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376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显示面板的周边具有外框的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其外框构件彼此的连接部的高低差、缝隙得以进一步减小。在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1)、以及覆盖该显示面板(1)的周边部的矩形框状的外壳(3)的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壳(3)由构成矩形框各条边的构件的端部彼此对接连接而构成,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
【专利说明】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视频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该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电视接收装置中,为了使外壳既美观又高档,有时会使用铝壳。使用铝的外壳由四根外框构件构成。使用挤压加工来形成各外框构件。
[0003]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通过组合外框构件来形成外壳,因此加工误差会导致外框构件之间产生高低差、缝隙等。
[0004]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将通过铝的挤压加工而形成的四根外框构件连接成矩形而构成的电视接收装置的外壳。各外框构件的端部相对于外框构件的长边方向呈直角。还记载有:在连接相邻的两个外框构件时,一个外框构件的端面与另一个外框构件的内表面相对接,且在对接部分放置角托架(在L字形连接件的侧面设置三角形构件而得到)来进行固定。
[0005]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具有前壳和后壳的电视接收装置中,后壳由4个外框构件连接成矩形。各外框构件的端面相对于外框构件的长边方向倾斜约45度。在外框构件中,沿着该外框构件的长边方向从外框构件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形成有凹槽。还记载有:在连接两个外框构件时,将大致呈L字形的连接件插入相邻外框构件的凹槽中,从而使两个外框构件的端面相对接,并利用螺钉紧固来进行固定。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 - 190997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 - 1360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然而,在上述外壳中,相邻的两个外框构件的接触面为平面,而且仅由连接件来限制外框构件的位置,从而在两个外框构件的连接部容易产生高低差、缝隙。
[0012]若产生了高低差、缝隙,则有损外壳的美观,从而导致商品价值的降低。由此,对于外壳的组装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
[001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外壳的显示装置及电视接收装置,其外框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部的高低差、缝隙得以减少。
[0014]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5]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覆盖该显示面板的周边部的矩形框状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由构成矩形框各条边的构件的端部彼此对接并连接而成,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0016]本发明中,由于在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有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构成外壳的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17]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限制部包括: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在一个构件上,从所述对接端部向长边方向突出;以及突起承接部,该突起承接部设置在另一个构件上,与所述关起部卡合。
[0018]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一个构件上的突起部与设置在另一个构件上的突起承接部相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构成外壳的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19]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以突出长度或前端形状不同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所述突起承接部是设置为能分别让多个突起部插入的孔部。
[0020]本发明中,由于设置有多个所述突起部,并将所述突起承接部设置为孔部,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进一步减小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21]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承接部是设置为能与所述突起部嵌合的凹陷。
[002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一个构件上的突起部与设置在另一个构件上的凹陷状的突起承接部相卡合, 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构成外壳的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23]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个构件还具备从所述对接端部向长边方向突出的第二突起部,所述一个构件还具备与所述第二突起部卡合的第二突起承接部。
[0024]本发明中,由于所述另一个构件还具备第二突起部,所述一个构件具备与第二突起部卡合的第二突起承接部,因此,能够更为可靠地进一步减小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25]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在前端具有分叉部,所述突起承接部具有能让所述突起部插入的孔部,所述突起部贯通所述孔部,从所述孔部突出的所述分叉部的其中一个分支与另一个分支之间的间隔长度包含比所述孔部的尺寸大的部分。
