧面侧开放。

根据该结构,在相对于盒安装部装卸带盒时,能够将第1开口作为把持带盒的拇指等的“手指勾挂口”(供手指插入的部分)来利用。因此,能够在不损害带盒的装卸容易性的情况下紧凑地构成盒安装部,相应地,能够使带打印装置小型化。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具备:开闭盖,其开闭盒安装部;和第2开口,其设置于开闭盖,能够透过壳体壁目视确认第2标示部和打印带的卷绕状态。

根据该结构,能够从第2开口确认第2标示部。另外,能够经由第2开口目视确认从第1开口无法确认的打印带的带余量等。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第1开口设有对于可见光具有透光性的第1开口罩,第1开口罩被安装于开闭盖。

根据该结构,利用第1开口罩能够有效地防止灰尘侵入盒安装部(安装内部)。另外,由于第1开口罩安装于开闭盖,因此,第1开口的作为“手指勾挂口”的功能不会受损。

另外,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1开口罩具有用于使开闭盖进行开闭动作的手指勾挂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且不显眼的形态来设置开闭盖的手指勾挂部。

另外,优选的是,在第2开口设有对于可见光具有透光性的第2窗罩,第1开口罩和第2开口罩一体地成型,并安装于开闭盖。

根据该结构,无需增加部件数量,就能够简单地形成第1开口罩和第2开口罩,并能够将第1开口罩和第2开口罩简单地组装到开闭盖。另外,第1开口罩和第2开口罩的更換也能够简单地进行。并且,优选的是,第1开口罩和第2开口罩以卡入式的形式安装于开闭盖。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构成第1开口的下缘面由光反射面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室内光朝向带盒的第1标示部反射,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第1标示部的目视确认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内部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闭盖的立体图。

图6是从正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闭盖的开闭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和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该带打印装置与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便携终端)无线(例如,无线lan)连接或有线(例如,lan线缆或usb线缆)连接,基于从这些信息终端接收的打印数据,在打印带上进行一系列的打印处理(包括切断处理)。因此,在该带打印装置未设有键盘和标示器,而是由从所安装的带盒送出打印带进行打印并将打印带的已打印部分切断的功能等构成。

另外,该带打印装置具有纵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以便设置在桌上的较窄的空间。另外,在带打印装置的前表面设有作为能够目视确认所安装的带盒的开口的窗、和供所打印的带排出的带排出口。以下,对在前表面构成有窗(开口)的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但在其之前对从该窗目视确认的带盒进行说明。并且,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2的带打印装置中,将形成有带排出口的一侧作为“前”,将其相反侧作为“后”,朝向前方将右侧作为“右”,将左侧作为“左”,将上侧作为“上”,将下侧作为“下”进行说明。另外,带盒以安装状态为基准,适应带打印装置来设定前后、左右、上下。

[带盒70的结构]

图1是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如图1所示,带盒70具有:盒壳体71,其构成为包括主体壳体72和盖壳体73;和收纳于盒壳体71中的打印带74、墨带75以及压辊(platen)76。主体壳体72和盖壳体73是具有“l”字状的相同的轮廓形状的树脂的成型件,盖壳体73由透明(对于可见光透明)的树脂构成以便从盖壳体73的正面能够目视确认盒壳体71内。

从盖壳体73侧观察,在盒壳体71的上部以能够自如送出的方式收纳有卷绕状态的打印带74。另外,在盒壳体71的下部左侧形成有后述的打印头21所面对的矩形开口部77,并且,在矩形开口部77的上侧搭载有压辊76。在盒壳体71的前周壁71a上形成有打印带74的送出口78(带送出口),被压辊76和打印头21夹持的打印带74的送出端部一边利用打印头21进行打印一边被从该送出口78送出。

另外,墨带75以卷绕于送出芯81和卷取芯82的状态收纳于盒壳体71的下部右侧。从送出芯81送出的墨带75与打印带74并行并面对压辊76和打印头21,环绕矩形开口部77的外侧而卷取于卷取芯82。

