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983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图像拍摄装置,具体地,涉及使具有显示屏的显示单元相对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的相机主体可滑动的技术。
背景技术
:能够拍摄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图像拍摄装置(例如,摄像机和照相机)得到广泛地应用。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图像拍摄镜头,用于拍摄对象的图像;按钮,用于执行照相的各种操作;以及显示屏,用于当照相和再生所拍摄的图像时显示图像。在这些图像拍摄装置中,一些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具有图像拍摄镜头的相机主体和相对于相机主体可滑动的显示单元。图像拍摄镜头设置在相机主体的前表面上。包括用于照相的操作按钮的操作单元设置在相机主体的后表面上。此外,显示屏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例如,参照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8-98071号)。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8-98071号中所描述的图像拍摄装置中,不论显示单元相对于相机主体的滑动状态,包括用于照相的操作按钮的操作单元都露在外面(参考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8-98071号的图1和图2)。然而,当不拍摄图像时,可将整个显示单元折叠在相机主体上(参考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9-98071号的图1)。
发明内容如上所述,在已知的图像拍摄装置中,不论显示单元相对于相机主体的滑动状态,包括用于照相的操作按钮的操作单元都露在外面。然而,因为仅在拍摄图像时使用操作按钮,所以当用户在显示屏上再生所拍摄的图像时不需要操作按钮。因此,在再生时用户可能无意地操作或触摸用于照相的操作按钮。此时,可能对图像拍摄装置进行无意的操作。因此,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根据需要可灵活改变大小的图像拍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显示单元通过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图像拍摄镜头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上。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以及当显示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通过显示单元遮盖图像拍摄按钮。因此,在图像拍摄装置中,根据显示单元相对于相机主体的滑动操作来遮盖和漏出图像拍摄按钮。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显示单元通过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用于拍摄图像的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图像拍摄镜头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并设置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因此,可以在露出图像拍摄按钮的同时将图像拍摄装置设置为图像拍摄模式。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显示单元通过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图像拍摄镜头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上。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并且当显示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通过显示单元遮盖图像拍摄按钮。因此,在闭合状态中,不会露出不需要的用于照相的按钮。此外,在闭合状态中,可使用压缩尺寸的图像拍摄装置。此外,当不使用图像拍摄装置时,图像拍摄装置可保持小的尺寸。图像拍摄装置还可包括镜头盖,其用于遮盖或不遮盖图像拍摄镜头。镜头盖与显示单元一起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滑动时,镜头盖不遮盖图像拍摄镜头,当显示单元在第二方向上滑动时,镜头盖遮盖图像拍摄镜头。因此,在闭合状态中,可以保护图像拍摄镜头。此外,不需要用于保护图像拍摄镜头的专用镜头盖,因此,可减少图像拍摄装置的部件数量。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滑动时,显示屏的中心可在朝向图像拍摄镜头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在拍摄对象图像期间,可减少显示屏的中心从图像拍摄镜头位置的移动。因此,图像拍摄装置能够容易地以减小的视差拍摄照片。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时,显示屏的中心位于图像拍摄镜头的光轴上。因此,图像拍摄装置能够没有视差地拍摄照片。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将图像拍摄镜头的光轴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以及将两个彼此垂直且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时,显示单元可在XY平面内在倾斜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因此,可以增加图像拍摄镜头相对于相机主体的位置以及显示单元相对于相机主体打开的距离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图像拍摄装置能够容易地以减小的视差拍摄照片。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滑动显示单元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时,显示屏的中心可位于图像拍摄镜头的光轴上。因此,图像拍摄装置能够没有视差地拍摄照片。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幕。显示单元通过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用于拍摄图像的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图像拍摄镜头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上。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并设置用于拍摄对像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由于在露出图像拍摄按钮的同时设置图像拍摄模式,所以用户可以立即开始拍摄图像。因此,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使用的容易性。此外,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显示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可设置用于在显示屏上显示所拍摄图像的再生模式。因此,用户可以立即开始再生图像。因此,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使用的容易性。在图像拍摄装置中,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可将图像拍摄装置上电。因此,基于图像拍摄装置的模式和形状,用户可容易确定图像拍摄装置是否上电。因此,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使用的容易性。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框图;图2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或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闭合状态中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3是在与图2不同的方向上看的处于闭合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4是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在与图4不同的方向上看的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6是相机主体内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滑动操作期间处于闭合状态图像拍摄装置的显示单元的放大正视图;图8是示出滑动操作期间处于闭合状态的图像拍摄镜头和显示屏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后视图;图9是滑动操作期间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显示单元的放大正视图;图10是示出滑动操作期间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镜头与显示屏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后视图;图11是示出滑动操作期间当显示单元在倾斜方向上移动时图像拍摄镜头与显示屏之间位置关系的图像拍摄装置的后视图;图12是当图像拍摄装置从闭合状态移动至开放状态时图像拍摄装置的放大正视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闭合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14是在不同于图13的方向上看的处于闭合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16是在不同于图15的方向上看的处于开放状态的图像拍摄装置的透视图;图17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一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7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一状态的后透视图;图18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三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8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三状态的后透视图;图19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四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9B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第四状态的后透视图;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截面图;图21是在图20的箭头XXI-XXI方向上的视图;图22是在图20的箭头XXII-XXII方向上的视图;图23是在图20的箭头XXIII-XXIII方向上的视图;图24是导向板的平面图;图25是在图18B的箭头XXV上的视图;图26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图27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操作流程图;图28A和28B示出了其上以再生模式显示图像的显示板1800的显示屏1802;图29示出了其上以图像拍摄模式显示对象图像的显示板1800的显示屏1802;图30示出了其上以编辑模式显示图像数据和输入字符数据的显示板1800的显示屏1802;图31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后透视图;图32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33是在图32的箭头XXXIII-XXXIII方向上的视图;图34是在图32的箭头XXXIV-XXXIV方向上的视图;图35是在图32的箭头XXXV-XXXV方向上的视图;图36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图37A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前透视图;图37B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后透视图;图38A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前透视图;图38B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后透视图;图39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前透视图;图40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后透视图;图41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42是在图41的箭头XLII-XLII方向上的视图;图43是在图41的箭头XLIII-XLIII方向上的视图;图44是在图41的箭头XLIV-XLIV方向上的视图;图45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图46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47是在图46的箭头XLVII-XLVII方向上的视图;图48是在图46的箭头XLVIII-XLVIII方向上的视图;图49是在图46的箭头XLIX-XLIX方向上的视图;以及图50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在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图像拍摄装置应用于能够拍摄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的相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应用于具有拍摄运动图像和静止图像功能的多种图像拍摄装置(例如,移动电话、摄像机、以及照相机)。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至16描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图像拍摄装置1的结构。图像拍摄装置1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而图像拍摄装置1A是根据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装置1(或1A)包括相机块2、相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硬盘4、介质接口5、控制块6、操作块7、显示单元控制器8、显示单元9、以及外部接口10。记录介质100可移动地安装在图像拍摄装置1(或1A)上。显示单元9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记录介质100的实例包括与半导体存储器合并的存储卡、光学记录介质(例如,可记录数字通用光盘(DVD)或可记录光盘(CD))、以及磁盘。相机块2包括光学单元11、图像传感器12(例如,电荷耦合器件(CCD))、预处理单元13、光学单元驱动器14、图像传感器驱动器15、以及定时生成电路16。光学单元11包括镜头、变焦机构、聚焦机构、快门机构、以及光圈机构。控制块6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7、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8、快闪只读储存器(flashROM)19。以及时钟电路20的微型计算机,所有这些均连接至系统总线21。控制块6控制图像拍摄装置1(或1A)的每个部件。RAM18被用作工作区。例如,RAM18暂时存储处理的中间结果。快闪只读储存器19存储在CPU17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处理程序所需的数据。时钟电路20设置当前的年月日、当前的星期、当前时间、以及图像拍摄的日期和时间。当拍摄图像时,光学单元驱动器14在控制块6的控制下生成用于驱动光学单元11的驱动信号。然后,光学单元驱动器14将生成的驱动信号传送至光学单元11以操作光学单元11。