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2741发布日期:2021-01-01 13:2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印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



背景技术:

烫金就是借助一定的压力和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烫印版在短时间内合压,将金属箔或彩色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要求转印到被烫材料表面的加工工艺。由于烫印是以金银色为主,所以又常称烫金。目前,市场上用于玻璃、金属、陶瓷产品上的烫金膜多采用通版烫金膜,现有的通版烫金膜的多采用如下结构:通版烫金膜由基膜层、离型层、色层、镀层、胶层构成,对玻璃、金属、陶瓷产品进行印刷过程中,首先需要在产品表面印刷上特定形状的烫金底油,通过烫金机加压加热将通版烫金膜的色层、镀层、胶层烫在印刷底油的地方,从而烫出特定形状的图案或文字,再在产品烫出图案或文字的表面印刷保护光油,由于保护光油会阻隔并侵蚀烫金箔表面的光泽,并且贴在玻璃,陶瓷及金属上后保护光油的边缘大于烫金部分造成重影,严重影响产品的美观。针对这一问题,申请号:201910772311.2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印保护光油全息防伪定位直烫烫金膜及其制备方法,用于玻璃、金属、陶瓷等表面防伪印刷,涉及防伪包装印刷技术领域。烫金膜包括由内至外设置的基膜层、离型层、信息着色层、镭射模压层、真空镀铝层、背胶层;离型层是采用离型剂涂布液涂布烘干形成。但是上述实用新型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有:

通版烫金膜为连续烫印产品,无特定logo标识,因此对于烫印加工进度要求不高,而光刻烫金膜上的图案需要和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图案位置完全对应,否则容易造成光刻烫金膜上的图案部分未被转印在产品表面,造成图案缺损。该实用新型申请方案,虽然采用如下烫印方式:(以下简称工序a)根据产品形状采用圆压或圆压平的方式,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玻璃、金属、陶瓷表面,通过光固机固化底油,将印过底油的玻璃、金属、陶瓷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以下简称工序b)然后进行烫金,通过光标传感器精准识别烫金膜上的光标调整位置,将烫金膜上的图案与玻璃、金属、陶瓷上印过底油的图案精准重叠,经过加热到180-250℃的圆形硅胶辊进行滚烫或平烫,将烫金膜上的防伪图形烫印到玻璃、金属、陶瓷等上面,完成烫金”。但是工序a、工序b属于不同的工序环节,产品的所处的加工位置存在不同,因此产品从工序a的加工位置转移至工序b的加工位置时,产品需要重新定位,通过光标传感器精准识别烫金膜上的光标调整位置只能解决烫金膜的图案位于设定位置,但是无法保证重新定位后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位于所述设定位置,因此在两者位置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光刻烫金膜上的图案部分未被转印在产品表面,造成图案缺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以解决烫金膜的图案可以和重新定位后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的位置可以完美对应,使得烫金膜的图案和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完美重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流水线装置,流水线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

装夹工位,用于装夹固定包装瓶;

印底油工位,用于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包装瓶表面;

底油固化工位,用于通过光固机固化包装瓶表明的底油;

烫印工位,用于将烫金膜上的图形烫印到包装瓶上印有底油的区域;

工位夹具安装于通过分割器驱动的转盘上,分割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转盘间歇式转动,从而保证工位夹具可以转动指定加工位置,

所述工位夹具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使得合缝线旋转至指定角度,

装夹工位和印底油工位之间设置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工业相机,所述工业相机和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工业相机对准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当夹具夹瓶上料入位瞬间抓拍瓶底特征或包装瓶随转盘转动至线扫或面阵相机正下方时),通过工位夹具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一般为旋转190°或370°为宜),转动过程中,通工业相机对准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扫描,并经由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sherlock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阈值分析等处理算法),底部或瓶身位置的合缝线所在位置,从而确定印刷和烫印起始位置。