[0026]本发明中,由于突起部贯通孔部,从孔部突出的分叉部的其中一个分支与另一个分支之间的间隔长度包含比孔部的尺寸大的部分,因此,不使用连接件、螺钉这样的固定用零部件就能将突起部固定在突起承接部。由此,能够实现零部件个数的减少、组装工作量的降低。
[0027]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显示装置、以及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基于由该接收部所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0028]本发明中,由于在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有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构成外壳的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0029]发明效果
[0030]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有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的限制部,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构成外壳的构件彼此的连接部分的高低差、缝隙。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3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外观立体图。
[0032]图2是图1中沿I1-1I线的剖面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剖面简略图。
[0033]图3A是表示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34]图3B是表示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35]图4A是表示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36]图4B是表示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37]图5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38]图6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39]图7A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0]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1]图8A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2]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3]图9A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4]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5]图1OA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6]图1OB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构成前壳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0047]图1lA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48]图1lB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以电视接收装置为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
[0050]实施方式I
[0051]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I所涉及的电视接收装置的一个构成例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中沿I1-1I线的剖面中的主要部分放大后的剖面简略图。图2中以示出主要构件的位置关系为目的,因此简化了图示。电视接收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单元1、外框架2、前壳3、后壳4、支架5、调谐器部6 (接收部)、以及信号处理部7。
[0052]显示面板单元I具有矩形的液晶面板,并采用以下结构,即:通过控制施加在液晶上的施加电压来调节光的透过率,从而在前表面显示视频。
[0053]外框架2呈矩形的框状,配置为覆盖显示面板单元I的周边部。外框架2支承显示面板单元I的上方、下方、以及正面,对显示面板单元I进行固定。
[0054]前壳3呈矩形的框状,配置为覆盖外框架2的周边部。前壳3经由外框架2对显示面板单元I进行固定。
[0055]后壳4呈一面开口的箱体状。后壳4设为覆盖显示面板单元I的背面,并被固定在前壳3上。
[0056]支架5用于将电视接收装置放置在桌子等上。调谐器部6接收电视广播,获取广播信号。信号接收部7从广播信号中获取图像信息和音频信息,基于所获取到的图像信息,在显示面板单元I所具备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信号处理部7从未图示的扬声器输出所获取到的音频信息。
[0057]接着对前壳3进行详细阐述。前壳3具备构成各条边的四个外框构件。构成各条边的构件的端部彼此相对接,通过连接件来连接。这里,对四个外框构件中的两个外框构件进行说明。剩余的两个外框构件具有与以下说明的外框构件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
[0058]图3A、图3B、图4A及图4B是表示构成前壳3的外框构件31、32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5和图6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31、32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
[0059]如图3A所示,外框构件32具有孔部32a、32b。如图3B和图4B所示,外框构件31具有突起部31a、31b。
[0060]外框构件31、32例如是通过对铝进行挤压加工而形成的棒状的构件,其剖面呈大致L字形。外框构件31的宽度较宽的板状部分31d上设有厚壁部31c,该厚壁部31c所具有的宽度为整个宽度的1/2左右。
