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和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1929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和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电容性负载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尤 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所述电路和方 法用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等的电容性负载。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发展中,面板的尺寸进一步增加。尤其在电视领域,这 种发展可能继续,这可从连液晶面板都已生产了50英寸或更大尺寸的
事实看出。然而,随着液晶面板尺寸的增加,薄膜晶体管(TFT)的数 据线上负载的进一步增加导致在一个水平周期(1H周期)内无法将数 据写入最远端的数据线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传统上已经采取了 措施(称为"双排驱动"系统),其中,将源极驱动器(水平驱动器) 分别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上侧和下侧,并同时驱动。然而,在双排驱动 系统中,所需要的源极驱动器的数量加倍,因此成本显著增加。考虑 到该问题,进行了各种改进以保证在采用单排驱动系统的同时将数据 写入最远端的漏极线,在所述单排驱动系统中,将源极驱动器仅设置 在液晶面板的上侧或下侧中的 一 侧。
图l是显示液晶显示器件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具 有将基于数字图像数据产生的模拟数据信号施加到液晶面板的系统。 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面板l、控制电路2、灰度电源电路3、数据 电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4和扫描电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器)5。
液晶面板1具有将TFT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驱动系统。在液晶 面板1中,像素分别由以预定间隔在行方向上设置的n (n是自然数)个扫描电极(栅极线)61至6n和以预定间隔在列方向上设置的m (m是自 然数)个数据电极(源极线)71至7m环绕成的区域形成。因此,整个 显示屏幕的像素数量是nXm。液晶面板l的每个像素包括等同于电容性 负载的液晶电容器8、公共电极9和驱动液晶电容器8的TFT 10。
当驱动液晶面板l时,将公共电压Vcom施加到公共电极9。在这种 状态下,将基于数字图像数据产生的模拟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电极71 至7m。此外,将基于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等产生的栅极脉冲 施加到扫描电极61至6n。因此,在液晶面板l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字符、 图像等。在彩色显示器的情况下,基于数字图像数据的红色数据、绿 色数据和蓝色数据分别产生模拟的红色数据信号、绿色数据信号和蓝 色数据信号,并分别将这些数据信号施加到相应的数据电极。在此省 略对彩色显示器的描述,这是因为不同之处仅在于信息量和电路数量 增至三倍,这与本操作不直接相关。
将控制电路2配置为,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并在外部提 供有点时钟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数据使能信号等。 基于这些输入信号,控制电路2产生选通信号、时钟信号、水平扫描脉 冲信号、极性信号、垂直扫描脉冲信号等,并将产生的信号提供给源 极驱动器4和栅极驱动器5。选通信号与水平同步信号具有相同的周期。
时钟信号以相同或不同频率与点时钟信号同步。时钟信号用于从包含 在源极驱动器4等中的移位寄存器中的水平扫描脉冲信号产生采样脉 冲。水平扫描脉冲信号与水平同步信号具有相同的周期,并被从选通 信号延迟了时钟信号的几个周期。极性信号对于每一个水平周期,即 对于每一条线,都相反,用于液晶面板l的交流(AC)驱动。注意,对 于每一垂直同步周期,极性信号也相反。垂直扫描脉冲信号与垂直同 步信号具有相同的周期。
栅极驱动器5与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垂直扫描脉冲信号的时序同步 顺序地产生栅极脉冲。栅极驱动器5将产生的栅极脉冲顺序地施加到液 晶面板l的相应扫描电极61至6n。
灰度电源电路3包括多个电阻器和多个电压跟随器,所述多个电阻 器通过串联连接在基准电压和地之间,所述多个电压跟随器中的每一 个都在其输入端被连接到相邻电阻器的连接点。灰度电源电路3放大和 缓冲相邻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灰度电压,然后将合成电压提供给源极驱 动器4。设置灰度电压用于伽马变换。伽马变换最初表示用于获得与传 统的摄像管的特性相反的特性的校正,从而重新获得标准图像信号。 这里,伽马变换表示利用整个系统的伽马为l,对模拟图像信号或数字 图像信号的校正,用于获得较好分级的再现图像。通常,为使得模拟 图像信号或数字图像信号与CRT显示器的特性一致,即实现兼容性,执 行伽马变换。图2示出6位输入数据(以十六进制(HEX)显示)与灰 度电压V0至V5和V5至V9的关系(伽马变换特性)的一个示例。
如图1所示,源极驱动器4包括图像数据处理电路11、数模转换器 (DAC) 12和m个输出电路131至13m。
图像数据处理电路ll包括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锁存电路和 电平移位电路(未示出)。移位寄存器是多个延迟触发器构成的串入/ 并出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执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多位并行采样 脉冲,在所述移位操作中,与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时钟信号同步,将从 控制电路2提供的水平扫描脉冲信号移位。数据寄存器与从移位寄存器 提供的采样脉冲同步,接收从外部提供的数字图像数据信号的数据作 为显示数据,并将该显示数据提供给锁存电路。锁存电路与从控制电 路2提供的选通信号的上升沿同步,接收从数据寄存器提供的显示数 据。直到提供下一选通信号,即,在一个水平周期,锁存电路保持接 收的显示数据。电平移位电路转换锁存电路的输出数据的电压,然后 输出电压转换的显示数据。
DAC 12基于从灰度电源电路3提供的一组灰度电压V0至V4或灰
度电压V5至V9将伽马校正的灰度特性提供给从图像数据处理电路11提 供的电压转换的显示数据。然后,DAC 12将伽马校正的校正数据转换 成模拟数据信号,并将该模拟数据信号提供给相应的输出电路131至 13m。
