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08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申请号为10-108035的日本专利(于1998年4月17日申请)包含本发明公开内容涉及的主题,其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用于电子器件等的液晶显示面板通过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电子器件中的电路板之间的橡胶接线器(一种包含呈条状的导电橡胶和所述导电橡胶安置在其中的绝缘橡胶的棱柱橡胶)与所述的电路板连接起来。为此,在图4中的部件分解视图所示的结构常用作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所述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在图4中,橡胶接线器101和液晶显示面板102安装在电路板100上,液晶显示面板102上用框形冲压板103覆盖。当把冲压板103克服橡胶接线器101的弹力压向电路板100时,在冲压板103四角形成的支腿103a与在电路板100中形成的啮合孔100b啮合。依靠此结构,把橡胶接线器101压入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背面形成的端子和在电路板100上形成的电极(接合区)100a。
然而,根据常规的液晶显示面板固定结构,由于冲压板103仅仅覆盖安装在电路板100上的橡胶接线器101和液晶显示面板102,必须手工调整橡胶接线器101的位置。因此,常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存在一些问题固定液晶显示面板102的固定工作效率低,以及由于橡胶接线器101倾斜和位置的移动,导致橡胶接线器101中所述导电橡胶与液晶显示面板102的端子之间或与电路板100的电极100a之间的导电性差。
尽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把橡胶接线器101定位在电路板100上的突出部分可以形成为突出的形状,但是这些突出部分的形成降低了电路板100的形成效率等,因此这样一种结构难于采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它可以通过仅稍稍改变冲压板的常规制造工艺而不降低电路板的制造效率等来实现,并且它可以使定位牢靠有效和防止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倾斜,固定工作的效率由此可以得到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一个方面是用于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包括冲压板,它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相接触的矩形框架部分,从所述框架部分的边缘伸出而形成的第一肋板,从与所述第一肋板从其伸出的边缘两侧相邻的边缘伸出而形成的第二和第三肋板,以及从第二或第三肋板伸出而形成的并在与第一肋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夹持部分;棱柱橡胶接线器,它插入在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夹持部分之间,并且把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它自身和所述框架部分之间;以及固定机构,它以使所述橡胶接线器弹性变形的状态把所述冲压板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
之所以这样配置,是由于在所述橡胶接线器和所述框架部分固定液晶显示面板的同时,把橡胶接线器插入到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夹持部分之间,橡胶接线器通过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夹持部分得以固定。因此,在固定过程中,所述橡胶接线器的位置不会相对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移动并且所述橡胶接线器不会脱落。因而,提高了装配工作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二个方面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支腿,该多个支腿是与所述冲压板整体地形成的并且分别插入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的多个安装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三个方面所述支腿在其末端具有卡边,该卡边被所述电路板背面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开孔边缘卡住。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四个方面在所述夹持部分和所述第一肋板之间形成一空间,其宽度约等于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宽度。通过此构造,使用小的力量而不需用大的力量使其弹性变形就可把所述橡胶接线器插入到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夹持部分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五个方面所述夹持部分通过把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的所述尾端部分与所述第一肋板平行地弯折而形成。通过此构造,使得所述冲压板的整体在冲压成形时能由一块板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六个方面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处的所述尾端部分被平行于所述框架部分的槽分成两部分,并把在所述槽和所述肋板的边缘之间的部分弯折,由此形成所述夹持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七个方面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的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的边缘在所述框架部分和所述槽之间的部分比所述夹持部分的弯折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肋板。
