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信号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布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872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信号次像素的液晶显示面板布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panel)布局,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同信号次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布局。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以下简称TFT-LCD),是一种可以“有源的”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再配合适当的电子元件,以产生丰富亮丽图形的显示器产品。由于TFT-LCD不但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耗能少、工作电压低、无辐射、无闪烁,而且能直接与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整合,易于实现大规模的生产,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产品之上。举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及数码照相机等可携式产品的领域,乃至于航天及医疗诊断仪器的领域其皆被拿来使用。然而,即使TFT-LCD的相关技术已渐趋成熟,如何能更加增加面板的开口率,以使光源可以充分、更有效率地投射出来而减少光源消耗在TFT液晶面板上面的比例,始终是业界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为一典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图1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的部份剖面图。如图1所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扫描线12、多条与各扫描线12垂直交错的数据线14,相邻的各扫描线12以及相邻的各数据线14之间分别设置有一次像素(subpixel)16。各次像素16包括一像素电极18以及一储存电容22。储存电容22包括一下电容电极24、一电容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以及一上电容电极26,位于储存电容22上方的像素电极18经由一接触孔28来与储存电容22串联,以形成所谓的液晶单元(liquid crystalcell)。各次像素16还包括一薄膜晶体管32,薄膜晶体管32又包括一栅极34电连接于多条扫描线12其中之一、一漏极36经由一接触孔38电连接于像素电极18,以及一源极42电连接于多条数据线14其中之一。
请对照图2的剖面图,图2左边的部份为薄膜晶体管32的剖面图,而图2右边的部份为储存电容22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薄膜晶体管32由下而上包括栅极34、一覆盖住栅极34的第一介电层44、一半导体层46、二掺杂半导体层48、源极42以及漏极36。储存电容22由下而上则包括下电容电极24、用来作为电容介电层的第一介电层44以及上电容电极26。一第二介电层52覆盖住薄膜晶体管32以及储存电容22,像素电极18设置于第二介电层52的表面,并经由第二介电层52中的接触孔28被电连接至储存电容22的上电容电极26,以及第二介电层52中的接触孔38被电连接至漏极36。
当上述的基本布局被应用于实际的产品时,图1中的各次像素16便可能为不同颜色的次像素,例如分别为红色、蓝色以及绿色次像素,以由此三色的次像素拼接成一个彩色像素,进而达到均匀混合红蓝绿三色光的目的。然而,这样简单规律的结构,却往往不适用于一些特殊的设计。请参考图3,图3为现有一特殊设计的布局6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布局60为一种狭长的蓝色次像素62穿插于红色次像素64以及绿色次像素66之间的布局方式,以上视图来看,就好像是把蓝色次像素62穿插于由红色次像素64与绿色次像素66所构成的西洋棋盘结构中。此种布局的目的是在改善一般较粗的蓝色次像素容易产生暗线的问题,故将其分为两个狭长的蓝色次像素62并穿插于红色次像素64以及绿色次像素66之间,而于操作时,各红色次像素64分别接收一数据信号SR,各绿色次像素66分别接收一数据信号SG,但每两个蓝色次像素62事实上是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SB。
由于每两个蓝色次像素6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SB的缘故,因此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SB的蓝色次像素62并不需要分别对应至一数据线,若能让每两个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SB的蓝色次像素62共享一数据线,将可节省下可观的布局面积,进而增加面板的开口率。这意味着,如图1所示的各次像素16分别对应至一数据线14的典型布局方式,便完全不再适用。当然,由于布局方式依实际的需要,种类繁多,各次像素分别对应至一数据线的典型布局方式不仅不适用于布局60,也不适用于任何其它不同的次像素接收同一信号的布局方式。
因此,如何能发展出一种新的布局,其应用于任何包括有不同的次像素接收同一信号的布局时,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数量,并进而增加面板的开口率,使光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并能妥善处理好因数据线数量减少所衍生的跨接问题,使画质仍能保持优良,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同信号次像素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布局,以改善前述的缺失。
