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透镜图像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15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具有透镜图像的防伪元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保防伪纸、有价文件和其它数据载体的防伪性的防伪元件,该防伪元件具有透镜图像,当从不同观察方向观察时,该透镜图像显示至少两个不同的外观。该透镜图像包括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透镜栅以及与该透镜栅间隔布置的激光敏感图案层,该激光敏感图案层在两个或更多图案层子区中包括利用激光照射作用引入的不同标志,并且,当通过所述透镜栅观察该图案层时,该图案层产生至少两个不同的外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这种防伪元件的方法、以及具有这种防伪元件的数据载体。



背景技术:

出于保护目的,数据载体(例如有价文件或身份识别文件、以及商标商品等其它有价物品)往往具有防伪元件,这种防伪元件允许验证数据载体的真伪性,同时作为防止非法复制的保护手段。

具有与观察角度相关的效果的防伪元件在保护真实性中起着特殊作用,因为即使利用最现代的复制装置也不能复制这些防伪元件。在此,防伪元件具有光学可变元件,当从不同观察角度观察时,这些光学可变元件向观察者呈现不同的图像效果,并且,根据观察角度,展现出例如另一种颜色或亮度效果和/或另一种图形图案。

在此方面,具有用于保护目的的激光雕刻倾斜图像的数据载体是众所周知的。在此,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标志(例如序列号和有效期)透过一组柱面透镜按不同角度通过激光雕刻在数据载体中。在此,激光照射使卡片本体发生局部黑化,这使得雕刻标志变得可见。在观察时,根据观察角度,只有从该方向雕刻的相应标志是可见的,从而,通过垂直于柱面透镜的轴线倾斜卡片,可产生光学可变的倾斜效果。

除了倾斜图像之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其它已知的防伪元件,这些防伪元件向观察者呈现与方向相关的不同图示(depiction),其中,借助于微透镜对相应的微型图像元素进行放大,例如所谓的摩尔放大形式和其它显微光学图示形式。

在所有这些防伪元件中,构造微型图像在技术上常常比构造透镜更难,因为微型图像所需的分辨率要高得多,尤其是必须在每个透镜下提供至少两个视图的图像信息。而且,透镜和微型图像的线网必须非常精确地彼此相符,否则的话,例如在倾斜图像中,会同时看到多个视图,或者,在摩尔放大形式中,可能发生图像失真。

利用印刷方法、压印方法、或者利用激光通过微透镜叠加图像来产生微型图像是众所周知的。在此,利用了入射激光束被微透镜聚焦的优点,因此一方面可实现所需的高分辨率,另一方面在以后还能从使用激光束叠加雕刻信息的方向看到该雕刻信息。

若希望大规模地用激光实施这种叠加作业(尤其是在卷到卷工序中在薄片网上实施),则必须使用很强大的激光极快地叠加大量微型图像。在此,仅允许激光束在具有透镜的薄片上冲击特定位置,在产生的图示中,随后会在这些位置产生图像,例如在这些位置烧蚀金属层。为此,可使激光束相应地在透镜薄片上扫描,从而仅冲击所需的图案区域。可替代地,可使用能防止下层透镜在特定区域露出的掩模来限定图案区域。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都相当复杂。合适的扫描装置很昂贵,并且在工业生产线上往往达不到所需速度。在卷到卷工序中,应优选按薄片网的速度移动掩模,此外,每个视图需要独立的掩模,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仅简单地在薄片网上印刷掩模。或者,必须针对每个视图执行独立的印刷步骤,并在从适当的方向照射激光后,必须去除印刷掩模。



技术实现要素:

从这一点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防伪元件,其中,可通过激光冲击轻松地向图案层中引入标志。

所述目的是通过由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特征实现的。本发明的开发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在一种通用防伪元件中,提供:

–透镜栅被分为两个或更多透镜栅子区,在所述透镜栅子区中,每个微透镜包括不同折射能力的透镜表面形式,

–不同的透镜栅子区与不同图案层子区全等,并且图案层子区的标志是通过对透镜栅子区进行激光冲击而产生的。

在此,本发明基于利用具有不同透镜表面形式的微透镜在透镜栅中事先编码所述图案层的所需标志的思想,从而当从所需观察方向对该透镜栅进行大规模激光冲击时,可在图案层中产生所需标志,而无需掩模或使用精细激光束扫描图案层。