响应于从光学单元驱动器14传送的驱动信号,光学单元11控制变焦机构、聚焦机构、快门机构、以及光圈机构以拍摄对象图像。之后,光学单元11将对象图像输出至图像传感器12。图像传感器12将从光学单元11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转换的图像信息。图像传感器12响应于从图像传感器驱动器15传送的驱动信号来运行。图像传感器12接收从光学单元11输出的对象图像,并基于从定时生成电路16传送的定时信号将接收的对象图像(图像信息)作为电信号输出至预处理单元13。定时生成电路16在控制块6的控制下生成提供预定定时的定时信号。图像传感器驱动器15基于从定时生成电路16输出的定时信号生成传送至图像传感器12的驱动信号。预处理单元13对传送的图像信息的电信号执行CDS(相关二次采样)处理,以维持足够的S/N比。然后,预处理单元13对电信号执行AGC(自动增益控制)处理以控制增益。随后,预处理单元13执行A/D(模数)转换以生成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将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图像数据从预处理单元13传送至相机DSP3。相机DSP3对传送的图像数据执行相机信号处理(例如,自动聚焦(AF)处理、自动曝光(AE)处理、以及自动白平衡(AWB)处理)。因此,图像数据进行了这样的调节。之后,根据预定编码方法对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将经过编码的图像数据通过系统总线21和介质接口5传送至记录介质100。最后,将图像数据以文件的形式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响应于通过操作块7由用户输入的操作信号,根据需要通过介质接口5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图像数据。操作块7包括下面将要描述的多种操作按钮。读出的图像数据被传送至相机DSP3。相机DSP3对从记录介质100读出并通过介质接口5传送的编码图像数据进行解码(解压缩)。然后,相机DSP3通过系统总线21将解码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单元控制器8。显示单元控制器8从传送的图像数据中生成图像信号并将图像信号传送至显示单元9。一旦接收到图像信号,显示单元9根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9的显示屏上。例如,外部接口10连接至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在个人计算机连接至外部接口10之后,可将从个人计算机获得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或可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图像数据输出至个人计算机。此外,例如,当通信模块连接至外部接口10时,可从网络(例如,互联网)获取各种图像数据和其它信息并可存储在记录介质100上。此外,可将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数据发送至其它通信终端。外部接口10可以是有线接口,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1394接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可选地,外部接口10可以是利用光或无线电波的无线接口。如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或1A)可拍摄对象图像并将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或1A)可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图像数据以再生图像。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或1A)可接收来自外部个人计算机或网络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此外,图像拍摄装置1(或1A)可读取记录在记录介质100上的图像数据以再生图像。接下来,描述图像拍摄装置1(或1A)的示例性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所有方向(向上、向下、右和左方向)是从摄影师的视点来定义的。将朝向对象的方向定义为前向,而将朝向摄影师的方向定义为后向。首先,将参照图2至1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的示例性结构。如图2至5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具有扁平的、横长的、基本为长方六面体的形状。图像拍摄装置1中包括相机主体22以及可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例如,在左右方向上)的显示单元23。注意到,显示单元23对应于上述显示单元9。相机主体22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与显示单元23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图2和3所示,在显示单元23沿相机主体22滑动之前,相机主体22的整个后表面22a面向显示单元23的整个前表面23a。这种状态被称为图像拍摄装置1的“闭合状态”。例如,在相机主体22的前表面22b的左上角设置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24。在相机主体22的上表面22c上设置快门按钮25、电源开关按钮26、以及滑动调节器(knob)27。按下快门按钮25来拍摄照片。按下电源开关按钮26来接通或关闭电源。滑动调节器27用于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显示单元23。在相机主体22的右侧表面22d上从上到下顺序设置十字键28、后退按钮29、辅助菜单按钮30、以及菜单按钮31。例如,通过操作十字键28上的上、下、右、或左箭头键,可选择显示单元23的显示屏(下面将要描述)上的缩略图。随后,例如,通过按下十字键28的中间键可在屏幕上放大所选的缩略图。后退按钮29用于取消显示项的选择,并再次选择之前的显示项。菜单按钮31用于选择特定菜单。辅助菜单按钮30用于选择所选菜单较低层中的一个子菜单。这些十字键28、后退按钮29、辅助菜单按钮30、以及菜单按钮31频繁使用在用于再生所拍摄图像的再生模式中。如图5所示,在相机主体22的后表面22a上后表面22a右侧附近设置变焦键32、再生按钮33、模式切换按钮34、定时按钮35、闪光按钮36、微距模式按钮37、以及删除按钮38。变焦键32用于改变图像的视角。再生按钮33用于再生所拍摄的图像。例如,模式切换按钮34用于在模式(例如,再生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以及视频拍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定时按钮35用于启动自定时器(selftimer)。闪光按钮36用于在拍摄图像期间启动光的发射。微距模式按钮37用于拍摄微距照片(近距离照片)。删除按钮38用于删除所拍摄的图像。变焦键32、定时按钮35、闪光按钮36、以及微距模式按钮37被统称为“图像拍摄按钮39”。图像拍摄按钮39主要用在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中。图像拍摄按钮39不限于上述按钮。图像拍摄按钮39还可包括用于自动调节背光的背光调节按钮、用于校正图像模糊的图像模糊调节按钮、用于防止红眼效应的红眼防止按钮、以及用于自动平衡颜色的白平衡按钮,全部这些都在图像拍摄期间使用。如图5所示,例如,在相机主体22内的上部设置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如图3和图5所示,在显示单元23的后表面23b上设置显示屏41。显示屏41占据了除后表面23b外围部分之外的整个后表面23b。如图5中所示,在显示单元23内的上部中形成操作凹槽42。操作凹槽42的一个外围边缘作为操作边缘部42a。定位操作凹槽42以对应于设置在相机主体22内部中的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当在相机主体22整个后表面22a面对显示单元23整个前表面23a的闭合状态中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时,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由操作边缘部42a操作。当操作打开/闭合开关40时,图像拍摄装置1进入可以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当解除(release)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的操作时,图像拍摄装置1进入再生所拍摄的图像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屏41上的再生模式。在相机主体22中设置机架43。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机架43上设置滑动机构44。当从图像拍摄装置1的前方看时,显示单元23位于相机主体22的后面,因此,相机主体22将显示单元23遮掩。所以,相机主体22的外围与显示单元23的外围重叠。然而,在图7中,为了易于理解相机主体22与显示单元23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虚线示出了显示单元23的外部轮廓(在图9和图12中也是如此)。滑动机构44包括滑动板45和46、弹簧支持轴47、以及弹簧构件48。在机架43中形成两个竖直地分开的支持孔43a,每一个均水平延伸。通过上支持孔43a活动地支持滑动板45。滑动板45包括两个连接孔45a。通过下支持孔43a活动地支持滑动板46。滑动板46在其左侧包括两个连接孔46a和连接销46b。连接销46b朝向前侧延伸。在机架43上邻近机架43下边缘左和右的位置上设置两个水平分开的支持突出部43b。支持突出部43b朝向前侧延伸。弹簧支持轴47设置在两个支持突出部43b之间。弹簧支持轴47支持螺旋弹簧的弹簧构件48。在弹簧构件48的端部通过弹簧支持轴47可滑动地支持连接构件49。连接构件49包括以整体形式形成的圆柱形支持部49a和环形连接部49b。通过弹簧支持轴47支持连接构件49的圆柱形支持部49a。滑动板46的连接销46b被设置穿过环形连接部49b的中心孔,使得连接构件49连接至滑动板46。当通过弹簧支持轴47支持连接构件49时,弹簧构件48的端部表面在弹簧支持轴47的轴向与支持部49a的端部表面接触。通过弹簧构件48将连接构件49压向左边(图7中箭头A表示的方向)。下文中,将方向A称为“第一方向”。在机架43中邻近机架43上边缘的位置形成水平延伸的销导销孔43c。机架43支持销导销孔43c右端的锁杆(locklevel)50。锁杆50包括基部51和从基部51的侧面延伸的锁定部52。例如,在基部51的下端设置有支承点(pivotpoint)51a,并且锁杆50相对于机架43关于支承点51a是可转动的(pivotable)。在基部51上端形成具有轻微弯曲弧形的支持孔51b。设置在机架43上的支持销43设置在支持孔51b中。锁定部52具有基本横置的L形。锁定部52具有朝向锁定部52顶端靠近基部51延伸的倾斜边缘52a。设置锁杆50使得基部51位于销导销孔43c的右侧,并且锁定部52与销导销孔43c的右端部重合。锁杆50的基部51通过偏动弹簧53连接至机架43,其中,偏动弹簧是拉伸螺旋弹簧。偏动弹簧53以支承点51a作为支点使锁杆50在图7所示的R1方向偏离。锁杆50通过连接机构(未示出)连接至设置在相机主体22上表面22c上的滑动调节器27。当操作滑动调节器27滑动时,锁杆50以支承点51a作为支点在图7所示的R2方向上转动。当解除滑动调节器27的操作时,滑动调节器27回到初始位置,因此,由于偏动弹簧53的偏压力使得锁杆50在R1方向上转动。因此,锁杆50也回到初始位置。如图6所示,在机架43上两个支持孔43a之间形成通孔43e。在通孔43e中设置将设置在相机主体22中的控制电路板(未示出)连接至设置在显示单元23中的电路板(未示出)的柔性印刷电路板(未示出)。在显示单元23中设置基板54。在基板54上设置两个垂直分开的每一个均向前侧延伸的连接突出部55。在每个连接突出部55上形成两个安装孔55a。在基板54上邻近基板54上边缘的位置上设置向前侧延伸的锁定销56。如图7所示,穿过相机主体22滑动板45连接孔45a的两个安装螺钉70拧至一个连接突出部55的安装孔55a。此外,穿过相机主体22滑动板46连接孔46a的两个安装螺钉70拧至另一个连接突出部55的安装孔55a。当相机主体22与显示单元23彼此重叠时,显示单元23的锁定销56设置在相机主体22的销导销孔43c中。当相机主体22与显示单元23重叠时,在相对于图7中相机主体22的方向A上,通过滑动板46和连接构件49由弹簧构件48挤压显示单元23。在相机主体22的整个后表面22a面对显示单元23的整个前表面23a的闭合状态中,显示单元23的锁定销56与相机主体22锁杆50的锁定部52相啮合。因此,将显示单元23锁定至相机主体22(参见图7)。此时,连接构件49置于弹簧支持轴47的中间。如图8所示,当图像拍摄装置1处于闭合状态且从前后方向看时,图像拍摄镜头24位于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分离的位置。在闭合状态中,如上所述,当操作滑动调节器27时,锁杆50在R2方向上旋转。因此,解除了锁杆50与锁定销56的啮合。由于偏动构件48的偏压力,连接构件49在图7所示的方向A上移动。随着连接构件48的移动,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参见图8)。当连接构件49的支持部49a与支持突出部43b中的一个接触时,连接构件49在方向A上的移动停止。当连接构件49的移动停止时,显示单元23在方向A上的滑动也停止。此时,如图4和图5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移动至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部分打开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中,如上所述,露出设置在相机主体22后表面22a上的图像拍摄按钮39。在开放状态中,由于连接构件49的支持部49a压在支持突出部43b的其中一个上,所以维持这种开放状态。如上所述,当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在方向A上滑动时,通过操作凹槽42的操作边缘部42a来操作打开/闭合开关40,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进入图像拍摄模式。如果此时图像拍摄装置1未上电,则同时使图像拍摄装置1上电。因此,每当图像拍摄装置1进入开放状态,图像拍摄装置都上电。因此,基于图像拍摄装置1的模式和形状,用户可容易地识别图像拍摄装置1是否上电,从而增加了图像拍摄装置1使用的容易性。在图像拍摄装置1的开放状态中,在保持显示单元23的左端部从相机主体22的侧面延伸以及相机主体22的右端部从显示单元23向右延伸的同时,通过操作图像拍摄按钮39和快门按钮25,用户可以拍摄对象的照片。此外,由于在开放状态中露出设置于图像拍摄装置1的包括图像拍摄按钮39的所有按钮,所以用户可以操作每一个按钮。此外,在开放状态中,通过使用模式切换按钮34或菜单按钮31,用户可在模式(例如,再生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以及视频拍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可手动选择任何模式并执行所期望的操作。如上所述,在图像拍摄装置1的闭合状态中,当在图8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镜头24位于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分开的位置。然而,如图10所示,在开放状态中,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使得图像拍摄镜头24移动到接近显示屏41的中心点P。因此,在拍摄对象图像期间,显示屏41的中心点P与图像拍摄镜头24位置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可以较小的视差观看并拍摄图像。此外,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通过改变图像拍摄镜头24相对于相机主体22的位置以及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打开的距离,可使图像拍摄镜头24的中心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重叠。如果使图像拍摄镜头24的中心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重叠,则可以没有视差地拍摄图像。此外,如图11所示,将光轴的方向(前后方向)作为Z轴方向,水平方向为X轴方向,以及垂直方向为Y轴方向。则可将图像拍摄装置1配置为显示单元23在X-Y平面内在倾斜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当闭合状态改变为开放状态时,可滑动显示单元23使得显示屏41的中心点P移动到更接近图像拍摄镜头24。通过在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倾斜的方向上滑动显示单元23,可以增加图像拍摄镜头24相对于相机主体22的位置以及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打开的距离的设计自由度。