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03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轻薄化和柔性化越来越成为消费电子类产品的显示屏的发展趋势。电子产品中显示屏的柔性化从曲屏到任意弯曲屏,再到卷轴类显示屏。但是,在可伸缩类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均无支撑结构支撑柔性屏,进而导致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可伸缩类柔性显示装置在使用时其显示区域不平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柔性屏以及第一固定组件、连接组件以及多个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且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的第一卷筒,所述第一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卷筒,所述第一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柔性屏可收卷于所述第一卷筒内,所述第一柔性屏在所述第一卷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时平铺于所述第一卷筒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件为可沿轴线方向伸缩的多段伸缩杆,所述多段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或者,所述第一伸缩件为可沿轴线方向伸缩的多段伸缩杆,所述多段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枢接轴枢接于所述第一外壳,另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或者,所述第一伸缩件为折叠杆,所述折叠杆包括第一子杆以及枢接于所述第一子杆的第二子杆,所述第一子杆枢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二子杆枢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柔性屏、第二固定组件以及多个第二伸缩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且可绕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的第二卷筒,所述第二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卷筒,所述第二柔性屏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组件,所述第二柔性屏可收卷于所述第二卷筒内,所述第二柔性屏在所述第二卷筒远离所述连接组件时平铺于所述第二卷筒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具体地,所述第二伸缩件为可沿轴线方向伸缩的多段伸缩管,所述多段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组件。

具体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轴、两个限位套环以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且可绕所述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的中空筒柱,两个所述限位套环分别固定于所述中空筒体的两端部,所述连接轴伸入于所述限位套环内。

具体地,所述第一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伸缩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套环上,所述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外壳,所述第二伸缩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套环,并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第一柔性屏与所述第二柔性屏之间呈夹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将第一柔性屏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卷筒,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组件,由于第一卷筒可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那么,第一柔性屏可收卷于第一卷筒的外侧。当需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卷筒沿背离连接组件的方向拉动,第一柔性屏则从第一卷筒的外侧释放出,并平铺在第一固定组件与连接组件之间,同时,各第一伸缩件支撑于第一外壳和连接组件之间,防止第一柔性屏回卷至第一卷筒外侧,并且,将第一柔性屏平铺展开,确保第一柔性屏的显示区域平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在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在收纳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在打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柔性屏11、第一固定组件21、连接组件3以及多个第一伸缩件41。第一伸缩件41 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组件21,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21 包括第一转轴212以及第一卷筒213,第一卷筒213套设于第一转轴212上,并且,可绕第一转轴212的轴线转动。第一柔性屏1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卷筒 213上,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组件3上,第一柔性屏11可收卷于第一卷筒213 内。在第一卷筒213远离连接组件3时,第一柔性件11平铺于第一卷筒213 和连接组件3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将第一柔性屏1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卷筒213,其另一端固定于连接组件3,由于第一卷筒213可绕第一转轴212 的轴线转动,那么,第一柔性屏11可收卷于第一卷筒213的外侧。当需使用时,使用者将第一卷筒213沿背离连接组件3的方向拉动,第一柔性屏11则从第一卷筒213的外侧释放出,并平铺在第一外壳211与连接组件3之间,同时,各第一伸缩件41支撑于第一固定组件21和连接组件3之间,防止第一柔性屏11 回卷至第一卷筒213外侧,并且,将第一柔性屏11平铺展开,确保第一柔性屏 11的显示区域平整,使用方便。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组件21还包括第一外壳211,将第一转轴212固定于第一外壳211上,优选地,第一转轴212 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外壳211上,即为第一转轴212提供载体,通过利用第一外壳211为收卷于第一卷筒213外侧的第一柔性屏11提供保护,第一伸缩件 4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外壳211,第一伸缩件4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组件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41为多段伸缩杆,该多段伸缩杆可沿杆的轴线方向伸缩。多段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外壳211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组件3上,当使用者将第一外壳211沿背离连接组件3的方向拉出时,即可带动各多段伸缩杆沿轴线方向伸长;当使用者将第一外壳211沿朝向连接组件3的方向推进时,则带动各多段伸缩杆沿轴线方向收缩。优选地,请参考图1,在第一外壳211与连接组件3之间设有两个多段伸缩杆,该两个多段伸缩杆位于第一柔性屏11的两侧。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多段伸缩杆的数量不限定,与第一外壳211以及与连接组件3的连接位置也不限定。