在常规设计中,在扫描透镜薄片时,允许激光束最多与将在图案层中产生的最小结构一样大。与此相反,在本发明的背景下,激光冲击可发生在很大面积上,并且同时冲击多个(通常是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微透镜。例如可以使用很粗的激光束扫描透镜栅,而无需遵循对准要求,甚至可以使用激光照射连续地冲击透镜栅。因此,标志的产生能够快得多,并且设备费用也较低,因为可省去激光束的精确定位。

透镜图像显示至少两个不同外观的要求最好实现为:透镜图像显示至少两个不同的代表性视图,通过来回倾斜防伪元件,可在这两个代表性视图之间交替显示。但是,透镜图像也可仅包括单个代表性图示,从某些观察方向能够看到该代表性图示,但是从其它观察方向却不能看到。而且,通过这种方式,限定了两个不同的外观,即:有该代表性图示的第一外观和没有该代表性图示的第二外观。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微透镜被分为两个或更多透镜段,透镜栅子区内的透镜段的透镜表面形成为相同但彼此独立的聚焦型或非聚焦型。换言之,在特定的透镜栅子区中,透镜段的透镜表面各自形成为对于所有微透镜都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每个透镜段,可以独立于其它透镜段限定该透镜段的透镜表面在所述透镜栅子区中是形成为聚焦型的还是非聚焦型的。

有利的是,透镜表面在聚焦透镜段中形成为凸面,而在非聚焦透镜段中形成为凹面,特别有利的是,聚焦段和非聚焦段中的曲率半径的绝对值相等。但是,从原则上说,非聚焦透镜段也可形成为平面。非聚焦段的设计的另一种可能方式包括提供具有强散射超级结构的凸状设计(因而是主要为聚焦型的设计),入射光在通过该强散射超级结构时沿不同方向散射非常强烈,导致凸透镜表面的聚焦效果被抵消。该强散射超级结构例如可通过具有大于可见光波长的尺寸(例如具有数微米尺寸)的浮凸粗糙构造或不规则构造形成。另外,对于其它形式的透镜表面,可通过这种超级结构实现非聚焦效果,或者进一步增强非聚焦效果。

所述微透镜可包括限定为圆形或多边形的底表面,或者由细长的柱面透镜(棒状透镜)形成。所述微透镜也可形成为菲涅耳透镜。这些微透镜可布置为一维或二维网格形式。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栅由多个平行棒状透镜组成。在一种有利的设计中,每个棒状透镜分为两个或更多透镜段,这些透镜段纵向延伸,并且透镜栅子区内的透镜表面形成为相同但彼此独立的聚焦型或非聚焦型,尤其是扩束型。

所述棒状透镜最好还精确地分为左右两个透镜段,这些透镜段纵向延伸,并且透镜栅子区内的透镜表面形成为相同但彼此独立的聚焦型或非聚焦型,尤其是扩束型,

–存在至少一个透镜栅子区,在该透镜栅子区中,棒状透镜的左透镜段形成为聚焦型,而棒状透镜的右透镜段形成为非聚焦型,和

–存在至少一个透镜栅子区,在该透镜栅子区中,棒状透镜的左透镜段形成为非聚焦型,而棒状透镜的右透镜段形成为聚焦型。

有利的是,还存在至少一个透镜栅子区,在该透镜栅子区中,棒状透镜的左透镜段和右透镜段形成为聚焦型,和/或还存在至少一个透镜栅子区,在该透镜栅子区中,棒状透镜的左透镜段和右透镜段形成为非聚焦型。

在一些设计中,有利的是,相同微透镜的不同聚焦透镜段的焦点在图案平面上彼此偏移。在此,通过适当地协调偏移距离和激光照射的入射方向,极高比例的入射辐照可被聚焦透镜段导向焦点。相应地,在非聚焦透镜段中,极大比例的入射辐照对所述改变不产生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简化为了有选择性地改变图案的目的而进行的适当激光功率的选择,并能产生极高对比度的图示。上述偏移距离可在很宽的范围内选择,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当从左侧或右侧观察时焦点的偏移不会导致透镜下的相同位置处于焦点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制造上述类型的防伪元件的方法,该防伪元件具有透镜图像,当从规定的不同观察方向观察时,该透镜图像显示至少两个不同的外观,在该方法中:

-产生由多个微透镜组成的透镜栅,该透镜栅被分为两个或更多透镜栅子区,在所述透镜栅子区中,每个微透镜制造为具有不同折射能力的透镜表面形式,

-在激光敏感图案层上方间隔地布置所述透镜栅,和

-在每种情况中,使用激光照射从规定的不同观察方向大面积地冲击透镜栅,以在激光敏感图案层中产生两个或更多图案层子区,这些图案层子区与不同的透镜栅子区全等,并且具有通过激光照射作用引入的不同标志,当通过透镜栅观察图案层时,图案层产生至少两个不同的外观。

在一种有利的制造过程中,透镜栅由多个平行棒状透镜组成,特别优选的是,每个棒状透镜被分为两个或更多纵向延伸的透镜段,透镜栅子区内的透镜段的透镜表面形成为相同但彼此独立的聚焦型或非聚焦型,尤其是扩束型。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数据载体,尤其是有价文件、防伪纸、身份证、商标商品等,该数据载体具有上述类型的防伪元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更多示例性实施方式和优点,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图示不是按比例绘制的。

在附图中: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包括具有两个不同外观的倾斜图像的防伪元件的钞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伪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用于说明利用激光冲击产生标志的基本途径;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伪元件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其中,图3(a)和3(b)分别示出了激光在图案层上从左侧和右侧冲击时的效果;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四种具有不同透镜表面形式的透镜栅的透镜类型以及图案层的相应改变;

图5是图1中的防伪元件的透镜栅的俯视图;

图6(a)和6(b)是图1中的防伪元件的图案层在经过防伪元件制造过程的两个中间步骤之后的俯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两个在图案层上彼此偏移的焦点的锐聚透镜(acute lens)的设计,和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具有由如图7所示的锐聚透镜组成的透镜栅的防伪元件的子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用于钞票和其它有价文件的防伪元件的例子来说明本发明。为此,图1示出了具有本发明的防伪元件12的钞票10的示意图,该防伪元件12为粘贴转移元件的形式。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伪元件12构成倾斜图像,根据观察方向,该倾斜图像显示两个不同外观14A、14B之一。

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在示例中所用的钞票中的转移元件,本发明例如也可用于布置在有价文件的不透明区域、窗口区域或贯通开口上的防伪线、宽防伪条或遮盖薄片。

出于示例目的,在此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外观形成为方形14A或圆形14B,但实际上,上述外观通常组成更复杂的图案,例如钞票的面额、画像、编码、编号、建筑、技术或自然图案。在倾斜16钞票10或相应地改变观察方向时,防伪元件12的外观在两个外观14A、14B之间反复交替呈现。

虽然这种具有倾斜图像的透镜图像是已知的,但是本发明提供一种专门开发的透镜图像,其中,通过激光冲击能够特别轻松地向该透镜图像的图案层中引入标志,在观察该标志时,该标志产生所需外观14A、14B。更确切地说,利用激光进行叠加时,不需要掩模,也不需要使用锐聚焦激光束或精确聚焦激光束对图案层进行精细扫描。

为了帮助理解本发明,首先参照图2说明利用激光冲击产生标志时的基本途径。该图以截面图的形式示意性地示出了防伪元件20,另外,在后续图中,仅示出了对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所需的结构部分。防伪元件20包括透明塑料薄片形式的基片22,例如大约20微米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片。基片22包括相反的第一和第二主表面,第一主表面具有由多个基本上为圆柱状的棒状透镜26组成的透镜栅24。

在此,基片22的厚度与棒状透镜26的聚焦透镜表面的曲率相互协调,使得棒状透镜26的焦距与基片22的厚度基本对应。激光敏感图案层28布置在基片22的第二个相反主表面上,该表面位于棒状透镜26的焦平面上。典型情况下,防伪元件20还包括其它层25,例如保护层、遮盖层或附加功能层,但是这些层对于发明不重要,因此不再对其更详细地说明。