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可容易地以减小的视差拍摄照片。此外,即使当显示单元23在与X轴方向和Y轴方向均倾斜的方向上滑动时,也可以通过改变图像拍摄镜头24相对于相机主体22的位置以及显示单元23相对于相机主体22打开的距离,在开放状态中使图像拍摄镜头24的中心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重叠。通过使图像拍摄镜头24的中心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重叠,可没有视差地拍摄图像。在上述显示单元23可沿着倾斜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方向上滑动的结构中,由于露出相机主体22后表面22a的左和右端部中的一个以及后表面22a的上和下端部中的一个,所以可以在这些露出的端部中设置包括图像拍摄按钮39的多个按钮。在图11中,通过点划线示出了在相机主体22后表面22a的下部中要设置按钮的区域的实例。在开放状态中,当用户手动地在图7示出的方向B(第二方向)上挤压显示单元23以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显示单元23时,锁定销56与锁杆50锁定部52的倾斜边缘52a接触(参见图12)。此时,连接构件49在方向B上与滑动板45和46一起移动,同时压缩弹簧构件48。当显示单元23进一步在方向B上滑动时,锁定销56在方向B上压在倾斜边缘52a上。锁杆50以支承点51a为支点在R2方向上转动,同时抵抗偏动弹簧53的偏压力。当锁杆50在R2方向转动并且锁定销56在方向B上移动时,解除锁定销56与锁定部52之间的接触,因此,由于偏动弹簧53的偏压力,锁杆50关于支承点51a在R1方向旋转并回到初始位置。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进入闭合状态,其中,相机主体22的整个后表面22a面对显示单元23的整个前表面23a(参见图2和3)。由于停止了在方向B上对相机主体22的压力,所以锁定销56与锁杆50的锁定部52啮合。因此,将显示单元23锁定在闭合状态。当显示单元23在方向B上相对于相机主体22滑动时,解除操作凹槽的操作边缘部42a相对于打开/封闭式检测开关40的操作,并且设置再生模式。在图像拍摄装置1的闭合状态中,用户可操作设置在相机主体22的右侧表面22d上的按钮以执行再生模式中所期望的控制。此外,在闭合状态中,通过使用包括菜单按钮31的按钮,用户可在诸如再生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以及视频拍摄模式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可以手动选择任何模式并执行所期望的操作。例如,通过切换至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或视频拍摄模式并按下快门按钮25,用户可拍摄对象的图像。第二示例性的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3至图16描述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A。在下面的描述中,对应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部件的图像拍摄装置1A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不再重复与其有关的详细描述。仅描述图像拍摄装置1A与图像拍摄装置1之间的差别。图像拍摄装置1A具有扁平的、横长的、基本为长方六面体的形状。图像拍摄装置1A包括相机主体57以及相对于相机主体57可滑动的滑动操作单元58(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如图15所示,例如,在相机主体57前表面57b的左上角设置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24。相机主体57具有扁平以及基本为长方六面体的形状。相机主体57的左端部略微向后和向下呈阶梯状(step)以形成凹槽59。在凹槽59中设置图像拍摄镜头24。在相机主体57的上表面57c上设置快门按钮25、电源开关按钮26以及滑动调节器27。在相机主体57的右侧表面57d上顺序设置十字键28、后退按钮29、辅助菜单按钮30、以及菜单按钮31。在相机主体57的后表面57a上邻近后表面57a右侧的位置设置聚焦键32、再生按钮33、模式切换按钮34、定时按钮35、闪光按钮36、微距模式按钮37、以及删除按钮38。变焦键32、定时按钮35、闪光按钮36、以及微距模式按钮37统称为“图像拍摄按钮39”。图像拍摄按钮39主要用在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中。然而,图像拍摄按钮39不限于上述按钮。例如,在相机主体57内的上部设置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滑动操作单元58包括以整体形式形成的显示单元60(对应于上述显示单元9)、镜头盖61、以及连接板62。相机主体57和显示单元60均具有扁平以及基本为长方六面体的形状。相机主体57的大小和形状与显示单元60的大小和形状基本上相同。在显示单元60沿相机主体57滑动之前,相机主体57的整个后表面57a面对显示单元60的整个前表面60a。将这种状态称为图像拍摄装置1A的闭合状态。在显示单元60的后表面60b上设置显示屏41。显示屏41占据了除后表面60b外围部分之外的整个后表面60b。在显示单元60内的上部中形成操作凹槽42。操作凹槽42的一个外围边缘作为操作边缘部42a。镜头盖61形成为扁平的矩形板。在闭合状态中,镜头盖61的整个表面与相机主体57的前表面57b接触。因此,如图13所述,在闭合状态中,镜头盖61遮盖图像拍摄镜头24。在闭合状态中,设置连接板62使得连接板62的整个表面与相机主体57的上表面57c接触。当在相机主体57的整个后表面57a面对显示单元60的整个前表面60a的闭合状态中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57滑动时,由操作边缘部42a操作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A进入图像拍摄模式。当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57在相反的方向上滑动时,解除对打开/封闭式检测开关40的操作。所以,图像拍摄装置1A进入再生模式。在相机主体57中设置滑动机构44。在显示单元60中设置两个连接突出部55和锁定销56。显示单元60的两个连接突出部55中的一个连接至相机主体57的滑动板45。两个连接突出部55中的另一个连接至相机主体57的滑动板46。因此,相机主体57与滑动操作单元58重叠。在相机主体57的销导销孔43c中设置显示单元60的锁定销56。当在闭合状态中操作滑动调节器27时,滑动操作单元58沿着相机主体57滑动。因此,如图15和图16所示,图像拍摄装置1A移动至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57部分打开的开放状态。在开放状态中,露出设置在相机主体57后表面57a上的图像拍摄按钮39。同时,解除由滑动操作单元58的镜头盖61遮盖图像拍摄镜头24的闭合状态。因此,露出图像拍摄镜头24。当显示单元60相对于相机主体57滑动使得显示单元60和相机主体57处于开放状态时,通过操作凹槽42的操作边缘部42a操作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A进入图像拍摄模式。如果此时图像拍摄装置1A没有上电,则同时对图像拍摄装置1A上电。在图像拍摄装置1A的开放状态中,在保持显示单元60的左端部从相机主体57的侧面延伸以及相机主体57的右端部从显示单元60延伸的同时,通过操作图像拍摄按钮39和快门按钮25,用户可拍摄对象照片。此外,由于在开放状态中露出设置于图像拍摄装置1A的包括图像拍摄按钮39的所有按钮,所以用户可操作每一个按钮。在开放状态中,通过使用模式切换按钮34或菜单按钮31,用户可在模式(例如,再生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以及视频拍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可手动选择任何模式并执行所期望的操作。在开放状态中,当用户手动按压并将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57向右滑动时,图像拍摄装置1A进入闭合状态。当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57向右滑动时,解除操作凹槽42的操作边缘部42a相对于打开/闭合检测开关40的操作,并设置再生模式。在图像拍摄装置1A的闭合状态中,用户可以操作设置在相机主体57右侧表面57d上的按钮,以执行再生模式中所期望的控制。此外,在闭合状态中,通过使用包括菜单按钮31的按钮,用户可在模式(例如,再生模式、静止图像拍摄模式、以及视频拍摄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用户可手动选择任何模式并执行所期望的操作。例如,通过切换至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或视频拍摄模式并按下快门按钮25,用户就可以拍摄对象图像。如上所述,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A,当滑动滑动操作单元58使得图像拍摄装置1A处于开放状态时,露出图像拍摄镜头24。因此,在闭合状态中,可以保护图像拍摄镜头24。此外,由于滑动以整体形式形成的镜头盖61与显示单元60以遮盖或露出图像拍摄镜头24,所以不需要专用镜头盖来保护图像拍摄镜头24。因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此外,因为仅通过一个操作来露出图像拍摄镜头24与图像拍摄按钮39,所以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1A使用的容易性。与上述图像拍摄装置1类似,当图像拍摄装置1A的滑动操作单元58从闭合状态滑动至开放状态时,显示屏41的中心点P移动至更接近图像拍摄镜头24。因此,在拍摄对象的图像期间,显示屏41的中心点P与图像拍摄镜头24之间的距离可以很小。因此,可以减小的视差拍摄图像。此外,与图像拍摄装置1类似,可将图像拍摄装置1A配置为使得滑动操作单元58可在XY平面内在倾斜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方向上滑动。此外,可将图像拍摄装置1A配置为使得在开放状态中,图像拍摄镜头24的中心与显示屏41的中心点P重叠。如上所述,在图像拍摄装置1和1A中,通过滑动显示单元23和显示单元60,在开放状态中露出图像拍摄按钮39,以及在闭合状态中被显示单元23或显示单元60遮盖。因此,当在闭合状态中设置再生模式时,不露出不需要的图像拍摄按钮39,因此防止了用户对图像拍摄按钮39的无意操作。此外,在闭合状态中,可使用图像拍摄装置1和1A同时维持紧凑的形状。此外,即使不使用图像拍摄装置1和1A时也可以为紧凑形状。此外,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和1A,当滑动显示单元23和显示单元60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39时,设置图像拍摄模式用于拍摄对象图像。由于在露出图像拍摄按钮39的同时设置了图像拍摄模式,所以用户可立即开始拍摄图像。因此,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1和1A使用的容易性。相反,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和1A,当滑动显示单元23和显示单元60并遮盖图像拍摄按钮39时,设置再生模式以在显示屏41上显示所拍摄的图像。由于在遮盖图像拍摄按钮39的同时设置再生模式,所以可立即开始再生所拍摄的图像。所以,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1和1A使用的容易性。此外,根据图像拍摄装置1和1A,不论显示单元23和显示单元60的打开/闭合操作,均可在显示屏41上显示图像。因此,在显示屏41的方面可改进图像拍摄装置1和1A使用的方便性。虽然在参照图像拍摄装置1和1A描述的上述实施例中,充当压缩螺旋弹簧的弹簧构件48被用作偏动机构,用于在从闭合状态至开放状态的方向上挤压显示单元23和滑动操作单元58,但是弹簧构件48可根据需要在相反的方向上(即,在从开放状态至闭合状态的方向上)挤压显示单元23和滑动操作单元58。偏动机构不限于上述压缩螺旋弹簧。例如,可将多种弹性材料(例如,拉伸螺旋弹簧、板簧、或橡胶)用作偏动机构。可选地,可将在显示单元23或滑动操作单元58滑动时改变偏压方向的连接弹簧(togglespring)用作偏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显示单元23和滑动操作单元58相对于相机主体22和相机主体57的滑动位置,偏动机构可在从闭合状态至开放状态或从开放状态至闭合状态的方向上分别挤压显示单元23和滑动操作单元58。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图17A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一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7B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一状态的后透视图。图18A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三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8B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三状态的后透视图。图19A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四状态的前透视图。图19B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第四状态的后透视图。如图17A和17B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是数码相机。在下面的描述中,所有方向(向上,向下、左、和右方向)是从前方看图像拍摄装置1000时定义的。将沿着光学系统光轴的朝向对象的方向定义为前向,而将沿着光轴朝向图像传感器的方向定义为后向。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机架1200、摄影光学系统1400、图像传感器1600(见图26)、显示面板1800、以及包括用于图像拍摄操作的多个部件的操作单元2000。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设置的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将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的均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薄矩形板状,其左右宽度大于厚度,并且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于厚度。如图17A和17B所示,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具有相同的宽度和相同的高度。将机架1200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薄矩形板状,其左右宽度大于厚度,并且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于厚度。机架1200包括作为相机主体1000A机架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以及作为显示单元1000B机架的显示单元机架1200B。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均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横长矩形体形状,其高度大于厚度,并且左右宽度大于高度。相机主体机架1200A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前表面1202和后表面1206。此外,相机主体1200A在其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左端表面1210和右端表面1212。此外,相机主体1200A在其高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上端表面1214和底端表面1216。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前表面1208和后表面1204。此外,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其左右宽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左端表面1220和右端表面1222。此外,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其高度方向的两侧具有顶端表面1224和底端表面1226。如图18A和18B所示,相机主体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接触。