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显示屏模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1998发布日期:2018-09-04 23:2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显示屏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710233922.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的从安装框架上弹出的显示屏,该显示屏上设置了一种卸载装置,通过卸载装置抵顶安装框架而使卸载装置与安装框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从而分离显示屏和安装框架。具体的,卸载装置包括电动驱动件、传动组件、抵持件和推出杆,推出杆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推出杆与所述抵持件相配合,电动驱动件和推出杆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电动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出杆在抵持件上滑动以增加所述抵持件与所述驱动件之间的间距(抵持件和/或推出杆上设有斜面且该斜面为配合面);电动驱动件设于显示屏上,抵持件设于安装框架上,反之亦然。

在某些时候,维护人员在某些时候完全可以自行手动分离显示屏和安装框架(比如显示屏距离地面的高度在2米以下时),这样能够减少电能的消耗,但上述卸载装置并不能让用户进行手动操作,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卸载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具有该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显示屏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包括电动驱动件、传动组件、抵持件和推出杆,推出杆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电动驱动件和推出杆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电动驱动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推出杆顶抵所述抵持件,以增加所述抵持件与所述电动驱动件之间的间距,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的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推出杆顶抵所述抵持件,以增加所述抵持件与所述电动驱动件之间的间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显示屏模组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安装框架和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正面的屏体和设置在底壳背面的电源箱,还包括上述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于安装位置较矮的显示屏模组,用户通过操作旋转手柄即可增加抵持件与电动驱动件之间的间距,实现安装框体与显示屏的分离,而不需要使用电动驱动件,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更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抵持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显示屏模组中的另一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正视时);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仰视时);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正视时);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仰视时);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正视时);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显示屏模组中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的简化示意图(仰视时)。

标号说明:

1、安装框架;2、电源箱;3、电动驱动件;4、传动组件;41、弹性件;42、凸轮;421、限位孔;422、卡扣位;423、弧面;5、抵持件;6、推出杆;61、楔形块;62、凸起;7、旋转手柄;81、滑槽;82、导向件;9、转轴;

91、涡轮;92、卡定段;10、滚轮;11、转盘;12、活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增加与传动组件相连的旋转手柄,通过旋转手柄即可使显示屏与安装框架的分离。

请参照图1至图13,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包括电动驱动件3、传动组件4、抵持件5和推出杆6,推出杆6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电动驱动件3和推出杆6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4相连,电动驱动件3通过传动组件4驱动推出杆6顶抵所述抵持件5,以增加所述抵持件5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之间的间距,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组件4相连的旋转手柄7,所述旋转手柄7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驱动推出杆6顶抵所述抵持件5,以增加所述抵持件5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之间的间距。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对于安装位置较矮的显示屏模组,用户通过操作旋转手柄即可增加抵持件与电动驱动件之间的间距,实现安装框体与显示屏的分离,而不需要使用电动驱动件,有利于减少电能消耗,更为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转盘11和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远离所述抵持件5设置,所述活动件12的一端与所述推出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的另一端与转盘11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和转盘11的连接处与转盘11的旋转中心轴偏心设置;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分别与所述转盘11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的凸轮42,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5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凸轮42的外缘上,所述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分别与所述凸轮42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传动组件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41,所述弹性件41与推出杆6相连,所述弹性件41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的设置可以确保推出杆远离抵持件的一端一直抵持在凸轮上,即推出杆可以自动回缩。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可转动设置的转盘11和可转动设置的凸轮42,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5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凸轮42的外缘上;

还包括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远离所述抵持件5设置,所述活动件12的一端与所述推出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的另一端与转盘11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和转盘11的连接处与转盘11的旋转中心轴偏心设置;

转盘11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凸轮42与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或者,凸轮42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转盘11与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件41,所述弹性件41与推出杆6相连,所述弹性件41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一转轴9相连,旋转手柄7设于所述转轴9上且相对于所述转轴9可转动设置,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转盘11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或者,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凸轮42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转盘(或凸轮)发生故障而不能使推出杆朝远离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与凸轮(或转盘)相连的电动驱动件或旋转手柄来使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工作,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两个可转动设置的凸轮42,两个所述凸轮42的转动中心轴重合设置;两个所述凸轮42的外缘分别抵持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5的一端;一个所述凸轮42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相连,另一个所述凸轮42与所述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4还包括弹性件41,所述弹性件41与推出杆6相连,所述弹性件41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一转轴9相连,旋转手柄7设于所述转轴9上且相对于所述转轴9可转动设置,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凸轮42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轮42包括第一半圆段、矩形段和第二半圆段,矩形段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半圆段和第二半圆段相连,矩形段的另外两端的端面均为内凹的弧面423。

由上述描述可知,内凹的弧面可以让推出杆靠近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在凸轮的外周壁上平滑的滑动,避免推出杆与凸轮之间出现卡死的情况。

