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7736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常规的显示面板已逐渐被便携式平板显示面板取代。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凭借其高亮度、宽视角、良好的对比度低功耗、高速的响应速度更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然而,当AMOLED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1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向高分辨率发展时,由于像素面积的减小,布线空间不够成为了业内的最大难题,尤其在像素电路中薄膜晶体管的数量不可减少的情形下,减少电源线开拓了另一种趋势。另外,由于LTPS(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低温多晶娃技术)工艺水平的影响,像素中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会出现不同程度偏移,进而造成显示画面亮度不均。有鉴于此,设计一种包括像素电路的AMOLED显示面板,以消除上述诸多缺陷,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克服显示画面亮度不均的同时不能同时减少像素面积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显示基板上的横纵交错的多根栅极扫描线、多根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形成于相邻的两栅极扫描线和两数据线界定出的像素区域中,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0006]存储电容;
[0007]驱动晶体管,栅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极接入第一电源电压;
[0008]初始化模块,第一端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用于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初始化时间段控制由本级栅极扫描线为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提供初始化电压;
[0009]补偿模块,用于在每一显示周期的阈值补偿时间段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
[0010]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在每一显示周期的阈值补偿时间段控制数据电压写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
[0011]复位模块,第一端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发光时间段控制所述本级栅极扫描线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导通;以及,
[0012]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发光时间段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导通;
[0013]所述驱动晶体管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发光时间段导通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0014]实施时,所述初始化模块包括:初始化晶体管,栅极与上一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一极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0015]实施时,所述补偿模块包括:补偿晶体管,栅极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
[0016]实施时,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栅极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极接入数据电压。
[0017]实施时,所述复位模块包括:复位晶体管,栅极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极与本级栅极扫描线连接。
[0018]实施时,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发光控制晶体管,栅极接入发光控制信号,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
[0019]实施时,所述驱动晶体管、所述初始化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所述复位晶体管和所述发光控制晶体管都为P型晶体管。
[00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0021]初始化阶段: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初始化时间段,初始化模块控制由本级栅极扫描线为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提供初始化电压;
[0022]阈值补偿阶段:在每一显示周期的阈值补偿时间段,数据写入模块控制数据电压Vdata写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补偿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导通;
[0023]发光阶段: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发光时间段,复位模块控制所述本级栅极扫描线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导通,发光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导通,所述驱动晶体管导通以驱动发光元件发光。
[0024]实施时,当所述驱动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第一电源电压为高电平VDD ;
[0025]所述初始化电压为高电平;
[0026]所述阈值补偿阶段包括:在每一显示周期的阈值补偿时间段,所述驱动晶体管处于二极管导通状态,直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被充电而拉升至VDD+Vth,所述驱动晶体管关闭,Vth为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之间的电位差为Vdata-VDD-Vth ;
[0027]所述发光阶段包括:在每一显示周期的发光时间段,本级栅极扫描线输出的本级栅极扫描信号VSn为高电平,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处于浮空状态,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的电位跳变为VDD+Vth-Vdata+VSn,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源电压Vgs为VSn-Vdata,以使得所述驱动晶体管的导通电流与Vth和VDD无关。
[0028]实施时,所述驱动方法在所述初始化阶段之前还包括:第一准备阶段:上一级栅极扫描线输出高电平,本级栅极扫描线输出高电平,驱动晶体管、初始化晶体管、补偿晶体管和数据写入晶体管都保持关闭,发光控制信号由低电平拉升至高电平,以控制复位晶体管和发光控制晶体管由打开状态变为关闭状态;
[0029]所述驱动方法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和所述阈值补偿阶段之间还包括:第二准备阶段:上一级栅极扫描线输出高电平,所述初始化晶体管关闭,本级栅极扫描线继续输出高电平,发光控制信号维持高电平,补偿晶体管、数据写入晶体管、复位晶体管、发光控制晶体管和驱动晶体管都关闭;
[0030]所述驱动方法在所述阈值补偿阶段和所述发光阶段之间还包括:第三准备阶段:上一级栅极扫描线继续输出低电平,本级栅极扫描线输出的本级栅极扫描信号由低电平拉升至高电平,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之间的电位差为Vdata-VDD-Vth。
[00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在消除由于驱动晶体管阈值电压偏移和电源线IR压降(IR压降是指出现在集成电路中电源和地网络上电压下降或升高的一种现象)造成的发光元件发光亮度不均的问题的同时,采用本级栅极扫描线来提供初始化电压和复位电压,有效利用了本级栅极扫描信号,从而减少像素空间内的走线,为实现高分辨率显示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的结构图;
[0034]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的结构图;
[0035]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0036]图4是本发明如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的具体实施例的工作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显示基板上的横纵交错的多根栅极扫描线、多根数据线和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形成于相邻的两栅极扫描线和两数据线界定出的像素区域中,如图1所示,所述像素电路包括:
[0039]存储电容Cs;
[0040]驱动晶体管DTFT,栅极与所述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