如图26所示,摄影光学系统1400将对象图像引入图像传感器1600。摄影光学系统1400设置在相机主体1200A的右上方。摄影光学系统1400最前边的光学构件(物镜)1402被设置为与设置在相机主体1200A的前表面1202的右上方的窗口1203面对。在摄影光学系统1400左边的前表面1202上设置用于向对象发射AF辅助光束的自动聚焦(AF)发光二极管(LED)2202以及用于发光以照射对象的闪光灯2204。如图20所示,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中合并具有摄影光学系统1400和图像传感器1600安装于其上的平板状基板2400。显示面板1800合并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中。基板2400利用柔性板2600电连接至显示面板1800。接下来,描述与图像拍摄装置1000操作相关的操作单元。如图19B所示,例如,与图像拍摄装置1000操作相关的操作单元2000包括快门开关2002、视频/静止图像/音乐模式改变开关2004、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图像拍摄模式开关2013、十字操作键盘2014、字符输入键2016、以及电源开关2100。快门开关2002用于拍摄静止图像。变焦操作开关2006用于从远摄到广角对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镜头进行变焦(反之亦然)。记录/再生开关2008用于在用于记录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和用于再生所记录图像的再生模式之间切换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操作模式。视频/静止图像/音乐模式改变开关2004用于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处于由记录/再生开关2008的操作所设置的图像拍摄模式时,在用于以视频格式拍摄对象图像的视频模式以及用于以静止图像格式拍摄对象图像的静止图像模式之间进行切换。此外,当通过操作视频/静止图像/音乐模式改变开关2004选择音乐模式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用于再生记录在记录介质1006(见图26)上的音乐文件的模式,而不用考虑由记录/再生开关2008所设置的模式。菜单开关2010用于指示图像拍摄装置1000在显示面板1800上显示各种操作菜单或用于改变操作菜单。注意到,操作菜单用于设置与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操作相关的多种设置项。后退键2012用于将当前显示的操作菜单改变回到之前显示的操作菜单。图像拍摄模式开关2013用于在图像拍摄模式(例如,微距模式和运动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十字操作键盘2014用于在4个彼此垂直的方向上移动光标(或以黑白部分颠倒显示的项),以选择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菜单。此外,十字操作键盘2014用于确认(执行)所选的菜单。字符输入键2016用于输入包括数字和符号的字符。更具体地,字符输入键2016用于输入要添加至所拍摄图像数据的内容、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连接至互联网时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下面将要描述)、或是将要上传至网页和博客页的与图像数据一起的字符串数据。电源开关2100用于接通或切断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电源。显示面板1800显示由图像传感器1600拍摄的图像或各种菜单。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800包括液晶显示器。在本实施例中,触摸面板2020连接至显示面板1800以遮盖显示面板1800的表面。触摸面板2020作为操作单元2000的一部分。当用户用其手指触摸触摸面板2020时,触摸面板2020可提供例如类似于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以及十字操作键盘2014功能的功能。如图17B所示,显示面板1800几乎占据了显示单元1000B的整个后表面1204。显示单元机架1200B包括水平延伸并具有较小宽度的上下外围部1230。上下外围部1230压在显示面板1800的上下边缘上。显示单元机架1200B还包括垂直延伸并具有较小宽度的左右外围部1232。左右外围部1232压在显示面板1800的左右边缘上。相机主体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和前表面1208相对于彼此相对移动,并且呈现出下面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如图17A和图17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如图18A和图18B或图19A和图19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图20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21是在图20的箭头XXI-XXI方向上的视图。图22是在图20的箭头XXII-XXII方向上的视图。图23是在图20的箭头XXIII-XXIII的方向上的视图。图24是导向板的平面图。图25是在图18B的箭头XXV上的视图。更具体地,如图20和21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从其中穿过的沟槽3000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中心区域中(在水平和垂直的方向上)。此外,两个凸起(boss)部3200形成为从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内后表面1206的上下区域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突出。在每个凸起部3200中形成销安装孔3400。相反,如图22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从其中穿过的沟槽3600形成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左半部区域的垂直中心区域中以水平延伸。此外,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左半部区域的上下区域中形成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以水平延伸。此外,如图22至24所示,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左半部区域的内侧上安装导向板4000。导向板4000由大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制成。沟槽4200和导槽4400分别形成在导向板4000上对应于沟槽3600的和销插入沟槽3800的位置。此外,在导槽4400在导槽4400的上下侧的每一侧延伸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以其间预定间隔形成第一至第三突起4600A、4600B和4600C。即,第一突起4600A形成在每个导槽4400的右端区域之上和之下。类似地,第二突起4600B形成在每个导槽4400的中间区域之上和之下。第三突起4600C形成在每个导槽4400的左边区域之上和之下。如图20所示,相机主体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导销4800的轴4802穿过导向板4000的导槽4400以及前表面1208的销插入沟槽3800,并安装相机主体机架1200A凸起部3200的销安装孔3400。调节导销4800头部4804的定向,使得形成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安装导向板4000的第一至第三突起4600A、4600B、和4600C。在调节头部4804的定向之后,利用粘合剂5000将导销4800固定于凸起部3200。以这种方式,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使得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可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移动。此外,柔性板2600穿过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沟槽3000以及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沟槽3600以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之间延伸。此外,如图23所示,在导销4800的头部4804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200,以将导销4800压在导槽4400的端部(右端)。即,如图23所示,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的端部(右端)(该端部位于在水平方向上邻近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中心的位置)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的第一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此外,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的端部(左端)(该端部位于水平方向上邻近显示单元机架1200B端部的位置)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第二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更具体地,第二状态包括下面的第三和第四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如图18A和图18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第一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在第四状态中,如图19A和图19B所示,除第一区域以外,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即,当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时,实现图17A和图17B中所示的第一状态。当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二突起4600B时,实现图18A和图18B中所示的第三状态。此外,当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三突起4600C时,实现图19A和图19B中所示的第四状态。当用户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时,安装凹槽4806固定第一突起4600A、第二突起4600B、或第三突起4600C。因此,每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一状态、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时,用户都会有喀哒一下的感觉并可保持所选状态。此外,由于设置有螺旋弹簧5200,所以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彼此挤压,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因此,当用户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到第三状态随后到第四状态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会给用户提供阻力的感觉。此外,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从第四状态回到第三状态随后到第一状态时,锁定部52的偏压力发生作用。因此,仅通过施加较弱的操作力,用户就可使图像拍摄装置1000回到第一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导销4800、安装凹槽4806以及第一至第三突起4600A、4600B、和4600C可以形成将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锁定并保持在第一状态、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的插锁(click)机构。此外,如图23所示,导向板4000包括第一接近开关5400A,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一突起4600A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第二接近开关5400B,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二突起4600B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接近开关5400C,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三突起4600C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这些第一至第三接近开关5400A、5400B、以及5400C形成位置检测单元1018(参见图26)。在本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第一和第三状态之间移动的方向与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第三和第四状态之间移动的方向相同。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状态包括以下的第三和第四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如图18A和图18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第一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在第四状态中,如图19A和图19B所示,除第一区域以外,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与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是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中的一个延伸的第一区域。相反,在第四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是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中的一个延伸的第二区域,其中,第二区域中包括第一区域并大于第一区域。此外,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学构件1402设置在前表面1202上在第二状态中远离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所露出区域的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垂直中心线移动的位置。接下来,描述设置操作单元2000的位置。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上表面1214上设置快门开关2002和电源开关2100。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左端表面1210上设置视频/静止图像/音乐模式改变开关2004。如图19A所示,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右端表面1212上设置音频输出插口2208。音频输出装置(例如,耳机)的插头可移动地连接至音频输出插口2208。如图17B、图18B、和图19B所示,在第一状态中被显示单元机架1200B遮盖以及在第二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上的区域中设置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十字键2014、以及字符输入键2016。更具体地,如图17B和图18B所示,在第一状态中被显示单元机架1200B遮盖以及在第三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上的区域中设置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十字键2014。此外,如图18B和图19B所示,在第一状态中被显示单元机架1200B遮盖以及在第四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上的区域中设置字符输入键2016。