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06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屏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希望显示屏具有较大的图像显示区域以及较小的边框,也就是要求显示屏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因此,显示屏的边框也不断被压缩变窄。

此外,通常显示屏除了可以显示图像之外,还可以实现其它较多的附加功能,例如温度探测功能、定位功能以及图像拍摄功能等等。上述这些附加功能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屏中的传感器等部件来实现。在上述这些传感器中有一些前置传感器,例如前置光学传感器可以与显示画面同侧设置。

在传统显示屏中,前置光学传感器放置在矩形显示区外围的非显示区中。但是传统放置前置光学传感器的非显示区阻碍了显示屏屏占比的进一步增大。因此出现了在一些需要较高屏占比的显示屏中无法放置前置传感器,或者放置前置传感器的显示屏的屏占比无法进一步增加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包括第一开口区,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嵌入第一开口区中;第一非显示区围绕显示区,且第一非显示区围绕第二非显示区;显示屏包括前置传感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覆盖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二基板覆盖显示区、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前置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内;其中第一基板对应第二非显示区的位置处和第二基板对应第二非显示区的位置处分别透光。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的显示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通过将非显示区分成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在显示区设置第一开口区,第二非显示区嵌入第一开口区中,前置传感器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中,这样即便第一非显示区的宽度压缩也不会影响在显示屏中设置前置传感器。因此,在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的同时可以在显示屏中设置前置传感器以实现相应的附加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沿虚线aa’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在图1所示显示屏中,部分扫描线的一种布线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中,部分扫描线的另一种扫描线布线图;

图5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其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a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图11b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图11c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结合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沿虚线aa’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100包括显示区11和非显示区。显示区11包括第一开口区111,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其中,第二非显示区122嵌入第一开口区111中。第一非显示区121围绕显示区11,且围绕第二非显示区122。

此外,显示屏100包括前置传感器14,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第一基板101覆盖显示区11、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第二基板102覆盖显示区11、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前置传感器14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122内。第一基板101对应第二非显示区122的位置处透光,第二基板102对应第二非显示区122的位置处透光。

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在第一非显示区通过封框胶103粘接在一起。

也就是说,为了提高显示屏的屏占比,可以将设置前置传感器14的位置处保留为非显示区,将其他位置的非显示区进行压缩。也就意味着显示区11可以向设置前置传感器的位置之外的区域外扩,形成的显示区11的形状不再为规则的形状(例如规则的矩形、圆形等等)。这样一来,显示屏100可以具有较高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在显示屏内设置前置传感器1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非显示区分成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在显示区11设置第一开口区111,第二非显示区122嵌入第一开口区111中,前置传感器14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122中,这样即便第一非显示区121的宽度压缩也不会影响在显示屏100中设置前置传感器。因此,在提高显示屏100的屏占比的同时,还可以在显示屏100中设置前置传感器14以实现相应的附加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可以是互不连通的。也就是说,第二非显示区122可以被显示区11和第一非显示区121环绕。这样,前置传感器14也可以被显示区11和第一非显示区121环绕。

此外,第一非显示区121和第二非显示区122还可以连通。同时第一非显示区121环绕第二非显示区122,且第一非显示区121环绕显示区11,第二非显示区122嵌入显示区11的第一开口区111内,也就说第二非显示区122设置在显示屏100的边框区域内。

也就是说,第二非显示区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任意位置。具体可以根据可以用户对前置传感器设置位置的需求来设置第二非显示区。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显示屏100可以包括第一集成电路15,第一集成电路15与前置传感器14设置在显示区11的相对两侧。上述第一集成电路15可以是向设置在显示区11的数据线提供显示信号的集成电路。也就说,可以将前置传感器14设置在显示屏100的上边框区域内。当前置传感器14为光学传感器时,便于用户使用上述光学传感器拍摄图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非显示区122的形状可以为三角形、矩形、其他多边形以及圆形中的一种。此处的圆形可以包括椭圆形、类圆形等等。也就是说,放置前置传感器14的区域可以为各种形状。可以结合前置传感器14的形状以及显示屏100的屏占比的要求来设置上述第二非显示区122的形状,也即放置前置传感器14的区域的形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显示屏10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屏。当图1所示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时,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彩膜基板。当图1所示显示屏为有机发光显示屏,上述第一基板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可以为封装盖板。

