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931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兴趣实验类,具体涉及气流快而气压低的实验现象的体验。
【背景技术】
[0002]人们都知道大气气流速度越大,其气压反而越小。为了体验这一现象,上科学实验时,老师都是拿一个装水烧杯和两根管子来做实验,这样做吹气的人两根管子位置不易放对,吹出的实验现象也就不明显,不能很好得体验实验效果,而且水还被吹得到处都是。针对此现象,本人提出了一种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实验装置。
[0004]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包括有无盖箱体、插水管、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底壁上固定设置一个过滤台,过滤台由一个在壁上带有若干通孔的圆筒壁上管口上设置一个圆环板而成;所述插水管下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一单孔橡胶塞来与过滤台连接;在所述箱体右壁上设置一个连接管套管,连接管套管左右两端分别在右壁内外两侧;所述第一吹气管一端与连接管套管右端连接;第二吹气管右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二单孔橡胶塞来与连接管套管左端连接,并使第二吹气管左端管口下侧与插水管上端管口右侧垂直靠拢。
[0005]进一步地,箱体、插水管、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都采用透明材料。
[0006]进一步地,可以更换使用不同管径的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进行实验。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插水管和吹气管相对位置适合做实验,且固定不变,有利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实验的进行,能很好的达到【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实验的实验效果;设置箱体,便于观察,水不会吹得到处都是,还能循环利用,环保节约;可以拆卸安装使用不同管径的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从而可以研究不同管口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对本实验进一步研究。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掉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的箱体内部局部示意图;
[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水管插进单孔橡胶塞的示意图;
[001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吹气管插进单孔橡胶塞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内部结构未画出);
[0013]1、箱体;11、过滤台;12、连接管套管2、插水管;21、第一单孔橡胶塞3、第一吹气管;4、第二吹气管;41、第二单孔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根据附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包括有无盖箱体1、插水管2、第一吹气管3和第二吹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底壁上固定设置一个过滤台11,过滤台11由一个在壁上带有若干通孔的圆筒壁上管口上设置一个圆环板而成;所述插水管2下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一单孔橡胶塞21来与过滤台11连接;在所述箱体1右壁上设置一个连接管套管12,连接管套管12左右两端分别在右壁内外两侧;所述第一吹气管3—端与连接管套管12右端连接;第二吹气管4右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二单孔橡胶塞41来与连接管套管12左端连接,并使第二吹气管4左端管口下侧与插水管2上端管口右侧垂直靠拢。
[0015]箱体、插水管、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都采用透明材料,如透明玻璃、透明塑料。
[0016]可以使用不同管径的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进行实验。
[0017]使用说明:在箱体内装水淹没过滤台,水面不超过插水管上端管口,拿着第一吹气管,向里吹气,即可观察实验;或者更换使用不同管径的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进行实验,探究管口大小的改变,从而引起风速的大小,对实验的效果影响。
【主权项】
1.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包括有无盖箱体、插水管、第一吹气管和第二吹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底壁上固定设置一个过滤台,过滤台由一个在壁上带有若干通孔的圆筒壁上管口上设置一个圆环板而成;所述插水管下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一单孔橡胶塞来与过滤台连接;在所述箱体右壁上设置一个连接管套管,连接管套管左右两端分别在右壁内外两侧;所述第一吹气管一端与连接管套管右端连接;第二吹气管右端通过套接一个第二单孔橡胶塞来与连接管套管左端连接,并使第二吹气管左端管口下侧与插水管上端管口右侧垂直靠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流气压体验装置,包括有无盖箱体、插水管、第一吹气管、第二吹气管、过滤台、连接管套管、第一单孔橡胶塞和第二单孔橡胶塞。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插水管和吹气管相对位置适合做实验,且固定不变,有利于【背景技术】中所述实验的进行,能很好的达到实验效果;设置箱体,便于观察,水不会吹得到处都是,还能循环利用,环保节约;可以拆卸安装使用不同管径的插水管和第二吹气管,从而可以研究不同管口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对本实验进一步研究。
【IPC分类】G09B23/12
【公开号】CN205140321
【申请号】CN201520966001
【发明人】林建伟
【申请人】林建伟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