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第八个方面在所述第一肋板的表面上的面向所述夹持部分的位置上形成了突出部分,且所述突出部分的顶部到所述夹持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宽度。通过此构造,当使用小的力量插入所述橡胶接线器时,可防止所述橡胶接线器从所述冲压板的脱落。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在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部件分解视图;图3为图1中所示冲压板的展开视图;以及图4为常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部件分解视图。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已装配状态的部分透视图,图2是表示构成液晶显示面板夹具的部件形状的分解透视图。
液晶显示面板2为例如反射式STN(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事先形成的预定形状的多个电极2a,并且当电压选择性地施加到每一电极2a上时显示所需的字符和图案。为使从外界向电极2a施加电压成为可能,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面形成了与电极2a导通的各个端子6。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一个侧边,形成了凸形部分2b,它是注入端口的密封标记,已通过该注入端口向液晶显示面板2注入了液晶物质。
电路板1用硬性绝缘部件作为基板材料,为了控制电子设备,在其上装有大量的电路器件。在电路板1的上表面和背面,形成了使所述电路元件互相导通的布线图。此布线图的一部分形成为条状端子图案5,它使液晶显示面板2的每一个端子6与所有电路器件导通。条状端子图案5位于如图2所示的与电路板1边缘平行的整个矩形区域L上,该区域整个地被看作是接合区L。
在电路板1上接合区L的每一端的附近,形成了穿透电路板1的矩形安装孔1a和1b,且其较长的边位于与接合区L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上。而且,在沿接合区L的横向方向上与安装孔1a和1b有固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了安装孔1c和1d,它们与安装孔1a和1b有相同的形状。
橡胶接线器4是具有棱柱形状的高度绝缘硅橡胶,大量的导电橡胶4a从橡胶接线器4的下表面穿透到上表面。包含在橡胶接线器4中的导电橡胶4a通过所述硅橡胶而互相绝缘。导电橡胶4a使组成接合区L的每一端子图案5与形成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的相应的端子6导通。包含在橡胶接线器4中的每一导电橡胶4a的宽度窄于每一端子图案5的宽度和每一端子6的宽度。橡胶接线器4在纵向方向的长度等于液晶显示面板2的宽度并且大于接合区L在纵向方向的长度。
冲压板3通过冲压金属板而形成。图3是冲压板3一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此时冲压板3处于刚从金属板冲切下来的状态。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假定图1和图2的向上方向即为冲压板3的上方。
如附图所示,冲压板3包括压住液晶显示面板2上表面(显示面)的矩形框架部分30,从框架部分30一较长边(折线31a)整体伸出而形成的大体成矩形的第一肋板31,从框架部分30一较短边(折线32a)整体伸出而形成的大体成矩形的第二肋板32,从框架部分30另一较短边(折线33a)整体伸出而形成的大体成矩形的第三肋板33,以及从框架部分30另一较长边(折线34a)整体伸出而形成的大体成矩形的第四肋板34。
在框架部分30的中间形成矩形显示窗30a使得在液晶显示面板2上表面(显示面)上显示的信息可见。在显示窗30a周边有一框架形状的部分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周边相接触,由此起到了将液晶显示面板2压向电路板1的作用。
第四肋板34沿着折线34a相对于框架部分30成直角弯下(向着电路板1)。在第四肋板34以此方式弯下的状态时,折线34a对应于第四肋板34的上部边缘,与折线34a平行的边缘对应于第四肋板34的下部边缘。第四肋板34的宽度(上下边缘之间的距离)比液晶显示面板2的厚度大,但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高度与液晶显示面板2的厚度的和。
而且,在第四肋板34下部边缘的每个角的附近,整体地形成第一支腿341和第二支腿342,它们沿与第四肋板34的边缘相同的方向延伸(当第四肋板34弯下时,该方向使得所述支腿与框架部分30正交)。把第一支腿341和第二支腿342的末端向外垂直弯折(远离第一肋板31),形成啮合卡边341a和342a。
从第四肋板34的上部边缘(折线34a)到第一支腿341的啮合卡边341a的距离和到第二支腿342的啮合卡边342a的距离稍小于电路板1的厚度、橡胶接线器4的高度以及液晶显示面板2的厚度的总和。而且,第一支腿341和第二支腿342的宽度稍小于安装孔1c和1d沿电路板1长度方向的宽度。
第一肋板31具有与第四肋板34大致相对称的形状。具体地,第一肋板31沿着折线31a相对于框架部分30成直角弯下(与第四肋板34方向一致)。第一肋板31的宽度(折线31a与其下部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肋板34的宽度。而且,在第一肋板31下部边缘的每个角的附近,整体形成第三支腿311和第四支腿312,它们在与第一肋板31的边缘相同的方向延伸(当第一肋板31弯下时,该方向使得所述支腿与框架部分30正交)。把第三支腿311和第四支腿312的末端向外垂直弯折(远离第四肋板34),由此做成了啮合卡边311a和312a。啮合卡边311a和312a的大小等于第一和第二啮合卡边341a和342a。然而,在第三支腿311和第四支腿312的根部,在第一肋板31的内侧面(面向第四肋板34),分别成半球形凸出而形成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
第二肋板32沿着折线32a相对于框架部分30成直角弯下(向着电路板1)。第二肋板32的宽度(折线32a与其下部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肋板34的宽度。而且,在第二肋板32上部边缘(折线32a)大体中间的位置,冲切了一矩形开孔32b,且孔的较长的边与第二肋板32的上部边缘(折线32a)平行。形成的开孔32b的大小可使液晶显示面板2的凸形部分2b装入此孔。
