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087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训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训练箱,角度固定,呈支撑结构,在训练中无法调整角度,因此训练结果与手术中感觉差异较大,不利于技术水平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训练器,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携带方便,且能够随意的调节角度,使医生能够尽快掌握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更加利于操作水平的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腹腔镜训练器,包括底盘以及放置于底盘之上的操作板和镜光板,所述操作板和镜光板之间通过合页进行枢接并能够调整不同的角度,所述操作板和镜光板折叠后平铺在所述底盘上;其中,所述操作板的上表面在靠近所述镜光板的枢接端上固定的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操作板垂直,且所述支架在远离操作板的一端向枢接端方向垂直延伸有支架挡板,所述支架挡板与操作板平行,所述操作板上设有若干预设的戳卡孔,所述戳卡孔用弹性材料进行遮盖;所述镜光板中部设有透光孔便于采光。

所述的腹腔镜训练器,所述底盘呈长方形,所述底盘的边缘垂直向上延伸有抵挡边,所述抵挡边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操作板和镜光板折叠后的高度。

所述的腹腔镜训练器,所述操作板和镜光板为方形,所述透光孔为方形。

所述的腹腔镜训练器,所述镜光板的长度小于所述操作板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便携:可将镜光板和操作板平放,减小体积,便于携带;(2)可视性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接近于真实手术,训练效果好;(3)成本低,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开后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平铺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盘;2-操作板;3-镜光板;4-支架;41-支架挡板;5-戳卡孔;6-弹性材料;7-透光孔;8-抵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训练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包括底盘1以及放置于底盘1之上的操作板2和镜光板3,本实施例中,底盘1呈长方形,且底盘1的边缘垂直的向上延伸有抵挡边8,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板2和镜光板3也呈长方形,同时,镜光板3的长度小于所述操作板2的长度。

其中,操作板2和镜光板3之间通过合页进行枢接,因此操作板2和镜光板3之间能够通过合页调整不同的角度,因此可以调整最佳的角度以模拟真实的手术角度和环境,使得训练结果与手术中感觉差异小,有利于技术水平提高,操作板2和镜光板3能够折叠后平铺在底盘1上;如图4所示,抵挡边8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操作板2和镜光板3折叠后的高度,因此,操作板2和镜光板3在折叠后能够收纳与底盘1之内,占用空间少,携带方便。

其中,操作板2的上表面在靠近镜光板3的枢接端上固定的设有一支架4,支架4与操作板2垂直,且支架4在远离操作板2的一端向枢接端方向垂直延伸有支架挡板41,支架挡板41与操作板2平行,操作板2上设有若干预设的戳卡孔5,其中,戳卡孔5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不同手术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戳卡孔5的个数为4个,且每一戳卡孔5都用弹性材料6进行遮盖;镜光板3中部设有方形透光孔7便于采光,必要时可以进行灯光照明。

工作时,将操作板2和镜光板3提起,形成一定角度立于底盘1上,将ipad置于支架4上,镜头对准底盘1内的操作模块,以便于通过ipad屏幕进行观察模拟,将目前市场上可以购买的微创手术操作器械通过戳卡孔5内伸入,在ipad屏幕中观察并进行实际练习。

因此,通过以上结构得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便携:可将镜光板3和操作板2平放,减小体积,便于携带;(2)可视性强,与现有技术相比,更接近于真实手术,训练效果好;(3)成本低,利于推广。

以上的说明和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