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28520发布日期:2020-09-25 17:5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内部的电子产品均可通过旋钮或按键进行操作,但是随着大尺寸显示屏在汽车内的应用,内饰造型对旋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旋钮整体装配在大尺寸显示屏上。

旋钮整体会占用部分显示屏的显示面积,则可通过旋钮表面进行部分画面显示。现有技术中,当旋钮装配在显示屏表面时,旋钮表面往往采用光纤面板设计,将显示屏的画面直接传输至旋钮表面,使得旋钮表面显示所处位置的显示屏所显示的画面。但是光纤面板与显示屏之间存在传感器、光学胶以及盖板玻璃等介质间隙,使得显示屏显示的画面在导出至旋钮表面时出现图形模糊的情况,影响用户观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车载显示屏上装配的旋钮显示画面不清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显示面板、旋钮面板组件和主控制器;所述旋钮面板组件包括副显示面板和固定所述副显示面板的旋钮组件;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第一传输线与所述主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发送第一图像信息至所述主显示面板,使得所述主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图像;

所述旋钮面板组件固定于所述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所述旋钮面板组件在所述主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为所述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贯穿所述主显示面板的第一通孔;所述主控制器通过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传输线与所述副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发送第二图像信息至所述副显示面板,使得所述副显示面板显示第二图像。

本发明中,显示装置包括主显示面板、旋钮面板组件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第一传输线发送第一图像信息至主显示面板,使得主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图像,旋钮面板组件包括副显示面板和固定副显示面板的旋钮组件,上述旋钮面板组件设置于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旋钮面板组件在主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设置有贯穿主显示面板的第一通孔,主控制器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传输线与副显示面板连接,从而发送第二图像信息至副显示面板,使得副显示面板显示第二图像。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分别单独控制主显示面板和旋钮组件上的副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相比于通过光纤面板直接将主显示面板上的画面直接传输至旋钮表面的旋钮结构,本实施例方案的旋钮面板组件表面因通过副显示面板进行单独显示而图像清晰,避免光纤面板的图形模糊的情况,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此外,副显示面板通过穿过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的第一通孔与主控制器连接,避免第二传输线绕至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有效防止主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被遮挡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面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面板组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现有技术中,如上述背景技术所述,当通过显示屏上的旋钮表面进行部分画面显示时,一般通过在旋钮表面设置光纤面板,使得显示屏的画面直接传输出旋钮表面,但是光纤面板和显示屏之间存在传感器、光学胶等介质间隙,导致显示屏不同像素单元的光混进同一光纤,从而导致传输至旋钮表面的图像模糊。为了解决上述图像模糊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了中间镂空的旋钮设计,旋钮直接粘贴在显示屏表面,旋钮的中间镂空设计使得人眼可直接观察到显示屏的画面,但是因为旋钮边缘具有一定的高度,使得显示屏在大视角下容易被旋钮边缘遮挡,示例性的,当用户视线与显示屏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时即可能被阻挡视线,同样不能得到观看效果良好的旋钮表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主显示面板、旋钮面板组件和主控制器;旋钮面板组件包括副显示面板和固定副显示面板的旋钮组件;

主控制器通过第一传输线与主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发送第一图像信息至主显示面板,使得主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图像;

