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环形活页夹的紧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21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环形活页夹的紧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保持活页页面等的环形活页夹,并且特别地涉及用于将环 机构附连到笔记本封面或其它底板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环形活页夹通常通过使用铆钉将环机构固定到底板(例如笔记本封面)而 制成。环机构通常包括一支撑多个环的本体或支架,所述环用于保持诸如打孔页面的活页 页面。可通过将铆钉穿过封面和支架中的孔而将环机构固定到封面。然后以防止铆钉从开 口退出的方式使各铆钉的尾部(例如通过冲压)变形,以将环机构固定到封面。一旦以此 方式组装,环机构和封面会在环形活页夹的整个使用寿命中永久地保持在一起。一些现有技术的环形活页夹使用这样的紧固系统,其在环机构与环机构附连于其 上的封面或其它底板之间提供可释放的连接。例如,美国专利公报No. 20070048077 (Cheng) 公开了一种环形活页夹,其中环机构通过夹具可释放地固定到笔记本封面或其它底板。夹 具在封面的边缘周围从封面的内表面延伸到封面的外表面。美国专利No. 5,拟4,811(To)公开了一种环形活页夹,其包括一可释放地将环机 构固定到笔记本封面或其它底板的紧固装置。‘811专利中公开的环机构以可滑动方式安 装在附连于笔记本封面的板部件上。当环机构在板部件上滑动就位时,弹簧将销推进板部 件之一中的开口内,以限制滑移并将环机构保持在位。为了从封面取下环机构,用户使用位 于环机构支架顶部上的旋钮将销拉出开口,并使环机构滑动离开板部件,以使得环机构与 封面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以快速和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到底板——例如笔记 本封面——的环机构。所述环机构包括长形的本体,本体具有延伸贯穿的孔。所述机构还 包括用于保持活页页面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 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本体支撑,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 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 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述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 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 下活页页面。所述机构包括保持件,其适于固定到所述本体。所述机构还包括紧固件,紧固 件适于将所述环机构连接到所述底板。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安装柱。 所述安装柱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使得所述安装柱能够容纳在所述孔中。所述紧固件和保持 件相对于彼此以及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构造和布置使得在保持位置中彼此接合,在所述保持 位置中,所述紧固件容纳在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所述孔中。所述紧固件和保持件适于在以下 两个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转动(i)非保持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柱能够滑进和滑出所述孔,并 且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低;以及(ii)保持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以快速和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到底板的环机构。该 环机构具有本体,该本体具有延伸贯穿的孔。该机构包括用于保持活页页面的环。每个环 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本体支撑,以在 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 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述环从一个环 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形成不 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下活页页面。该机构包括紧固件,紧固 件适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本体固定到底板。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 非螺纹安装柱。所述紧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 保持位置用于相对于底板固定地保持所述本体,所述非保持位置用于从所述底板取下所述 本体和环。所述非螺纹安装柱在所述保持位置中位于所述孔中并固定到所述本体,而在所 述非保持位置中能够从所述本体释放。