如图21所示,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操作单元区域1240中设置操作单元2000。此外,如图25所示,设置有操作单元2000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的区域是后表面1206从外围部1250略微降低(stepdown)的区域,使得操作单元2000不会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互相干涉。接下来,描述图像拍摄装置1000控制系统的示例性结构。图26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如上所述,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摄影光学系统1400、图像传感器1600、和显示面板1800。图像拍摄装置1000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1002、显示处理单元1004、记录介质1006、音频处理单元1008、麦克风1010、通信单元1012、以及外接连接器1014、外部装置接口1016、位置检测单元1018、以及控制单元(控制装置)1020。如图26所示,摄影光学系统1400容纳在镜头镜筒(lensbarrier)1410中。图像传感器1600设置在镜头镜筒1410的后部。图像传感器1600包括拍摄由摄影光系统1400形成的对象图像的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图像处理单元1002基于从图像传感器1600输出的图像拍摄信号执行多种信号处理以生成图像数据。图像处理单元1002还对从记录介质1006读出的图像数据执行处理。显示处理单元1004对从图像处理单元1002输入的图像数据执行处理,以在显示面板1800上显示图像数据。显示处理单元1004还显示由控制单元1020提供的用于显示菜单的图像数据和字符数据。记录介质1006在控制单元1020的控制下存储从图像处理单元1002传送的图像数据。记录介质1006还在控制单元1020的控制下将存储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图像处理单元1002。除图像数据以外,记录介质1006在控制单元1020的控制下存储从音频处理单元1008传送的音频数据。记录介质1006还在控制单元1020的控制下将存储的音频数据传送至音频处理单元1008。音频数据的实例包括在上述音乐模式中被再生的音乐文件。例如,记录介质1006包括硬盘或半导体储存器(例如,可重写闪存)。在本实施例中,记录介质1006不能移动地合并在机架1200中。然而,机架1200可具有存储卡槽,并且可将存储卡可移动地安装在存储卡槽中作为记录介质1006。音频处理单元1008对从麦克风1010输入的音频数据或经由外接连接器1014和外部装置接口1016从外部装置输入的音频数据执行处理,并将音频数据传送至记录介质1006。音频处理单元1008还对从记录介质1006传送的音频数据执行处理,以将音频数据提供至音频输出插口2208,或通过外部装置接口1016或外接连接器1014将音频数据提供给外部装置。因此,图像拍摄装置1000可作为声音记录器(声音记录装置)或音乐播放器。例如,外部装置接口1016是与外部装置进行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通信的USB接口。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单元1012利用蓝牙技术与外部装置无线通信。通信单元1012无线地与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进行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通信。因此,通信单元1012通过外部设备(例如,调制解调器)无线连接至互联网,以访问和浏览服务器中的网页和博客页。此外,通信单元2012可将用于网页和博客页的图像数据和字符数据上传至服务器。位置检测单元1018检测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第一状态、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然后,位置检测单元1018将用于识别位置的位置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单元1020。下文中,为了描述方便,将第一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之间的相对位置称为“封闭位置”。将第三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之间的相对位置称为“第一位置”。将第四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之间的相对位置称为“第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单元1018包括第一至第三接近开关5400A、5400B、和5400C。然而,位置检测单元1018可包括除接近开关之外的各种已知的位置检测传感器。控制单元1020控制图像处理单元1002、显示处理单元1004、记录介质1006、音频处理单元1008、通信单元1012、外部装置接口1016、以及位置检测单元1018。更具体地,控制单元1020包括合并有CPU和存储CPU所执行的控制程序的存储器的微型计算机。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示例性操作。图27是示出图像拍摄装置1000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关闭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电源。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封闭位置。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来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封闭位置(步骤S10)。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不处于封闭位置,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16。然而,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封闭位置,则控制单元1020确定电源开关2100是否被打开(步骤S12)。如果电源开关2100已经被关闭,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0。然而,如果电源开关2100已经被打开,则控制单元1020进入再生模式(步骤S14)。在再生模式中,控制单元1020将从记录介质1006读出的静止图像或视频的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图28A和图28B示出了在再生模式中其上显示有图像的显示面板1800的显示屏1802。在再生模式中,如图28A所示,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多个缩略图g。如果用户选择其中一个缩略图g要放大并触摸了触摸面板2020上对应于所选缩略图g的区域,则如图28B所示,显示屏1802上所选的缩略图g显示为放大图像h。如图28B所示,当显示放大的图像h时,在显示屏1802上还显示操作按钮。例如,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用于显示操作菜单屏幕的菜单按钮B1、用于选择下一个放大显示屏的向前按钮B2、以及用于选择前一个放大显示屏的向后按钮B3。通过操作向前按钮B2或向后按钮B3显示的放大图像h的顺序对应于图28A中所示缩略图g的排列顺序(从左上到右下的顺序)。此外,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电池电量显示数据d1、用于表示图像大小的大小数据d2、附属于所显示图像的图像数、记录在记录介质1006上的图像数量、以及图像数据中包括的附加数据(例如,日期和时间)。注意到,当再生图像数据表示静止图像时,放大的图像还是静止图像。当再生图像数据表示视频时,放大的图像还是视频。随后,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步骤S16)。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不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任意一个时,即,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封闭位置,则控制单元1020确定电源开关2100是否已经被关闭(步骤S18)。如果电源开关2100没有关闭,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14。然而,如果电源开关2100已经关闭,则关闭电源(步骤S20)并完成处理。如果在步骤S16中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位置,则打开电源(步骤S22)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图像拍摄模式(步骤S24)。然而,如果在步骤S22之前已经打开电源,则不执行步骤S22的处理,处理前进至步骤S24。在图像拍摄模式中,将静止图像或视频的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1006上。图29示出了在图像拍摄模式中其上显示有对象图像的显示面板1800的显示屏1802。在图像拍摄模式中,例如,如图29所示,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对象图像i。同时,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下列信息电池电量显示数据d1;表示图像大小的大小数据d2;记录在记录介质1006上的图像数量d4;表示广角位置(W)和远摄位置(T)之间的变焦位置的变焦指示器d5;表示图像拍摄模式(例如,微距或运动模式)(或曝光优先级/快门速率优先级)类型以及聚焦控制类型的字符(或图标)d6;以及表示自动聚焦控制的目标区域的标记d7。之后,控制单元1020确定电源开关2100是否已经被关闭(步骤S26)。如果电源开关2100已经被关闭,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然而,如果电源开关2100没有关闭,则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来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封闭位置(步骤S28)。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封闭位置,如上所述,则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再生模式(步骤S30),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16。然而,如果在步骤S28中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不处于封闭位置,则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来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步骤S32)。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位置,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4。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二位置,则处理前进到步骤S44。如果在步骤S16中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二位置,则打开电源(步骤S42),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编辑模式(步骤S44)。然而,如果在执行步骤S42之前已经打开电源,则不执行步骤S42的处理,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44。在编辑模式中,输入关于静止图像或视频的图像数据的数据。更具体地,输入诸如与图像数据相关的注释的字符数据。图30示出了在编辑模式中其上显示有图像数据和输入字符数据的显示面板1800的显示屏1802。在编辑模式中,例如,如图30所示,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从记录介质1006读出的图像j。同时,在显示屏1802上显示利用字符输入键2016输入的字符串k。例如,字符串k表示关于图像j的注释,并且将其与图像j的图像数据一起上传至互联网中服务器上的网页和博客页。随后,控制单元1020确定电源开关2100是否关闭(步骤S46)。如果电源开关2100已经关闭,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20。然而,如果电源开关2100没有关闭,则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来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封闭位置(步骤S48)。如果控制单元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封闭位置,则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再生模式(步骤S50),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16。然而,如果在步骤S48中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不处于封闭位置,则控制单元1020基于从位置检测单元1018传送的位置检测信号来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是否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步骤S52)。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位置,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24。如果控制单元1020确定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二位置,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44。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7A和17B所示,如果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状态,则机架1200的轮廓最小并且处于紧凑状态。此外,显示面板1800几乎占据了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整个后表面1204。因此,尽管机架1200的轮廓是紧凑的,但是显示面板1800的尺寸还可以增加至基本上占据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整个后表面1204。因此,当用户正在观看图像或输入关于图像的各种信息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可有利地显示大图像。此外,当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状态时,隐藏了设置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上的操作单元2000。因此,通过隐藏当在显示面板1800上显示图像以及用户观看图像时不需要的操作单元2000,可防止用户的无意操作。因此,可实现用户观看图像的最佳形式。此外,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两个第二状态之一的第三状态时,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露出,同时从显示面板1800横向延伸。因此,在显示面板1800的边上露出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以及十字操作键盘2014。因此,尽管设置了大尺寸的显示面板1800,但是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以及十字操作键盘2014可以最利于用户操作这些操作构件的形式设置在机架1200上。此外,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三状态时,字符输入键2016被隐藏。因此,可有利地防止在图像拍摄中不需要的用户对字符输入键2016的无意操作。此外,在第三状态中,用户可以通过其右手和左手分别握住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右部和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左部。因此,用户可方便地握住图像拍摄装置1000而不会用手遮挡显示面板1800。