旋钮面板组件固定于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旋钮面板组件在主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为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内设置有贯穿主显示面板的第一通孔;主控制器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传输线与副显示面板连接,用于发送第二图像信息至副显示面板,使得副显示面板显示第二图像。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主显示面板、旋钮面板组件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第一传输线发送第一图像信息至主显示面板,使得主显示面板显示第一图像,旋钮面板组件包括副显示面板和固定副显示面板的旋钮组件,上述旋钮面板组件设置于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旋钮面板组件在主显示面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设置有贯穿主显示面板的第一通孔,主控制器通过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二传输线与副显示面板连接,从而发送第二图像信息至副显示面板,使得副显示面板显示第二图像。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分别单独控制主显示面板和旋钮组件上的副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相比于通过光纤面板直接将主显示面板上的画面直接传输至旋钮表面的旋钮结构,本实施例方案的旋钮面板组件表面因通过副显示面板进行单独显示而图像清晰,避免光纤面板的图形模糊的情况,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此外,副显示面板通过穿过主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的第一通孔与主控制器连接,避免第二传输线绕至主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有效防止主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被遮挡的情况,进一步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主显示面板10、旋钮面板组件20和主控制器30。其中,旋钮面板组件20包括副显示面板21和固定副显示面板21的旋钮组件22。旋钮组件22设置在主显示面板10上,在主显示面板10或副显示面板21的显示控制界面下,旋转旋钮组件22即可调节当前参数变量。例如,当主显示面板10或副显示面板21显示空调参数控制界面时,旋转旋钮组件22即可调节空调温度、空调风量和运行模式等;当主显示面板10或副显示面板21显示音箱参数控制界面时,旋转旋钮组件22即可调节音箱音量、切换歌曲等。

主控制器30通过第一传输线41与主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发送第一图像信息至主显示面板10,使得主显示面板10可以显示第一图像。可选的,主显示面板10可以是电润湿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实施例对主显示面板10的具体类型不进行限定。

旋钮面板组件20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使得副显示面板21与主显示面板10配合显示画面,以增大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在垂直于主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副显示面板21的投影在主显示面板10上覆盖的区域为第一区域11。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拆解结构示意图,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11内可设置有贯穿整个主显示面板10厚度的第一通孔11,主控制器30穿过第一通孔11的第二传输线42与副显示面板21连接,用于发送第二图像信息至副显示面板21,使得副显示面板21显示第二图像。本实施例中,发送第二图像信息的第二传输线42通过第一通孔11与副显示面板21连接,而并未从主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布线至副显示面板21,有效防止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画面被遮挡的情况,并且使得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的出光侧更加整洁和美观,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

可选的,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的侧壁可以包覆有绝缘保护层;或者,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可设置于柔性衬底上。上述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可以为金属导线,则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的侧壁可以包覆有绝缘保护层,以实现金属导体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绝缘。上述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可以为设置于柔性衬底上的金属布线,则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可集成与柔性线路板上,使得柔性线路板连接主显示面板10和主控制器30,使得柔性线路板连接副显示面板21和主控制器30。当然,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中一者的侧壁可以包覆有绝缘保护层,另一者可设置于柔性衬底上,本实施例对第一传输线41和第二传输线42的具体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定。

同理,副显示面板21可以是电润湿显示面板、电泳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实施例对副显示面板21的具体类型不进行限定。可选的,主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芯片;第一驱动芯片与主显示面板10的像素单元连接,用于基于第一图像信息驱动主显示面板10的像素单元进行显示;副显示面板21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芯片;第二驱动芯片与副显示面板21的像素单元连接,用于基于第二图像信息驱动副显示面板21的像素单元进行显示。本实施例中,副显示面板21在主控制器30的控制下单独进行图像显示,相比于通过光纤面板直接将主显示面板上的画面直接传输至旋钮表面的旋钮结构,本实施例方案的旋钮面板组件20表面因通过副显示面板进行单独显示而图像清晰,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此外,本实施例中旋钮组件22支撑副显示面板21进行显示,旋钮组件22并未做成镂空设计以显示主显示面板10的画面,本实施例的旋钮组件22不易对副显示面板21的大视角显示进行遮挡。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和图2,主控制器30可以通过第三传输线43与主显示面板10连接,用于发送第一电源信号至主显示面板10;主控制器30通过穿过第一通孔11的第四传输线44与副显示面板21连接,用于发送第二电源信号至副显示面板21。

主控制器30除了通过第一传输线41将第一图像信息发送至主显示面板10,还可以通过第三传输线43将第一电源信号至主显示面板10,以使主显示面板10能够工作。同理,主控制器30除了通过第二传输线42将第二图像信息发送至副显示面板21,还可以通过第四传输线44将第二电源信号至副显示面板21,以使副显示面板21能够工作。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30采用有线供电方式分别对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进行供电。此外,主控制器30还可以采用无线供电方式对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进行充电,例如线圈充电方式等,本实施例对主控制器30对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的具体充电方式不进行限定。同第二传输线42类似,第四传输线44也穿过第一通孔11分别连接主控制器30和副显示面板2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na;所以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通过粘贴、螺接或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