输出电路131至13m具有相同的配置,因此通常简称为输出电路 13。通常将数据电极(源极线)71至7m简称为数据电极7。如图3所示, 输出电路13包括电压跟随器141和142以及开关151和152,并驱动数据 电极7。
当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极性信号POL是高逻辑状态时,开关151闭 合电路,并将从电压跟随器141提供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S施加到液晶 面板1的相应的数据电极7。当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极性信号POL是低逻 辑状态时,开关152闭合电路,并将从电压跟随器142提供的负极性的 数据信号S施加到液晶面板1的相应的数据电极7。
如图4所示,电压跟随器141包括A类放大器,所述A类放大器包括 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MN1和MN2、 p沟道MOS晶体 管MP1至MP3、恒流源CT1和CT2以及电容器C1。电压跟随器141放大 并缓冲从DAC 12提供给相应的输入端Vin的正极性的数据信号,然后从 输出端Vout输出合成信号。
如图5所示,电压跟随器142包括A类放大器,所述A类放大器包括 p沟道MOS晶体管MP4和MP5、 n沟道晶体管MN3至MN5、恒流源CI3和 CI4以及电容器C2。电压跟随器142放大并缓冲从DAC 12提供给相应的 输入端Vin的负极性的数据信号,并从输出端Vout输出合成信号。
接着,将参照图6示出的时序图描述液晶显示器件的操作。在图6 中,周期TF表示一帧周期,周期TH表示一水平周期。采用点反转驱动 方法作为驱动液晶面板l的驱动方法。具体地讲,反转施加到数据电极
71至7m的多个电压,用于与施加到公共电极9相关的公共电压Vcom的 每一点(像素)。当将相同极性的电压连续地施加到液晶盒时,液晶 面板通常经过称为"图像残留"的现象,在所述"图像残留"中,即 使在切断电源之后,在屏幕上仍残留字符等的迹线。传统上,已经采 用点反转驱动方法来防止液晶面板的"图像残留"。通常,在液晶面 板中,即使当反转施加到液晶盒的电压的极性时,液晶盒仍呈现近似 恒定的传输特性。因此,当釆用反转驱动方法时,通常使用其电压具 有相同电压值的正极性和负极性的灰度电压(即,关于公共电压Vcom 具有相同绝对值的正/负极性的电压)。
图6的(1)示出的时钟信号VCK是具有栅极驱动器5使用的周期TH 的时钟信号。这里,周期TH表示一水平周期。如图6的(2)至(4)所 示,栅极驱动器与时钟信号VCK的相应脉冲P1、 P2…和Pn同步,顺序 地产生分别用于数条线的栅极脉冲VG1、 VG2…和VGn,然后,顺序地 将所述栅极脉冲施加到液晶面板1的相应的扫描电极61、 62...和6n。
如图6的(5)和(6)所示,源极驱动器4将来自输出电路131、 132... 和13n中的每一个的数据信号输出到与数据电极71、 72...和7n中相对应 的一个。在产生栅极脉冲VG1、 VG2…和VGn中的相对应一个之后的数 微秒输出每个数据信号。注意,图6的(5)中显示的数据信号VSeven 表示从标号为偶数的输出电路13 (20输出的数据信号,图6的(6)中 显示的数据信号VSodd表示从标号为奇数的输出电路13 (2i-l)输出的 数据信号。换句话讲,通常将分别从输出电路132、 134...和13 (20输 出到数据电极72、 74...和7 (2i)的数据信号VS2、 VS4…和VS (2i)称 为数据信号VSeven。通常将分别从输出电路131 、 133...和13 (2i-l)输 出到数据电极71、 73…和7 (2i-l)的数据信号VS1、 VS3…和VS (2i-l) 称为数据信号VSodd。
以这种方式,输出电路13根据正极性或负极性切换电压跟随器141 和142,以驱动液晶面板l。图4中示出的用作电压跟随器141的A类放大
器和图5中示出的用作电压跟随器142的A类放大器具有不同的偏移电
压。因此,引起影响图像质量的所谓的输出偏差。这归因于用于正极 性信号的放大器和用于负极性信号的放大器根据极性的切换而运行的 事实。自然,偏移电压在两个放大器之间变化。因此,出现在驱动电
压中的变化作为输出偏差,从而作为图像质量去灰度(de grayscale) 现象,例如垂直条纹,出现在屏幕上。
图4和图5中示出的放大器是A类放大器,其中,由于无功电流的恒 流,导致所述A类放大器耗费大量电能。无功电流主要是来自用于图4 示出的放大器的恒流源CI2的电流和用于图5示出的放大器的恒流源 CI4的电流。
在驱动近来的大液晶面板的情况下,由于放大器将要驱动的电容 性负载增加,所以放大器需要具有高输出驱动性能。为了增加输出驱 动性能,必须增加输出晶体管的尺寸,从而增加芯片的尺寸。此外, 在驱动近年来的超大液晶面板的情况下,难以驱动最远端上的数据线, 所述最远端是离放大器连接到的数据线最远。为此,使用了双排驱动 系统,在所述双排驱动系统中,通过在液晶模块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安 装LCD驱动器LSI,然后同时运行上和下LCD驱动器驱动液晶面板,来 减小视在负载。然而,与传统液晶面板的LCD驱动器的数量相比,所 需的LCD驱动器的数量加倍。这导致液晶面板的成本增加。
作为驱动电容性负载的电路的示例,日本专利申请公布号 2002-34234公开了在电荷泵的原理下工作的直流到直流(DC/DC)转换 器的技术。DC/DC转换器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控制电路、 第五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第三可控开关、第 二可控开关和比较器。第一电容器具有经第一MOSFET连接到转换器的 输入和经第二MOSFET连接到地的一个电极和经第三MOSFET连接到 转换器的输入和经第四MOSFET连接到转换器的输出的另一电极。将第 二电容器连接在转换器的输出和地之间。将控制电路连接到四个MOSFET的栅极。
控制电路包括与电荷泵一起工作的振荡器,激活所述电荷泵以发 送用于在电荷泵的充电相位中导通第二和第三MOSFET的信号和在电 荷泵的放电相位中导通第一和第四MOSFET的信号。将第五MOSFET 的漏极连接到转换器的输入,并经电流源将第五MOSFET的源极连接到 地,并经第一可控开关将第五MOSFET的栅极连接到第三MOSFET的源 极和栅极。将第三可控开关连接到第二MOSFET的栅极。将第二可控开 关连接到第四MOSFET的栅极。
比较器具有连接到转换器的输出的一个输入和连接到基准电压的 另一输入。当输出电压低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将第一控制信号输出 到可控开关和控制电路。从而,发送导通第一可控开关的信号。运行 第二和第三可控开关,以发送导通第二MOSFET和第四MOSFET的信 号,由此使电荷泵失效。当输出电压高于基准电压时,比较器将第二 控制信号输出到可控开关和控制电路。从而,发送断开第一可控开关 的信号。运行第二和第三可控开关,以发送使第二MOSFET和第四 MOSFET截止的信号,由此激活电荷泵。