烫印工位上固定有用于装载并放卷的放卷装置、用于将烫金膜上的图案烫印在包装瓶上的烫印装置以及用于识别烫金膜上的光标仪,所述光标仪和放卷装置连接控制系统,其中放卷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通过光标仪识别光标,并配合放卷装置伺服驱动放卷,使得烫金膜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包装瓶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补光的补光模块,补光模块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结合补光模块且采用正面照明的方式,不仅有利于采集高质量高清晰的图像,并且更加容易凸现合缝线。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识别装置还包括开设有通道的挡光模块,所述通道位于工业相机和工位夹具之间。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工位夹具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驱动马达以及用于分别顶住包装瓶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上,第二连接板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驱动马达采用伺服电机。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补光模块固定在挡光模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通过确定瓶底或瓶底视觉定位,配合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工位夹具驱动包装瓶绕轴线转动使得包装瓶上的底油区域转动至指定位置,并通过光标仪以及放卷装置使得烫金膜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从而最终使得烫印后的烫金膜上的图形和包装瓶上的底油区域完全贴合,从而可以让烫金膜的图案可以和重新定位后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的位置可以完美对应,使得烫金膜的图案和产品上印刷的烫金底油完美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烫金膜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烫金膜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标仪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烫金膜1,基膜层11,离型层12,保护层13,着色层14,电镀层15,背胶层16,图案17,光标18,包装瓶2,缝线21,装夹工位31,印底油工位32,底油固化工位33,烫印工位34,转盘35,放卷装置361,烫印装置362,光标仪363,工业相机371,补光模块372,挡光模块373,通道3731,工位夹具38,第一连接板381,第二连接板382,驱动马达383,第一固定座384,第二固定座385,卸料工位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烫金膜1包括从背面至正面依次设置的的基膜层11、离型层12、保护层13、着色层14、电镀层15以及背胶层16,其中,着色层14结合电镀层15前,通过光刻板模压出沿烫金膜1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的图案17(通过渐变的纹理效果展现出光亮度、金属感),参见图2,烫金膜1的正面或背面设置有沿烫金膜1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设置的光标18,每个图案17的两侧均设置有光标18,光标18靠近于烫金膜1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缘。

所述基膜层11采用pet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所述保护层13采用丙烯酸树脂液涂布于基膜层11的表面并烘干形成;所述着色层14采用着色涂布液涂布于保护层13的表面并烘干形成;所述电镀层15采用高电流真空下对铝丝汽化蒸镀均匀形成于着色层14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上述烫金膜1烫印在包装瓶2上的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

参见图3-图6,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包括流水线装置,流水线装置上按工序依次设置有:装夹工位31、印底油工位32、底油固化工位33、烫印工位34、卸料工位39。

所述工位夹具38安装于通过分割器驱动的转盘35上,分割器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转盘35间歇式转动,从而保证工位夹具38可以转动指定加工位置,

所述工位夹具38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2绕轴线转动,使得合缝线旋转至指定角度,

烫印工位34上固定有用于装载并放卷的放卷装置361、用于将烫金膜1上的图案17烫印在包装瓶2上的烫印装置362以及用于识别烫金膜1上的光标仪363,所述光标仪363和放卷装置361连接控制系统,其中放卷装置36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通过光标仪363识别光标18,并配合放卷装置361伺服驱动放卷,使得烫金膜1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

装夹工位31和印底油工位32之间设置有识别装置。

所述识别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工业相机371、补光模块372、挡光模块373,工业相机371采用线扫相机或面阵相机。补光模块372可以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工业相机371和处理模块连接,所述工业相机371对准包装瓶2的底部或瓶身位置(当包装瓶2随转盘35转动至工业相机371正下方时)。所述补光模块372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结合补光模块且采用正面照明的方式,不仅有利于采集高质量高清晰的图像,并且更加容易凸现合缝线21。挡光模块373开设有通道3731,所述通道3731采用条形或环形,所述通道3731位于工业相机371和工位夹具38之间。所述补光模块372固定在挡光模块373上。

所述工位夹具38包括第一连接板381、第二连接板382、驱动马达383以及用于分别顶住包装瓶2瓶口和尾端的第一固定座384和第二固定座385,所述驱动马达383固定在第一连接板381上,所述驱动马达383的输出轴固定第一固定座384,第二固定座385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接板382上,第二连接板382滑动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81上,所述驱动马达383采用伺服电机。

本实施例烫金膜1烫印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在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1,装夹步骤,将包装瓶2装夹固定于工位夹具38,通过工位夹具38驱动包装瓶2绕轴线转动(一般为旋转190°或370°为宜),转动过程中,通工业相机371对准包装瓶2的底部或瓶身位置进行扫描,并经由处理模块对采集的数据通过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例如sherlock等)进行分析处理(例如阈值分析等处理算法),确定玻璃瓶合缝线所在位置,从而确定瓶身的起始印刷位和烫印位,

步骤s2,印底油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2随转盘35转动至印底油工位32,通过丝印方式将uv底油或溶剂型底油印在包装瓶2表面;

步骤s3,底油固化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2工位夹具38随转盘35转动至底油固化工位33,通过光固机固化包装瓶2表明的底油;

步骤s4,烫印步骤,工位夹具38和包装瓶2工位夹具38随转盘35转动至烫印工位34,通过光标仪363识别烫金膜1上的的光标18,并配合放卷装置361通过伺服电机驱动,使得烫金膜1上的图形运动至指定位置,随后烫印装置362将烫金膜1上的图案17烫印在包装瓶2上印有底油的区域;

步骤s5,随后从全自动丝印定位烫一体机取出包装瓶2。

接下来的步骤在烤箱内进行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s6,烘烤步骤,将包装瓶2放入的烤箱烘烤后,以获得更好的附着力。

上述步骤s2-步骤s5之间,当需要调整包装瓶2的印刷位置时,工位夹具38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包装瓶2绕轴线转动。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