如图3所示,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设置于主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na,则旋钮面板组件20的副显示面板21在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的基础上,增大了显示区的面积,并且主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na一般并未设置像素单元,容易进行第一通孔的设置。第一通孔设置在的非显示区na的主显示面板10的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对显示区aa内的像素单元排布进行特殊设计。

本实施例中,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通过粘贴、螺接或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例如,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通过光学胶粘贴在主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na,或者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的非显示区na均可以设置有螺纹以实现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的螺接,或者,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上分别设置有磁性相反的磁铁,使得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以磁吸附方式固定。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可以包括第一区域a1,以及围绕第一区域a1的第二区域a2;第二区域a2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旋钮面板组件22可通过粘贴、螺接或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

如图4所示,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设置于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有利于本实施例中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的较大占比的设置,也即,有利于实现主显示面板10的窄边框设计,提高主显示面板10的屏占比。旋钮面板组件20在主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显示区aa形成第一区域a1,则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包括第一区域a1,以及围绕第一区域a1的第二区域a2。本实施例中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屏21可分别独立显示画面,也可以共同形成一个完整图像进行显示,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同理,当旋钮面板组件20设置于主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aa上时,旋钮面板组件20可以通过粘贴、螺接或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可选的,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可以设置有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的多个像素单元12;主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13和多条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14;第一方向y和第二方向x相交;经过第一区域a1的扫描线14和数据线13避开第一通孔11设置。

如图5所示,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均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12,并且第一显示区a1的像素单元12避开第一通孔11设置,主显示面板10还包括多条第一方向y延伸的数据线13和多条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扫描线14,用于驱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中阵列设置的像素单元12。需要穿过第一区域a1的扫描线14和数据线13同样需要避开第一通孔11设置,防止扫描线14和数据线13在第一区域a1发生断裂,保证主显示面板10的正常显示。

可选的,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通孔11侧壁可以设置有密封框胶,用于防止水氧通过第一通孔11侧壁入侵至显示面板,从而避免显示面板内部结构发生腐蚀。可选地,第一通孔11侧壁的密封框胶采用黑色胶,当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黑色胶能够防止显示面板的光线或者背光的光线射向第一通孔11,从而避免对设置在第一通孔11的器件的影响,例如,防止第一传输线41因被光照发生老化。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6,可选的,旋钮组件22可以包括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端和远离主显示面板10的第二端;副显示面板21可以粘贴在旋钮组件22的第二端;副显示面板21在主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为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

本实施中,旋钮组件22可以包括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端和远离主显示面板10的第二端,副显示面板21设置于旋钮组件22远离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并与副显示面板21的第二端固定,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副显示面板21在主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覆盖的区域可以为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也即,副显示面板21恰好填充主显示面板10因设置旋钮组件22而无法进行图像显示的第一区域a1。使得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之间无间隙,当主显示面板10和副显示面板21配合显示一整幅图像时,具有良好显示效果。可选的,图1至图6示出的旋钮面板组件20为圆柱形,则副显示面板21可以为圆形,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旋钮面板组件20还可以为椭圆柱形或者多棱柱形以及其他立体图形,则副显示面板21可以为椭圆形或多边形。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旋钮面板组件可以通过磁铁吸附的方式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可以设置有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磁铁151;旋钮组件22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铁152;第一磁铁151和第二磁铁152极性相反。