在叠加标志30时,在此利用入射激光束32A、32B被棒状透镜26聚焦的优点,通过这种方式,可在焦平面上产生激光敏感图案层的局部改变(modification)30A、30B。所述改变例如可包括薄金属层的局部烧蚀、或者激光敏感材料的颜色变化,尤其是黑化。

在产生具有两个视图14A、14B的倾斜图像时,使用激光照射32A、32B从两个不同方向冲击棒状透镜26。从图2中的示意图的左侧入射的激光束32A在位于棒状透镜下的图案层区域的右部分28A中产生局部改变30A。相应地,从图2中的示意图的右侧入射的激光束32B在位于棒状透镜下的图案层区域的左部分28B中产生局部改变30B。整个改变30A或30B在图案层28中形成标志30,当从相应的观察方向通过透镜栅观察时,所述标志30产生两个不同的外观14A(整个改变30A)和14B(整个改变30B)。

通过所述途径,一方面,可实现要被产生的标志的很高分辨率,另一方面,由于光束路径的可逆性,可确保在以后观察时能从使用激光束32A、32B叠加雕刻信息的同一方向看到雕刻信息。但是,为了产生所需的视图14A、14B,必须还确保在每种情况下聚焦的激光照射仅冲击待改变的图案层28的区域。在背景技术中,这是通过利用具有待产生的标志的形状的窄激光束扫描透镜26来实现的,或者使用具有待产生的标志的形状的掩模来实现的,该掩模能防止下层的透镜以及图案层在某些区域中暴露。

本发明在此提供了产生所述标志的另一种途径,以此途径,可使用大面积激光照射冲击透镜栅,而无需使用掩模。在此,使用极其不对称的棒状透镜,这种棒状透镜的透镜表面仅在承受从某些方向入射的激光照射的图案层平面上聚焦。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图3(a)首先以截面图示出了具有由棒状透镜40组成的透镜栅的防伪元件的一部分,这些棒状透镜40沿其中心线48分为相同尺寸的两个透镜段40A、40B。在此,与图2中的棒状透镜26相似的透镜段40A的透镜表面形成为凸面,因而是聚焦型的,而透镜段40B的透镜表面形成为凹面,因而是扩束型的。

在图3(a)的示意图中,激光束42从左侧入射,然后该激光束的大部分44被透镜段40A聚焦在图案层28上,并且,由于激光束42的能量密度很高,因此在棒形透镜40下的图案层区域的右部分28A中产生局部改变30A。入射激光束42的一小部分46被透镜段40B散射,并且,由于其生成的能量密度较低,因此对图案层28的改变起不到作用。

由于棒状透镜40的不对称性,因此从右侧入射的激光束52的效果不是镜像对称的。从图3(b)的示意图中的右侧入射的激光束52仅有一小部分54冲击聚焦透镜段40A,而入射辐射的大部分56被扩束透镜段40B散射。

由于在从右侧(图3(b))进行激光冲击时焦点区域30C中的功率密度比在从左侧(图3(a))进行激光冲击时焦点区域30A中的功率密度低,因此通过对激光功率进行适当的设置,可实现只有在从左侧冲击时激光功率才超过图案层28的改变阈值,而在从右侧冲击时透镜段40A的焦点区域30C中的功率密度仍低于图案层28的改变阈值,从而在从右侧通过透镜40冲击时,在图案层28上不会雕刻信息。

图4再次示意性地示出了:采用如图3所示的类型的棒状透镜40时,尽管从左侧和右侧进行激光冲击,但是只有右侧区域28A有局部改变30A。为此,透镜段40A形成为聚焦型(f),而透镜段40B的透镜表面为非聚焦型(n),在此具有均匀的扩束效果。具有所述透镜表面形式的透镜在下文中被称为I型透镜。

两个透镜段40A、40B都形成为聚焦型(f)的常规棒状透镜60被称为II型透镜。采用II型棒状透镜时,在从左侧和右侧进行激光冲击时,右侧区域28A和左侧区域28B都有局部改变30A和30B,如上文中参照图2所示。

属于III型透镜的棒状透镜62形成为与I型棒状透镜40镜像相反,即,透镜段40A形成为非聚焦型(n),而透镜段40B的透镜表面具有聚焦(f)效果。采用这些透镜时,尽管从左侧和右侧进行激光冲击,但是仅有左侧区域28B有局部改变30B。