日本专利申请公布号2005-99170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 电路包括放大电路以及具有不同导电率类型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放 大电路接收输入信号。所述不同导电率类型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以它 们的源极连接到输出点的方式串联在两个电源端之间。响应于来自放 大电路的输出信号推挽式驱动所述输出点。将来自输出点的信号返回 到放大电路。基于B类操作推挽式驱动所述第一和第二晶体管。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用于正极性的A类操作放大器的工作需要很大功耗。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节省功耗的同时能够运用改进的驱动性能的驱动电 路。
下面参照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中使用的附图标记和符号描 述解决上面所述问题的方法。指定附图标记和符号用于阐明"权利要 求书"的描述和"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所述附图 标记和符号不用于解释在"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器5, 驱动在矩阵中设置的电容性负载电路的列方向上对齐的扫描电极;源 极驱动器4,驱动在电容性负载电路的行方向上对齐的数据电极7。源 极驱动器包括在行方向上对齐的用于分别驱动数据电极7的数个输出
电路13。所述数个输出电路13中的每一个在基于由栅极驱动器5驱动的 扫描电极6的位置改变预充电量之后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一种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包括栅极驱
动步骤和源极驱动步骤。栅极驱动步骤是驱动在矩阵中设置的电容性 负载电路的列方向上对齐的扫描电极的步骤。源极驱动步骤是通过基 于在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扫描电极的位置变预充电量来驱动在电 容性负载电路的行方向上对齐的每一个数据电极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在节省功耗的同时能够运用改进的驱动 性能的驱动电路。而且,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驱动特性的驱动电路, 用于驱动电容性负载。此外,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成本的驱动电路。


图1示出了液晶显示器件的构造示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具有灰度电压V0至V4以及V5至V9的6位输入数据的关 系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3示出了输出电路13的构造示例的电路图。
图4示出了组成输出电路的电压跟随器的构造示例(1)的电路图。 图5示出了组成输出电路的电压跟随器的构造示例(2)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液晶显示器件的工作的时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示例的 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LCD驱动放大电路的构
造的电路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时间控制电路的构 造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开关控制电路的构造的 电路图。
图ll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预充电(过驱动)的必 要性的工作范围的关系的示图。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出驱动波 形的示例的示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当不执行预充电(过驱动) 时的时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执行预充电(过驱动)时的 时序图。
图15A和图1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出驱动波 形依据驱动的行而不同的示例的示图。
图16A至图16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预 充电周期和栅极驱动器的驱动时序的关系的示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预充电电压控制电路的构 造的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LCD驱动放大电路的构造 的电路图。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出驱动波形 的示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件的配置的 框图。该液晶显示器件的配置与在描述现有技术的部分中所描述的液 晶显示器件的配置相同,但将在以下再次描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 液晶显示器件具有将基于数字图像数据产生的模拟图像数据信号施加 到液晶面板的系统。液晶显示器件包括液晶面板1、控制电路2、灰度 电源电路3、数据电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器)4和扫描电极驱动电路
(栅极驱动器)5。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将薄膜晶体管(TFT)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 阵驱动系统。在液晶面板l中,像素分别由以预定间隔在行方向上设置 的n (n是自然数)个扫描电极(栅极线)61至6n和以预定间隔在列方 向上设置的m (m是自然数)个数据电极(源极线)环绕成的区域形成。 因此,整个显示屏幕的像素数量是nXm。液晶面板l的每个像素都包括 等同于电容性负载的液晶电容器8、公共电极9和驱动液晶电容器8的 TFT 10。
当驱动液晶面板l时,将公共电压Vcom施加到公共电极9。在这种 状态下,将基于数字图像数据产生的模拟数据信号施加到数据电极71 至7m。此外,将基于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号等产生的栅极脉冲 施加到扫描电极61至6n。因此,在液晶面板l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字符、 图像等。在彩色显示器的情况下,基于数字图像数据的红色数据、绿 色数据和蓝色数据分别产生模拟的红色数据信号、绿色数据信号和蓝 色数据信号,并将这些数据信号施加到相应的数据电极。这里省略了 对彩色显示器的描述,这是因为不同之处仅在于信息量和电路数量增 至三倍,这不直接涉及操作。