此外,如图19A和图19B所示,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两个第二状态中另一个的第四状态时,露出设置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上的整个操作单元2000。因此,除字符输入键2016之外,露出与图像拍摄操作相关的操作构件,即,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以及十字操作键盘2014。因此,尽管设置了大尺寸的显示面板1800,但是变焦操作开关2006、记录/再生开关2008、菜单开关2010、后退键2012、以及十字操作键盘2014以最利于用户操作这些操作构件的形式设置在图像传感器12上。在第四状态中,用户可利用字符输入键2016适当地执行编辑操作,同时检查显示面板1800上显示的图像。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当把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时,模式从再生模式改变为图像拍摄模式或编辑模式。相反,当把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二状态移动至第一状态时,模式从图像拍摄模式或编辑模式改变为再生模式。即,去掉了用于设置模式的转换操作。因此,有利地改进了操作的容易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断电时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移动至第二状态时,打开电源,并且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图像拍摄模式或编辑模式。即,用户不用操作电源开关2100就可以在图像拍摄模式或编辑模式中使用图像拍摄装置1000。因此,有利地改进了操作的容易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处于第一状态并处于再生模式时,由于与图像再生相关的操作按钮形成为触摸面板2020,所以可有利地减小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大小并有利地改进操作的容易性。此外,由于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学构件1402位于远离在第二状态中露出的穿过前表面1202的水平中心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所以水平方向上的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即,图19A和图19B中示出的光轴L)位置可位于接近第二状态中显示面板1800的中心点(即,图19B中所示的中心点C)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水平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和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即,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摄影光学系统1400。图像拍摄装置1000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分开的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在相机主体1000A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光学构件1402,其设置在相机主体1000A的前表面1202上从前表面1202的垂直中心线在左右宽度方向(即,如图19A所示,相机主体1000A移动的方向D)上移动到一侧的位置。相机主体1000A与显示单元1000B重叠,使得在第一和第二状态之间相机主体1000A的后表面1206可相对于显示单元1000B的前表面1208移动。在第一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水平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和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更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具有薄板形的机架1200,并且在机架1200中合并有摄影光学系统1400。机架1200具有一定的厚度,左右宽度大于厚度,并且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于厚度。机架1200在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前表面1202和后表面1204。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分开的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机架1200包括作为相机主体1000A机架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以及作为显示单元1000B机架的显示单元机架1200B。摄影光学系统1400合并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设置在窗口1203中的光学构件1402,其中,窗口1203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前表面1202上在左右宽度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中心移动至一侧的位置。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和前表面1208彼此相对移动,并呈现出下面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水平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虽然参照在再生期间作为操作构件操作的触摸面板2020描述了前述实施例,但是可将再生期间操作的操作构件设置在总是露出的机架1200的表面上,例如,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左端表面1210、右端表面1212、顶端表面1214、和底端表面1216、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前表面1202、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左端表面1220、右端表面1222、顶端表面1224、和底端表面1226之中的一个。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描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是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不同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垂直方向上相对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并且第二状态不包括第三和第四状态。图31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后透视图。图32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33是在图32中箭头XXXIII-XXXIII方向上的视图。图34是在图32的箭头XXXIV-XXXIV方向上的视图。图35是在图32的箭头XXXV-XXXV方向上的视图。图36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注意到,图32对应于在图33中箭头XXXII-XXXII方向上的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对应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部件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在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与前表面1208彼此相对移动,并呈现出下面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如图17A和图17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如图31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在第四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从而呈现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区域是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上沿后表面1206两个长边中的一个延伸的区域。如图32和图33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从其中穿过的沟槽3000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中心区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中。此外,形成有两个凸起部3200,以从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内侧上的两个位置突出,其中一个在沟槽3000的左侧以及另一个在沟槽3000的右侧。在每个凸起部3200中形成销安装孔3400。相反,如图34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穿过其中的沟槽3600形成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水平中心区域中以垂直延伸。此外,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形成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两个位置上,其中一个在沟槽3000的左侧,以及另一个在沟槽3000的右侧。销插入沟槽3800垂直地延伸。此外,如图32、图35、和图36所示,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内表面上安装导向板4000。导向板4000由具有大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沟槽4200和两个导槽4400B分别形成在导向板4000上对应于沟槽3600和销插入沟槽3800的位置。此外,在每个导槽4400B上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一突起4600A,而在每个导槽4400B下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二突起4600B。如图32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前表面1202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导销4800的轴4802穿过导向板4000的导槽4400以及前表面1208的销插入沟槽3800,并安装相机主体机架1200A凸起部3200的销安装孔3400。调节导销4800头部4804的定向,使得形成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安装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和第二突起4600B。在调节头部4804的定向之后,利用粘合剂5000将导销4800固定于凸起部3200。以这种方式,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使得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移动。此外,如图35所示,在导销4800的头部4804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200,以将导销4800压在导槽4400B的端部。即,如图32和图35所示,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B的上端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的第一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此外,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B的下端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第二状态,如图31所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即,当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时,实现图17A和图17B中所示的第一状态。当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二突起4600A时,实现图31中所示的第二状态。当用户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时,安装凹槽4806固定第一突起4600A和第二突起4600B。因此,每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用户都会有喀哒一下的感觉并可维持所选的第一或第二状态。此外,由于设置有螺旋弹簧5200,所以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彼此挤压,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因此,当用户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至第二状态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会给用户提供阻力的感觉。此外,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从第二状态返回第一状态时,锁定部52的偏压力发生作用。因此,仅通过施加较弱的操作力,用户就可使图像拍摄装置1000回到第一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导销4800、安装凹槽4806、第一突起4600A、和第二突起4600B可以形成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锁定并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插锁机构。此外,如图35所示,导向板4000包括第一接近开关5400A,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一突起4600A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接近开关5400B,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二突起4600B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第一接近开关5400A和第二接近开关5400B形成位置检测单元1018(参见图26)。在第四实施例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学构件1402设置在前表面1202上在第二状态中在远离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所露出区域的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水平中心线移动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可以位于接近显示面板1800中心的位置,使得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垂直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即,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摄影光学系统1400。图像拍摄装置1000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分开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在相机主体1000A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光学构件1402,其设置在相机主体1000A的前表面1202上在垂直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水平中心线朝向显示单元1000B一个端部移动的位置。