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如上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如上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其中所述底板具有开 口,当所述本体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底板时,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一 侧、而所述本体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侧,所述非螺纹安装柱延伸穿过所述底板中的开口。本发明的再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环形活页夹。该环形活页夹包括环机构。该环形活 页夹机构具有本体,该本体具有延伸贯穿的孔。该环形活页夹机构还具有用于保持活页页 面的环。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 本体支撑,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 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 述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 环部件形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下活页页面。该环形活 页夹还包括紧固系统。该紧固系统具有固定到本体并与孔对准的保持件。该紧固系统还包 括紧固件,该紧固件具有头部和从头部延伸的安装柱。该安装柱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尺寸和 形状设计为使得其可容纳在孔中以相对于本体和保持件滑移。当所述本体沿所述安装柱的 所述纵向轴线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以及当所述本体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纵向轴线处于不 同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时,所述紧固系统选择性地并可逆地从非保持状态 转换到保持状态,在所述非保持状态中,所述安装柱在所述孔中的滑移阻力相对较低,在所 述保持状态中,所述安装柱在所述孔中的滑移阻力相对较大。其它目的和特征部分地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地将在下文中指出。


图1是本发明的环形活页夹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环形活页夹的立体图,示出了其环处于打开的位置;图3是环形活页夹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适用于环形活页夹的保持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保持件的俯视平面图6是适于将环形活页夹的支架固定到底板的紧固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是紧固件的俯视平面图;图8是紧固件的侧视图;图9是沿包括图8中的线9-9的平面截取的紧固件的剖面图;图IOA-图IOD示出紧固件插入保持件中并从非保持位置转动到保持位置的顺 序;图IlA和图IlB分别是处于非保持状态和保持状态的紧固件与保持件的俯视平面 图;图12A-图12C是环形活页夹的立体图,其中机构的某些部分被移除以显示使用保 持件和紧固件将环形活页夹支架固定到底板;图13A-图13C是示出使用保持件和紧固件将环机构固定到底板的侧视剖面图;以 及图14是类似于图13C的侧视剖面图,示出使用更厚的底板更换原底板之后的活页夹。全部附图中相应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应的零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示出总体上以101表示的本发明环形活页夹的一个实施例为三环笔记 本。笔记本101包括封面103(广泛而言为“底板”)和环机构105,该环机构105可操作以 选择性地保持和释放活页页面或其它能够容纳在环上的物件(未示出)。所示的实施例的环机构包括本体121 (例如长形支架)和用于保持活页页面的环 131(例如三个环)。各环131适当地包括第一环部件133和第二环部件135。第一环部件 133和第二环部件135由本体121支撑,以在闭合位置(图1)和打开位置(图2、之间相 对彼此运动。在闭合位置中,第一环部件133和第二环部件135形成基本上连续、闭合的环 圈,以允许由环131保持的任何活页页面(未示出)可沿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 部件。相反地,在打开位置中,第一环部件133和第二环部件135形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 以添加或取下活页页面。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使用各种不同的环机构,并且图中所示的特 定环机构105只是适当的环机构的一个示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适于在本发明的环形 活页夹中使用的许多不同的环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笔记本封面103具有一脊部107。封面103的前面板109和后 面板111沿脊部的相对侧铰接到脊部107上。封面103的面板109、111可相对于脊部107 移动,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式选择性地暴露和覆盖由环机构105保持的活页页 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环机构105邻近脊部107地固定到后面板111上。然而,如果需要, 环机构105可固定到笔记本封面103的不同部分。