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66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技术领域[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演化生成的。当时由于太 阳星云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 体系统——太阳系。太阳系的成员包括一颗恒星、九大行星、至少六十三颗卫星、约一百万 颗小行星、无数的彗星和星际物质等。而在这其中,九大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及其自身的自 转包含了众多的宇宙奥秘。[0003]目前,现有的旋转天体演示仪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机械传动的,另一种是有 机械传动的。没有机械传动的结构简单,不能令青少年对天体的运行规律有直观、感性的认 识,从而造成了这方面教学演示的盲目性;有机械传动的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另 外,在众多的娱乐机械方面,也没有一款娱乐机械能够生动的演示出太阳系九大行星围绕 太阳公转及其自身白转的真实情景,更不能使青少年参与其中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 足。[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0006]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安装有减速机,减速机 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延伸至底座的外侧,且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手摇柄,所述减 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主轴的顶端安装有太阳模拟球,主轴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齿轮 一和U形皮带槽一,所述主轴上位于齿轮一与U形皮带槽一之间设有轴承一,轴承一上连接 有行星支撑板,行星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二,轴承二上插接有行星杆,行星杆的顶端 安装有行星模拟球,且行星杆的底部与U形皮带槽一相对应的位置装有U形皮带槽二,U形 皮带槽二通过皮带与U形皮带槽一连接,所述行星支撑板上靠近轴承一的一端安装有齿轮 二,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连接,且齿轮二的外侧啮合有齿圈,齿圈与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架固 定连接。[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外壳,外壳的顶端设有与太阳模拟球和行星模拟 球走向相配合的轨道槽,轨道槽的一侧设有相对应的支架插口,所述外壳上与手摇柄相对 应的位置设有连接杆插孔。[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且体积小,通过合理 的机械传动方式演示出了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奥秘,可以让青少年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 宇宙的奥秘,从中掌握更多的天体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0009]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减速机与主轴之间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齿轮二与主轴及齿圈之间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行星支撑板与主轴之问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0016]1、底座;2、减速机;3、连接杆;4、手摇柄;5、主轴;6、太阳模拟球;7、齿轮一 ;8、U 形皮带槽一 ;9、轴承一 ;10、行星支撑板;11、轴承二 ;12、行星杆;13、行星模拟球;14、U形 皮带槽二 ;15、皮带;16、齿轮二 ;17、齿圈;18、支架;19、外壳20、轨道槽;21、支架插口 ; 22、连接杆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包括底座 I,所述底座I顶端中部安装有减速机2,减速机2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延伸 至底座I的外侧,且连接杆3的末端安装有手摇柄4,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5, 主轴5的顶端安装有太阳模拟球6,主轴5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齿轮一 7和U形皮带槽一 8,所述主轴5上位于齿轮一 7与U形皮带槽一 8之问设有轴承一 9,轴承一 9上连接有行星 支撑板10,行星支撑板10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二 11,轴承二 11上插接有行星杆12,行星杆 12的顶端安装有行星模拟球13,且行星杆12的底部与U形皮带槽一 8相对应的位置装有 U形皮带槽二 14,U形皮带槽二 14通过皮带15与U形皮带槽一 8连接,所述行星支撑板10 上靠近轴承一 9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二 16,齿轮二 16与齿轮一 7啮合连接,且齿轮二 16的外 侧啮合有齿圈17,齿圈17与安装在底座I上的支架18固定连接。[0018]如图5所不,所述底座I的外侧设有外壳19,外壳19的顶端设有与太阳模拟球6 和行星模拟球13走向相配合的轨道槽20,轨道槽20的一侧设有相对应的支架插口 21,所 述外壳19上与手摇柄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杆插孔22。[0019]具体使用时,通过手动摇动手摇柄4来带动减速机2运动,再通过减速机2和主轴 5上的齿轮一 7来实现一个动力输入,多个扭力增加的动力输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 理如下[0020]当减速机2带动主轴5转动时,主轴5会带动齿轮一 7转动,从而带动齿轮二 16转 动,而由于齿轮二 16与齿圈17内啮合(齿圈17固定于支架18),从而带动行星支撑板10 绕主轴5转动,行星杆12会随行星支撑板10运动,实现了每个行星的公转速度不同。在实 现公转时,只要保证齿轮一 7尺寸不变,改变齿轮二 16和齿圈17的尺寸,就可以使行星支 撑板10的转速改变,从而改变行星杆12的转速。[0021]当主轴5转动的时,主轴5还会带动U形皮带槽一 8转动,U形皮带槽一 8通过皮 带15带动U形皮带槽二 14转动,从而带动行星杆12转动,实现每个行星的自转。实现自 转时,只要保证U形皮带槽一 8的尺寸不变,改变U形皮带槽二 14的尺寸大小,就可使行星 杆12的白转速度不同。[0022]本实用新型中,外壳19可以避免操作者在实际演示过程中发生衣服或手指被齿轮夹住、机械零件进入杂质影响精确传动以及外力破坏机械内部零件等的情况发生。[0023]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包括底座(I),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顶端中部安装有减速机(2),减速机(2)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延伸至底座(I)的外侧,且连接杆(3)的末端安装有手摇柄(4),所述减速机(2)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5),主轴(5)的顶端安装有太阳模拟球¢),主轴(5)的中部间隔设有若干齿轮一(7)和U形皮带槽一(8),所述主轴(5)上位于齿轮一(7)与U形皮带槽一(8)之间设有轴承一(9),轴承一(9)上连接有行星支撑板(10),行星支撑板(10)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二(11),轴承二(11)上插接有行星杆(12),行星杆(12)的顶端安装有行星模拟球(13),行星杆(12)的底部与U形皮带槽一(8)相对应的位置装有U形皮带槽二(14),U形皮带槽二(14)通过皮带(15)与U形皮带槽一⑶连接,所述行星支撑板(10)上靠近轴承一(9)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二(16),齿轮二(16)与齿轮一(7)啮合连接,且齿轮二(16)的外侧啮合有齿圈(17),齿圈(17)与安装在底座(I)上的支架(1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外侧设有外壳(19),外壳(19)的顶端设有与太阳模拟球(6)和行星模拟球(13)走向相配合的轨道槽(20),轨道槽(20)的一侧设有相对应的支架插口(21),所述外壳(19)上与手摇柄(4)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连接杆插孔(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天体娱乐教学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中部安装有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末端安装有手摇柄,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轴,主轴的顶端安装有太阳模拟球,主轴的中部问隔设有若干齿轮一和U形皮带槽一,所述主轴上位于齿轮一与U形皮带槽一之间设有轴承一,轴承一上连接有行星支撑板,行星支撑板的另一端安装有轴承二,轴承二上插接有行星杆,行星杆的顶端安装有行星模拟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且体积小,通过合理的机械传动方式演示出了行星公转和自转的奥秘,可以让青少年在娱乐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宇宙的奥秘,从中掌握更多的天体知识,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文档编号G09B27/02GK202838808SQ20122055300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李吉喆, 艾博, 李玉容, 钱晨昊, 韩江磊, 帅志昂, 白俊维, 辛立柱, 王艺歌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