显示屏模组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安装框架1和显示屏,显示屏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正面的屏体和设置在底壳背面的电源箱2,还包括上述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

进一步的,电动驱动件3设于所述显示屏上,抵持件5设于安装框架1上;或者,电动驱动件3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抵持件5设于所述显示屏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驱动件3、传动组件4、推出杆6和旋转手柄7均设于所述电源箱2上,所述抵持件5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电动驱动件、传动组件、推出杆和旋转手柄均设于所述电源箱上而非直接设置在底壳上,避免推出杆的反作用力使屏体变形,致使显示屏显示效果变差。

进一步的,所述推出杆6上沿其移动方向设有滑槽81,所述电源箱2上设有与所述滑槽81相适配的导向件82,所述推出杆6通过导向件82支撑在所述电源箱2上。

由上述描述可知,推出杆上设置滑槽、电源箱上设置导向件,通过导向件与滑槽的配合可以减少推出杆在移动过程中的晃动;另外,推出杆通过导向件支撑而与电源箱之间产生一定距离,这样可以减少推出杆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使移动更顺滑,不会卡住,更重要的是,导向件可以为推出杆提供支撑力,从而避免推出杆与电源箱分离。

进一步的,滑槽81设置为两个,每一个滑槽81内对应的设有一个导向件82。

由上述描述可知,这样可以使推出杆移动方向更准确,推出杆受力后移动轨迹不容易产生偏转。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如图1至图3所示,显示屏模组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安装框架1、显示屏和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显示屏包括底壳、设置在底壳正面的屏体和设置在底壳背面的电源箱2,优选的,所述电源箱2覆盖所述底壳1/5以上的面积。

请结合图1至图4,所述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包括电动驱动件3、传动组件4、抵持件5和推出杆6,推出杆6沿其长度方向可移动设置,电动驱动件3和推出杆6分别与所述传动组件4相连,电动驱动件3通过传动组件4驱动推出杆6顶抵所述抵持件5以增加所述抵持件5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之间的间距,还包括与所述传动组件4相连的旋转手柄7,所述旋转手柄7通过所述传动组件4驱动推出杆6顶抵所述抵持件5以增加所述抵持件5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之间的间距。其中,电动驱动件3设于所述显示屏上,抵持件5设于安装框架1上;或者,电动驱动件3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抵持件5设于所述显示屏上。

电源箱2上设有供旋转手柄7外露的开窗。

请结合图3和图4,为保证推出杆6的移动轨迹是直线的,推出杆6上设有导向件82,显示屏(的底壳或电源箱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件82相适配的导向槽;或者,所述推出杆6上设有导向槽,显示屏(的底壳或电源箱2)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件82,所述推出杆6通过导向件82支撑在所述电源箱2上。本实施例中,推出杆6上具有作为导向槽的滑槽81,电源箱2上具有作为导向件82的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贯穿所述滑槽81,因此,所述螺钉还起到将推出杆6安装到电源箱2上的作用,避免推出杆6与电源箱2分离。进一步的,滑槽81设置为两个,每一个滑槽81内对应的设有一个导向件82。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驱动件3、传动组件4、推出杆6和旋转手柄7均设于所述电源箱2上,所述抵持件5设于所述安装框架1上。进一步的,推出杆6远离传动组件4的一端设有一楔形块61,所述抵持件5为与所述楔形块61的斜面相配合的滚轴。优选的,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滚轴的外周壁上具有环绕其旋转中心轴设置的凸起62(或凹槽),所述楔形块61的斜面上设有与所述凸起62(或凹槽)相配合的凹槽(或凸起62),这样可以对楔形块61起到限位,从而避免楔形块61在滚轴的表面任意滑动。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弹性件41和两个可转动设置的凸轮42,两个所述凸轮42的转动中心轴重合设置;两个所述凸轮42的外缘分别抵持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5的一端,所述弹性件41与推出杆6相连,所述弹性件41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一个所述凸轮42与所述电动驱动件3相连,另一个所述凸轮42与所述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41的一端固定在底壳或电源箱2上。优选的,所述弹性件41为位于导向槽内的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件82上。

请结合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一转轴9相连,旋转手柄7设于所述转轴9上且相对于所述转轴9可转动设置,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凸轮42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所述转轴9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壳上,优选的,所述转轴9上套设有轴承,所述转轴9通过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底壳上。

如图5至图7所示,具体的,所述转轴9的下部设有涡轮91,所述电动驱动件3的输出端为与所述涡轮91相适配的蜗杆,所述转轴9的中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转轴9的上部的直径,且所述转轴9的中部设有卡定段92,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定段92为豁口。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凸轮42上设有与所述卡定段92相配合的限位孔421,所述凸轮42通过所述限位孔421套装在所述转轴9上;与旋转手柄7相连的凸轮42可转动套设在所述转轴9的上部区域,进一步优化,与旋转手柄7相连的凸轮42上设有卡扣位422,所述旋转手柄7上设有与所述卡扣位422相配合的卡扣件,所述旋转手柄7与该凸轮42可拆卸连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拆除旋转手柄7以减小显示屏的体积。