虽然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为笔记本, 但可以理解的是,其它环形活页夹(即不是笔记本的环形活页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除了笔记本封面之外,底板适当地可以是与文件夹、记录板夹、日程本(planner)、公 文包等相关的结构。环形活页夹101包括紧固系统141,紧固系统141可操作以可释放地将环机构105 固定到底板103。例如,紧固系统141适当地可选择地并且可逆地在保持状态与非保持状态之间转换,在保持状态中,紧固系统可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103,在非保持状态中,紧固 系统容许环机构从底板无损地分离。此外,紧固系统141可用来在环机构105和底板103 已经分离后将环机构105重新固定到底板103。如果需要,可更换环机构105或底板103, 并且可使用紧固系统141将更换后的物件固定到其配对物。例如,紧固系统141允许用新 底板更换破旧或损坏的底板,或用新的环机构更换破损的环机构。所示实施例中的紧固系统141包括固定到环机构105的保持件151 (图4_图5)和 可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间选择性相对于保持件移动的紧固件161 (图6-图9)。在保 持位置中,紧固件161和保持件151彼此固定并且可操作以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103。 相反地,在非保持位置中,保持件151和紧固件161可容易地彼此分离并从而允许环机构 105从底板103无损地分离。虽然用来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的保持件和紧固件的数目 可变化,但图中的环机构105通过两个保持件151和两个紧固件161固定到底板。成对的 保持件/紧固件中的各紧固件161相对于相应的保持件151适当地移动到保持位置,以将 紧固系统141转换到其保持状态;各紧固件适当地移动到其非保持位置,以将紧固系统转 换到其非保持状态。保持件151适当地是彼此基本相同的,紧固件161也是如此。因此,对 一对保持件151和紧固件161的描述将足以描述紧固系统14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 范围内,在此所述的该成对保持件151和紧固件161可结合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紧固结构使 用,该紧固结构包括其中紧固件和保持件中的一者或两者不同于在此所述的紧固件和保持 件的紧固件/保持件对。如图4和图5所示,保持件151具有环形部分153,该环形部分153限定用于容纳 紧固件161的一部分的中心开口 157。至少一个齿155从保持件的环形部分153径向向内 延伸到开口 157中。例如,如图5所示,保持件151适当地包括一对相对的齿155,该对相对 的齿155从开口的相对侧径向向内延伸到开口 157中。各齿155适当地由弹性材料(例如 钢等)制成并且相对于保持件151的环形部分153倾斜。如图5中最佳地示出,在各齿155 的相对侧上,切口 156从开口 157延伸到保持件151的环形部分153,以便于齿相对于保持 件环形部分的弯曲。沿开口 157的周向,在齿155之间还存在有间隙159(例如如所示实施 例中的两个间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从前文意识到所示实施例中的保持件151为齿形 弹簧垫圈的类型。保持件151适当地为一体结构,其中环形部分153和齿155彼此成一体 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如附图中所示,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使用非一体式的保持件。图6-图9示出可结合上述保持件151使用以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103的紧 固件161的一个实施例。紧固件161具有头部163和从该头部延伸的安装柱165。虽然在 本发明的范围内头部的形状可变化,但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161的头部163为大体上 平坦的圆盘。安装柱165的纵向轴线167大体上垂直于圆盘形头部163。紧固件161适当地是不带螺纹的紧固件,且安装柱165适当地基本上不设螺纹。如 图所示,安装柱165具有至少一个侧部171,在沿安装柱纵向轴线167的同一轴向位置处, 该侧部171的径向位置比安装柱的另一侧部169离纵向轴线167更远。例如,如图7和图 9所示,安装柱165具有位于安装柱的相对侧上的两个平坦侧部169。安装柱165还具有位 于平坦侧部169之间的、处于安装柱相对侧上的凸出侧部171。凸出侧部171适当地可以是 大体圆柱形的部段,如图7所示。例如,所示实施例中的凸出侧部171为中心轴线与安装柱 165纵向轴线167重合的圆柱体的一部分。各平坦侧部169适当地具有平行于安装柱165CN 102049923 A说明书5/8页纵向轴线167延伸的平面表面。所示实施例中的平坦部169的表面也基本上彼此平行。凸 出侧部171在径向上比平坦侧部169离纵向轴线167更远。安装柱的至少一个其它部分适当地在径向上比凸出侧部171更远离轴线167以形 成一止挡173。例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安装柱165具有两个位于安装柱165相对侧上的止 挡173。所示实施例的止挡173为在平坦侧部169与凸出侧部171之间沿安装支柱165的 相对侧基本上平行于纵向轴线167延伸的长形肋。然而,止挡可具有落在本发明范围内的 其它构造。如图所示,安装柱165具有邻近头部163的圆柱形基部179。此基部179的横截 面形状基本上为圆形。至少一个横向狭槽175设置在安装柱165的与头部163相对的端部 183中,以有利于通过工具(例如螺丝起子S)转动紧固件161,如稍后所述。安装柱165的 位于基部179与邻近安装柱端部183的锥形部177之间的部段181适当地具有一外表面, 该外表面沿该部段的长度Ll (图8)具有基本一致的非圆形横截面形状185 (图9)。