依据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以及一第二扫描线,以及多个像素沿着该第一扫描线依序设置于该第一扫描线以及该第二扫描线之间,且各该像素均包括多个次像素。其中至少一该次像素中两不相邻的一第一像素电极以及一第二像素电极延伸至该第二扫描线的上方以电连接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
由于本发明的布局方式利用跨线来电连接原本被分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使一条数据线得以同时传送信号给此两部份,进而节省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因此,不仅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数量,也因而增加面板的开口率,使光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同时仍能保持优良的画质。应用本发明的布局方式于任何包括有不同的次像素接收同一信号的布局时,将可以生产出具有高布局面积利用率、高开口率以及优良光源利用率的液晶显示面板。


图1为一典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部份剖面图。
图3为现有一特殊设计布局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简单符号说明10、100、200、300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2扫描线14、134、138、244、248、338、344、426、428、526、528、726、728数据线16、108、112、114、208、212、214、314、408、412、414、508、512、514,708、712、714次像素18、122、124、128、222、224、228、422、522、722像素电极22、116、118、126、216、218、226 储存电容24、236 下电容电极26、242 上电容电极28、38、238 接触孔32、136、142、246、252、342、436、438、536、538、736、738 薄膜晶体管34栅极36源极42漏极44第一介电层46蚀刻停止层 48掺杂半导体层52第二介电层 60特殊设计布局62蓝色次像素 64红色次像素66绿色次像素102、202、402、502、702 第一扫描线104、204、404、504、704 第二扫描线106、206、406、506、706 像素232透明导电层 234 区块400、500、700 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416、516、716 共享电极418、424、518、524、718、724 连接电极432、532、732 导电层434、534 第一接触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102以及一第二扫描线104,多个像素106沿着第一扫描线102依序设置于第一扫描线102以及第二扫描线104之间,且各像素106均包括多个次像素108、112、114。虽然次像素11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但因为实际的需要,被切割为两个部份。次像素108、114中又分别包括一储存电容116、118以及一像素电极122、124,而次像素112中则包括二储存电容126以及二像素电极128。由于两不相邻的像素电极128延伸至第一扫描线102的上方,而各像素电极122、124、128均为一透明导电材料,因此通过二像素电极128的电连接,在结构上原本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112,便成为了一个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当然,在这样的布局方式之下,并不需要针对次像素112的两个部份分别配置一数据线134,只要共享一条数据线134以及搭配一与其相连的薄膜晶体管136,就可以顺利驱动次像素112的两个部份。也就是说,借着两不相邻的像素电极128在第一扫描线102的上方跨桥,可以省下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而次像素114则是如现有技术般,由设置于其左侧的一数据线138以及一与其相连的薄膜晶体管142来驱动。值得注意的是,于图4中次像素112的两个部份之间设置有一个次像素114,但视实际的需要,设置于次像素112的两个部份之间的次像素种类以及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二扫描线104分别电连接至各薄膜晶体管136、142,以用来传递信号至各次像素108、112、114,由于第一扫描线102于接收一信号之后,第二扫描线104才依照视频信号的时序于下一周期接收信号,因此相对而言,跨线于第一扫描线102之上时,对各次像素108、112、114的影响程度较小。另外,上述的各第一、二扫描线102、104、各像素106、各薄膜晶体管136、142以及各与第一、二扫描线102、104垂直交错的数据线134、138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一下基板(未显示于图中)的表面。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202以及一第二扫描线204,多个像素206沿着第一扫描线202依序设置于第一扫描线202以及第二扫描线204之间,且各像素206均包括多个次像素208、212、214。虽然次像素21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但因为实际的需要,被切割为两个部份。次像素208、214中又分别包括一储存电容216、218以及一像素电极222、224,而次像素212中则包括二储存电容226以及二像素电极228,各像素电极222、224、228设置于各储存电容216、218、226的上方。由于一透明导电层232设置于次像素214的储存电容218的正上方,并与次像素214的像素电极224不相连,因此透明导电层232将可以在不短路像素电极224的情形之下,电连接二像素电极228。