最后,属于IV型透镜的棒状透镜64由两个非聚焦(n)透镜段40A、40B组成。采用所述透镜时,尽管从左侧和右侧进行激光冲击,但是在图案层28中不会产生局部改变。

现在,采用所述四种透镜,可以如下方式形成防伪元件12的透镜栅,即通过从左侧和从右侧进行连续的激光冲击叠加每个所需的标志。参考图5中的透镜栅70的俯视图,该图的朝向相对于图1中的示意图旋转了90°,在透镜栅子区72(宽阴影线)中布置有I型棒状透镜,在透镜栅子区74(窄阴影线)中布置有III型棒状透镜,在透镜栅子区76(交叉阴影线)中布置有II型棒状透镜,在透镜栅子区78(无阴影线)中布置有IV型棒状透镜。出于示例目的,在防伪元件12的右下角的区域80中,绘出了子区78的棒状透镜64的朝向。其它透镜栅子区的棒状透镜40、60和62具有相同的朝向,只是棒状透镜64的透镜表面的形式不同(ff、fn或nf,而不是nn)。

参考图6(a),首先从左侧使用激光照射42对防伪元件12进行连续冲击。如上文所述,在分别包含I型和II型棒状透镜的透镜栅子区72和76中,在激光敏感图案层28的全等的下层图案层子区172、176中产生局部改变30A。

与此相反,在分别包含III型和IV型棒状透镜的透镜栅子区74和78中,尽管有激光冲击,但是在图案层28的全等的下层图案层子区174、178中未产生局部改变,因为由于透镜段40A的扩束效果,在这些位置未超过图案层28的改变阈值。

图6(a)示出了在从左侧进行激光冲击的所述第一步之后只有图案层28的俯视图。另外,在区域80中,在布置在图案层28上方的透镜栅70中再次指出了棒状透镜的朝向。

由于子区72和76中的棒状透镜40、60的形式和布置方式,在第一步中,在如图1中所示的方形区域(图案层子区172和176)中,在图案层28上精确地叠加了线状改变30A,在后续通过透镜栅70观察时,该线状改变30A产生方形的第一外观14A。

随后,使用激光照射52从右侧连续地冲击防伪元件12,如图6(b)所示。在此,在分别包含III型和II型棒状透镜的透镜栅子区74和76中,在激光敏感图案层28的全等的下层图案层子区174、176中产生局部改变30B。与此相反,在分别包含I型和IV型棒状透镜的透镜栅子区72和78中,尽管有激光冲击,但是在激光敏感图案层28的全等的下层图案层子区172、178中未产生局部改变,因为由于透镜段40B的扩束效果,在这些位置未超过图案层28的改变阈值。

图6(b)示出了在从右侧进行激光冲击的所述第二步之后只有图案层28的俯视图。由于子区74和76中的棒状透镜62、60的形式和布置方式,在第二步中,在如图1中所示的圆形区域(图案层子区174和176)中,在图案层28上精确地叠加了线状改变30B,在后续通过透镜栅70观察时,该线状改变30B产生圆形的第二外观14B。

由于在从左侧或从右侧进行激光冲击时产生局部改变30A、30B的图案层子区完全由透镜栅70中的棒状透镜40、60、62、64的形式决定,因此叠加所需的标志既不需要掩模,也不需要对图案层进行精细扫描。而且,能够轻松地在图案层28上叠加更复杂的倾斜图像。

当然,上述的两个冲击步骤可同时进行,例如通过对激光束进行适当的分束来进行,或者通过利用两个激光源来进行。即使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倾斜图像在两个代表性的图示(方形14A和圆形14B)之间切换,但是在原则上,倾斜图像也可仅包括单个代表性的图示,当从某一观察方向观察时,该图示是可见的,而从其它观察方向观察时,该图示是不可见的。

总体来说,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镜栅70被分为四个透镜栅子区72、74、76、78,在这些透镜栅子区中布置有棒状透镜40、60、62、64,这些棒状透镜各自具有不同折射能力的透镜表面形式(分别为fn、ff、nf和nn),如图4所示。透镜栅子区72、74、76、78还与图案层子区172、174、176、178全等。如上文所述,所述图案层子区的标志30A、30B是通过对透镜栅子区进行激光冲击而产生的。