此部段 181的长度Ll容许保持件151的位置相对于紧固件161沿安装柱165的纵向轴线167变 化。此部段的长度Ll适当地在约7mm到约17. 5mm的范围内。图IOA-图IOD示出其中紧固件161和保持件151从它们的非保持位置移动到它 们的保持位置的顺序。紧固件161的安装柱165如图IOA中的箭头A所示沿其轴线167移 动到保持件151的开口 157内。如图IOB所示,保持件151和紧固件161定向成使得安装 柱165的平坦侧部169在安装柱插入开口 157内的期间与保持件的齿155径向对准。在此 定向中,安装柱165的凸出侧部171与位于保持件151的齿155之间的间隙159径向对准。 在此定向中,安装柱165与保持件151之间存在充足的空隙,以容许安装柱以很小的阻力或 没有阻力地以非转动的方式滑移进入和离开保持件的开口 157。例如,安装柱165相对侧上 的平坦部169之间的距离适当地小于齿155之间的距离,使得在非保持位置中至少一个齿 不会接触安装柱。然而,在非保持位置中,两个齿巧5都可接触安装柱165而不背离本发明 的范围。为了将紧固件161移动到其保持位置,紧固件绕安装柱165的纵向轴线167相对 于保持件151转动(例如通过螺丝起子S或其它工具),如图IOC所示。此转动使得安装 柱165的凸出侧部171与保持件151的齿155径向对准。此转动适当地持续,直到止挡173 移动到与齿155的侧部接触,如图IOD所示。此时,紧固件161和保持件151处于其保持位 置。止挡173限制紧固件161相对于保持件151进一步转动,所以在将紧固系统141转换 到其保持状态时用户不需要担心紧固件过度转动。紧固件161转过较小角度就足以使紧固 件在其非保持位置与保持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件161转过适当地 不超过约180度、更适当地不超过约90度、以及再更适当地不超过80度的角度就足以使紧 固件在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移动。当紧固件161和保持件151处于保持位置中时,保持件151的齿155接合并抵接 安装柱165的凸出侧部171,凸出侧部171彼此之间比侧部169相距更远。该接合抵抗紧固 件161沿箭头B(图10D)方向的运动。熟悉普通齿形弹簧垫圈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 与安装柱165沿箭头B方向的滑移相关的摩擦力将导致保持件151的齿155向下弯曲(当 如图IOD所示定向时),这会使齿的自由端移动得更加靠近安装柱的纵向轴线167。因此, 弹性齿155的此弯曲增加了保持件151施加在紧固件161上的夹持力,并导致保持件提供相当大的阻力以阻止安装柱165从开口 157退出。当紧固件转动到保持位置时(图10D),如果保持件处于沿安装柱轴线167的不同 位置,只要保持件151的齿155在沿部段181长度的某位置处接合凸出侧部171,保持件151 施加到紧固件161安装柱165的夹持力就能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施加。例如,图IOB-图 IOD中的虚线保持件151'除了其处于沿安装柱165轴线167的不同位置外基本上与保持 件151相同。尽管保持件151'的轴向位置不同,紧固件161如图IOA-图IOD所示的转动 也将导致保持件151'以与保持件151相同的方式抵抗安装柱165的退出。因此,紧固系 统141容许保持件151相对于紧固件161在轴向位置上的相当大的变化,而不会影响紧固 系统在其保持状态与非保持状态之间转换的能力。从前文可以理解的是,当保持件151处 于安装柱165的部段181——所述部段181具有基本上一致的横截面形状185——的两个 端部之间的基本上任何轴向位置时,紧固件161能以基本上相同的方式转动到保持位置。图IOA-图IOD所示的顺序是可逆的。为了将紧固件161从其保持位置移动到其 非保持位置,沿反方向转动紧固件161以使其回到图IOB所示的定向,其中安装柱165的平 坦侧部169与齿155径向对准。一旦安装柱165的平坦侧部169与齿155重新对准,紧固 件161和保持件151就回到非保持位置,并且从保持件151退出安装柱165的阻力很小或 没有阻力。基于本说明书的目的,对于安装柱165的运动的“较低阻力”包括对该运动没有 阻力的情形。保持件151通过一固定到环机构的本体121(例如支架)的筒形衬套191固定到环 机构105,例如如图12A-图12C和图13A-图13C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筒形衬套191 延伸穿过本体121中的孔193,并且该本体具有径向向内延伸到形成于筒形衬套顶部的环 形槽197中的唇部195,以将筒形衬套固定到环机构105的本体。所示实施例中的筒形衬 套191在其底部具有一弯曲的下缘201以及在下缘上方径向向内延伸的台肩203。弯曲的 下缘201和台肩203共同限定一朝向内侧的环形槽199,保持件151的外周容纳在该槽199 中,以使得保持件锁定在下缘与台肩之间。衬套191具有与保持件151的开口 157对准的 中心开口 205。保持件151相对于衬套191固定、并且衬套相对于本体121固定(例如利用 来自于夹持力的摩擦力、粘合力等),以防止保持件相对于环机构105本体的转动。为了通过紧固系统141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103(例如封面),环机构的本体 121定位成使得保持件151和筒形衬套191中的一者与底板中的开口 211对准。开口 211 适当地足够大以容纳紧固件161的安装柱165,但其尺寸和/或形状设计成防止紧固件161 的头部163穿过该开口。紧固件161的安装柱165 (沿图12A和图13A的箭头A的方向) 插入底板103中的开口 211内、穿过保持件151中的开口 157、并进入衬套191的中心开口 205,从而使得紧固件的头部163相对于环机构105位于底板的相对侧上。在安装柱165的 插入期间,紧固件161和保持件151处于它们的非保持位置。例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 装柱165上的平坦侧部169与保持件151的齿155径向对准,从而使得安装柱插入经过保 持件的阻力很小或没有阻力。