相机主体1000A与显示单元1000B重叠,使得相机主体1000A的后表面1206可以相对于显示单元1000B的前表面1208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在第一状态中,相机主体1000A与显示单元1000B重叠,使得当在前后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相机主体1000A部分地从显示单元1000B的另一端部露出,使得当在前后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因此,在第二状态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可位于在垂直方向上接近显示板1800中心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垂直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更具体地,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具有薄板形状的机架1200,并且在机架1200中合并有摄影光学系统1400。机架1200具有一定的厚度,左右宽度大于厚度,并且高度(在垂直方向上)大于厚度。机架1200在其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具有前表面1202和后表面1204。图像拍摄装置1000包括在厚度方向上分开的相机主体1000A和显示单元1000B。机架1200包括作为相机主体1000A机架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以及作为显示单元1000B机架的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中合并有摄影光学系统1400。摄影光学系统1400包括设置在窗口1203中的光学构件1402,其中,窗口1203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前表面1202上在垂直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水平中心线移动至显示单元机架1200B一个端部的位置上。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与前表面1208彼此相对移动,并呈现出下面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另一个端部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设备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因此,在第二状态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可以位于在垂直方向上邻近显示面板1800中心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垂直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如上所述,第四示例性实施例可提供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优点。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描述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不同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移动。图37A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前透视图。图37B是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后透视图。图38A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前透视图。图38B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后透视图。图39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前透视图。图40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另一个后透视图。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与前表面1208彼此相对移动,并且呈现出下面两个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如图37A和图37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如图38A、图38B至图40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因此,在第五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在水平方向上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使得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三状态,而相机主体机架1200A在垂直方向上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使得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四状态。即,在第五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移动方向垂直于在第三状态和第四状态之间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移动方向。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第二状态包括第三和第四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如图38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第一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在第四状态中,如图40所示,除第一区域以外,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在第三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是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之一延伸的区域。相反,在第四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包括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之一延伸的区域以及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长边之一延伸的区域。图41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42是在图41的箭头XLII-XLII方向上的视图。图43是在图41的箭头XLIII-XLIII方向上的视图。图44是在图41的箭头XLIV-XLIV方向上的视图。图45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注意到,图41对应于在图42的箭头XLI-XLI方向上的视图。如图41和图42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从其中穿过的沟槽3000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中心区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中。此外,形成两个凸起部3200以从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内表面中沟槽3000左右侧的两个位置突出。此外,这两个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分开。在每个凸起部3200中形成销安装孔3400。相反,如图43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穿过其中的沟槽3600形成在邻近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水平方向上的中心以及垂直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位置以水平延伸。此外,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上的两个位置处形成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其中一个在沟槽3000的左侧,另一个在沟槽3000的右侧。此外,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分开。每个销插入沟槽3800均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沟槽部3802以及连接至横向沟槽部3802的左端、向下延伸并垂直于横向沟槽部3802的纵向沟槽部3804。此外,如图44和图45所示,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内表面上安装导向板4000。导向板4000由具有大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沟槽4200以及两个导槽4400C分别形成在导向板4000上对应于沟槽3600和销插入沟槽3800的位置。即,每个导槽4400C包括对应于横向沟槽部3802的横向沟槽部4402以及对应于纵向沟槽部3804的纵向沟槽部4404。横向沟槽部4402水平延伸,以及纵向沟槽部4404连接至横向沟槽部4402的左端、向下延伸并垂直于横向沟槽部4402。此外,沿着每个导槽4400C以其间的预定间隔形成第一突起4600A、第二突起4600B、以及第三突起4600C。即,在两个横向沟槽部4402每个的右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一突起4600A。在两个横向沟槽部4402每个的左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二突起4600B。在两个纵向沟槽部4404每个的下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三突起4600C。如图41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前表面1202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导销4800的杆4802穿过导向板4000的导槽4400以及前表面1208的销插入沟槽3800,并安装相机主体机架1200A凸起部3200的销安装孔3400。调节导销4800头部4804的定向,使得形成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至第三突起4600A、4600B、和4600C。在调节头部4804的定向之后,利用粘合剂5000将导销4800固定于凸起部3200。以这种方式,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使得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移动。此外,如图44所示,在导销4800的头部4804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200,以将导销4800压在导向槽4400C的端部(横向沟槽部4402的右端)。即,如图44所示,当导销4800位于横向沟槽部4402的端部(右端)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的第一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此外,当导销4800位于横向沟槽部4402的端部(左端)或纵向沟槽部4404的下端时,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第二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更具体地,第二状态包括下面的第三和第四状态。在第三状态中,如图38A和图38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第一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在第四状态中,如图39和图40所示,除第一区域以外,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不同于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即,当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时,实现图37A和图37B所示的第一状态。当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二突起4600B时,实现图38所示的第三状态。此外,当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三突起4600C时,实现图39和图40所示的第四状态。当用户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时,安装凹槽4806固定第一突起4600A、第二突起4600B、或第三突起4600C。因此,每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一状态、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时,用户都会有喀哒一下的感觉并可保持所选的第一、第三或第四状态。此外,由于设置有螺旋弹簧5200,所以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彼此挤压,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因此,当用户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到第三状态随后到第四状态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会给用户提供阻力的感觉。此外,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从第四状态返回到第三状态随后到第一状态时,锁定部52的偏压力发生作用。因此,仅通过施加较弱的操作力,用户就可使图像拍摄装置1000回到第一状态。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导销4800、安装凹槽4806以及第一至第三突起4600A、4600B、和4600C可以形成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锁定并保持在第一状态、第三状态或第四状态的插锁机构。此外,如图44所示,导向板4000包括第一接近开关5400A,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一突起4600A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第二接近开关5400B,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二突起4600B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以及第三接近开关5400C,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三突起4600C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第一至第三接近开关5400A、5400B、和5400C形成位置检测单元1018(参见图26)。与第四实施例类似,在第五实施例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学构件1402设置在前表面1202上在第二状态中远离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所露出区域的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中心移动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可位于接近显示面板1800中心点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移动。所以,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如上所述,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也可提供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上的两个区域,即,沿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之一延伸的区域以及沿后表面1206的两个长边之一延伸的区域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所以与第四实施例相比,可以自由地确定操作单元2000的布局。