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26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影剂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含有显影剂的显影剂盒。
背景技术
通常,具有用于容纳色粉的色粉容纳腔的显影剂盒被可拆卸地连接到诸如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用于将色粉填充到色粉容纳腔中的填充口形成在显影剂盒的外壳中。在通过填充口将色粉填充到色粉容纳腔中后,盖被附接到填充口上。所述填充口因此就被封闭,这样,填充到色粉容纳腔中的色粉就不会漏出。
当色粉容纳腔中的色粉用完后,显影剂盒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这个显影剂盒被另一个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换。为了循环使用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的显影剂盒,首先,所述盖从显影剂盒的填充口拆卸下来。然后,色粉被重新填充到显影剂盒中。在重新填充色粉后,盖再被附接上去。
例如,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号9-258537提出了下面的循环使用显影剂盒的方法首先,固定到色粉填充口的密封盖被拆除。然后,通过被打开的色粉填充口将色粉重新填充到色粉容纳腔中。之后,将盖固定到色粉填充口上。也就是盖子可以通过粘合剂粘结到色粉填充口上、压配合到色粉填充口中、可拆卸地通过螺纹拧到色粉填充口中、或通过填塞构件压配合到色粉填充口中。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报号9-222839提出通过超声焊接将封闭构件附接到显影剂盒中色粉容纳部的色粉填充口上。
实用新型内容然而,当密封盖通过粘合剂粘结到色粉填充口上时,该密封盖就很难从色粉填充口上拆下来。类似地,当密封盖被超声焊接到色粉填充口上时,也不可能再从色粉填充口上拆下。
当密封盖被压配合到色粉填充口中时,为了防止色粉泄漏,密封盖被牢固地压到色粉填充口中。因此,当密封盖从色粉填充口拆下来时,色粉填充口很可能被损坏。如果密封盖再次被压到损坏的色粉填充口中时,色粉将会从色粉填充口损坏的那部分泄漏出来。
美国专利号6,219,506提出了一种当盖子被压配合到填充口中时便于从填充口拆下盖子的方法。根据这个方法,一条切缝被切在压到填充口中的盖子上。这个盖子在填充口中经过弯曲或扭曲从而降低盖子的刚硬度。然后,将盖子从填充口上拆下来。
但是,不能总是通过切割和扭曲盖子将盖子从填充口的外圆周上拆下来。尤其是如果盖子已经通过粘合剂固定到填充口的外圆周上,即使通过扭曲盖子也不能将其从填充口的外圆周上剥下。如果强行将盖子从盖子被配合在其外圆周上的填充口去除,那么填充口的外圆周就会被损坏。这样就造成当填充口在重新填充色粉后被封闭时密封性能的下降。
为了在重新填充色粉后封闭填充口,盖子可以被再次按压到填充口中。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知道显影剂盒是新的产品还是经过重新填充色粉的循环使用的产品。例如,已经重新填充过色粉一次的循环使用的产品可以进一步循环使用。当循环使用的显影剂盒被进一步循环使用时,显影剂盒中的一些部件就必须替换成新的。那些部件的实例如用于将色粉供给到感光鼓的显影辊和用于防止色粉从显影辊的外圆周泄漏的密封构件。如果不能区分显影剂盒是新产品还是循环使用的产品,那么就有必要检查每个将被循环使用的显影剂盒中这些部件的疲劳度。
鉴于如前所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剂盒及其循环使用的方法,盖子可以从该盒上拆卸而不损坏填充口,能够防止在重新填充色粉后发生从色粉填充口泄漏色粉,并且可以确定该盒是否经过重新填充色粉。
为了获得上述的和其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该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圆柱壁部,所述柱形壁部具有内圆周表面、外圆周表面和位于内圆周表面与外圆周表面之间的端面;配合在所述柱形壁部中,同时与所述柱形壁部的内圆周表面接触用于封闭所述填充口的封闭构件;在位于端面和所述封闭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分处设置在端面和封闭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之上、并朝向端面和封闭构件中的另一个突出的突出部。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该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封闭所述柱形壁部用于封闭所述填充口的封闭构件,封闭构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接触柱形壁部的端面的接触部和从柱形壁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该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一部分插入柱形壁部中同时至少接触柱形壁部的一部分以封闭填充口的封闭构件,所述柱形壁部在其接触封闭构件的部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一个通孔,因此使所述封闭构件通过所述通孔暴露;和形成在壁上与柱形壁部中的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上并从所述壁突出到所述外壳外侧的突出壁。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该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封闭所述柱形壁部用于封闭所述填充口的封闭构件,所述封闭构件在显影剂第一次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被按压插入到柱形壁部中,且所述封闭构件在显影剂为循环使用重新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后被超声焊接到柱形壁部上。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的接纳构件,所述接纳构件具有在第一盖构件用于封闭填充口时与其接触以封闭填充口同时接纳该第一盖构件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接纳构件进一步具有在第二盖构件用于封闭填充口时与其接触以封闭填充口同时接纳第二盖构件的第二接触面。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中的一个圆周表面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内圆周表面和外圆周表面中的另一个圆周表面上的第二盖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所述柱形壁部具有在其轴向顶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柱形壁部的轴线延伸;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在其轴向顶端部上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在其轴向底端部上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第二盖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所述柱形壁部具有在其轴向底端侧上的底端侧部和在其轴向顶端侧上的顶端侧部,所述顶端侧部比底端侧部薄;安装在柱形壁部的顶端侧部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底端侧部的内圆周表面上的第二盖构件。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设置在壁上以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内柱形壁部;和设置在壁上以在外壳的外侧方向突出的外柱形壁部,所述外柱形壁部围绕所述内柱形壁部。