又由于次像素214的像素电极224包括至少二区块234,且各区块234经由设置于次像素214的储存电容218的一上电容电极236以及像素电极224之间的一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内的多个接触孔238被电连接至上电容电极236(也就是其它区块),因此,像素电极224即使原本已被切割为两个区块234,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如此一来,既可以使透明导电层232不短路像素电极224,又可以电连接二像素电极228。另外,各储存电容216、218、226包括一共享的下电容电极242,平行设置于第一扫描线202以及第二扫描线204之间。
当然,在这样的布局方式之下,并不需要针对次像素212的两个部份分别配置一数据线244,只要共享一条数据线244以及搭配一与其相连的薄膜晶体管246,就可以顺利驱动次像素212的两个部份。也就是说,借着两不相邻的像素电极228在储存电容218的上方跨桥,可以省下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而次像素214则是如现有技术般,由设置于其左侧的一数据线248以及一与其相连的薄膜晶体管252来驱动。值得注意的是,于图5中次像素212的两个部份之间设置有一个次像素214,但视实际的需要,设置于次像素212的两个部份之间的次像素种类以及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另外,上述的各第一、二扫描线202、204、各像素206、各薄膜晶体管246、252以及各与第一、二扫描线202、204垂直交错的数据线244、248设置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200的一下基板(未显示于图中)的表面。
以上两个实施例中,虽然都提出了可行的布局方法,但是却也衍生了新的疑虑。当透明导电层跨桥于扫描线或是储存电容之上以电连接被分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112、212时,也会跨过数据线138、248,此时,透明导电层、数据线138、248与设置于它们之间的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将会产生不预期的电容,进而增加跨越干扰(cross talk)的机会,以及造成额外的数据线负载(data line loading)。为了解决上述的疑虑,另一种布局方式于是应运而生。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一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例的唯一不同处在于用来驱动次像素314的数据线338以及薄膜晶体管342,被设置于位于右边的次像素312相反于次像素314的一侧,而非次像素314的左侧。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第一、二实施例中,因透明导电层跨过数据线138、248时,易增加跨越干扰以及造成数据线负载的问题。只是在这种布局方式之下,右边的次像素312相反于次像素314的一侧将会有两条数据线338、344紧邻的状况,于实际实施时,必需特别注意线宽与间隔的设计以尽量避免影响成品率。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在第一实施例或是第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以及图6),优选地在透明导电层的下方,设置一有机薄膜,除了可以彻底降低透明导电层与数据线间的干扰,亦可以降低扫描线的负载(scan line loading)。同样地,第二实施例(请参考图5)中用来驱动次像素214的数据线248以及薄膜晶体管252亦可能设置于位于右边的次像素212相反于次像素214的一侧。
本发明的布局方式亦可以应用于所谓的横向电场切换(IPS)液晶显示面板。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4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4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402、一第二扫描线404,以及多个分别包括多个次像素408、412、414的像素406,各像素406沿着第一扫描线402依序设置于第一扫描线402以及第二扫描线404之间。各次像素408、412、414均包括多个共享电极416,且各共享电极416被一连接电极418所连接,多个像素电极422,各像素电极422与各共享电极416交错设置,并被一连接电极424所连接,一第一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设置于各共享电极416、连接电极418以及各像素电极422、连接电极424之间。各共享电极416以及连接电极418为一第一材料,各像素电极422以及各连接电极424为一第二材料。依照制作流程的不同,第一材料为一第一金属材料,而第二材料为一第二金属材料;或是第一材料为一第一透明导电材料,而第二材料为一第二透明导电材料。此外,一第二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设置于各共享电极416、连接电极418、各像素电极422、连接电极424、各扫描线402、404以及多条数据线426、428的上方。
虽然次像素41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但因为实际的需要,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由于两不相邻的连接电极424被一导电层432所电连接,在结构上原本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412,便成为了一个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导电层432横跨于各连接电极424的上方,并经由多个设置于第二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中的第一接触孔434被电连接至至少二连接电极424。导电层432依照实际需要以及制作流程的不同,包括一金属或是一透明导电材料。设置于次像素412的两个部份间的次像素414,由一设置于其左侧的数据线426以及一与数据线426相连的薄膜晶体管436所驱动。而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412均由一设置于次像素412相反于次像素414的一侧的数据线428以及一与数据线428相连的薄膜晶体管438所驱动。