[0061]在外框构件31的端部,按规定的角度(45度左右)倾斜地切断宽度较宽的板状部分31d。利用剩余的厚壁部31c形成向外框构件的长边方向突起的突起部31a、31b。对于突起部31a和31b的突出长度,突起部31b的突出长度要比突起部31a的突出长度长。
[0062]同样地,在外框构件32的端部,以与外框构件31相同的角度进行切断。
[0063]在厚壁部32c中形成从端部向长边方向延伸的孔部32a。孔部32a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形状,与厚壁部32c的剖面相似。此外,在厚壁部32c的侧面的壁开槽而形成孔部32b。孔部32b离外框构件32的端部有规定的距离而形成。孔部32b在厚壁部32c的内部与孔部32a连通。
[0064]孔部32a、32b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突起部31a、31b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
[0065]按下述方式进行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之间的连接。使外框构件32的突起部31a与外框构件32的孔部32a相嵌合。使突起部31b与孔部32b相嵌合。图5和图6示出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结合后的状态。图5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内部一侧观察结合状态而得到的图。图6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外观一侧进行观察的图。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通过利用螺钉固定连接件来相互固定。
[0066]由于突起部31a和孔部32a相嵌合,突起部31a的端面与厚壁部32c的侧面的壁相接,因此限制了外框构件31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67]由于突起部31b和孔部32b相嵌合,突起部31b的侧面与孔部32b的侧壁(与外框构件32的长边方向呈直角的面)相接,因此限制了外框构件32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68]由此,外框构件31和32相互限制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69]此外,由于突起部31a和孔部32a相嵌合,因此突起部31a的宽度较宽的面与孔部32a的壁面即厚壁部32c的宽度较宽的面相接。因此,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相互限制向厚壁部32c的宽度较宽的面的法线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缩小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的接合部33的高低差。
[0070]并且,由于突起部31b和孔部32b相嵌合,因此突起部31b的侧面与孔部32b的侧壁相接。此外,突起部31a的前端与孔部32a的宽度较窄的壁(与外框构件32的长边方向平行的面)相接。由此,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相互限制在与板状部分31d和板状部分32d平行的平面内发生的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的接合部33的缝隙。
[0071]在上述说明中,示出外框构件31的一端与外框构件32的一端相连接的示例。再准备一组与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相同的外框构件。这些构件之间、或这些构件与外框构件31的另一端或外框构件32的另一端也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能够形成矩形的前壳3。
[0072]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仅形成了一组突起部31b和孔部32b的组合,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多组。
[0073]此外,也可以在外框构件31和外框构件32这两个构件中均设置突起部、孔部。
[0074]实施方式2
[0075]图7A和图7B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构成前壳3的外框构件34、35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7A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内部一侧观察端部而得到的图。图7B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外观一侧观察端部而得到的图。
[0076]如图7A、7B所示,外框构件34具备凹部34a和凸部34b、34c。如图7A所示,外框构件35具备凸部35a和凹部 35b、35c。
[0077]外框构件34例如是通过对铝进行挤压加工而形成的棒状的构件,其剖面呈大致L字形。在外框构件34的端部,按规定的角度(45度左右)倾斜地切断宽度较宽的板状部分34d的厚度的约1/2。利用剩余的厚度部分形成凸部34b、34c。凸部34b、34c为大致三角形。凸部34b由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与该边相连且与该边呈直角的边、以及连接这两边的与板状部分34d的切断线平行的边构成。凸部34c也是一样。在凸部34b、34c之间形成凹部34a,该凹部34a所具有深度为板状部分34d的厚度的约1/2左右。凹部34a为大致梯形。凹部34a的平行的两条边中,其中一条边是板状部分的切断线,另一条边是与其平行的边。剩余的两条边中的一条边是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且与凸部34b的一条边相连。另一条边是与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且与凸部34c的一条边相连。
[0078]外框构件35也是一样,通过挤压加工而形成。在外框构件35的端部,按规定的角度(45度左右)倾斜地切断宽度较宽的板状部分35d的厚度的约1/2。利用剩余的厚度部分形成凸部35a。凸部35a的形状为大致梯形。在凸部35a的两肋形成凹部35b、35c,该凹部35b、35c所具有深度为板状部分35d的厚度的约1/2左右。凹部35b、35c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
[0079]形成在外框构件35中的凸部35a、凹部35b、35c分别具有与形成在外框构件34中的凹部34a、凸部34b、34c相同的形状,在外框构件34和外框构件35相结合时,分别进行嵌

口 ο