在外部向控制电路2提供点时钟信号、水平同步信号、垂直同步信 号、数据使能信号等。基于这些输入信号,控制电路2产生选通信号、 时钟信号、水平扫描脉冲信号、极性信号、垂直扫描脉冲信号等,并 将产生的信号提供给源极驱动器4和栅极驱动器5。选通信号与水平同 步信号具有相同的周期。时钟信号以相同或不同频率与点时钟信号同 步。时钟信号用于从包含在源极驱动器4等中的移位寄存器中的水平扫 描脉冲信号产生采样脉冲。水平扫描脉冲信号与水平同步信号具有相 同的周期,并被从选通信号延迟了时钟信号的数个周期。对于每一个
水平周期,即每一条线,极性信号都相反,用于液晶面板1的交流(AC)
驱动。注意,对于每一垂直同步周期,极性信号也相反。垂直扫描脉 冲信号与垂直同步信号具有相同的周期。
栅极驱动器5与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垂直扫描脉冲信号的时序同步 顺序地产生栅极脉冲。栅极驱动器5将产生的栅极脉冲顺序地施加到液 晶面板l的相应扫描电极61至6n。
灰度电源电路3包括多个电阻器和多个电压跟随器,所述多个电阻 器通过串联被连接在基准电压和地之间,所述多个电压跟随器中的每 一个的输入端被连接到相邻电阻器的连接点。灰度电源电路3放大和缓 冲相邻电阻器的连接点的灰度电压,然后将合成电压提供给源极驱动 器4。设置灰度电压用于伽马变换。伽马变换最初表示用于获得与传统 的摄像管的特性相反的特性的校正,从而重新获得标准图像信号。这 里,伽马变换表示利用整个系统的伽马为l,对模拟图像信号或数字图 像信号校正,用于获得较好分级的再现图像。通常,为使得模拟图像 信号或数字图像信号与CRT显示器的特性一致,即为实现兼容性,执行 伽马变换。图2示出了6位输入数据(以十六进制(HEX)显示)与灰 度电压V0至V5和V5至V9的关系(伽马变换特性)的一个示例。
如图1所示,源极驱动器4包括图像数据处理电路1K数模转换器 (DAC) 12和m个输出电路131至13m。
图像数据处理电路ll包括移位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锁存电路和 电平移位电路(未示出)。移位寄存器是多个延迟触发器构成的串入/ 并出的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执行移位操作,并输出多位并行采样 脉冲,在所述移位操作中,与从控制电路2提供的时钟信号同步移位从 控制电路2提供的水平扫描脉冲信号。数据寄存器与从移位寄存器提供 的采样脉冲同步,接收从外部提供的数字图像数据信号的数据作为显 示数据,并将该显示数据提供给锁存电路。锁存电路与从控制电路2提 供的选通信号的上升沿同步,接收从数据寄存器提供的显示数据。直 到提供下一选通信号,即,在一个水平周期中,锁存电路保持接收的 显示数据。电平移位电路转换锁存电路的输出数据的电压,然后输出 转换的电压的显示数据。
DAC 12基于从灰度电源电路3提供的一组灰度电压V0至V4或灰 度电压V5至V9将伽马校正的灰度特性提供给从图像数据处理电路11提 供的电压转换的显示数据。然后,DAC 12将伽马校正的校正数据转换 成模拟数据信号,并将该模拟数据信号提供给相应的输出电路131至 13m。
输出电路131至13m具有相同的配置,因此通常简称为输出电路 13。通常将数据电极(源极线)71至7m简称为数据电极(源极线)7。 如图7所示,输出电路13包括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开关时间控制电 路28、开关控制电路40和LCD驱动放大电路20。将从图像数据处理电 路11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输入到DAC 12和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将 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的输出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40。将从控制电路2 输出的选通信号STB输入到开关时间控制电路28。将开关时间控制电路 28的输出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40。将数模转换器12的输出输入到LCD 驱动放大电路20。将开关控制电路40的输出输入到LCD驱动放大电路 20,从而控制LCD驱动放大电路20。LCD驱动放大电路20接收从DAC 12 输出的模拟信号,然后将来自负载端Vout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电极 7。
如稍后将描述的,LCD驱动放大电路20包括用于执行预充电(过 驱动)的开关。开关控制电路40控制该开关的打开/闭合。最高有效位 判定电路27基于数字图像信号的最高有效位判定预充电是否必要。开
关时间控制电路28设置预充电时间,用于开关控制电路40控制开关的 打开/闭合。基于从控制电路2输出的选通信号,根据由栅极驱动器5驱 动的栅极线6的位置顺序地改变预充电时间。通过控制预充电(过驱动) 的时间,可优化最远端的写入时间。注意,当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 的判定操作停止时,可对所有图像数据执行预充电功能。
如图11所示,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是对需要预充电(过驱动) 的区域的输入数据和不需要任何预充电(过驱动)的区域的输入数据 加以区别的电路。例如,对输入数字数据的3个最高有效位的判定允许 对所述数字数据是否落入图ll所示的需要预充电的输入数据的范围内 进行判定。如图10所示,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包括与电路46。当数 字图像信号的n个最高有效位都为"1"时,判定预充电(过驱动)是 必要的,从而激活与电路46的输出。这里,作为示例描述了与电路。 然而,当阈值是任意值时,由比较器执行所述判定。
如图9所示,开关时间控制电路28包括计数器281和开关时间转换 电路2S2。计数器281是二进制计数器,其对输入到输入端的选通信号 STB的脉冲数量进行计数。将计数器281的计数值输出到开关时间转换 电路282。由输入到计数器281的复位端的栅极驱动器5的开始脉冲信号 VSP对计数值清零。因此,计数器281的计数值表示在开始脉冲VSP显 示的驱动行的开始之后栅极驱动器5驱动的栅极线6的位置。
开关时间转换电路282基于计数器281的计数值设置LCD驱动放大 电路20的开关的打开/闭合时间,然后,将表示开关的打开/闭合时间的 信号SWTM输出到开关控制电路40。开关时间转换电路282将表示与输 入的计数值相应的打开/闭合时间的值保留在表中。开关时间转换电路 282包括数个转换表,根据液晶显示面板l的清晰度等来选择使用所述 转换表中的哪一个。优选地,由控制电路2选择转换表。当通过算术表
达式表示计数值和打开/闭合时间之间的转换关系时,可将开关时间转
换电路282构造为算术电路。
