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数控选层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598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盘模型上使用的一种沙盘模型分层升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型数控选层升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沙盘模型多为整栋建筑外观模型以及每一层楼的内部结构都作为一个沙盘 模型,分散的放在其他地方,缺乏整体感,无法让人产生一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与之协调的 外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5621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撑杆旋转分层沙盘模型升降机,在支撑架内有个滑动的升降机座,在升降基座上加装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轴联器连接撑杆,撑杆按楼层距离设置有同方向的切口,在楼层模型上固定有卡环盘,卡环盘上有个卡环槽,卡环槽内有个横向的卡环;上楼层的卡环盘比下层的卡环盘角度大90度,当撑杆旋转角度与卡环盘角度致时,相应楼层的卡环和撑杆上的切口呈上下排列,升降基座和撑杆通过丝杆上下运行,切口带动卡环使相应楼层上下运行,起到相应楼层模型的分合,让人清晰的看见建筑楼层内部的细微结构。但是该升降机每次之能提升一个楼层,需要提升另一楼层时,则需要先将之前提升的楼层放下,再进行提升,使各楼层之间不能同时进行对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型数控选层升降机,实现了升降机能够同时提升多个楼层的功能。

一种模型数控选层升降机,包括楼层和底座,其特征是:所述楼层上贯穿设置有限位杆和螺纹杆,所述限位杆固定于最顶层的楼层并与其他楼层滑动连接,所述楼层上供螺纹杆穿设的孔不与所述螺纹杆接触,所述螺纹杆位于相邻两个楼层间的部分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受控于电机于螺纹杆上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管设置在楼层之间,当套管在电机的驱动下向上移动时,套管推动楼层向上移动。限位杆的设置对楼层进行水平限位,使楼层只能沿限位杆轴向移动,并可防止楼层因一个侧受力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两端抵接相邻两个楼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楼层之间保持以套筒长度为高度的有效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外壁周向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电机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驱动的第二锥齿轮,使第二锥齿轮捏合的第一椎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套筒转动,由于套筒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且螺纹杆固定设置,因此套筒在螺纹杆上轴向移动,当套筒向上移动时,推动楼层向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筒一端固定所述楼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筒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使楼层上下平移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于楼层底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楼层底部的电机与套筒同步,从而使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时刻保持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固定于所述底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纹杆在底座上固定牢固,使套筒在转动使在螺纹杆上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套管抵接楼层,当套管在螺纹杆上轴向移动时,带动楼层移动,并且一个套管带动一个楼层,使相邻楼层之间的分合都单独由一个套管控制,从而使升降机一次分开的楼层数增多,能够同时对比多个楼层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楼层;2、底座;3、限位杆;4、螺纹杆;5、套筒;6、电机;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模型数控选层升降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2和楼层1,在本实施例中楼层1共有三层,但不限于三层,楼层1的一个角上设置有穿设螺纹杆4的通孔,螺纹杆4穿过通孔固定在底座2上,但通孔不与螺纹杆4接触。楼层1的其他三个角上穿设有限位杆3,限位杆3的上端固定在最顶层的楼层1上,限位杆3的下端超过底座2一端距离。除最顶层的楼层1外,其他楼层1均可在限位杆3上滑动。

在螺纹杆4上螺纹连接有套筒5,套筒5的两端抵接上下楼层1,套筒5外壁周向凸出有第一锥齿轮7,楼层1的底部与螺纹杆4相邻设置有电机6,电机6上连接有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与第一锥齿轮7啮合,驱动套管在螺纹杆4上转动,从而使套管在螺纹杆4上轴向移动,抵接在套筒5上的楼层1伴随套筒5移动。楼层1下端面还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杆3滑动连接的限位套,当套筒5两端抵接相邻楼层1时,在同一层的限位套也同时抵接相邻楼层1,从而减小楼层1对套筒5的压力,并且限位套的设置可防止楼层1在移动过程中因一端受力而倾斜。

电机6均受控制器控制,控制上有3个开关,每个开关均有“上”、“关”“下”三个状态,每个开关控制一个楼层1。

为了方便举例,楼层1从下至上,依次命名为第一楼层、第二楼层和第三楼层。

当只需打开第二楼层时,只需选择其对应的开关,按“上”,套筒5在电机6的驱动下就会带动第二楼层及第三楼层上升,此时第二楼层就会打开,限位杆3在第三楼层的带动下向上移动,第二楼层移动至合适位置就可使开关打到“关”的状态。这时要打开第三楼层,只需选择第三楼层对应的开关按“上”。第三楼层移动到合适位置拨动开关至“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当先打开第三楼层时,由于抵接第三楼层的套筒5下端不再抵接第二楼层,第二楼层上升时,第二楼层在限位杆3上滑动,而不会带动限位杆3移动使第三楼层移动,使第二楼层与第三楼层的距离减小,因此还需上升第三楼层,使第三楼层与第二楼层之间的距离增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