如图3的展开视图所示,第二肋板32与第一肋板31相邻处的边缘部分被平行于折线32a的槽s分成上下两部分。把折线32a和槽s之间的上面部分切成矩形。在如图3所示状态下,通过此切割形成的所述上面部分的边缘32c,平行于折线31a(即框架部分30的一较长边)并向内移动远离折线31a,移动距离稍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而且,在如图3所示状态下,在槽s和第二肋板32的下部边缘之间的所述下面部分的靠近端部件,设置了折线32d,它平行于折线31a并向内移动远离折线31a,移动距离约等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把所述下面部分靠近第一肋板31的部分(以下称作“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沿折线32d成直角向内弯(向着第三肋板33)。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的下部边缘比第二肋板32其它部分的下部边缘向下更多地伸出。因此,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面向第一肋板31和第四支腿312,并且与之距离约等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球形突出部分312b的位置调整得使之面向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并且使球形突出部分312b顶点与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之间距离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
第三肋板33具有与第二肋板32大致相对称的形状。具体地,第三肋板33沿着折线33a相对于框架部分30成直角弯下(与第四肋板34方向一致)。第三肋板33的宽度(折线33a与下部边缘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肋板32的宽度。然而,第三肋板33上不形成象第二肋板32那样的开孔32b。第三肋板33和第二肋板32之间的距离约等于橡胶接线器4在纵向方向的长度。
第三肋板33的与第一肋板31相邻处的边缘部分被平行于折线33a的槽分成上下两部分。使折线33a和所述槽之间的上部分的边缘与第一肋板31分开,分开的距离稍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而且,把所述槽和第三肋板33的下部边缘之间的所述下面部分向内成直角弯曲(向着第二肋板32),由此形成了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7。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7的下部边缘比第三肋板33其它部分的下部边缘更多地向下。而且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7面向第一肋板31和第三支腿311,并且与之距离约等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球形突出部分311b的位置调整得使之面向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7,并且使球形突出部分311b顶点与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7之间距离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
为了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冲压板3在电路板1上固定液晶显示面板2,首先从冲压板3的下方把液晶显示面板2插入到框架部分30的背面和橡胶夹持部分36和37之间,以使液晶显示面板2贴住框架部分30的背面。此时,第二肋板32由于弹性变形稍微向外胀开,液晶显示面板2的凸形部分2b从而装入开孔32b。于是,液晶显示面板2就装在冲压板3的里面,使要做的后续工作变得容易了。
其次,把橡胶接线器4从下方插入进由第一肋板31内表面(此表面向着第四肋板34),第二肋板32靠近第一肋板31处的边缘32c,第三肋板33靠近第一肋板31处的边缘,以及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围成的空间。此时,由于第一肋板31与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之间的距离设置得约等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橡胶接线器4可以容易地插入,在橡胶接线器4与第一肋板31之间或与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之间不产生摩擦。然而,由于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的顶点与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之间的距离设置得小于橡胶接线器4的宽度α,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部分地嵌入进橡胶接线器4,由此在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与橡胶接线器4之间部分地产生了摩擦。
因而,当橡胶接线器4贴住液晶显示面板2并且被橡胶接线器4向上推着的液晶显示面板2贴住框架部分30的背面时,第二肋板32靠近第一肋板31处的边缘32c,第三肋板33靠近第一肋板31处的边缘,以及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把橡胶接线器4牢固地定位,以此防止橡胶接线器4落下。而且,橡胶接线器4与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之间产生的摩擦防止橡胶接线器4从冲压板3脱落。因此,可以拿起冲压板3。
接着,使冲压板3的支腿311,312,341和342向内(向着邻近的边)弹性变形,并且把变形了的支腿311,312,341和342分别插入到电路板1的安装孔1a,1b,1c和1d中。在插入工作的中途时,橡胶接线器4的下表面与电路板1的上表面接触。就在此时,撤去使支腿311,312,341和342变形的弹性力,并且把冲压板3整个压向电路板1。因而,支腿311,312,341和342进一步进入到安装孔1a,1b,1c和1d中,同时橡胶接线器4因弹性变形而垂直压扁。在卡边311a,312a,341a和342a末端的爪形部分通过安装孔1a,1b,1c和1d之后,弹性变形的支腿311,312,341和342恢复到它们原先的形状(向外伸展),使得啮合卡边311a,312a,341a和342a塞入到电路板1的下面。也就在此时,冲压板3的肋板32到34的下部边缘与电路板1的上表面分开。