如图8所示,LCD驱动放大电路20包括微分放大部分21、 n沟道晶 体管M1、 p沟道晶体管M2、电流源部分22、预充电开关部分23和开关 Sl。 n沟道晶体管Ml和p沟道晶体管M2形成源极跟随器的互补输出级, 并对微分放大电路21的输出进行电气放大。将n沟道晶体管Ml和p沟道 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到输出节点Vo。电流源部分22包括在电源VDD和 地GND之间串联连接的电流源Il、开关S2、开关S3和电流源I2。将开关 S2连接在输出节点Vo和电流源(电流流出)Il的一端之间,所述电流 源I1的另一端连接到正电源VDD。将开关S3连接在输出节点Vo和电流 源(电流流入)12的一端,所述电流源I2的另一端接地。经开关S1将输 出节点Vo连接到负载端Vout。预充电开关部分23包括串联连接在电源 VDD和地GND之间的开关S4和开关S5。将开关S4连接在正电源VDD和 负载端Vout之间,以执行预充电。将开关S5连接在接地端GND和负载 端Vout之间,以执行预充电。将作为开关S4和开关S5的连接节点的负 载端Vout连接到负载25 (液晶面板)。由开关控制电路40控制开关S1 至S5的打开/闭合。微分放大部分21是轨对轨输入/输出放大器。此类放 大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公知的,并且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 因此,这里省略了对其的详细描述。
在可驱动由n沟道晶体管Ml和p沟道晶体管M2构成的源极跟随器 的输入信号的范围内,LCD驱动放大电路20执行标准放大操作。因此, LCD驱动放大电路20可具有执行源极跟随器驱动的新性能,所述性能 是具有低阻抗的高驱动性能。可通过下面的表达式得出可进行源极跟 随器驱动的具体范围
VDD- (VGSM1+VDS(sat))》Vin》VGSM2+VDS(sat) 其中,VGSM表示晶体管M的栅-源电压,VDS(sat)表示组成前一级 或电流源的晶体管的三极管区域和五极管区域的边界电压。 在标准操作中,在该范围之外不能执行源极跟随器驱动。然而, 通过对负载端Vout执行预充电,等同于能扩大驱动范围。换句话讲, 在接近电源电压VDD的范围内,负载端Vout (节点Vo)的电压临时上 升到电源电压VDD,由此p沟道晶体管M2进入可运行状态。因此,无 法进行驱动的区域(即,在图ll中所述的"M2和S2运行"的部分)从 而进入可以输出的状态。因此,实现了等价驱动。这可通过不是用作 电流流出而是用作电流流入的p沟道晶体管的源极跟随器来进行。
对于接近地电压GND的部分(在图ll中所述的"M1和S3运行"的 部分)情况相同。具体地讲,在接近地电压GND的部分中,负载端Vout (节点Vo)的电压临时减小到地电压GND,由此n沟道晶体管Ml进入 可运行状态。这可通过不是用作电流流入而是用作电流流出的n沟道晶 体管的源极跟随器来进行。因此,用于所有电压范围的输出都可行。
驱动由n沟道晶体管Ml和p沟道晶体管M2构成的源极跟随器的 LCD驱动放大电路20作为B类放大器工作。因此,开关S2或开关S3必须 闭合以允许输出无功电流流动。无功电流的流动使得当输出电压为零 时,源极跟随器的栅极电压稳定。因此,当开关S1打开,并从而停止 输出无功电流的流动时,控制开关S2或开关S3闭合,从而无功电流可 流动。
当不需要预充电(过驱动)时,用于预充电控制的开关S4或开关 S5保持打开。在正极性的周期内,开关S2闭合,开关S3打开,并且开 关S1闭合,从而输出期望电压。另一方面,在负极性的周期内,开关 S2打开,开关S3闭合,并且开关S1闭合,从而输出期望电压。因此, 所述驱动允许具有反馈的源极跟随器输出,因此,将LCD驱动放大电 路20配置为具有高驱动性能的电路。在图12B中示出了作为这些操作的 结果的输出波形。注意,还可在上面描述的不需要预充电(过驱动) 的区域内执行用于增强对液晶面板的写速度的预充电(过驱动)。
当需要预充电(过驱动)时,控制预充电开关部分23的开关S4和
S5,并在一个水平周期(TH)利用第一部分执行预充电(过驱动)。 在正极性的周期内,开关S4闭合,并在预充电(过驱动)的周期内开 关S1打开,由此输出电压临时上升至电源电压VDD。然后,开关S4打 开,开关S1闭合,由此执行将输出电压恢复到期望电压的操作。由p沟 道晶体管M2的源极跟随器执行将输出电压恢复到期望电压的驱动。在 正极性的周期内,开关S2闭合以加偏压到p沟道晶体管M2,从而输出电 压可靠地上升到电源电压。
另一方面,在负极性的周期内,开关S5闭合,并在预充电(过驱 动)的周期内开关S1打开,由此输出电压临时减小到地电压(GND)。 然后,开关S5打开,开关S1闭合,由此执行将输出电压恢复到期望电 压的操作。由n沟道晶体管Ml的源极跟随器执行将输出电压恢复到期望 电压的驱动。在负极性的周期内,开关S3闭合以加偏压到n沟道晶体管 Ml,从而能可靠地对地电压(GND)进行输出。
图12A示出了作为这些操作的结果的输出波形。可看出,近端,即 临近驱动器输出,的波形在一个水平周期的开始产生具有凸起形状, 但与传统的标准驱动相比,达到最终值的时间縮短,因此可实现高速 写入。由于在中间靠远端的CR的时间常数,所以在远端,即离驱动器 输出远的部分(具体地讲,在将驱动器设置在LCD模块的上部的情况 时,LCD模块的最下部分)的波形通常不具有锐边。然而,与传统的 标准驱动相比,縮短了最终值到达时间,因此可实现高速写入。
如图10所示,开关控制电路40包括D触发器41,电平移位电路42、 43、 49和50,与电路47、 48和52,或非电路44, RS触发器51,递减计 数器53和预设值输入电路54。
将极性信号POL输入到数据端D,将选通信号STB输入到D触 发器41的锁存端。经电平移位电路43和42输出D触发器41的两个 输出端Q和QN的输出信号,分别作为开关S3和S2的控制信号。电 平移位电路43和42将低逻辑电压(例如,3.3V)的信号转换成高电 压(例如,10V)的信号。
将选通信号STB输入到RS触发器51的设置端S和递减计数器 53的数据端P。将两输入与电路52的输出信号输入到递减计数器53 的时钟端CL。将递减计数器53的输出端BL连接到触发器51的复位 端R。将RS触发器51的输出端Q连接到两输入与电路52的一个输入 端以及三输入与电路47和48中每一个的输入端。
将点时钟信号DOTCLK输入到两输入与电路52的另一输入端。 将从D触发器41的输出端QN输出的输出信号和与电路46的输出信 号作为n个最高有效位的判定结果分别输入到三输入与电路47的其他 两个输入端。将从D触发器41的输出端Q输出的输出信号和与电路 46的输出信号作为n个最高有效位的判定结果分别输入到三输入与电 路48的其他两个输入端。分别经电平移位电路49和50输出三输入与 电路47和48的输出信号作为开关S4和S5的控制信号。电平移位电 路49和50将低逻辑电压的信号转换成高电压的信号。
将三输入与电路47和48的输出信号输入到或非电路44。经电平 移位电路45输出或非电路44的输出信号作为控制开关S1的控制信号。 电平移位电路45将低逻辑电压的信号转换成高电压的信号。
预设值输入电路54设置递减计数器53中的预设值。所述预设值 是由开关时间控制电路28的开关时间转换电路282设置的值,因此, 示出了与由栅极驱动器5驱动的栅极线6的位置相应的开关打开/闭合 时间。
D触发器41在选通信号STB的下降沿加载施加到数据输入端D 的极性信号POL,在将具有相反极性的信号输出到输出端QN的同时, 此时将与极性信号POL具有相同极性的信号输出到输出端Q。通过电
平移位电路43和42,将从输出端Q和QN输出的输出信号电平转换成 分别控制开关S3和S2的打开/闭合的信号。换句话讲,根据极性信号 POL显示的极性,将开关S2和S3之一设置为打开状态,而将另一个 设置为闭合状态。
将选通信号STB输入到RS触发器51的设置端S, RS触发器51 的输出端Q与选通信号STB的下降沿同步进入高逻辑状态。换句话讲, RS触发器51的输出端Q进入高逻辑状态表示水平周期的开始。将输 出端Q连接到与电路47和48。将执行n个最高有效位的判定的与电 路46的输出和D触发器41的输出(来自输出端Q和QN)输入到与 电路47和48。因此,当n个最高有效位都为"l"并且开始了水平周 期时,在将被驱动的极性侧的与电路47和48之一的电路的输出进入 高逻辑状态,在不将被驱动的侧的所述电路的输出进入低逻辑状态。 通过电平移位电路49和50,将与电路47和48的输出进行电平转换, 变为分别用于控制开关S4和S5的打开/闭合的信号。换句话讲,当存 在具有需要预充电的幅度的输入数据时,在水平周期开始之后,立即 闭合开关S4和S5,由此执行预充电。