根据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构件,包括空心柱形部;从所述柱形部的一个轴向端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和封闭所述柱形部的另一个轴向端的底部,该底部具有沿着底部圆周边缘延伸的凹槽。
通过上述的配置,盖构件可以在不损坏填充口的情况下从显影剂盒上拆下。该盒能够防止在色粉被重新填充后色粉从色粉填充口泄漏。该盒可以确定盒是否被重新填充过。


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剖面图;图2是图1显示的处理盒的侧剖面图;图3是图1显示的显影剂盒的侧视图;图4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4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5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5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改进形式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6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6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改进形式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7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7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三改进形式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8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8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四改进形式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9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9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在将色粉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0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六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0B是沿图10A中A-A线以箭头所指的方向看的截面图;
图10C是以图10A中的B方向看的填充口侧圆柱部的示意图;图11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1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1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填充口的;图12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2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2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3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3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3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4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4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4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5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5B显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如何取下盖子以开启填充口;图15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
图16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图3所示的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6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6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在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之后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7A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在最初使用时盖子是如何封闭显影剂盒的填充口的;图17B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在第一循环阶段时盖子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图17C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在第二循环阶段时填充口是如何打开使得色粉被再次填充显影剂盒以重复使用显影剂盒的;图17D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在第二循环阶段时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以及图17E的剖视图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在第三循环阶段时再填充盖是如何封闭填充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显影剂盒进行说明。