请继续参考图3,其示出了在图1所示显示屏中,扫描线的一种布线示意图。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第一基板101可以包括第二集成电路13以及多条扫描线16。第二集成电路13至少设置在显示区11的另外相对两侧中的一侧中。扫描线16向设置在显示区11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提供扫描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3向扫描线16提供扫描信号。至少一条扫描线16的部分走线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内。由于第一基板101对应第二非显示区122位置处的部分透光,而不是被切除,这样扫描线的部分走线可以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内,而不必绕开第二非显示区122设置。这样使得在显示屏上设置扫描线的区域相对较大,可以降低在显示屏上布置扫描线的工艺要求。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中,另一种扫描线的布线示意图。与图3所示扫描线布线示意图相同,第一基板101可以包括第二集成电路13以及多条扫描线16。第二集成电路13至少设置在显示区11另外相对两侧中的一侧中。扫描线16向设置在显示区11中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提供扫描信号。第二集成电路13向扫描线16提供扫描信号。至少一条扫描线16的部分走线161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内。与图3所示扫描线布线示意图不同的是,图4所示的第二非显示区122中,扫描线16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中的部分走线161为折线。将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中的部分走线161设置为折线形状,可以缓解图3所示的扫描线16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中的部分走线为直线时引起的光学传感器探测到的图像信号亮暗不均的现象。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非显示区122被显示区11环绕时,阵列基板101中的数据线(图中未示出)的部分走线也可以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内。进一步地,数据线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22中的部分走线也可以为折线。上述数据线用于向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周围的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提供信号。

请结合图5和图6,图5示出了图1所示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截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液晶显示屏200包括背光单元201、第一偏光片202、第一基板203、第二基板204、第二偏光片205。其中,第一基板203可以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4可以为彩膜基板。

第一基板203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透光,第二基板204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透光。

第一偏光片202设置在第一基板203远离第二基板204的一侧,第一偏光片202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形成第一通孔21。

第二偏光片205设置在第二基板204远离第一基板203的一侧,第二偏光片205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形成第二通孔22。

背光单元201设置在第一偏光片202远离第一基板203的一侧,背光单元201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形成第三通孔23。

在显示区21中,第一基板203和第二基板204之间可以填充液晶27。例如当在第一基板203上施加电信号而形成水平电场时,液晶27在水平电场的作用下旋转。从背光单元20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偏光片202射入液晶27中,光线透过旋转一定角度后的液晶而入射到第二偏光片205中,再经过第二偏光片205的偏光后射出,从而使得液晶显示屏200显示相应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非显示区222包括沿第二非显示区222的内边缘设置的封框胶区域26。第一基板203与第二基板204在上述封框胶区域26使用封框胶208封装在一起。此外,第一基板203与第二基板204在第一非显示区221可以使用封框胶208封装在一起。可以理解的是,在图5中,第二非显示区222的封框胶区域26与第一非显示区221中涂布的封框胶208可以具有重叠的部分。

由于在背光单元201和第一偏光片202中分别在第二非显示区222的位置处形成第三通孔23和第一通孔20,这样,前置传感器24例如光线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由第三通孔23和第一通孔20形成的空间内。

此外,液晶显示屏200还可以包括封装玻璃207,封装玻璃207设置在第二偏光片205远离第二基板204的一侧。封装玻璃207可以通过第一光学胶206与第二偏光片205粘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非显示区222中,第一基板203与第二基板204之间可以无填充。这样一来,在第二非显示区222中,外界光线可以通过第二通孔22照射到第二基板204上,然后在第二基板204的透光区、第二基板的204透光区与第一基板203的透光区之间形成的空腔以及第一基板203的透光区中传输,最后入射到光学传感器中,由光学传感器感知光线从而记录外界图像。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其背光单元、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分别在对应第二非显示区的位置处形成通孔,此外,第一基板在第二非显示区位置处透光,第二基板在第二非显示区位置处透光,这样,液晶显示屏中,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中的前置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外界的光学信号。同时,还可以压缩第一非显示区的宽度,从而提高液晶显示屏的屏占比。

