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白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755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白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文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板可在任意角度悬停的旋转式白板装置。



背景技术:

白板作为一种办公文教用具,通常是一种白色的金属板材料制成的书写平面。白板的作用与黑板类似,是一种可反复擦写的书写工具,通常用于教学、会议讨论或个人与家庭记事。由于白板的作用广泛,且相对于传统的黑板不易产生粉尘,作为交流和知识传播的媒介,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因此广泛应用于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基于以上原因,白板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由于白板应用的广泛性,白板的多次利用以及白板每次的利用空间的大小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市场上的白板多为单面固定式,只有一面可以书写,写满之后就要重新擦掉再继续书写,无法同时保存较多的内容,并且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擦写,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目前市场上虽然出现了一些双面白板,可以实现白板的两面均供以书写,用户在写完一面后,可以将白板翻过来,在另一面书写。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双面白板仍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双面白板与支撑部件之间设置有锁定装置,用户想要翻转白板时,需要解锁锁定装置才能实现翻转,操作繁琐;

(2)现有的双面白板只有两种状态,即第一面使用状态和第二面使用状态,而无法实现多角度的悬停,在出现反光或者书写不便的情况下,不能灵活调整白板的角度,使用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白板装置,可以实现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翻转白板,并能实现白板在任意角度悬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白板装置,包括白板和支架,所述白板和所述支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组件相连接,各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开设有凹槽;

轴套,所述轴套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凹槽中;

轴,所述轴穿设于所述轴套中;以及

压紧件,所述压紧件穿设于所述连接件的侧面,且所述压紧件的一端抵触所述轴套的外表面;

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白板上,且所述轴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或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轴固定于所述白板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压紧件包括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的紧定螺钉,各个所述紧定螺钉穿设于所对应的螺纹孔中,且所述紧定螺钉的一端抵触所述轴套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彼此平行,且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白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白板的侧面或板面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通过一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白板的两个相对的侧面,或同时连接至所述白板的同一板面。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杆,且所述连接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架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底座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支撑杆彼此平行,且所述连接杆垂直于所述支撑杆,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白板。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至所述白板的侧面或板面。

优选地,所述白板为双面白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式白板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白板的技术方案,当用户书写至不便于书写的区域时,可旋转白板至最佳书写位置;当白板反光影响阅读时,可适当调整角度避开反光面;当一面写完时可翻转至另一面继续书写;在使用时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轻松翻转白板,操作十分简便,并能实现白板在任意符合用户需要的角度的悬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在两种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白板悬停多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在两种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11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旋转式白板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式白板装置,所述旋转式白板装置包括白板1和支架2,所述白板1和所述支架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组件3相连接。

各个所述连接组件3的组成如图7~8所示,包括连接件31、轴套32、轴33和紧定螺钉34。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开设有凹槽,且所述连接件31的侧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轴套32至少部分嵌设于所述凹槽中,所述轴33穿设于所述轴套32中,所述紧定螺钉34与所述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紧定螺钉34穿设于所对应的螺纹孔中,且所述紧定螺钉34的一端抵触所述轴套32的外表面。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紧定螺钉34示例性地设置为两个,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紧定螺钉3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另外,此处紧定螺钉34的一端优选为尾端,即用来拧紧操作的头端设置在连接件31的外部,而与头端相对的尾端的顶部抵触所述轴套32的外表面。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1固定于所述白板1上,且所述轴33固定于所述支架2上。在白板1相对于支架2转动时,所述连接件31和轴套32可以是紧密配合,或通过紧定螺钉34的固定作用,使得连接件31和轴套32联动,一起绕轴33转动。但因为紧定螺钉34的一端抵触所述轴套32的外表面,对于所述轴套32有挤压作用,迫使所述轴套32和轴33之间产生摩擦力,相当于对所述连接件31和轴套32的转动产生阻力,从而使得所述白板1在未施加外力时,可以在当前角度悬停,而施加可以克服该摩擦力的外力时,可以将所述白板1旋转。

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白板装置时,当需要调整白板1时,只需要用手稍微在白板1上用力操作即可,只要在所述白板1上施加的旋转驱动力足以克服轴套32和轴33之间的阻力即可实现白板1相对于支架2的旋转。而旋转至需要的角度时,只要松开手,白板1即可以通过摩擦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实现了白板1在当前角度的悬停。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白板装置,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以翻转白板,并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悬停。

用户在白板1上书写时,有时候需要在白板1的板面上半部分书写,但可能会因为身高或者板面太高而导致用户书写不便,这时,就可以把板面上方向用户转动一个角度,使板面上半部分更加靠近用户,等到需要在板面下半部分书写时,又可以将板面上方向背离用户的方向转动一个角度,使板面下半部分更加靠近用户;同时,考虑到用户使用时外部光线的影响,用户可以将白板1调整至反光较小的角度,可以带来更好的书写和观看体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白板1与支架2之间的相对转动是通过轴33和连接件31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的。因此,可以理解的是,交换连接件31和轴33之间的位置,即将所述连接件31固定于所述支架2上,且所述轴33固定于所述白板1上的技术方案也是可以的。采用该种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白板1转动,带动轴33在轴套32中转动,由于轴套32与轴33之间的摩擦力,会对转动起到阻力,如果没有用户施加的外力,则白板1会停止不动,在用户施加大于的力足以克服阻力时,白板1可以根据用户施加力的方向转动。因此此种设置方式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需多余操作即可以翻转白板且能够实现任意角度悬停的技术效果,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8所示,该实施例中,所述支架2包括两个支撑杆: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彼此平行,且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分别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组件3连接至所述白板1。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分别连接至所述白板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白板1可以绕该两个侧面所对应的两个轴33旋转。如图1和图2即以立体图的形式示出了白板1在不同翻转角度时的状态。图6中以侧视图的形式示出了白板1在不同翻转角度时的状态,其中示出的多个白板1为同一白板1在不同角度时的不同位置状态。此处各个图中的结构和白板的位置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白板1可以翻转至任意不同的角度,十分灵活。

