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00509阅读:来源:国知局
例,附图中:
[0046]图1表示了一种标签打印机的多个部件;
[0047]图2是标签打印机的基本电路的不意图;
[0048]图3是示出标签打印机的某些部分的等距视图;
[0049]图4是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0050]图5示出了刀片保持器;
[0051]图6是图5的刀片保持器的相反的视图;
[0052]图7是用于接收刀片保持器的切刀模块的一部分的视图;
[0053]图8示出了包括刀片模块的电动切刀的齿轮组;
[0054]图9示出了与图8相反角度的在电动切刀中的刀片模块。
[0055]图1表示了第一标签打印机的某些部件的平面图,该第一标签打印机有布置于其中的两个盒。通常,该标签打印机I在至少部分时间中由电池来供电。也可选择,标签打印机可以是干线供电。
[0056]第一盒2布置在第一盒接收部分26中,并容纳图像接收带4的供给源,该图像接收带4穿过标签打印机I的打印区域3至标签打印机I的输出装置5。图像接收带4包括用于在它的上表面上接收打印图像的上部层,且它的另一表面涂覆有粘接剂层,可释放的背衬层固定在该粘接剂层上。第一盒2有:凹口,用于容纳标签打印机I的台板8 ;以及引导部分22和24,用于引导带通过打印区域3。台板8安装成用于在盒模铸件10内旋转。也可选择,台板可以安装成用于在销上旋转。
[0057]第二盒11布置在第二盒接收部分28中,并包含传热带12,该传热带12从供给卷轴30延伸至盒11内的卷取卷轴32。传热带12与图像接收带4交叠地穿过打印区域3延伸。盒11有:凹口 14,用于接收标签打印机I的打印头18 ;以及引导部分34和36,用于引导传热带12通过打印区域3。打印头18可在图1所示的操作位置和非操作位置之间运动,在该操作位置中,它与台板8接触,并将传热带12和图像接收带4交叠地保持在打印头18和台板8之间,在该非操作位置中,它离开台板8,以便释放传热带12和图像接收带4。在操作位置中,台板8旋转,以便使得图像接收带12被驱动经过打印头18,且打印头18控制成通过墨从带12的热转印而在图像接收带4上打印图像。在打印头18上的各打印元件可分别驱动,并根据要打印的合适图像来驱动。
[0058]DC马达驱动台板8。台板布置成通过它自身旋转的启动而驱动图像接收带4通过打印区域3。在其它实施例中,图像接收带横过打印头的输送能够通过其它装置来进行,例如通过打印机或盒的单独从动辊,或者通过位于带的相对侧上的一对配合辊,或者通过其它装置。
[0059]图像通过打印头18而一行行地打印在图像接收带上,其中,这些行沿带4的运动方向彼此相邻。
[0060]在可选实施例(未示出)中,标签打印机I可以包括一个盒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盒包括可热驱动的图像接收介质的供给源,该图像接收介质在通过热打印头而加热时将产生反应,以便提供打印图像。在这样的系统中,因此不需要单独的墨带盒。
[0061]用于控制图1的标签打印机I的基本电路在图2中表示。其中有控制器或“控制装置”(例如微控制器单元(MCU)或处理器)600和非易失存储器602,该非易失存储器602例如是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类型存储器。闪存类型存储器可以用于代替只读存储器,或者除了只读存储器之外还使用闪存类型存储器。还提供了易失存储器,该易失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604和/或显示器RAM。MCU600连接成接收从数据输入装置向它输入的标签数据,该数据输入装置例如硬件键盘608,包括多键、鼠标、数字笔或追踪球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用于使得用户能够向控制器600发送指令的任意其它装置。MCU 600输出数据以便驱动显示器610,从而向用户显示要打印的标签(或者标签的一部分)和/或信息。另外,MCU 600还输出数据,以便驱动打印头18,这样,标签数据打印在图像接收带上,以便形成标签。最后,MCU 600还控制马达7,用于驱动台板。
[0062]还应当知道,当标签打印机与外部装置例如PC连接时,该PC也包含类似部件,例如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以便使得PC能够执行产生要打印的标签的操作。这样的PC也能够与显示装置连接,例如监视器。