当然,在这样的布局方式之下,并不需要针对次像素412的两个部份分别配置一数据线428,只要共享一条数据线428以及搭配一与其相连的薄膜晶体管438,就可以顺利驱动次像素412的两个部份,并可以省下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值得注意的是,于图7中次像素412的两个部份之间设置有一个次像素414,但视实际的需要,设置于次像素412的两个部份之间的次像素种类以及数量,也可以有所不同。另外,上述的各第一、二扫描线402、404、各像素406、各薄膜晶体管436、438以及各与第一、二扫描线402、404垂直交错的数据线426、428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400的一下基板(未显示于图中)的表面。同时,用来驱动次像素414的数据线426以及薄膜晶体管436亦可能设置于位于右边的次像素412相反于次像素414的一侧(与图6雷同)。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5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5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502、一第二扫描线504,以及多个分别包括多个次像素508、512、514的像素506,各像素506沿着第一扫描线502依序设置于第一扫描线502以及第二扫描线504之间。各次像素508、512、514均包括多个共享电极516,且各共享电极516被一连接电极518所连接,多个像素电极522,各像素电极522与各共享电极516交错设置,并被一连接电极524所连接,一第一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设置于各共享电极516、连接电极518以及各像素电极522、连接电极524之间,一第二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设置于各共享电极516、连接电极518、各像素电极522、连接电极524、各扫描线502、504以及多条数据线526、528的上方。
虽然次像素51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但因为实际的需要,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由于两不相邻的连接电极524被一导电层532所电连接,在结构上原本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512,便成为了一个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导电层532经由多个设置于第二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中的第一接触孔534被电连接至至少二连接电极524,同时部分的导电层532设置于第一扫描线502的上方。
导电层532依照实际需要以及制作流程的不同,包括一金属或是一透明导电材料。设置于次像素512的两个部份间的次像素514,由一设置于其左侧的数据线526以及一与数据线526相连的薄膜晶体管536所驱动。而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512均由一设置于次像素512相反于次像素514的一侧的数据线528以及一与数据线528相连的薄膜晶体管538所驱动。本实施例的其余部份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用来驱动次像素514的数据线526以及薄膜晶体管536亦可能设置于位于右边的次像素512相反于次像素514的一侧(与图6雷同)。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一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700的布局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700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扫描线702、一第二扫描线704,以及多个分别包括多个次像素708、712、714的像素706,各像素706沿着第一扫描线702依序设置于第一扫描线702以及第二扫描线704之间。各次像素708、712、714均包括多个共享电极716,且各共享电极716被一连接电极718所连接,多个像素电极722,各像素电极722与各共享电极716交错设置,并被一连接电极724所连接。虽然次像素712接收同一个数据信号,但因为实际的需要,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由于两不相邻的连接电极724被一导电层732所电连接,在结构上原本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712,便成为了一个电连接在一起的结构,而部分的导电层732设置于第一扫描线702的上方。但导电层732亦有可能不设置于第一扫描线702的上方。
各共享电极716、各像素电极722、各连接电极718、724以及导电层732为一透明导电材料,并经由一次的蚀刻工艺所制作完成。在这种情况之下,设置于次像素712的两个部份间的次像素714,只能由一设置于位于右边的次像素712相反于次像素714的一侧的数据线726以及薄膜晶体管736所驱动,而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712均由一设置于次像素712相反于次像素714的一侧的数据线728以及一与数据线728相连的薄膜晶体管738所驱动。
此外,也可以在各共享电极716、连接电极718、各像素电极722、连接电极724、各扫描线702、704以及各数据线726、728的上方设置一第二介电层(未显示于图中),再利用第五实施例(请参考图8)中设置接触孔于第二介电层之中的方法,来将导电层732电连接至连接电极724,而导电层732为一金属或是一透明导电材料。在这种情况之下,用来驱动次像素714的数据线726以及薄膜晶体管736的设置方式,则不限于一种。或甚至于可以利用第六实施例(请参考图9)中的方法,设置多个电极于第一扫描线702的上方,再使导电层732电连接至至少二电极,以加强被切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712的电连接,而电极为一透明导电材料,并于制作各共享电极716、连接电极718、各像素电极722、连接电极724时同时制作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第五以及第六实施例中,部份的导电层532、732分别设置于第一扫描线502、702之上,因此必须要考虑到扫描线负载的问题。但于本发明的布局方法中,分别电连接至各薄膜晶体管的第二扫描线504、704,于第一扫描线502、702接收一信号之后,才依照信号的时序于下一周期接收信号,因此相对而言,跨线于第一扫描线502、702之上时,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较小。