当紧固件161的头部163邻近底板103时,紧固件相对于环机构105的本体 121(例如支架)和保持件151适当地转动,以将紧固件移动到其保持位置。例如,可适当地 将螺丝起子S插入安装柱165端部上的狭槽175内,并转动螺丝起子S以转动紧固件161, 如图12B-图12C和图13B-图13C所示。尽管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安装柱165的端部设置单个狭槽175,但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安装柱的端部可设有多个狭槽(例如用于与十字头型 螺丝起子(Phillips head screwdriver) 一起使用)或不同的工具接合构型——例如与内 六角扳手一起使用的六角形凹部。如果需要,可通过用户的手指或如桌面的工作面(都未示出)来保持紧固件头部 162以使其邻近底板103,同时使用螺丝起子S转动紧固件161。在已转动紧固件161而使 得安装柱165的凸出部171与齿155径向对准后,止挡173接合齿155以防止紧固件的过 度转动。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一对紧固件和保持件移动到保持位置可能就足以将保持系 统转换到其保持状态。然而,使用多对紧固件/保持件来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底板103可 能是有利的。因此,将紧固系统141从其非保持状态转换到其保持状态可包括将多个紧固 件相对于相应的保持件移动到它们的保持位置。如图13C中最佳地示出,当紧固系统141处于其保持状态并将环机构固定到底板 103时,紧固系统141适当地不会延伸到环机构103的顶部之上。例如,环机构105的本体 121中的孔193形成在位于环机构105顶部的凹陷部223的底部处。因此,即使安装柱165 延伸贯穿环机构105的整个孔193,安装柱的顶部也可位于环机构105本体121的顶部221 的下方。还要注意的是,安装柱165不需要延伸贯穿整个环机构105来将环机构固定到底 板103。由于紧固系统141的构件可布置成使得它们不会延伸到环机构105的顶部221之 上,所以紧固系统141不会降低环机构保持活页页面的能力。这也减小了衣服或其它材料 可挂在紧固系统141上的可能性,并减小了用户不小心在紧固系统上刮伤或以其它方式伤 害自己的可能性。如果希望从底板103分离环机构105以更换该机构或底板(或由于任何其它原 因),可通过(例如使用螺丝起子幻转动紧固件161以使安装柱165的平坦部169与保持 件的齿155重新对准而将紧固系统从其保持状态转换到其非保持状态。一旦紧固系统141 处于非保持状态,底板103和环机构105就可分离,在此过程中将安装柱165拉出衬套191 和保持件151。如果需要,可更换环机构105或底板103并以与上述基本相同的方式将原来 的环机构或底板固定到其更换的配对物。由于紧固件161可在保持件151 (并因此环机构105的本体121)沿安装柱纵向轴 线167处于各种不同位置时移动到保持位置的能力,紧固系统141还有利于用具有非常不 同的厚度的底板更换底板103。例如,图14示出上述紧固系统141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厚 度为T2的更换底板103',该厚度T2比图13C所示的底板103的厚度Tl更厚。使用同一 紧固系统141将环机构固定到具有不同厚度的底板的能力避免了使更换的底板与紧固系 统/环机构相匹配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使用各种各样的不同底板更换原底板。还要注意的是,底板103中的开口 211与设置在常规环形活页夹——其使用铆钉 将环机构固定到底板——的底板中的开口对应。因此,可设想的是,上述紧固系统141可用 来将环机构105固定到制造用于常规环形活页夹的底板。即,不需要对制造成具有用于常 规铆钉的孔的普通底板进行改装以用作上述底板103。在已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情况下,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 的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改型和变型是可能的。当介绍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元件时,用语“一”、“一个”、“该”和“所述”应当 意味存在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应当是开放式的并且意味可具有除所列元件外的其它元件。鉴于上述,可看出本发明的几个目的得以实现且获得了其它有利结果。由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在上述产品和方法中作出各种改变,所以 预期的是,包含在以上描述中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都应当解释为说明性的而不是 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以快速和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到底板的环机构,所述环机构包括长形的本体,其具有延伸贯穿的孔;环,其用于保持活页页面,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 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本体支撑,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 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 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述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 