另一方面,在盒壳体71的外表面上以横贯正面壁71b和前周壁71a的方式粘贴有带状的第1标签84a。更详细来说,以横贯正面壁71b的壁面(第2面)和前周壁71a的壁面(第1面)的方式粘贴有带状的第1标签84a。在此基础上,在前周壁71a的壁面(第1面)上,隔着送出口78在第1标签84a的相反侧粘贴有第2标签84b。

在第1标签84a的正面壁71b侧的部分构成有主标示部85(第2标示部),并且,在主标示部85沿上下方向打印有2个主类别标示91(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并且,各主类别标示91使用文字或图案记号等来标示(以下,简单地称作“文字标示”。)打印带74的类别即带宽、带色以及墨带75的墨色等。

另外,在第1标签84a的前周壁71a侧的部分构成有第1副标示部86a(第1标示部),并且,在第1副标示部86a沿上下方向打印有2个副类别标示92(详细情况后面叙述)。该情况下,各副类别标示92也使用文字或图案记号等来标示(以下,仅简单地称作“文字标示”。)打印带74的带宽、带色以及墨带75的墨色等。

同样地,在第2标签84b上构成有第2副标示部86b(第1标示部)。该情况下,在前周壁71a的壁面上,第2副标示部86b配设于送出口78的上侧,第1副标示部86a配设于送出口78的下侧。在第2副标示部86b上也沿上下方向打印有2个副类别标示92(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并且,在各副类别标示92上,文字标示有打印带74的带宽、带色以及墨带75的墨色等。

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中,以正纵姿势来使用带盒70(参照图1的(a)),在第2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a中,以上下颠倒后的倒纵姿势来使用带盒70(参照图1的(b))。鉴于该带盒70的使用方法,上述的主标示部85的上下的主类别标示91中的一方(上侧)用正向文字来标示,另一方(下侧)用将正向文字上下颠倒后的颠倒文字来标示。同样地,第1、第2副标示部86a、86b的上下的副类别标示92中的一方(上侧)用正向文字来标示,另一方(下侧)用颠倒文字来标示。

由此,无论以正纵姿势使用带盒70,还是以倒纵姿势使用带盒70,都能够容易地确认搭载于带盒70的打印带74的类别。另外,从带盒70的前表面和正面也能够容易地确认打印带74的类别。并且,也可以将正向文字配置于下侧,并将颠倒文字配置于上侧。

另一方面,上述的第1标签84a以与所收纳的卷绕状态的打印带74的上下中间位置对应的方式进行粘贴,从而能够在目视确认第1标签84a的主类别标示91的同时透过正面壁71b目视确认所卷绕的打印带74的带余量。

[带打印装置1的结构(第1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2和图3对带打印装置进行说明。图2是以使后述的带排出口15朝前方的方式设置的带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带打印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2和图3所示,带打印装置1具备:纵向较长的长方体形状的装置壳体2;设置于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2a上的开闭盖3;以及配设于装置壳体2内的内部装置4。并且,在开闭盖3的内侧凹入地形成有盒安装部6,能够打开开闭盖3来装卸自如地安装带盒70。

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的上部成为倾斜立体的倾斜面部11,在该倾斜面部11配设有电源按钮12和各种灯13。另外,在倾斜面部11的下侧形成有前表面窗14,从该前表面窗14能够目视确认所安装的带盒70的第1副标示部86a(副类别标示92)。

另外,在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的上下中间位置形成有与所安装的带盒70的送出口78相连的带排出口15。带排出口15以与最大宽度的打印带74对应的方式横向较长地形成。借助内部装置4,进行了打印后的打印带74被从该带排出口15排出。

另一方面,关于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2a和左侧面2c,它们各自的涉及上缘部2d、前缘部2e以及下缘部2f的部分相对于其他部分稍稍突出。即,该带打印装置1中,在右侧面2a和左侧面2c上,中央部分相对于横“u”字状的缘部稍稍凹入。在此基础上,成为使用者在把持带打印装置1的上部、前部来搬运带打印装置1时不会发生滑动的形态。并且,设置于右侧面2a的开闭盖3的上部稍稍隆起。