[0080]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凸部34b、34c的前端的一条边是与外框构件34的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因此,通过使凸部34b、34c分别与凹部35b、35c相嵌合,能够限制外框构件34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外框构件35的凹部35b、35c的一条边与长边方向呈直角,因此,通过使凹部35b、35c分别与凸部34b、34c相嵌合,能够限制外框构件35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81]由此,外框构件34、35相互限制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82]此外,在外框构件34和外框构件35这两个构件上沿端部互不相同地形成凸部和凹部。由此,外框构件34和外框构件35相互限制向与板状部分34d和35d平行的面的法线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进一步缩小外框构件34和外框构件35的接合部的高低差。
[0083]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I相同,再准备一组与外框构件34和外框构件35相同的构件,通过以同样的方式对这些构件进行连接,从而能够构成矩形的前壳3。
[0084]实施方式3
[0085]图8A和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构成前壳3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8A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内部一侧观察端部而得到的图。图SB是从电视接收装置的外观一侧观察端部而得到的图。
[0086]如图8A、8B所示,外框构件36具备凹部36a、凸部36b和36c。如图8A所示,外框构件37具备凸部37a、凹部37b和37c。
[0087]本实施方式中的外框构件36、37与上述的外框构件34、35相比,凸部和凹部的形状不同,其他的部分均相同,因此以不同点为主进行说明。
[0088]外框构件36的凹部36a 和外框构件37的凸部37a分别呈大致平行四边形。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b和外框构件37的凹部37b分别呈大致三角形。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c和外框构件37的凹部37c分别呈大致梯形。
[0089]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a由与长边方向平行的两条边、和与板状部分36d的切断线平行的两条边构成。与长边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中的一条边与突起部36b的一条边大致相同,另一条边与突起部36c的一条边大致相同。
[0090]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b由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与该边相连且与该边呈直角的边、以及连接这两边的与板状部分36d的切断线平行的边构成。
[0091]凸部36c由与长边方向平行的两条边、与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以及与板状部分36d的切断线平行的边构成。
[0092]形成在外框构件37中的凸部37a、凹部37b、37c分别具有与形成在外框构件36中的凹部36a、凸部36b、36c相同的形状,在外框构件36和外框构件37结合时,分别进行嵌

口 ο
[0093]本实施方式中,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b、36c具备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和与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凹部36a具备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外框构件37的凹部37b、37c具备与长边方向平行的边和与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凸部37a具备与长边方向呈直角的边。
[0094]外框构件36的凹部36a和凸部36b、36c、与外框构件37的凸部37a和凹部37b、37c分别嵌合。由此,通过使凸部和凹部的与长边方向呈直角或平行的边相接,从而外框构件36、37相互限制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095]此外,在外框构件36和外框构件37这两个构件上沿端部互不相同地形成凸部、凹部。由此,外框构件36和外框构件37相互限制在与包含板状部分36d、37d的平面呈直角的方向上的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外框构件36和外框构件37的接合部的高低差。
[0096]此外,凹部37c具备在与外框构件37的长边方向呈直角的方向上延伸的壁面,该壁面与外框构件36的凸部36c的侧面相接。由此,外框构件36和37相互限制在包含外框板状部分36d、37d的平面内发生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外框构件36、37的缝隙。
[0097]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I或实施方式2相同,再准备一组与外框构件36和外框构件37相同的构件,通过以同样的方式对这些构件进行连接,从而能够构成矩形的前壳3。
[0098]实施方式4
[0099]图9A、图9B、图1OA及图1OB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构成前壳3的外框构件的端部形状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11A、图1lB是表示两个外框构件38、39的连接状态的立体图。如图9A所示,外框构件39具有孔部39a、39b(孔)。如图9B和图1OB所示,外框构件38具有突起部38a、38b (分叉部)。
[0100]外框构件38、39例如是通过对铝进行挤压加工而形成的棒状的构件,其剖面呈大致L字形。外框构件38的宽度较宽的板状部38e上设有厚壁部38d,该厚壁部38d所具有的宽度为整个宽度的1/2左右。
[0101]在外框构件38的端部,按规定的角度(45度左右)倾斜地切断宽度较宽的板状部38e。利用剩余的厚壁部38d,在外框构件38的长边方向前端形成分叉的突起部38a、38b。突起部38a和38b的突出长度、宽度大致相同。此外,突起部38a由厚壁部38d的一个外边缘形成,而突起部38b是与厚壁部38d的另一个外边缘隔开规定的距离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突出长度比突起部38a、38b短的突起部38c。
[0102]在外框构件39的端部,以与外框构件38相同的角度进行切断。外框构件39的宽度较宽的板状部39d上 设有厚壁部39c,该厚壁部39c所具有的宽度为整个宽度的1/2左右。