另外,两个凸轮42相互之间不接触,经过上述设置后,两个凸轮42的运动状态是相互独立。当出现电动驱动件3卡死而使推出杆6不能回缩时,用户可以拆除套装在卡定位上的凸轮42,后续仅通过旋转手柄7来控制推出杆6的伸缩。

应当理解的,本实施例中,两个凸轮42均连接同一转轴9,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凸轮42可以分别连接不同的转轴9。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推出杆6的数量为两个,凸轮42位于两个所述推出杆6之间,两个所述推出杆6共线设置。优选的,推出杆6的长度方向与安装框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使推出杆6与屏体四个角位处的磁铁之间的直线距离更近,推力能更快地传递到安装框体角位的磁铁处,使卸载装置能够更好、更准确、更顺畅地推出推出屏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轮42包括第一半圆段、矩形段和第二半圆段,矩形段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半圆段和第二半圆段相连,矩形段的另外两端的端面均为内凹的弧面423。当第一、二半圆段的轮廓完全相同时,凸轮42的旋转中心轴在所述矩形段的中心处。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凸轮42的外缘轮廓完全一致。

请结合图1和图4,可选的,推出杆6抵持所述凸轮42的一端设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在所述凸轮42的周壁上滚动。

本实施例中,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初始时(显示屏与安装框体连接时),推出杆6抵持在两个凸轮42的内凹的弧面423上,电动驱动件3驱动转轴9转动将带动套装在转轴9卡定段92上的凸轮42转动(此过程中,旋转手柄7及与旋转手柄7相连的凸轮42不发生转动),凸轮42的第一、二半圆段抵持推出杆6,从而使得推出杆6朝远离传动组件4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推出杆6上的楔形块61抵持安装框体上的滚轴,达到分离显示屏与安装框体的目的。同理,用户操作旋转手柄7时,与上述过程类似,旋转手柄7的转动并不会引起转轴9的转动,转轴9对于与旋转手柄7相连的凸轮42而言,仅是提供安装位置的作用。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8和图9,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种传动组件4的构造,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转盘11和活动件12,所述转盘11可转动设置在显示屏的电源箱(图未示)上,所述活动件12远离所述抵持件(图未示)设置,所述活动件12的一端与所述推出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的另一端与转盘11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和转盘11的连接处与转盘11的旋转中心轴偏心设置,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分别与所述转盘11相连,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均可使所述转盘11转动。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10和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种传动组件4的构造,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组件4中仅有一个凸轮42。具体的:

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显示屏的电源箱(图未示)上的凸轮42,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图未示)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凸轮42的外缘上,还包括弹性件(图未示),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显示屏的电源箱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推出杆6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所述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分别与所述凸轮42相连,电动驱动件3和旋转手柄7均可使所述凸轮42转动。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12和图13,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种传动组件4的构造,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组件4同时具有活动件传动和凸轮传动两种传动形式。具体为: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显示屏电源箱(图未示)上的转盘11和可转动设置在显示屏电源箱上的凸轮42,还包括活动件12,所述活动件12远离所述抵持件(图未示)设置,所述活动件12的一端与所述推出杆6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的另一端与转盘11可转动连接;所述活动件12和转盘11的连接处与转盘11的旋转中心轴偏心设置;所述推出杆6远离抵持件的一端抵持在所述凸轮42的外缘上,还包括弹性件(图未示),所述弹性件41的一端固定在显示屏的电源箱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推出杆6上,所述弹性件用于驱使所述推出杆6朝靠近所述凸轮42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转盘11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凸轮42与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轮42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转盘11与旋转手柄7固定连接。优选的,转盘11的转动与凸轮42的转动相互不干涉。

所述电动驱动件3的输出端与一转轴9相连,旋转手柄7设于所述转轴9上且相对于所述转轴9可转动设置,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转盘11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与电动驱动件3相连的凸轮42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及显示屏模组结构,对于安装位置较矮的显示屏模组,用户通过操作旋转手柄即可实现安装框体与显示屏的分离,减少电能消耗,更为环保;当转盘(或凸轮)发生故障而不能使推出杆朝远离传动组件的方向移动时,用户可以通过控制与凸轮(或转盘)相连的电动驱动件或旋转手柄来使手自一体化卸载装置工作,有利于增强用户体验;内凹的弧面可以让推出杆靠近传动组件的一端能够在凸轮的外周壁上平滑的滑动,避免推出杆与凸轮之间出现卡死的情况;电动驱动件、传动组件、推出杆和旋转手柄均设于所述电源箱上而非直接设置在底壳上,避免推出杆的反作用力使屏体变形,致使显示屏显示效果变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