如上述那样,在装置壳体2的右侧面2a设有开闭盖3,开闭盖3的前端延伸至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的位置。在开闭盖3的后端部设有铰链17,开闭盖3以该铰链17为中心在前后方向上开闭。当打开开闭盖3时,盒安装部6被较大地开放,由此能够装卸带盒70。另外,在开闭盖3的上部设有横向较长的侧面窗18。并且,从该侧面窗18能够目视确认所安装的带盒70的主标示部85(主类别标示91)和打印带74的带余量。另外,在后面详细叙述上述的前表面窗14和侧面窗18的结构。

如图4所示,内部装置4具备打印头21(打印部),打印头21面对安装于盒安装部6的带盒70的矩形开口部77并被头罩22覆盖。另外,内部装置4具备:拉切(引切り)式的切断机构23,其配设于打印头21的下游侧紧邻处;和带排出机构24,其配设于切断机构23的下游侧紧邻处。另外,内部装置4具备:驱动机构25,其配设于盒安装部6的背面侧,进行打印带74和墨带75的打印输送和切断机构23的切断动作;马达26,其构成驱动机构25的驱动源;以及头释放(headrelease)机构27,其与开闭盖3的开闭连动地使打印头21转动。

虽在图示中进行了省略,但驱动机构25由离合器和齿轮系等构成,将马达26的正转动力传递至突出设置于盒安装部6的压辊轴31和卷取芯轴32。另一方面,马达26的反转动力经由离合器、齿轮系以及凸轮被传递至切断机构23。切断机构23具备:切断架34,其具有切断刃;和动作杆35,其经由切断架34使切断刃进行切断动作,该动作杆35利用驱动机构25的凸轮前进和后退,从而进行基于切断刃的切断动作。另外,带排出机构24具有排出辊37,排出辊37从动作杆35获得动力进行旋转,将切断后的打印带74从带排出口15排出。

收纳于带盒70中的打印带74的送出端从送出口78稍稍突出,在该状态下,带盒70被安装于盒安装部6。当将带盒70安装于盒安装部6时,上述的压辊76嵌合于压辊轴31,另外,卷取芯82嵌合于卷取芯轴32。接着,当关闭开闭盖3时,经由头释放机构27,打印头21转动到打印位置。当打印头21转动到打印位置时,打印带74和墨带75被夹持在打印头21与压辊76之间,成为打印待机状态。

这里,当从信息终端输入打印指令时,压辊轴31和卷取芯轴32借助马达26旋转,打印带74和墨带75被同时输送,并且,打印头21的发热元件被选择性地驱动而进行打印。当进行打印动作时,打印带74的已打印部分被从带排出口15送出至装置外部。并且,当打印结束时,在进行了空白量的输送之后,打印带74的输送停止。这里,马达26反转,切断机构23和带排出机构24动作,打印带74被切断,并且,被切断的已打印部分被从带排出口15排出。

接下来,参照图2、图3、图5和图6对前表面窗14周围和侧面窗18周围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带盒70以其第1副标示部86a位于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侧且其主标示部85位于右侧面2a侧的方式被安装于盒安装部6(参照图3)。并且,作为第1开口的前表面窗14以面对第1副标示部86a的方式设置于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并且,作为第2开口的侧面窗18以面对主标示部85的方式设置于右侧面2a上设置的开闭盖3。

前表面窗14具有:前表面窗开口41(第1窗开口),其与盒安装部6连通;和前表面窗罩42(第1开口罩),其覆盖前表面窗开口41。同样地,侧面窗18具有:侧面窗开口43(第2窗开口),其贯通开闭盖3;和侧面窗罩44(第2开口罩),其覆盖侧面窗开口43。该情况下,前表面窗开口41虽然面对第1副标示部86a,但实际上,其相对于第1副标示部86a向上侧较长地开口。同样地,侧面窗开口43相对于主标示部85向上侧较长地开口。由此,相对于来自斜上方的视线,容易观察到位于深处位置的第1副标示部86a和主标示部85。另外,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形成为一体而构成罩单元45,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作为罩单元45而安装于开闭盖3(参照图3)。