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 下活页页面;保持件,其适于固定到所述本体;以及紧固件,其适于将所述环机构连接到所述底板,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 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使得所述安装柱能够容纳在所述孔中,所述紧固件和保持件相对于彼此以及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构造和布置使得在保持位置 中彼此接合,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所述紧固件容纳在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所述孔中,所述紧固 件和保持件适于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转动(i)非保持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柱能 够滑进和滑出所述孔,并且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低;以及(ii) 所述保持位置,其中所述安装柱相对于所述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保持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柱的开口和 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开口中的齿,并且其中所述齿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接触并抵接所述安装 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包括一部段,所述部段具有一在相对 端之间延伸的长度和沿其长度基本一致的非圆形横截面形状,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所述齿 在其端部之间接触所述部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具有一与所述头部相对的端部,所述 相对的端部中具有至少一个横向狭槽以利于通过工具相对于所述保持件转动所述紧固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包括止挡,所述止挡定位成限制所述 紧固件相对于所述保持件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止挡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具有平坦侧部,在所述非保持位置 中,所述平坦侧部与所述齿径向对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保持件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安装柱的开口和 一对径向向内延伸到所述开口中的相对的齿,并且在所述保持位置中,所述两个齿都与所 述安装柱接触,而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中,所述齿中的至少一者不与所述安装柱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具有平坦侧部,在所述非保持位置 中,所述平坦侧部与所述齿径向对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当所述保持件 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轴线处于第一位置时以及当所述保持件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轴线处 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紧固件和所述保持件能够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与所述保持位置之间彼此 相对转动,所述第二位置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轴线与所述第一位置隔开。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环机构,其中,当所述保持件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轴线定位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基本上任何位置处时,所述紧固件和所述保持件能 够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与所述保持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孔为第一孔,所述保持件为第一保持件,且 所述紧固件为第一紧固件,并且其中所述环机构的所述本体具有延伸贯穿的第二孔,所述 环机构还包括第二保持件,其适于固定到所述环机构的本体;以及第二紧固件,其适于将所述环机构连接到所述底板,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 述头部延伸的安装柱,所述第二紧固件和第二保持件相对于彼此以及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构造和布置使得在 保持位置中彼此接合,在该保持位置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容纳在所述长形的本体的所述第 二孔中,所述第二紧固件和第二保持件适于在以下两个位置之间彼此相对转动(i)非保 持位置,其中所述第二紧固件的安装柱能够滑进和滑出所述第二孔,并且所述第二紧固件 的安装柱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低;以及(ii)所述保持位置,其中所述 第二紧固件的安装柱相对于所述第二保持件滑移的阻力相对较大。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其中,所述紧固件能够操作以在所述 紧固件相对于所述本体转过一不超过约180度的角度时从所述底板释放所述本体。