当撤去使整个冲压板3推向电路板1的力时,由于已弹性变形压扁的橡胶接线器4的回复力的作用,液晶显示面板2和冲压板3的框架部分30受到使它们从电路板1分开方向上的力的作用。结果,啮合卡边311a,312a,341a和342a压在电路板1的背面上,并且安装孔1a,1b,1c和1d把它们卡住,冲压板3和液晶显示面板2由此固定到电路板1上(对应于固定装置)。
在此固定状态下,液晶显示面板2在脱离电路板1方向上的运动受到冲压板3的框架部分30的限制,并且向电路板1靠近方向的运动受到橡胶接线器4的限制。在此状态下,把被压缩在液晶显示面板2和电路板1之间的橡胶接线器4压紧在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面和电路板1的接合区L之上。因此,在电路板1上形成的每一端子图案5通过橡胶接线器4的每一导电橡胶4a牢靠地与液晶显示面板2中相应的端子6导通。
而且,在此状态下,液晶显示面板2相对于冲压板3的框架部分30的移动受到冲压板3的肋板31,32,33和34的限制。因而,液晶显示面板2的端子6和在电路板1上形成的端子图案5不会相对于橡胶接线器4移动。
再者,在此状态下,橡胶接线器4的横向移动和下落受到第一肋板31和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的限制。橡胶接线器4在其长度方向从冲压板3的脱落受到第二肋板32与第一肋板31相邻处的边缘32c和第三肋板33与第一肋板31相邻处的边缘的限制。因此,防止了由于橡胶接线器4的下落或脱落引起的液晶显示面板2从电路板1的脱落。
前面提到的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可以在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靠近第一肋板31处的表面上形成,或者可以既在第一肋板31上也在橡胶接线器夹持部分36和37上形成。而且,球形突出部分311b和312b的形状不局限于球形,也可采用诸如圆锥和截头圆锥的各种形状。
根据采用上述结构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使得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定位和脱落的防止牢靠有效,装配工作的效率也由此提高。
尽管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形式,很明显,根据上述描述可以进行变更和改进。因此,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后面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就可以不受文中所述限制地实施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包括冲压板,它具有与液晶显示面板上表面相接触的矩形框架部分,从所述框架部分的边缘伸出而形成的第一肋板,从与所述第一肋板从其伸出的边缘两侧相邻的边缘伸出而形成的第二和第三肋板,以及从第二或第三肋板伸出而形成的并在与第一肋板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夹持部分;棱柱橡胶接线器,它插入在所述第一肋板和所述夹持部分之间,并且把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它自身和所述框架部分之间;以及固定机构,它以使所述橡胶接线器弹性变形的状态把所述冲压板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多个支腿,该多个支腿是与所述冲压板整体地形成的并且分别插入在所述电路板上形成的多个安装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支腿在其末端具有卡边,该卡边被所述电路板背面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开孔边缘卡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在所述夹持部分和所述第一肋板之间形成一空间,其宽度约等于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夹持部分通过把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的所述尾端部分与所述第一肋板平行地弯折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处的所述尾端部分被平行于所述框架部分的槽分成两部分,并把在所述槽和所述肋板的边缘之间的部分弯折,由此形成所述夹持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第二或第三肋板的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的边缘在所述框架部分和所述槽之间的部分比所述夹持部分的弯折位置更靠近所述第一肋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在所述第一肋板的表面上的面向所述夹持部分的位置上形成了突出部分,且所述突出部分的顶部到所述夹持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橡胶接线器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所述夹持部分从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处相邻的尾端部分和所述第三肋板与所述第一肋板相邻的尾端部分伸出。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把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夹具,其中包括:冲压板、橡胶接线器和装配机构,其中冲压板包括框架部分、第一至第四肋板和固定部分。这种夹具能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固定到所述电路板上,并防止所述橡胶接线器的下落和位置的移动。
文档编号G09F9/00GK1232981SQ9910489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7日
发明者小川佑司 申请人:旭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