前表面窗开口41的下边以与上述的倾斜面部11的线平行的方式斜着倾斜,从而前表面窗开口41整体上呈梯形形状开口。成为该梯形形状的前表面窗开口41的右侧面2a侧与盒安装部6同样地开放,在安装带盒70时作为供拇指插入的“手指勾挂口”起作用。另外,作为罩单元45安装于开闭盖3的前表面窗罩42随着开闭盖3的关闭而以从该开放部侧关闭前表面窗开口41的方式面对前表面窗开口41。

另一方面,在盒安装部6的前侧,考虑到上述的切断机构23和带排出机构24的设置空间而将盒安装部6设置于少许后退的位置。因此,与盒安装部6连通的前表面窗开口41具有与上述的设置空间相应的深度。并且,在前表面窗开口41的下边壁41a的下侧内置有切断机构23的主要部分和带排出机构24,并且,在侧边壁41b的背面侧内置有切断机构23的动作杆35。该情况下,前表面窗开口41的上边壁41c、侧边壁41b以及下边壁41a与装置壳体2的除前表面2b外的5个面同样地成为亮色(明色),特别是,下边壁41a的表面(下缘面)作为使室内光(照明光、外部光线)朝向第1副标示部86a反射的光反射面发挥功能。并且,也可以将该下边壁41a的表面作为镜面。

如图5和图6所示,罩单元45构成为包括前表面窗罩42、侧面窗罩44以及连结板部47,利用透明的树脂一体地成型为截面“l”字状。前表面窗罩42具有:与呈梯形形状的前表面窗开口41的开口形状对应的形状(梯形形状)的前罩主体51;和手指勾挂部52,其突出设置于前罩主体51的基部。该手指勾挂部52在打开开闭盖3时,作为供使用者勾挂手指的部分起作用。

侧面窗罩44具有:侧罩主体54,其从背面侧嵌入到形成于开闭盖3的侧面窗开口43中;框部55,其被设置成包住侧罩主体54的缘;以及卡定舌片56,其从框部55的一个短边延伸。侧罩主体54从框部55突出开闭盖3的厚度的量,当从背面侧将侧面窗罩44安装于开闭盖3时,侧罩主体54的表面与开闭盖3的表面共面(参照图2)。另外,在将罩单元45安装于开闭盖3时,卡定舌片56卡定于形成在开闭盖3的背面上的加强肋61的缝隙孔62。

连结板部47将前表面窗罩42的基部与侧面窗罩44的框部55的另一个短边连结起来。连结板部47具有:板部主体57,其形成有缝隙状的卡定开口58;和一对加强部59,其架在板部主体57与前罩主体51之间。一对加强部59具有括弧(bracket)的形态,对从连结板部47呈“l”字状延伸的前表面窗罩42进行加强。在将罩单元45安装于开闭盖3时,卡定开口58被卡定于在开闭盖3的背面上形成的卡定突起63。

即,通过将卡定舌片56插入并卡定于开闭盖3的缝隙孔62中,并以卡入式的形式将卡定开口58卡定于开闭盖3的卡定突起63,由此将罩单元45安装于开闭盖3的背面侧。并且,在开闭盖3的背面侧纵横地设有加强肋61,并且,设有使上述的头释放机构27动作的动作突起65和按压带盒70的浮体(浮き)2个按压突起66。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装置壳体2的前表面2b设有能够目视确认带盒70的第1副标示部86a的前表面窗14,因此,在将带打印装置1放置于桌上的状态下,能够毫不费力地从前表面窗14目视确认所安装的带盒70的有无和类别。即,无需变更放置于桌上的较窄的空间内的带打印装置1的姿势,就能够确认带盒70的类别等。

另外,由于前表面窗罩42安装于开闭盖3侧,因此,带盒70的装卸容易性不会受损。而且,由于将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一体地成型,因此,能够将这些罩作为罩单元45简单地制造,并且,能够将这些罩简单地组装至开闭盖3。并且,只要第1副标示部86a和主标示部85能够目视确认,前表面窗14和侧面窗18的形状为任意。另外,也可以省略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