15.一种用于以快速和可释放的方式连接到底板的环机构,所述环机构包括本体,其具有延伸贯穿的孔;环,其用于保持活页页面,每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 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本体支撑,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 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 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述环从一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 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形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 下活页页面;以及紧固件,其适于以可释放的方式将所述本体固定到底板,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 述头部延伸的非螺纹安装柱,所述紧固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在保持位置和非保持位置之 间转动,所述保持位置用于相对于底板固定地保持所述本体,所述非保持位置用于从所述 底板取下所述本体和环,所述非螺纹安装柱在所述保持位置中位于所述孔中并固定到所述 本体,而在所述非保持位置中能够从所述本体释放。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柱的端部具有至少一个横向狭槽,以 有利于通过工具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紧固件。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机构,其中,所述紧固件能够操作以在所述紧固件相对于 所述本体转过一小于约180度的角度时从所述底板释放所述本体。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所述底板具有开口,当所述本体通过 所述紧固件固定到所述底板时,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而所述本体位于 所述底板的相对侧,所述非螺纹安装柱延伸穿过所述底板中的开口。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环机构与底板的组合,其中,所述底板包括脊部、以及沿所述 脊部的相对侧铰接到所述脊部的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面板能够相对于所述脊部移动以选择性地覆盖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页面。
20. 一种环形活页夹,包括环机构,其包括(a)本体,其具有延伸贯穿的孔;以及(b)环,其用于保持活页页面,每 个环包括第一环部件和第二环部件,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由所述本体支撑, 以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彼此相对移动,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 第二环部件共同形成基本连续、闭合的环圈以允许由所述环保持的活页页面沿所述环从一 个环部件移动到另一个环部件,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一环部件和所述第二环部件形 成不连续、打开的环圈以用于添加活页页面或从所述环取下活页页面;以及紧固系统,其包括(i)保持件,所述保持件固定到所述本体并与所述孔对准;以及 ( )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头部和从所述头部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安装柱具有纵向轴线, 并且所述安装柱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使得其能够容纳在所述孔中以相对于所述本体和保 持件滑移,其中,当所述本体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纵向轴线处于第一轴向位置时、以及当所述本 体沿所述安装柱的所述纵向轴线处于不同于所述第一轴向位置的第二轴向位置时,所述紧 固系统能够选择性地并可逆地从非保持状态转换到保持状态,在所述非保持状态中,所述 安装柱在所述孔中的滑移阻力相对较低,在所述保持状态中,所述安装柱在所述孔中的滑 移阻力相对较大。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用于环形活页夹的紧固系统。用于保持活页页面的环机构具有可与保持件接合以将环机构安装到笔记本或其它底板上的紧固件。紧固件和保持件的构造和布置使得它们能够在保持位置与非保持位置之间转动。通过紧固件和保持件的相对转动将环机构快速安装到笔记本上或将其从笔记本取下。
文档编号B42F13/14GK102049923SQ2009101744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
发明者张泽域 申请人:国际文具制造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