此外,当选通信号STB处于低逻辑状态时,将选通信号STB输入 到递减计数器53的数据端P,递减计数器53对点时钟信号DOTCLK 的脉冲数量进行递减计数。当递减计数器53的计数值达到零时,输出 BL进入高逻辑状态。响应于递减计数器53的输出,复位RS触发器 51,由此输出端Q进入低逻辑状态。因此,从选通信号STB的下降沿 直到递减计数器53的递减计数结束,RS触发器51的输出端Q显示高 逻辑状态。换句话讲,递减计数器53中设置的预设值能够控制RS触 发器51的输出端Q处于高逻辑状态的时间。
预设值输入电路54保持信号SWTM,该信号SWTM由开关时间 转换电路282转换并表示开关的打开/闭合时间,并相应地设置递减计
数器53。预设值和点时钟信号DOTCLK的周期确定开关的打开/闭合 时间,即预充电时间。与电路52是用于防止递减计数器53的不正当 地操作的门电路。
当与电路47和48中的至少一个输出高逻辑状态时,或非电路44 输出低逻辑状态。通过电平移位电路45对或非电路44的输出进行电 平转换,以控制开关S1的打开/闭合。换句话讲,当开关S4和S5之一 闭合时(注意,开关S4和S5不会同时闭合),控制开关S1打开。
接着,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输出电路13的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出电路13包括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并 根据如图11所示的是否执行预充电(过驱动)以选择的方式运行。图 13示出了当不执行预充电时开关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图14示出了当 执行预充电时开关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将参照图13描述不执行预充电时的操作。由于输入了n个 最高有效位中的任意一个包括"0"的输入数据,所以最高有效位判定 电路27的输出,即与电路46的输出,处于低逻辑状态。因此,与电 路47和48的输出都处于低逻辑状态,由此打开开关S4和S5 (图13 的(7)和(8))。或非电路44的输出处于高逻辑状态,由此闭合开 关S1 (图13的(6))。该状态持续到n个最高有效位都变成"1"为 止。
同时,D触发器41在选通信号STB的每个下降沿加载并保持极 性信号POL。因此,D触发器41与选通信号STB的下降沿同步,交替 地输出高逻辑状态和低逻辑状态。即,开关S2和S3根据极性信号POL 闭合或打开电路(图13的(4)和(5))。
如图13的(3)所示,由于开关Sl持续处于闭合状态,LCD驱
动放大电路20交替地输出与公共电压Vcom相关的正电压和负电压。 由于负载25是电容性负载,所以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驱动波形更钝。
接着,将参照图14描述当执行预充电时的操作。由于将输入数据 的n个最高有效位都设置为"1",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的输出, 即与电路46的输出处于高逻辑状态。因此,与电路47和48基于D触
发器41和RS触发器51的输出而工作。
D触发器41在选通信号STB的每个下降沿加载并保持极性信号 POL。因此,从D触发器41的数据端输出的输出信号从时间tl至时间 t3处于高逻辑状态,并从时间t3至时间t5处于低逻辑状态。从数据端 QN输出的输出信号从时间tl至时间t3处于低逻辑状态,并从时间t3 至时间t5处于高逻辑状态。因此,如图14的(4)和(5)所示,控制 开关S2和S3的控制信号中的每一个都与选通信号STB同步,交替地 反复打开和闭合。
从RS触发器51的输出端Q输出的输出信号保持在高逻辑状态, 直到高逻辑状态的信号从递减计数器53输入到复位端R。假设在时间 t2和t4将RS触发器51复位,RS触发器51的输出端Q从时间tl至 时间t2处于高逻辑状态,并从时间t2至时间t3处于低逻辑状态。因此, 如图14的(7)所示,控制开关S4的控制信号从时间t至时间t2表现 为高逻辑状态,其后表现为低逻辑状态,直到时间t5。换句话讲,开 关S4只在时间tl至时间t2闭合。如图14的(8)所示,控制开关S5 的控制信号从时间t3至时间t表现为高逻辑状态,从时间tl至时间t3 以及从时间t4至时间t5表现为低逻辑状态。换句话讲,开关S5只在 时间t3至时间t4闭合。
当开关S4和S5中的至少一个闭合时,或非电路44输出低逻辑状 态,由此打开开关Sl。具体地讲,在开关S4和S5闭合以对负载25 进行预充电的周期期间,开关Sl打开,开关Sl在图14的(6)的其 他周期期间闭合。
因此,在开关S2闭合的水平周期(tl至t3)期间,只在所述水平
周期开始后将开关S4立即闭合预定时间,对负载25进行预充电。当 预充电结束时,打开开关S4,闭合开关S1,从而执行使输出电压恢复 至期望电压的操作。由p沟道晶体管M2的源极跟随器执行将输出电压 恢复至期望电压的驱动。
在开关S3闭合的水平周期(t3至t5)内,在水平周期开始之后立 即闭合开关S5预定时间,并对负载25进行预充电。当预充电结束时, 打开开关S5,闭合开关S1,并执行使输出电压恢复至期望电压的操作。 由n沟道晶体管Ml的源极跟随器执行将输出电压恢复至期望电压的驱 动。
预充电的周期根据在递减计数器53中设置的预设值而变化。由开 关时间控制电路28设置所述预设值。开关时间控制电路28对选通信 号STB的脉冲数量进行计数,并基于栅极驱动器5驱动的栅极线6的 位置设置所述预设值。因此,可基于栅极驱动器5驱动的栅极线6的 位置设置预充电的周期,由此,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当将被驱动 的栅极线6远离输出电路13时,可使预充电周期变长。
图15A示出了当驱动第一行的栅极线61时输出电路13的输出波 形,其中,将预充电周期縮短。第一行或前几行的预充电周期可以是 零。图15B示出了当驱动最后一行的栅极线6n时输出电路13的输出 波形,其中,预充电周期最长。在图15B中,由虚线示出在远离输出 电路13的位置处的负载的远端的波形。
由于栅极驱动器5驱动TFT 10以将输出电路13的输出提供给液 晶电容器8,所以可如图16A至图16D示意性地示出液晶电容器8的 每一行的供电状态。换句话讲,在预充电周期tpl内对第一行的液晶电
容器8执行预充电,在预充电周期tp2内对第二行的液晶电容器8执行
预充电,并在预充电周期tpn内对最后一行的液晶电容器8执行预充电。 预充电周期可从最短周期线性增加至最长周期,或者可指数增加。通 过开关时间转换电路282的算术表达式或表来设置预充电周期的变化 量,所述开关时间转换电路282转换用于对选通信号STB进行计数的 计数器281的计数值。
以这种方式,开关时间控制电路28设置与驱动位置相应的预充电 周期,开关控制电路40基于预充电时间控制开关Sl至S5。由此,可 优化最远端的写入时间。
(第二实施方式)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用于具有预充电(过驱动)功 能的算术放大器的预充电的电压确定为正电源电压(VDD)或负电源 电压(VSS),并通过改变预充电时间优化该驱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预充电时间是常数,通过改变预充电电压(即,与期望电压不同的电 压)来优化该驱动。由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仅在于输出电路13, 所以下面将省略从整体上对液晶显示器件的描述。