请继续参考图7,其示出了其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与图6所示液晶显示屏200不同的是,图7所示的液晶显示屏300中,位于第一基板303的第二非显示区322和所述第二基板304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之间的空间内可以填充透光材料38。可以选择折射率接近于第一基板303的透光区的组成材料(例如玻璃,其折射率1.45~1.65)以及接近于第二基板304的透光区的组成材料(例如玻璃)的折射率的透光材料38作为填充材料填充在位于第一基板303的第二非显示区322和第二基板304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之间的空间内。这样可以减少光线在由位于第一基板303的第二非显示区322和第二基板304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之间的空间内传输时,由于光线折射引起的光线损失。可以提高光学传感器探测到的光线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实现方式中,上述透光材料38例如可以是液晶。与空气相比,液晶的折射率与第一基板303的透光区的组成材料(例如玻璃)以及第二基板304的透光区的组成材料(例如玻璃)的折射率相接近。将液晶作为透光材料填充在位于第一基板303的第二非显示区322和第二基板304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之间的空间内,既可以提高光学传感器探测到的光线的强度,还可以简化液晶显示屏300的制作工艺。

在位于第一基板303的第二非显示区322和第二基板304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之间的空间填充液晶的一种具体步骤可以包括:在第二基板322上涂布封框胶308,并且在沿第二非显示区322内边缘设置的封框胶区域内涂布封框胶。沿第二非显示区322内边缘设置的封框胶区域可以为密闭区域。在第一基板303的显示区31内涂布液晶以及第二非显示区322内涂布液晶,然后真空贴合第一基板303与第二基板304。这样形成的液晶显示屏300的第二非显示区322以及显示区31内填充液晶。

请参考图8,其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的一种俯视示意图。如图8所示,液晶显示屏400包括显示区41、第一非显示区421以及第二非显示区422。液晶显示屏4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421中的封框胶408,用于封装第一基板403和第二基板404。在第二非显示区422中沿第二非显示区422内边缘设置的封框胶区域406在朝向显示区的一侧具有开口4061。封框胶沿第二非显示区422的边缘设置在封框胶区域406中。同时封框胶露出开口4061。当需要在位于第一基板403的第二非显示区422和第二基板404的第二非显示区422之间的空间填充液晶时,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在第一基板403的显示区41内涂布液晶。然后真空贴合第一基板403与第二基板404,最后使液晶通过上述开口4061注入到位于第一基板403的第二非显示区422和第二基板404的第二非显示区422之间的空间内。这样,可以避免在第二非显示区422内直接涂布液晶引起的液晶外漏不良。

请继续参考图9,其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液晶显示屏500包括沿第二非显示区522与第一开口区相邻的边缘设置的封框胶区域506,封框胶区域506与显示区51的第一开口区511的形状相同。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上述封框胶区域使用封框胶封装在一起。同样,上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在第二非显示区522的位置处透光。这样设置在第二非显示区522中的前置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传输过第一基板的透光区和第二基板的透光区的光学信号。同时,图9所示的液晶显示屏的第一非显示区521的宽度可以压缩而不影响在液晶显示屏中设置前置传感器。此外,只在沿第二非显示区522与第一开口区相邻的边缘设置封框胶区域506,相比沿第二非显示区的内边缘设置封框胶区域可以简化制作工艺,减少封框胶使用量,降低显示屏的制作成本。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图5所示液晶显示屏沿虚线bb’的又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600包括背光单元601、第一偏光片602、第一基板603、第二基板604、第二偏光片605以及封装玻璃607。第二偏光片605和封装玻璃之607间使用第一光学胶606粘接在一起。