简而言之,本发明的布局方式是通过跨线的方法,来电连接原本被分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使一条数据线得以同时传送信号给此两部份,进而节省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应用本发明的布局方式于任何包括有不同的次像素接收同一信号的布局时,将可以生产出具有高布局面积利用率、高开口率以及优良光源利用率的液晶显示面板。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布局方式是利用跨线来电连接原本被分割为两个部份的次像素,使一条数据线得以同时传送信号给此两部份,进而节省一条数据线的布局面积。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数据线的数量,也因而增加面板的开口率,使光源的利用更有效率,同时仍能保持优良的画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以及多个像素沿着该第一扫描线依序设置于该第一扫描线以及该第二扫描线之间,且各该像素均包括多个次像素;其中该次像素中两不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的其中之一延伸至该第二扫描线的上方以电连接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之中包括第一次像素包括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至少有一第二次像素设置于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次像素之间并未设置有任何的各该数据线,且该第二次像素由设置于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次像素间的第一数据线以及与该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所驱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次像素之间并未设置有任何的各该数据线,且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次像素之间并未设置有任何的各该数据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次像素由设置于该第二像素电极相反于该第二次像素的一侧的第一数据线以及与该第一数据线相连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所驱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次像素由设置于该第一像素电极相反于该第二次像素的一侧的第二数据线以及与该第二数据线相连的第二薄膜晶体管所驱动。
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以及多个分别包括多个次像素的像素,各该像素沿着该第一扫描线依序设置于该第一扫描线以及该第二扫描线之间,各该次像素均包括多个共享电极;以及多个像素电极,各该像素电极与各该共享电极交错设置,并被至少一连接电极所连接;其中二不相邻的第一连接电极以及第二连接电极被导电层所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为横向电场切换液晶显示面板,各该扫描线、各该像素以及多条与各该扫描线垂直交错的数据线设置于该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基板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各该共享电极为第一材料,各该像素电极以及各该连接电极为第二材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导电层横跨于各该连接电极的上方。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导电层包括金属或是透明导电材料。
12.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括平行设置的二扫描线;以及多个像素,各该像素沿着各该扫描线依序设置于各该扫描线之间,各该像素均包括多个次像素,且各该次像素分别包括至少一储存电容,以及至少一像素电极设置于该储存电容的上方;其中至少一该次像素中两不相邻的第一像素电极以及第二像素电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次像素,导电层设置于该第一次像素的该储存电容的正上方并与该第一次像素的该像素电极不相连,以电连接该第一像素电极以及该第二像素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次像素的该像素电极包括至少二区块,且该导电层与各该区块不相连。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各该区块经由该第一次像素的该储存电容的上电容电极被电连接至其它区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一第一、第二扫描线,以及多个像素沿该第一扫描线依序设置于该第一、第二扫描线之间,各该像素均包括多个次像素。至少一该次像素中两不相邻的一第一、第二像素电极延伸至该第二扫描线的上方以电连接该第一、第二像素电极。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038381SQ20061006787
公开日2007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3日
发明者杨明达, 石明家, 吴昭文 申请人: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