[0103]在厚壁部39c中形成从端部向长边方向延伸的孔部39a。孔部39a的剖面为大致矩形形状,与厚壁部39c的剖面相似。此外,在厚壁部39c的侧面的壁开槽而形成孔部39b。孔部39b离外框构件39的端部有规定的距离。孔部32b在厚壁部39c的内部与孔部39a连通。
[0104]孔部39a、39b的厚度方向的尺寸与突起部38a、38b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
[0105]按下述方式进行外框构件38和外框构件39之间的连接。将外框构件38的突起部38a、38b、38c插入外框构件39的孔部39a。使突起部38c与外框构件39的厚壁部39c的侧面的壁相接。使突起部38a、38b与外框构件39的孔部39b相嵌合。图1lA示出外框构件38和39嵌合后的状态。
[0106]图1lA中,外框构件38和39仅仅处于嵌合的状态,相互之间并未固定。为了固定外框构件38和39,使外框构件38的突起部38a、38b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图1lB示出弯曲后的状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来使突起部38b、38c弯曲即可。
[0107]由于突起部38c和孔部39a相嵌合,突起部38c的端面与厚壁部39c的侧面的壁相接,因此限制了外框构件38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108]突起部38a和38b —起与孔部39b相嵌合,不面向突起部38b侧面的突起部38a的侧面与孔部39b相接,不面向突起部38a侧面的突起部38b的侧面与孔部39b相接。于是,突起部38a、突起部38b向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突起部38a与突起部38b之间的间隔要大于孔部39b的尺寸,因此突起部38a、38b被固定在孔部39b内。即,突起部38a(分叉部中的一个分支)与突起部38b (分叉部中的另一个分支)之间的间隔(间隔长度)有比孔部39b (孔)的尺寸要大的部分。由此,限制了外框构件39在长边方向上的移动。
[0109]此外,由于突起部38c和孔部39a相嵌合,因此突起部38c的宽度较宽的面与孔部39a的壁面即厚壁部39c的宽度较宽的面相接。因此,外框构件38和外框构件39相互限制向厚壁部39c的宽度较宽的面的法线方向移动。由此,能够缩小外框构件38和外框构件39的接合部的高低差。
[0110]并且,由于突起部38a和38b —起与孔部39b相嵌合,因此突起部38a和38b的侧面与孔部39b的侧壁相接。此外,突起部38c的前端与孔部39a的宽度较窄的壁(与外框构件39的长边方向平行的面)相接。由此,外框构件38和外框构件39相互限制在与板状部38e和板状部39d平行的平面内发生旋转。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外框构件38和外框构件39的接合部的缝隙。
[0111]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将限制部设为突起部或凹部和孔部或凹部,但只要能够通过相互地卡合来限制外框构 件的相对移动,限制部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
[0112]此外,在上述说明中,构成外框构件31和32、34和35、36和37、以及38和39的材料为铝,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适于挤压加工的金属,例如,镁合金、铜、钢、钛、镍等。
[0113]另外,应当认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各个方面均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而并非由上述说明来表示,此外,本发明的范围还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114]标号说明
[0115]I显示面板单元
[0116]2外框架
[0117]3 前壳
[0118]4 后壳
[0119]31、32外框构件
[0120]31a、31b 突起部
[0121]31c厚壁部
[0122]32a、32b 孔部
[0123]32c厚壁部
[0124]33接合部
[0125]34、35外框构件
[0126]34a 凹部
[0127]34b、34c 凸部
[0128]35a 凸部
[0129]35b、35c 凹部
[0130]36、37外框构件
[0131]36a 凹部
[0132]36b、36c 凸部
[0133]37a 凸部
[0134]37b、37c 凹部[0135]38、39外框构件
[0136]38a,38b,38c 突起部
[0137]38d厚壁部
[0138]38e板状部
[0139]39a、39b 孔部 [0140]39c厚壁部
[0141]39d板状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 覆盖该显示面板的周边部的矩形框状的外壳, 所述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由构成矩形框各条边的构件的端部彼此对接而连接构成, 各构件的对接端部设置有限制部,该限制部通过相互卡合来限制各构件的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包括: 突起部,该突起部设置在一个构件上,从所述对接端部开始向长边方向突出;以及 突起承接部,该突起承接部设置在另一个构件上,并与所述突起部卡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以突出长度或前端形状不同的方式设置有多个, 所述突起承接部是设置为能让多个突起部分别插入的孔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承接部是设置为能与所述突起部进行嵌合的凹陷。
5.如权利要求2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另一个构件还具备从所述对接端部向长边方向突出的第二突起部, 所述一个构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突起部卡合的第二突起承接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在前端具有分叉部, 所述突起承接部具有能让所述突起部插入的孔部, 所述突起部贯通所述孔部, 从所述孔部突出的所述分叉部中的一个分支与另一个分支之间的间隔长度包含比所述孔部的尺寸大的部分。
7.—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 接收电视广播的接收部, 基于由该接收部所接收到的电视广播,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图像。
【文档编号】G09F9/00GK104025571SQ201280064650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野口好久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