液晶显示屏600同样包括显示区61、第一非显示区621和第二非显示区622。在液晶显示屏600中,背光单元601、第一偏光片602分别在第二非显示区622位置处具有第三通孔63和第一通孔60。第一基板603和第二基板604在第二非显示区622位置处透光。第二偏光片605在第二非显示区622的位置处具有第二通孔62。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62中填充第二光学胶68,上述第二光学胶68与第二基板604、第一光学胶606相接触。在第二非显示区622第二光学胶68填充了第二基板604以及封装玻璃607之间的空隙。

在第二通孔62中填充第二光学胶68,并且第二光学胶68与第二基板604以及第一光学胶606以及封装玻璃607接触。这样,第二基板604与封装玻璃607之间的空隙被光学胶填充,由于光学胶的折射率相比空气而言更加接近第二基板604的透光区(例如玻璃)的折射率以及封装玻璃607的折射率,从而可以减小光线在封装玻璃与第二基板之间传输时由于折射产生的损失。可以提高前置传感器例如光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的光学信号的强度。

请参考图11a,其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如图11a所示,步骤①在封装玻璃607上贴附第一光学胶606;步骤②将一定量的液态光学胶材料68填入第二通孔62中,接着对第二通孔62中的液态光学胶材料68进行预固化。步骤③将贴附了第一光学胶606的封装玻璃607与在其第二通孔62中填充了光学胶材料68的第二偏光片605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最后热固化上述光学胶材料形成第二光学胶68。在上述过程中实现第一光学胶606与第二光学胶密切贴合。也就是说,在第二通孔62中的第二光学胶68为由在第二通孔62中滴入液态光学胶材料,经过固化形成。这样一来,在第二非显示区622中,封装玻璃607与第二基板605之间的空隙被光学胶填充,一方面可以使得封装玻璃607与第二基板605密切贴合,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在第二非显示区622中,在由封装玻璃607到第二基板605的传输过程中由于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光线强度减弱的现象。

请参考图11b,其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如图11b所示,步骤④将第二光学胶68贴附在封装玻璃607的第二非显示区622位置处。步骤⑤在与第二偏光片605贴合在一起的第一光学胶606中形成第四通孔64。步骤⑥在真空环境下,将封装玻璃607与第二基板605贴合,且第二光学胶68被压入第二通孔62以及第四通孔64中。在图11b所示过程中,第二光学胶68的厚度可以大于第四通孔64和第二通孔62的深度之和。以保证第二光学胶609可以无缝地贴合于第二通孔62以及第四通孔64内。在图11b所示过程中使用的第二光学胶69可以为由半固态光学材料形成双面具有粘性的光学胶。

请参考图11c,其示出了图10所示液晶显示屏在第二通孔中填充第二光学胶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各步骤示意图。

如图11c所示,步骤⑦将第一光学胶606贴附在封装玻璃607上。步骤⑧将第二光学胶68贴附在第二通孔62中。步骤⑨在真空环境下,将封装玻璃607与第二基板605贴合,且第二光学胶68与第一606光学胶接触。在图11c所示过程中,第二光学胶68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通孔62的深度。以保证第二光学胶68与第一光学胶606之间的贴合无缝隙。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在图11c所示过程中使用的第二光学胶68可以为由半固态光学材料形成双面具有粘性的光学胶。进一步地,形成第一光学胶的材料和形成第二光学胶的材料相同,此外,形成第一光学胶的工艺与形成第二光学胶的工艺可以相同。

在另外一些应用场景中,在图11c所示过程中使用的第二光学胶68可以为硬化膜,且硬化膜靠近第二基板605的一侧涂布光学胶。且第二光学胶68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通孔62的厚度。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显示装置700例如可以为手机,该显示装置700包括如上所述的图1、图2、图5~图10所示的显示屏。如图12所示,采用图1、图2、图5~图10所示的显示屏的显示装置在显示具有较大的屏占比,同时还可以在显示屏中设置前置传感器。

此外,上述显示装置700还可以为各种电子设备,例如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pictureexpertsgroupaudiolayer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