虽然本发明的原理在上文中是针对具有两个代表性的图示的倾斜图像说明的,但是在从不同观察方向观察时,所述透镜图像也可仅呈现一个或呈现不止两个代表性的图示。例如,用于产生三个(或四个)不同外观的棒状透镜可被分为三个(或四个)纵向延伸的透镜段,在不同的透镜栅子区中,透镜段的透镜表面各自彼此独立地形成为聚焦型或非聚焦型。

但是,当外观的数量较多时,对于每个外观,可用于形成为聚焦型或非聚焦型表面的透镜表面的比例则较小。因此,在照射时,焦点处的光强度降低,从而产生较低的光学对比度,各个其它外观会更明显地隐约示出。另外,随着外观的数目增多,会更难以设定焦平面上的高于或低于改变阈值的激光强度的目标设定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使用仅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外观的透镜图像,优选采用具有两个外观的透镜图像。

除了上述透镜形式之外,棒状透镜通常可被分为k个透镜段,其中,k优选是2、3或4。透镜段根据待描绘的所需图案形成为聚焦型或非聚焦型。在聚焦型透镜段中,透镜可为球面形,也可为非球面型。所述微透镜也可形成为菲涅耳透镜。不同透镜段的聚焦区域可各自具有同一焦点,也可具有在成像平面上彼此偏移的两个或更多焦点。应理解,在棒状透镜中,“焦点”是由沿透镜的纵向棒轴的焦线形成的。焦点一词在此指垂直于棒轴的横截面上的透镜轮廓图示。

参考图7,若从具有垂直于棒轴的球面或非球面横截面的棒形透镜90的中部取出一个宽度为D的区域,则可获得一种具有两个透镜段的不同焦点的有利的变化形式。以此方式,产生一种锐聚透镜92,在其两个透镜段92A、92B中,入射激光照射94聚焦在两个焦点上,这两个焦点在图案平面28上具有间距D。

与上述的途径类似,这种锐聚透镜92可按四种形式(具有fn、ff、nf和nn透镜表面的I至IV型透镜)使用,以产生具有两个不同外观的透镜图像。

图8示出了具有这种透镜图像的防伪元件98的一个子区,其中,与图3中的示意图类似,透镜栅70包括具有形成为聚焦型的左透镜段96A和形成为扩束型的右透镜段96B的棒状透镜96。为了适当地选择观察方向,采用锐聚透镜96时,可把入射激光照射42的绝大部分导向图案层28上的焦点。从图8能够明显看到,为了适当地协调间距D和激光照射的入射方向,甚至可把整个入射光导向焦点。相应地,当从相对侧在扩束型透镜段96B上进行激光冲击时,几乎全部激光能量都可被散射,不聚焦在图案层28上。通过这种方式,简化了适合于有选择性的改变的激光功率的设置,并可产生极高对比度的图示。

在所有设计中,非聚焦型透镜段优选具有相似的曲度(绝对值),或者具有与聚焦透镜段相同的局部斜度。此时,只有曲率半径的符号(凹透镜面或凸透镜面)不同。由于一小部分入射光还被透镜反射,因此在反射中还会看出不同的透镜形式。若透镜部分尽可能朝相同方向反射入射光,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所述效应,这可通过凹透镜段和凸透镜段的相同斜度和相同曲率(至少是绝对值)实现。在其它较简单的实施方式中,非聚焦区域例如也可形成为平面型。

标号列表

10 钞票

12 防伪元件

14A,14B 外观

16 倾斜方向

20 防伪元件

22 基片

24 透镜栅

25 其它层

26 棒状透镜

28 激光敏感图案层

28A,28B 图案层区域的右部分和左部分

30 标志

30A,30B 局部改变

32A,32B 激光束

40 棒状透镜

40A,40B 透镜段

42 激光束

44,46 激光束的部分

52 激光束

54,56 激光束的部分

60,62,64 棒状透镜

70 透镜栅

72,74,76,78 透镜栅子区

80 区域

90 透镜

92 锐聚透镜

92A,92B 透镜段

94 激光照射

96 棒状透镜

96A,96B 透镜段

172,174,176,178 图案层子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