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接下来,描述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是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不同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短边和长边倾斜的方向上移动。此外,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移动,并且第二状态不包括第三和第四状态。为了易于描述,参照图37A、图37B、图39和图40进行下列描述。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如图37A和图37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后表面1206和前表面1208彼此相对移动,并呈现出下面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中,如图37A和图37B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在第二状态中,如图39和图40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相机主体机架1200A在相对于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短边和长边倾斜的方向上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使得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二状态。此外,在第六实施例中,在第三状态中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区域包括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短边之一延伸的区域以及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两个长边之一延伸的区域。图46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截面图。图47是在图46中箭头XLVII-XLVII方向上的视图。图48是在图46中箭头XLVIII-XLVIII方向上的视图。图49是在图46中箭头XLIX-XLIX方向上的视图。图50是导向板4000的平面图。注意到,图46对应于在图47中箭头XLVI-XLVI方向上的视图。如图46和图47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从其中穿过的沟槽3000形成在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的中心区域(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中。此外,形成有两个凸起部3200,以在沟槽3000的左右侧的两个位置处从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的内表面突出。此外,这两个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分开。在每个凸起部3200中形成销安装孔3400。相反,如图48所示,用于使柔性板2600穿过其中的沟槽3600形成在前表面1208垂直中心线的左侧以及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垂直方向上的中间部分,以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短边和长边倾斜地延伸。此外,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形成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两个位置上,其中一个在沟槽3000的左侧,以及另一个在沟槽3000的右侧。此外,两个销插入沟槽3800在垂直方向上分开。每个销插入沟槽3800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短边和长边倾斜地延伸。此外,如图49和图50所示,在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内表面上安装导向板4000。导向板4000由具有大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材料的强度和刚性的材料形成。沟槽4200和两个导槽4400分别形成在导向板4000上对应于沟槽3600和销插入沟槽3800的位置。即,每个导槽4400D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前表面1208的短边和长边倾斜延伸。此外,在每个导槽4400D上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一突起4600A,而在每个导槽4400D下端部的两侧形成第二突起4600B。如图46所示,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前表面1202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重叠。导销4800的轴4802穿过导向板4000的导槽4400以及前表面1208的销插入沟槽3800,并安装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凸起部3200的销安装孔3400。调节导销4800头部4804的定向,使得形成在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和第二突起4600B。在调节头部4804的定向之后,利用粘合剂5000将导销4800固定于凸起部3200。以这种方式,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连接至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使得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移动。此外,如图49所示,在导销4800的头部4804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的前表面1208之间设置螺旋弹簧5200,以将导销4800压在导槽4400D的右端。即,如图49所示,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D的右端时,如图37A和37B所示,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重叠的第一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最小。此外,当导销4800位于导槽4400D的左端时,如图39和40所示,实现相机主体机架1200A的后表面1206部分地从显示单元机架1200B露出的第二状态,使得当在厚度方向上看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的轮廓大于第一状态中的轮廓。即,当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一突起4600A时,形成图37A和图37B中所示的第一状态。相反,当导销4800头部4804下表面上的安装凹槽4806固定导向板4000的第二突起4600B时,实现图39和图40中所示的第二状态。当用户相对于显示单元机架1200B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时,安装凹槽4806固定第一突起4600A或第二突起4600B。因此,每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进入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时,用户都会有喀哒一下的感觉并可保持所选的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此外,由于设置有螺旋弹簧5200,所以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彼此挤压,从而实现第一状态。因此,当用户移动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从第一状态到第二状态时,图像拍摄装置1000会给用户提供阻力的感觉。此外,当图像拍摄装置1000从第二状态返回第一状态时,锁定部52的偏压力发生作用。因此,仅通过施加较弱的操作力,用户就可以使图像拍摄装置1000回到第一状态。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导销4800、安装凹槽4806、第一突起4600A和第二突起4600B可以形成使相机主体机架1200A和显示单元机架1200B锁定并保持在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的插锁机构。此外,如图49所示,导向板4000包括第一接近开关5400A,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一突起4600A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以及第二接近开关5400B,用于检测导销4800与第二突起4600B的啮合并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第一接近开关5400A和第二接近开关5400B形成位置检测单元1018(参见图26)。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学构件1402设置在前表面1202上在第二状态中在远离相机主体机架1200A后表面1206所露出区域的方向上从前表面1202的中心移动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摄影光学系统1400的光轴可位于接近显示面板1800中心点的位置。因此,在第二状态中,可以减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当用户直接观看对象时对象位置与显示在显示面板1800上的对象位置之间的偏移。因此,可有利地改进图像拍摄期间操作的容易性。如上所述,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提供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优点。虽然参照起数码相机作用的图像拍摄装置1000描述了前面的实施例,但是,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多种图像拍摄装置(例如,摄像机)或移动信息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个人计算机、或音乐播放器)。在前述实施例中,诸如前后方向、右左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方向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些方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有多种修改、组合、再组合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所述图像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单元由所述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所述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相机主体的表面;其中,在与具有所述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相机主体的所述表面上设置有图像拍摄按钮,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所述图像拍摄按钮,当所述显示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滑动时,所述图像拍摄按钮被所述显示单元遮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镜头盖,用于遮盖或不遮盖所述图像拍摄镜头,所述镜头盖与所述显示单元一起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可滑动;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滑动时,所述镜头盖不遮盖所述图像拍摄镜头,当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滑动时,所述镜头盖遮盖所述图像拍摄镜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滑动时,所述显示屏的中心在朝向所述图像拍摄镜头的方向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滑动并露出所述图像拍摄按钮时,所述显示屏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拍摄镜头的光轴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将所述图像拍摄镜头的光轴方向定义为Z轴方向,以及将互相垂直并垂直于所述Z轴方向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轴方向和Y轴方向时,所述显示单元能够在XY平面中在倾斜于所述X轴方向和所述Y轴方向的方向上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滑动所述显示单元并露出所述图像拍摄按钮时,所述显示屏的中心位于所述图像拍摄镜头的所述光轴上。7.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所述图像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单元由所述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所述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所述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相机主体的表面;其中,用于拍摄所述图像的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所述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所述相机主体的所述表面上,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所述图像拍摄按钮并设置用于拍摄对象的所述图像的图像拍摄模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显示单元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滑动时,设置用于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所拍摄图像的再生模式。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拍摄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相机主体滑动时,所述图像拍摄装置上电。全文摘要一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相机主体,具有用于接收光以形成对象图像的图像拍摄镜头;以及显示单元,具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显示单元由相机主体可滑动地支持。与具有显示屏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显示单元的表面面向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图像拍摄按钮设置在与具有图像拍摄镜头设置于其上的表面相对的相机主体的表面上。其中,当显示单元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露出图像拍摄按钮,当显示单元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相机主体滑动时,图像拍摄按钮被显示单元遮盖。文档编号G03B11/00GK1979324SQ20061014579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1日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1日发明者福马洋平,安形显一,山本亮,辛岛亨,大竹直彦,尾崎希美,宫下尚也,石井大辅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