旋钮面板组件和主显示面板10之间可通过磁铁吸附固定,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磁铁151,示例性的,可设置4个块状的第一磁铁151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与之相对应,旋钮组件22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可以设置至少一个第二磁铁152,示例性的,可设置4个块状的第二磁铁152与第一磁铁151一一对应,第一磁铁151和第二磁铁152极性相反。多个第一磁铁151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使得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之间具有较强的吸附力,防止旋钮面板组件从主显示面板10上跌落的情况。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主显示面板10的第一区域a1可设置有一个围绕第一通孔11设置的u型第一磁铁151,如图8所示,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主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与之对应的,旋钮组件22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可以设置u型第一磁铁151,u型设计的磁铁形状使得旋钮组件22和主显示面板10之间具有较强的吸附力,防止旋钮面板组件从主显示面板10上跌落的情况。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面板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旋钮组件22可以包括:旋钮结构221;旋钮结构221可以设置于副显示面板21和主显示面板10之间;旋钮结构221包括内环结构221a、编码器221b和外环结构221c;外环结构221c设置于内环结构221a的外侧;编码器221b设置于内环结构221a和外环结构221c之间;外环结构221c用于带动编码器221b旋转,使得编码器221b产生旋转信号。

旋钮组件22包括旋钮结构221,旋钮结构221用于通过旋转实现对可控参数的调节。具体的,旋钮结构221可以设置于副显示面板21和主显示面板10之间,使得旋钮结构221不会阻挡副显示面板21的出光侧显示。旋钮结构221包括内环结构221a、编码器221b和外环结构221c,由内侧至外侧,依次包括内环结构221a、编码器221b和外环结构221c,也即,编码器221b包围内环结构221a设置,外环结构221c包围编码器221b设置。编码器221b包括内侧固定部分和外侧转动部分,外侧转动部分可相对内侧固定部分转动,编码器221b的内侧固定部分与内环结构221a固定,编码器221b的外侧转动部分与外环结构221c相对固定,外环结构221c带动编码器221b的外侧转动部分转动,并且编码器221b能够根据外环结构221c的转动角度生成旋转信号。

此外,继续参考图9,因为内环结构221a为静止部件,副显示面板21还以与内环结构221a固定,示例性的,可通过固定件23将副显示面板21固定于内环结构221a远离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

继续参考图9,可选的,旋钮组件22还可以包括:第一电路板222;第一电路板222设置于旋钮结构221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第一电路板222通过第二传输线与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接收第二图像信息;副显示面板21与第一电路板222连接,用于获取第二图像信息;第一电路板222与编码器221b电连接,用于获取旋转信号;第一电路板222还用于将旋转信号通过第二传输线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旋转信号刷新第二图形信息。

旋钮组件22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22,第一电路板222可以设置于旋钮结构221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第一电路板222能够接收主控制器通过第二传输线发送的第二图像信息,并发送至副显示面板21,使得副显示面板21显示第二图像。

此外,第一电路板222还与编码器221b电连接,能够获取旋转信号,第一电路板222能够将旋转信号通过第二传输线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旋转信号算取参数调整幅度,从而调整第二图形信息中关于上述参数的信息,使得副显示面板21显示调整后的参数数据。示例性的,若当前副显示面板21显示的为空调温度24℃,第一电路板222将用户操作的旋转信号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根据旋转信号算取温度调整幅度,例如,编码器221b旋转角度为5°,对应调整温度1℃,则主控制器对副显示面板21当前显示的空调温度的第二图形信息进行刷新,并再次将刷新后的第二图形信息发送至第一电路板222,使得第一电路板222将刷新后的第二图形信息发送至副显示面板21,副显示面板21显示空调温度25℃。

继续参考图9,可选的,旋钮组件22还可以包括:背板223;背板223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22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用于将旋钮面板组件20固定于主显示面板10上;背板22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对应的第二通孔223a,以使第二传输线穿过背板223。

背板223作为旋钮组件22的外壳能够对整个旋钮组件22进行支撑和保护。背板223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22靠近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能够与主显示面板10进行固定。例如,通过粘贴、螺接或磁吸附的方式与主显示面板10进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实现第二传输线与第一电路板222的连接,背板223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11对应的第二通孔223a,使得第二传输线穿过背板223。