另外,该实施例中示出了采用一根支撑杆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杆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当白板1体积和重量都很小的时候,支撑杆可以只设置在一边,设置为一条,当白板1厚度较大时,也可以设置多条支撑杆,分布在两边等等,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紧定螺钉34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其他形式的压紧件也是可以的。例如,在连接件31的侧面开设有销孔,在销孔中穿设销,使销的一端抵触轴套32的外表面也是可以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垂直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且所述连接杆2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之间。连接杆23可以保持支架2的稳定性,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还可以包括底座24,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设置于所述底座24上,所述底座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相连接,所述底座24的另一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25。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底座24保证了整个白板装置放置时的稳定,其可以设置为多个,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所述底座24和所述支撑杆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4的下方还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滚轮25,所述滚轮2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过滚轮的设置,方便白板1和支架2的整体移动,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

所述白板1优选为双面白板,当一面书写完成时,可以翻转至另一面继续书写,而不必频繁对白板1进行擦除工作,减少了用户每次使用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同时保留更多的内容。而采用单面白板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白板角度,使白板调整至适合用户书写的角度,或调整白板至减少反光的角度,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9~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旋转白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未设置在白板的两侧,而是通过一所述连接组件3连接至白板1的同一板面。如图9和10所示,所述白板1同样也可以来回翻转,并且可以通过轴套32和轴33之间的摩擦力保持白板1悬停在任意角度。

如图11所示,为图9中B处的放大图,即示出了连接组件3的具体结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21上连接有轴33,两者之间可以通过轴固定件35相连接,轴外部套设有轴套32,轴套32嵌设于连接件31中,连接件31中开设有螺纹孔,穿设紧定螺钉34,紧定螺钉34的一端抵触轴套32的外表面,对轴套32进行挤压,使得轴套32和轴33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对轴转动产生阻力。

当需要调整该实施例的白板1时,只需要用手稍微在白板1上用力操作即可,只要在白板1上施加的旋转驱动力足以克服轴套32和轴33之间的阻力即可实现白板1相对于支架2的旋转。而旋转至需要的角度时,只要松开手,白板1即可以通过摩擦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当前位置,即实现了白板1在当前角度的悬停。因此,采用该实施例的白板装置,同样地,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以翻转白板,并能够实现任意角度的悬停。

同样地,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将连接件31设置在支撑杆上,将轴33连接到白板1的板面上,另外,采用一个或多个支撑杆的技术方案也是可以的,均可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以翻转白板,并能够实现任意角度悬停的技术效果的,例如,当白板1的重量和体积较小时,可以只设置一个支撑杆,将支撑杆设置在白板1的板面的中央位置,保持白板1的左右平衡。

同样地,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进一步增加横向的连接杆23,在支撑杆的底部设置底座24,在底座24的底部设置滚轮25。

另外,采用该实施例相比于上一实施例,减小了白板装置在横向方向的长度。白板1一般是采用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的设置方式。上一实施例中,在白板1的两侧设置支撑杆,白板装置的横向长度相当于白板1的横向长度加上两个支撑杆的横向长度,从而会占用较大的空间。而采用该实施例时,白板装置的横向长度就等于白板1的横向长度,相比于上一实施例可以减小白板1的横向占用。虽然相比于上一实施例,增加了白板装置的厚度,但是由于白板装置厚度本身比较小,影响不大。

如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的旋转白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前两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并非是支撑杆与白板1相连接,而是连接杆23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到白板1上。此处连接组件3的结构可以采用如图11所示的连接组件3的结构,将轴33固定在连接杆23上,连接件31固定在白板1上,轴套32套设于轴33上,并且嵌入在连接件31内部,连接件31的侧面穿设有紧定螺钉34,工作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紧定螺钉34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中,采用其他形式的压紧件也是可以的。例如,在连接件31的侧面开设有销孔,在销孔中穿设销,使销的一端抵触轴套32的外表面也是可以的。

另外,该实施例中示出的连接杆23和支撑杆的数量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杆设置一个或多个均是可以的。同样地,所述连接杆23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并且可以只有一个连接杆23与白板1相连接,而其他的连接杆23仅为保持整个支架2的平衡作用而设置。采用该实施例相比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同样也减小了白板装置在横向方向的长度,减小白板装置横向占用的空间,适合于放置在横向空间较小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合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旋转式白板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转白板的技术方案,当用户书写至不便于书写的区域时,可旋转白板至最佳书写位置;当白板反光影响阅读时,可适当调整角度避开反光面;当一面写完时可翻转至另一面继续书写;在使用时不需多余的操作即可轻松翻转白板,操作十分简便,并能实现白板在任意符合用户需要的角度的悬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