图17示出了源驱动器4的数模转换器12和输出电路13中的每一 个的一个电路。输出电路13包括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开关控制电 路30、预充电电压控制电路31和LCD驱动放大电路60。将从图像数 据处理电路11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输入到DAC 12和最高有效位判定 电路27。将最高有效位判定电路27的输出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30。 将从控制电路2输出的选通信号STB输入到开关控制电路30和预充电 电压控制电路31。将开关控制电路30和预充电电压控制电路31的输 出输入到LCD驱动放大电路60。 LCD驱动放大电路60接收来自DAC 12的模拟信号,然后,将来自负载端Vout的数据信号输出到数据电极 7。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最高有效位判
定电路27包括图10中示出的与电路46,并判定数字图像信号的n个 最高有效位是否表示预定值,即所有n个位是否都表示"1"。在预充 电的必要性不取决于数字图像信号的值的情况下,可省略最高有效位 判定电路27。当开关控制电路30具有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在图10 中示出的构造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没有必要由驱动位置改变预充电 时间,由此预设值输入电路54保持固定值。
如图18所示,预充电电压控制电路31包括计数器311和计数电 压值转换电路312。计数器311是对输入到输入端的选通信号STB的 脉冲数量进行计数的二进制计数器。将计数器311的计数值输出到计 数电压值转换电路312。通过输入到计数器311的复位端的栅极驱动器 5的开始脉冲信号VSP来对计数值进行清零。因此,计数器311的计 数值表示在开始脉冲信号VSP已经示出驱动的行的开始之后由驱动器 5驱动的栅极线6的位置。
计数电压值转换电路312基于计数器311的计数值设置LCD驱动 放大电路60的预充电电压,然后将设置信号VCTL输出到LCD驱动 放大电路60。计数电压值转换电路312将与输入的计数值相应的电压 设置值保留在表中。计数电压值转换电路312包括数个转换表,根据 液晶面板1的清晰度等选择使用所述数个转换表之一。优选地,由控 制电路2选择转换表。当通过算术表达式表示计数值和电压值之间的 关系时,可以将计数电压值转换电路312构造为算术电路。
如图19所述,LCD驱动放大电路60包括微分放大部分91、 n沟 道晶体管M1、 p沟道晶体管M2、电流源部分92、预充电开关部分93 和开关Sl。n沟道晶体管Ml和p沟道晶体管M2构成源极跟随器的互 补输出级,以电气上放大微分放大部分91的输出。将n沟道晶体管 Ml和p沟道晶体管M2的源极连接到输出节点Vo。电流源部分92包 括串联在电源VDD和地GND之间的电流源Il、开关S2、开关S3和
电流源I2。将开关S2连接在输出节点Vo和电流源(电流流出)n的 一端之间,将所述电流源II的另一端连接到正电源VDD。将开关S3 连接在输出节点Vo和电流源(电流流入)12的一端之间,将所述电流 源12的另一端接地。经开关Sl将输出节点Vo连接到负载端Vout。预 充电开关部分93包括串联连接在电源VDD和地GND之间的可变恒压 源97、开关S4、开关S5和可变恒压源98。将开关S4连接在负载端 Vout和可变恒压源97的一端之间,将可变恒压源97的另一端连接到 正电源VDD。将开关S5连接在负载端Vout和可变恒压源98的一端之 间,将所述可变恒压源98的另一端接地。将作为开关S4和开关S5的 连接节点的负载端Vout连接到负载25 (液晶面板)。
由开关控制电路30控制开关Sl至S5的打开/闭合。由预充电电 压控制电路31控制可变恒压源97和98的电压。例如,可由多个电源 和开关来构成可变恒压源97和98。微分放大部分21是轨对轨输入/输 出放大器。此类放大器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并且不直接涉及 本发明。因此,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LCD驱动放大电路60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LCD驱动放大 电路20类似的方式工作。不同之处在于由于在预充电操作中开关S4 和S5的闭合从负载端Vout输出的电压是由预充电电压控制电路31设 置的电压,而不是电源电压VDD或地电压GND。由于其他操作相同, 所以省略了对LCD驱动放大电路20的工作的描述。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输出电路13的输出波形的示例。图20A 示出了当由栅极驱动器5驱动第一行的栅极线61时输出电路13的输 出波形。在这种情况下,预充电电压是电压Vpl。图20B示出了当由 栅极驱动器5驱动第n行的栅极线6n,即最后一行的栅极线时,输出 电路13的输出波形。在这种情况下,预充电电压是电压Vpn。预充电 电压可根据驱动的行线性变化,或从电压Vpl到电压Vpn指数变化。 所述变化还可是逐步的。
已经给出了根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驱动的行,预充电时间变化的 输出电路和根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驱动的行,预充电电压变化的输出 电路的描述。只要不存在矛盾,可将其组合。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预充电时间或电压变化的LCD驱动器作为
LCD模块,即使对离LCD驱动器最远的最远端处的线,甚至用大面板 的上面所述的单排驱动,也能实现足够高的驱动性能。因此,LCD驱 动器的数量可从传统所需的LCD驱动器的数量中减小,从而实现降低 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器,驱动在矩阵中设置的电容性负载电路的列方向上对齐的扫描电极;以及源极驱动器,驱动在所述电容性负载电路的行方向上对齐的数据电极,其中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在所述行方向上对齐的多个输出电路,用于分别驱动所述数据电极,以及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的每一个在基于由所述栅极驱动器驱动的扫描电极的位置改变预充电量之后,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多个 输出电路中的每一个包括幅度判定电路,所述幅度判定电路判定将要 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幅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当判定所述图像数据的幅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时,在改变所述预 充电量之后,所述幅度判定电路驱动所述每一个数据电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其中,所述幅度 判定电路基于表示所述图像数据的幅度的数字数据的最高有效位中的 至少一个来进行判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幅度判定电路包括与电路,所述与电路接收所述数字数据的n个最高有效位,并随后输出所述n个最高有效位的逻辑乘积,以及当所述所有的n个最高有效位都为"1"时,则判定所述图像数据 的幅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由此在改变所述预充电量之后驱动所述每 一个数据电极。