此外,旋钮组件22还可以包括电源模块24,电源模块24可以设置于背板223远离主显示面板10的一侧,主控制器通过第四传输线将第二电源信号发送至旋钮组件22的电源模块24,第四传输线也可以通过第二通孔223a穿过背板223。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旋钮面板组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副显示面板21还可以包括:触控单元211、压感单元212和指纹识别单元213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分别接收用户输入的触觉操作指令。

具体的,触控单元211可以是自容型、互容型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类型,此处不作限定。触控单元211包括多个触控电极,触控电极可以为块状、条状、网格状、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形状,此处不作限定。其中,触控单元211用于检测触控位置。压感单元212通过在触控板下方的四个角放置四个压力传感器来感知触控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并将具体压力值提供给主控制器30以便通过不同的压力值作出不同的反应。示例性的,第一电路板222可以通过第二传输线将压力值传输至主控制器30,主控制器30可根据压力值、主显示面板10当前显示的控制页面以及参数设置类型得到压力操作指令,并根据压力操作指令控制相应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单元213可以是光学指纹识别单元、电容指纹识别单元、射频指纹识别单元、或者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类型的指纹识别单元,此处不作限定。指纹识别单元213用于指纹识别,以检验用户身份。

继续参考图10,可选的,旋钮面板组件20还可以包括:振动马达25;振动马达25与第一电路板222连接,用于在副显示面板21接收到触觉操作指令或者编码器221b产生旋转信号时,发生振动。

具体的,马达轴上面有一个偏心轮,当马达转动的时候,偏心轮的圆心质点不在电机的转心上,使得马达处于不断的失去平衡状态,由于惯性作用引起震动。可选的,第一电路板222检测到编码器221b旋转、用户触摸在副显示面板21,或者用户按触控单元211、压感单元212和指纹识别单元213时,可控制振动马达17振动。

可选的,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装置;第一图像可以包括:多媒体画面、车速信息、发动机状态信息、车辆自检信息以及刹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图像可以包括:音量信息、风量信息和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装置,实现车载显示屏上设置有旋钮式副显示面板,并且副显示面板显示清晰,且在驾驶员较大视角观看车载显示装置时,旋钮式副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不被遮挡。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分别控制主显示面板和副显示面板各自进行显示。例如,第一图像可以包括:多媒体画面、车速信息、发动机状态信息、车辆自检信息以及刹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信息较为重要,变化较快,可通过主显示面板进行显示,除此之外,主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仪表盘、电极转速、电压和电流数据等,甚至还可以显示操作教程视频等个性化信息。第二图像可以包括:音量信息、风量信息和温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参数信息图像简单,且不易变化,可通过副显示面板显示上述第二图像,从而降低副显示面板的刷新率和功耗。

可选的,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装置;主控制器预存有主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的尺寸比例参数和相对位置参数,当主控制器接收到待显示图像信息时,主控制器根据主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的尺寸比例参数和相对位置参数将显示图像信息拆分为主显示图像信息和副显示图像信息,并通过第一传输线将主显示图像信息传输至主显示面板,通过第二传输线将副显示图像信息发送至副显示面板;主显示面板根据主显示图像信息显示第一图像;副显示面板根据副显示图像信息显示第二图像;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组成整幅图像。

同理,本实施中显示装置可以为车载显示装置,实现车载显示屏上设置有旋钮式副显示面板,并且副显示面板显示清晰,且在驾驶员较大视角观看车载显示装置时,旋钮式副显示面板显示的画面不被遮挡。本实施中,主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可同时显示整幅图像。例如,主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可同时进行多媒体画面播放。则主控制器预存有主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的尺寸比例参数和相对位置参数,并根据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的尺寸比例参数和相对位置参数将整幅图像的显示图像信息拆分为主显示图像信息和副显示图像信息,也即,将整幅图像的像素点根据显示面板与副显示面板的尺寸和位置进行分割,并通过第一传输线将主显示图像信息传输至主显示面板,通过第二传输线将副显示图像信息发送至副显示面板,从而使得主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一图像和副显示面板显示的第二图像构成整幅图像,增大整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观看体验。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