或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41为多段伸缩杆,该多段伸缩杆可沿杆的轴线方向伸缩,多段伸缩杆的一端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一外壳211,其另一段则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组件3。当第一柔性屏11需要收纳时,将多段伸缩杆的一端与连接组件3分离,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多段伸缩杆收纳于第一外壳211的外侧,这样,第一外壳211与连接组件3可相互抵靠在一起,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一柔性屏11收卷状态下体积更小。当然,多段伸缩杆的一端也通过枢接轴枢接于连接组件3,其另一段则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外壳211,这样,多段伸缩杆可收纳在连接组件3的外侧。

或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41为折叠杆,该折叠杆包括第一子杆以及第二子杆,第一子杆的一端枢接于第二子杆的一端,第一子杆的另一端枢接于第一外壳211,第二子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连接组件3。同样地,该折叠杆也可对展开后的第一柔细屏起到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柔性屏12、第二固定组件22以及多个第二伸缩件42。第二伸缩件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固定组件22,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组件3。第二固定组件22包括第二转轴222以及第二卷筒223,第二卷筒223套设于第二转轴222上,并且,可绕第二转轴222的轴线转动。第二柔性屏12设于第二卷筒223与连接组件3 之间,第二伸缩件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外壳221,其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组件3。同样地,第二柔性屏12可收卷于第二卷筒223的外侧,并且,在打开时,各第二伸缩件42可使第二柔性屏12保持平铺展开的状态,其显示区域更加平整,这样,该柔性显示装置具有两个显示区域。根据使用需求,第一柔性屏11和第二柔性屏12可为显示屏,该显示屏可集成有触控功能。该第一柔性屏11和该第二柔性屏12在找开时,可分别显示不同的画面,例如,可以为第一柔性屏11和该第二柔性屏12中之一显示主菜单,另一显示需显示的画面。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组件22还包括第二外壳221,将第二转轴222固定于第二外壳221上,优选地,第二转轴222 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二外壳221上,即为第二转轴222提供载体,通过利用第二外壳211为收卷于第二卷筒223外侧的第二柔性屏12提供保护,第二伸缩件 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外壳211,第二伸缩件41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组件3。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42为多段伸缩管,该多段伸缩管可沿管的轴线方向伸缩。多段伸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外壳221上,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组件3上,当使用者将第二外壳221沿背离连接组件3的方向拉出时,即可带动各多段伸缩管沿轴线方向伸长;当使用者将第二外壳221沿朝向连接组件3的方向推进时,则带动各多段伸缩管沿轴线方向收缩。优选地,请参考图1,在第二外壳221与连接组件3之间设有两个多段伸缩管,该两个多段伸缩管位于第二柔性屏12的两侧。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多段伸缩管的数量不限定,与第二外壳221以及与连接组件3的连接位置也不限定。

或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伸缩件42为多段伸缩管,该多段伸缩管可沿管的轴线方向伸缩,多段伸缩管的一端通过枢接轴枢接于第二外壳221,其另一段则可拆卸地连接于连接组件3。当第二柔性屏12需要收纳时,将多段伸缩管的一端与连接组件3分离,并绕枢接轴的轴线转动,使得多段伸缩管收纳于第二外壳221的外侧,这样,第二外壳221与连接组件3可相互抵靠在一起,柔性显示装置在第二柔性屏12收卷状态下体积更小。当然,多段伸缩管的一端也通过枢接轴枢接于连接组件3,其另一段则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二外壳221,这样,多段伸缩管可收纳在连接组件3的外侧。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包括连接轴31、两个限位套环32以及中空筒柱33。中空筒柱33套设于连接轴31,并且,可绕连接轴31的轴线转动,两个限位套环32分别固定于中空筒柱33的两端部,连接轴31则伸入于限位套环32内。第一柔性屏11和第二柔性屏12均固定于中空筒体的外侧,根据使用需求,中空筒柱33可绕连接轴31的轴线发生阻尼转动,即,中空筒柱33在相对连接轴31转动后,并保持该转动角度。

优选地,请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缩件4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外壳211,其另一端连接于限位套环32,第二伸缩件42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外壳221,其另一端穿过限位套环32,并连接于连接轴31,这样,第二柔性屏 12可绕连接轴31的轴线相对第一柔性屏11转动,并与其形成夹角,从而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限位套环32上设有槽道(图中未示),第二伸缩件42穿过槽道,并连接于连接轴31。这样,第二伸缩件42在槽道的限位下绕连接轴31的轴线转动时,进而,限定第二伸缩杆绕连接杆的转动角度,即限定第二柔性屏12与第一柔性屏11之间的夹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