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其中,在根据所述栅极驱动器驱动的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输出电路的 输出端之间的距离线性增加所述预充电量之后,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 的每一个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其中,在根据由所述栅极驱动器驱动的所述扫描电极和所述输出电路 的输出端之间的距离指数增加所述预充电量之后,所述多个输出电路 中的每一个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
7. 根据权利要求5和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 其中,当所述栅极驱动器驱动距离所述输出电路的输出端最近的扫描 电极时,在将所述预充电量设置为零之后,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的每 一个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的每一个输出电路基于所述栅极驱动器驱 动的扫描电极的位置控制预充电时间以改变所述预充电量。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的每一个输出电路基于所述栅极驱动器驱 动的扫描电极的位置控制预充电电压以改变所述预充电量。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用于液晶显示器件的 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电容性负载电路构成在所述液晶显示器件中安 装的液晶面板。
11. 一种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包括栅极驱动步骤,驱动在矩阵中设置的电容性负载电路的列方向上 对齐的扫描电极;以及源极驱动步骤,通过基于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扫描电极 的位置改变预充电量来驱动在所述电容性负载电路的行方向上对齐的 每一个数据电极。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还包括 幅度判定步骤,判定在所述源极驱动步骤中,将要输入的图像数据的幅度是否超过预定阈值,以及当在所述幅度判定步骤中判定所述图像数据的幅度超过所述阈值 时,通过改变所述预充电量,驱动所述每一个数据电极的步骤。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其中,在所述 幅度判定步骤中,基于表示所述图像数据的幅度的数字数据的最高有 效位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判定。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其中,所述幅 度判定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当所有n个最高有效位都为"1"时,判定所述图像数据的幅度超过所述预定阈值,并随后在改变所述预充电量 之后驱动所述每一个数据电极。
15.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 法,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根据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所述扫描电极和在所述源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所述数据 电极的驱动点之间的距离线性增加所述预充电量之后,驱动所述每一 个数据电极。
16.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根据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所述扫描电极和在所述源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所述数据 电极的驱动点之间的距离指数增加所述预充电量之后,驱动所述每一 个数据电极。
17. 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当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 中驱动距离所述数据电极的驱动点最近的扫描电极时,在将所述预充 电量设置为零之后,驱动所述每一个数据电极。
18.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方法,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步骤包括基于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的 扫描电极,通过控制预充电时间来改变所述预充电量的步骤。
19.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容性负载驱动 方法,其中,所述源极驱动步骤包括基于在所述栅极驱动步骤中驱动 的扫描电极,通过控制预充电电压来改变所述预充电量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节省功耗的同时能够运用改进的驱动性能的驱动电路。电容性负载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器,驱动在矩阵中设置的电容性负载电路的列方向上对齐的扫描电极;和源极驱动器,驱动在电容性负载电路的行方向上对齐的数据电极。所述源极驱动器包括在行方向上对齐的多个输出电路,用于驱动各个数据电极。所述多个输出电路中的每一个在基于由所述栅极驱动器驱动的扫描电极的位置改变预充电量之后驱动相应的数据电极。
文档编号G09G3/36GK101339752SQ20081013560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
发明者西村浩一 申请人:恩益禧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