[0063]图3是根据个实施例的标签打印机的等距视图。应当知道,图1和2中不意表示的标签打印机的特征可以以任意方式与图3的标签打印机的特征组合。标签打印机300包括壳体302。壳体302包括盒接收凹部304,用于接收图像接收带的盒。这样的盒也可以包括墨带供给源,如上所述。盒接收凹部包括打印头保持器306和台板308,它们一起形成打印区域,用于打印至图像接收带上。盒接收凹部304还包括驱动卷轴310和312,该驱动卷轴310和312从盒接收凹部的底板伸出。驱动卷轴310和312用于驱动图像接收带通过盒,和/或用于驱动墨带卷取卷轴。在图像接收带已经在打印操作过程中经过打印区域之后,它可以通过出口 314而离开打印装置300。标签打印机壳体302还包括凹入区域316和318,该凹入区域316和318使得用户很容易用他们的手指来抓紧盒,以使得它能够插入标签打印机301和/或从标签打印机301中取出。图3中还表示了可拆卸的刀片保持器320。该刀片保持器包括刀片结构,该刀片结构能够在打印操作后切割图像接收带,这样,标签能够从标签打印装置300中取出。刀片保持器320在后面更详细介绍。
[0064]图4是图3的细节A的放大图。在该图中,标号的部件能够更清楚地看见。
[0065]图5中更详细地表示了刀片保持器320。刀片保持器320包括外壳322,固定刀片324通过螺钉326、328和330而附接在该外壳322上。刀片保持器320还包括可运动刀片332。可运动刀片通过螺钉336、338和340而附接在滑架上。滑架能够在模块320内朝向和离开固定刀片324滑动。
[0066]固定刀片324包括刀部分342,可运动刀片332包括刀部分344 (最好在图6中看见)。当可运动刀片的刀部分344运动至固定刀片324的刀部分342上面时,切割置于它们之间的任何图像接收介质。刀片保持器320还包括孔346,该孔346设置成当刀片保持器320插入标签打印装置300中时与标签打印装置的出口 314对齐。因此,任何切割的图像接收带能够通过孔346和出口 314而从标签打印装置300取出。
[0067]刀片保持器320还包括凸起348。凸起348使得用户能够保持刀片保持器320,以使得标签打印机300容易拉出。特别是,肋部分349使得用户容易抓紧刀片保持器320和将刀片保持器320拉出标签打印机300。
[0068]图6表示了刀片保持器320的反向侧。在该图中看见接合部分350,该接合部分350固定在可运动刀片332的后部面上。因此,接合部分350的运动导致可运动刀片332的相应运动。接合部分350设置成接收切刀模块的驱动部件,以便在切割操作过程中朝向固定刀片324驱动接合部分350和(因此)可运动刀片332。
[0069]在图6的实施例中,接合部分350包括布置在第一壁354和第二壁356之间的槽道352。通向槽道352的进口包括在第一壁354上的倒角358和在第二壁356上的倒角360。这些倒角部分方便在刀片保持器320插入标签打印装置301时接收标签打印装置的驱动部件。这在后面更详细解释。第一壁354还包括升高部分362和364,凹槽部分366处于该升高部分362和364之间。凹槽部分366提供了用于布置标签打印装置的驱动部件的区域。在驱动部件的作用下,接合部分350和可运动刀片332沿箭头A的方向在刀片保持器外壳中运动,以便朝向固定刀片324带动可运动刀片332,且可运动刀片332还可以沿离开固定刀片324的相反方向(沿箭头B的方向)运动。
[0070]刀片保持器外壳322还包括倾斜凸起368和370,该倾斜凸起368和370设置成卡扣配合至标签打印机301的相应狭槽402(见图7)中,以使得刀片保持器320牢固保持在标签打印装置301中。刀片保持器320还包括释放按钮372,该释放按钮372能够由用户按压,以便使得倾斜凸起368和370从标签打印机301中的狭槽402释放。在按钮372上的肋373使得用户容易按压按钮372。然后,刀片保持器能够滑出至标签打印装置301外。肋373和349的组合方便抓紧刀片保持器,以使得它能够很容易地由用户拉动。
[0071]应当知道,卡扣配合机构定位在凸起348的近侧。如图4中所示,当安装刀片保持器320时,凸起348凸出至盒接收凹部304外。因此,用户能够很容易地接近卡扣配合机构,以方便使得刀片保持器320从打印装置300中开锁。
[0072]优选是,凸起348定位在槽道352的上面或近似上面,因此需要很小的力来将刀片保持器320拉出至标签打印机300外。
[0073]图6还表示了锁定机构,用于在插入标签打印装置300内之前锁定可运动刀片332和接合部分350。锁定机构包括弹性臂351和353,该弹性臂351和353分别与斜面355和357接合,以便将接合部分350和可运动刀片332保持就位。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