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761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片式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子女、特别是对儿童、幼儿的教育越来越 重视,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市场上用于 教小学低年级和学龄前儿童识字的书本很多,但这一年龄段小朋友的 汉字识字教育还处于启蒙阶段,普遍感到汉字难学,小朋友又天性好 动好玩,不能静心读书。强迫看书学习,死记硬背,往往效果不好。传统的扑克是一种老少都喜欢的业余娱乐工具,但人们在娱乐玩 耍之后,只是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并不能从中获取有益知识。为弥补 这一缺陷,出现了形形式式的寓教于乐的扑克牌,如中国专利CN1448205A公开的英语游戏扑克牌的制造方法,CN1167962A中华成 语扑克牌,以及CN2046027U汉语及拼音两用智力游戏牌,但这些扑 克牌无论在知识层次,还是版面设计以及内容安排上对学龄前后的儿 童教育都不适宜。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学龄前后的儿童辨、识字教学需要 的寓教于乐的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其特征在于每张卡片的中间及四角各有一个相同的汉字或汉字部首;不同卡片之间印制的汉字或汉字部首各不相同。所述卡片的一端或上、下二端举例印制有可拼成的常用汉字及其 读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类似扑克的轻松、愉快的游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在各方抢答的竞赛娱乐中提高儿童的快速反应能力; 在娱乐中拼读、辨认卡片中形状相近的字,如"力"与"刀"、"名" 与"各"、"天"与"夭"等等可加深记忆、学习效果好。不仅是儿童 之间有益智力开发的健康玩具,也是家长课余辅导儿童识字、辨字的 得力工具。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l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单张卡片结构示意图。图中l一游戏卡片;2—汉字或汉字部首;3—可拼成汉字及其 读音举例。
具体实施方式
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由表面涂覆塑膜的硬质卡纸或塑片薄片制 作,根据选用的常用汉字及汉字部首的多少,每副游戏卡的卡片张数 可有所不同,如可为每副游戏卡60张卡片或每副游戏卡120张卡片。 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其特征在于每张卡片1的中间及四角各有一个相同的汉字或汉字部首2;不同卡片之间印制的汉字或汉字部首2各不相同所述游戏卡卡片1的一端或上、下二端举例印制有可与所述卡片 中间的汉字或汉字部首2拼成的常用汉字及其读音3。 本发明可以有多种游戏方式,如1、 各参赛者平均分发游戏卡后,由其中1人先出一张游戏卡, 其余参赛者手中如有可与该先出游戏卡片拼合组字的游戏卡片,则可 抢出。因为先出的这一张游戏卡片可与多张游戏卡片组字,如"夂" 可与"古"拼成"故"、可与"舌"拼成"敌"等等,规则规定抢出 游戏卡片,可锻炼反应能力,提高游戏兴趣。拼合组字无误、且读音 正确者可再可出一张游戏卡片供其余参与游戏者抢出拼合组字,如此 循环直到无人能拼合组字时为止,以手中游戏卡片少者为胜。2、 各参赛者分发游戏卡片后,各人先将自己手中的可组字的游 戏卡片拼合组字,将组合无误并读音正确的游戏卡片放在己方桌面, 再将手中剩余的游戏卡片按游戏方式1出游戏卡片、供他人抢出拼合 组字,循环反复,最后将手中游戏卡片全部拼合组成汶字者为赢;或 到无人能拼合组字时为止,以手中游戏卡片少者为胜。3、 参与游戏人数较多达4人时,则选用每副张数较多,如每副 有120张的游戏卡。各参赛者分发游戏卡片后,由其中一人先出一张 卡片A,供别人抢出拼合组字。如某一参与游戏者手中有可与该卡片 A拼合组字的卡片B,则可将上家出的卡片A放到自己这一方的桌面, 而卡片B仍放回手中可继续使用,再出一张卡片C供其他人抢出拼合 组字……,如此直至最后,以各方桌面上卡片最多的一方为赢。
权利要求
1.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其特征在于每张卡片(1)中间及四角各有一个相同的汉字或汉字部首(2);不同卡片之间印制的汉字或汉字部首(2)各不相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1)的一端或上、下二端印制有可拼成的汉字及其读音(3)。
全文摘要
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其特征在于每张卡片的中间及四角各有一个相同的汉字或汉字部首;不同卡片之间印制的汉字或汉字部首各不相同。所述卡片的一端或上、下二端举例印制有可拼成的常用汉字及其读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类似扑克的轻松、愉快的游戏,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在各方抢答的竞赛娱乐中提高儿童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识字、辨字能力,在娱乐中将汉字或汉字部首拼合组成汉字,加深记忆。儿童辨认汉字游戏卡不仅是儿童之间有益智力开发的健康玩具,也是家长课余辅导儿童识字、辨字的得力工具。
文档编号G09B19/00GK101236705SQ200710170979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6日
发明者徐洪仁 申请人:徐洪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