另外,也可以设置上表面窗来代替前表面窗14,或者,也可以在前表面窗14的基础上设置上表面窗。并且,优选上表面窗由与盒安装部6连通的上表面窗和覆盖上表面窗的上表面窗罩构成。可是,该情况是以在墨盒的上周面也设有副标示部(第1副标示部86a、第2副标示部86b)为前提的。

[带打印装置1a的结构(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7对第2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a进行说明。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带打印装置1a具有下述形式:以使打印带74的打印面74a朝上的方式排出打印带74,从而能够容易地目视确认其打印结果,并能够透过前表面窗14a的窗来容易地目视确认第2副标示部86b。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的内部装置4以上下、左右颠倒的方式组装于装置壳体2中,不变更内部装置4的设计就能够进行上述的方式变更。

具体而言,在第2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a中,在装置壳体2的左侧面2c上配设有盒安装部6和开闭盖3,并且,在盒安装部6周围(在上下、左右颠倒后的状态下)组装有内部装置4。由此,构成打印部的打印头21成为朝下配设的状态。

另外,与此对应地,带盒70以图1的(b)的倒纵姿势安装于盒安装部6。由此,以使带盒70的打印带74的打印面74a朝上的方式从带排出口15送出(排出)打印带74。

另一方面,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同时目视确认带盒70的副类别标示92和打印带74的打印结果,而将前表面窗14a设置于带排出口15的上方。因此,前表面窗14a和设置于开闭盖3的侧面窗18a在上下方向上位置错开,没有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被单元化(罩单元45)。另外,带盒70的第2副标示部86b面对前表面窗14a。

因此,第2实施方式的前表面窗14a由矩形的前表面窗开口41(第1窗开口)和覆盖前表面窗开口41的前表面窗罩42(第1窗罩)构成。同样地,侧面窗18a具有:矩形的侧面窗开口43(第2窗开口),其设置成贯通开闭盖3;和侧面窗罩44(第2窗罩),其覆盖侧面窗开口43。并且,前表面窗14a也可以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带打印装置1同样地构成为与盒安装部6连通。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透过前表面窗14a目视确认第2副标示部86b,并且,通过较少的视线移动就能够目视确认打印带74的打印结果(打印面74a)。即,无需变更放置于桌上的较窄的空间内的带打印装置1a的姿势,就能够确认带盒70的类别,而且还能够确认是否得到了期望的打印结果。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a中,还可以使第1实施方式的带打印装置1单纯地成为左右颠倒的形态(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虽然没有特别地进行图示(参照图3),但是在该变形例中,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使前表面窗罩42和侧面窗罩44单元化。理所当然,该情况下,将前表面窗14设置于带排出口15的下方,由此成为透过前表面窗14目视确认第1副标示部86a的形态。

用户在开始打印之前,即,在打印带74被排出之前,通常会确认打印带的类别,即使前表面窗14配设于带排出口15的下方,打印带74的类别的确认也不存在障碍。因此,在该变形例中,也无需变更放置于桌上的较窄的空间内的带打印装置1的姿势,就能够确认带盒70的类别,而且还能够确认是否得到了期望的打印结果。

标号说明

1、1a:带打印装置;2:装置壳体;2a:右侧面;2b前表面;3:开闭盖;6:盒安装部;14、14a:前表面窗;15:带排出口;18、18a:侧面窗;21:打印头;41:前表面窗开口;41a:下边壁;42:前表面窗罩;43:侧面窗开口;44:侧面窗罩;45:罩单元;47:连结板部;51:前罩主体;52:手指勾挂部;54:侧罩主体;70:带盒;71:盒壳体;71a:前周壁;71b:正面壁;73:盖壳体;74:打印带;74a:打印面;78:送出口;84a:第1标签;84b:第2标签;85:主标示部;86a:第1副标示部;86b:第2副标示部;91:主类别标示;92:副类别标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