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307阅读:2946来源:国知局
生物血管铸型标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检验设备领域,尤其是生物血管铸型标本。



背景技术:

目前,以人体内的管道(如血管、支气管、肝管、胰管等)作模具,将填充剂(高分子化合物)用注射器灌注到管道内,待管道内的填充剂硬化后,再利用高分子化合物耐酸、耐碱的特性,用酸或碱将其它组织腐蚀掉,留下的就是管道的铸型。血管铸型技术也叫管道铸型技术,特别是血管系统复杂的立体构筑,住血管内注入某种物质,待硬化后将组织腐蚀清除,仅留下填充物的方法称为铸型标本制作法。血管铸型技术是解剖学标本制作的一项专门技术,在医学教学和显微外科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但是,在常规血管铸型标本应用中,仅限于对血管铸型标本的观察研究,无法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的手操中,因而亟需一种可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铸型标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临床教学手操中的生物血管铸型标本,其技术方案如下:

生物血管铸型标本,包括标本本体,标本本体位于盒体内,盒体的至少一面设有可沿垂直所处面升降的挡板,挡板和盒体均为硅胶材质,且盒体的透明度不小于80%,挡板的透明度位于40%至60%之间。

标本本体为手部铸型标本本体。

挡板位于盒体的上方,盒体的左右两侧各设有比盒体高的边缘凸台,两边缘凸台中一个上设有与挡板上下导向配合的导向滑道,另一个上设有驱动挡板升降的丝杠机构。

导向滑道包括边缘凸台上静连接的若干根并排分布的导向圆柱,挡板的边缘开设有吻合套在所述导向圆柱上的导向圆孔。

丝杠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并排分布的丝杠,丝杠转动安装在边缘凸台上,丝杠啮合传动连接有静连接在挡板边沿上的丝母,并且各个丝杠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同一控制部件上。

控制部件为转动安装在边缘凸台上的带轮,带轮的轮轴上设有六角形的控制轴,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盒体和挡板均采用硅胶材质,更真实的模拟人体皮肤层和脂肪层,同时以挡板相对于盒体可升降的方式,模拟不同厚度的脂肪层,从而可在医学行针教学中,让待配医护人员获得更好的体验,加强血管铸型标本的临床教学可手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标本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标本由标本本体1及其外壳组成。

标本本体1采用手部血管铸型标本本体1。

外壳包括罩在标本本体1外的扁平盒体2,扁平盒体2的上面设有可沿垂直升降的挡板3,挡板3和扁平盒体2均为硅胶材质,且扁平盒体2的透明度不小于80%,挡板3的透明度位于40%至60%之间。挡板3位于扁平盒体2的上方,扁平盒体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比扁平盒体2高的边缘凸台4,两边缘凸台4中一个上设有与挡板3上下导向配合的导向滑道,另一个上设有驱动挡板3升降的丝杠机构。导向滑道包括边缘凸台4上静连接的若干根并排分布的导向圆柱5,挡板3的边缘开设有吻合套在所述导向圆柱5上的导向圆孔。丝杠机构包括至少两根并排分布的丝杠6,丝杠6转动安装在边缘凸台4上,丝杠6啮合传动连接有静连接在挡板3边沿上的丝母,并且各个丝杠6通过传动机构连接在同一控制部件上。控制部件为转动安装在边缘凸台4上的带轮,带轮的轮轴上设有六角形的控制轴7,传动机构为带传动机构。

在使用时,操作者通过扳手扳动控制轴,控制轴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带动丝母升降,挡板随同丝母升降,以调节挡板和扁平盒体之间的间距,模拟不同厚度的脂肪层。

其他实施例:

盒体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柱状、方盒形等,具体形状视所盛放的标本本体形状而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