<激光打印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激光打印机的侧剖面图;在图1中,激光打印机1在其壳体2中具有馈纸区4和图像形成区5。馈纸区4用来馈送纸张3。图像形成区5用来在纸张3上形成图像。
<壳体2的结构>
壳体2的顶面上形成排纸盘6。排纸盘6用来接纳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3。在排纸盘6的一侧嵌有具有操作键、LED显示部等的操作面板。此外,壳体2中靠操作面板一侧的侧壁上形成用以附接/拆卸下文将会描述的处理盒22的附接/拆卸口7。所设置的前盖8用以打开或关闭附接/拆卸口7。前盖8由插入其下端部分的盖轴(未显示)支撑。当前盖8绕作为轴中心的盖轴关闭时,附接/拆卸口7被前盖8关闭。当附接/拆卸口7绕盖轴打开(倾斜)时,附接/拆卸口7开启。处理盒22可经由附接/拆卸口7附接到壳体2上或从其上拆卸下来。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设置前盖的一侧定义为激光打印机1的前侧。与前侧相对的一侧被定义为其后侧。垂直于该前后方向的水平方向定义为激光打印机1的宽度方向。
假定激光打印机1以打算使用的方向放置,在全部说明中使用“向上”、“向下”、“上”、“下”、“上方”、“下方”、“之下”、“左”、“右”等术语。在使用中,激光打印机1如图1所示放置。
<馈纸区的结构>
馈纸区4具有馈纸盘9,纸张压板10,馈纸辊11,馈纸垫12,纸屑清除辊13和14以及一对套准辊15。馈纸盘9可分离地附接于壳体2的底部。纸张压板10设置在馈纸盘9中。馈纸辊11和馈纸垫12设置在馈纸盘9前侧的端部上方。纸屑清除辊13和14设置在馈纸辊11沿纸张3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套准辊15设置在纸屑清除辊13和14沿纸张3传送方向的下游侧。
纸张压板10上可堆叠纸张3,并被支撑为可绕其远离馈纸辊11的端部枢轴转动。因此离馈纸辊11较近的另一端部可在垂直方向上活动。纸张压板10被弹簧(未显示)从其后侧在垂直方向上推动。因此,随着堆叠的纸张3数量的增大,纸张压板10绕其远离馈纸辊11的端部反抗弹簧的推动力向下枢轴转动。馈纸辊11和馈纸垫12彼此相对。馈纸垫12被设置在馈纸垫12背侧的弹簧16压靠向馈纸辊11。
位于纸张压板10上的一叠纸张的最上面位置的纸张3受到来自纸张压板10背侧的弹簧的推动力而压靠向馈纸辊11。纸张3因馈纸辊11的旋转而被夹在馈纸辊11和馈纸垫12之间,使得每次馈送一张纸。
此外,纸屑通过纸屑清除辊13和14而被清除。其后,纸张经套准辊15传送。
在对纸张3进行套准以后,一对套准辊15将纸张3传送至图像形成区5的转印位置(在下文中将描述的感光鼓32和转印辊34之间,即感光鼓32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纸张3上的位置)。
馈纸区4还具有多功能盘17,多功能盘侧馈纸辊18和多功能盘侧馈纸垫19。多功能盘侧馈纸辊18和多功能盘侧馈纸垫19用来馈送堆叠在多功能盘17上的纸张3。多功能盘侧馈纸辊18和多功能盘侧馈纸垫19彼此相对。多功能盘侧馈纸垫19由设置在其背侧的弹簧20压靠向多功能盘侧馈纸辊18。
随着多功能盘侧馈纸辊18的旋转,堆叠在多功能盘17上的纸张3被夹在多功能侧馈纸辊18和多功能侧馈纸垫19之间一次一张地馈送。
<图像形成区的结构>
图像形成区5具有扫描区21,处理盒22和定影区23。
<扫描区的结构>
扫描区21设置在壳体2内的上部。扫描区21具有激光发射区(未显示),被驱动旋转的多角镜24,透镜25和26,以及反射镜27,28和29。激光束基于图像数据从激光发射区发射,以多角镜24、透镜25、反射镜27和28、透镜26以及反射镜29这样的顺序从中穿过或在其上反射,如点划线所示。从而激光束通过高速扫描照射到处理盒22中的感光鼓32的表面上。
<处理盒的结构>
图2是处理盒22的侧剖面图。
处理盒22可分离地安装在壳体2中扫描区21下方的位置。处理盒22具有鼓盒30和可分离地附接于鼓盒30的显影剂盒31。
<鼓盒的结构>
如图2所示,鼓盒30具有盒框架103,以及设置在盒框架103上的感光鼓32,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3,转印辊34和清洁刷35。
感光鼓32具有柱形鼓体55和金属鼓轴56。鼓体55具有由诸如聚碳酸酯的感光材料制成的最外表面层,其具有充正电特性。鼓轴56沿鼓体55的纵向在鼓体55的轴线上延伸。鼓轴56沿盒框架103的宽度方向不可旋转地由两个侧壁支撑。鼓体55可相对于鼓轴56旋转地被支撑。因此,感光鼓32可相对于盒框架103绕鼓轴56旋转。
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3设置在感光鼓32上方,与感光鼓32相对且两者之间有一定距离,使得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3不与感光鼓32接触。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3具有放电丝57和栅极58。
放电丝57沿盒框架103的宽度方向在两侧壁之间延伸。
栅极58设置于放电丝57的下侧,沿宽度方向延伸,并在盒框架103的宽度方向上夹在两个侧壁之间。
转印辊34沿盒框架103的宽度方向可旋转地由两个侧壁支撑。如图2所示,转印辊34与感光鼓32相对并在垂直方向上从感光鼓32的下侧与其相接触,从而在转印辊34和感光鼓32之间形成辊隙。转印辊34通过在金属转印辊轴60上包覆由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辊体61而构成。
清洁刷35设置在感光鼓32的后侧。清洁刷35的刷毛设置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矩形的支撑板上。清洁刷35设置为与感光鼓3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使得刷毛沿宽度方向与感光鼓32的表面相接触。
<显影剂盒的结构>
图3是显影剂盒31的左视图。
如图2所示,显影剂盒31配备在后侧开口的盒形显影壳体63,以及设置在显影壳体63中的供给辊64,显影辊65和层厚调节片66。
显影壳体63整体地具有一对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67,下壁69和上壁70。一对侧壁67设置为彼此相对,并且两者之间在宽度方向上保持有一定距离。下壁69和上壁70设置在上侧和下侧,用以连接侧壁67。
如图3所示,显影壳体63的左侧壁67配备中间齿轮72,搅拌器驱动齿轮73,显影辊驱动齿轮74以及供给辊驱动齿轮75。中间齿轮72与输入齿轮71相啮合。搅拌器驱动齿轮73设置于中间齿轮72的前侧并与中间齿轮72相啮合。显影辊驱动齿轮74位于输入齿轮71的斜下方输入齿轮71的后侧并与输入齿轮71相啮合。供给辊驱动齿轮75设置在输入齿轮71的下方并与输入齿轮71相啮合。来自激光打印机1壳体2中的电动机(未显示)的驱动力被输入到输入齿轮71。
用以在色粉容纳腔85中填充色粉的填充口76形成于左侧壁67中并位于搅拌器驱动齿轮73前侧的斜上方。填充口76在与色粉容纳腔85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为沿侧壁67的厚度方向穿过侧壁67的圆形。填充口76与色粉容纳腔85流体连通。填充口76用盖子77封闭以防止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通过填充口76泄漏。
下壁69具有沿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的板形,并整体地具有后下壁部78和前下壁部79。如图2所示,后下壁部78用来分隔下文中将要描述的显影腔84。前下壁部79与后下壁部78的前侧边缘连续,并具有沿搅拌器87(下文描述)的旋转路径基本上成弧形的截面。下壁69设置为夹在两个侧壁67之间。
具有基本上成三角形截面并向上突出的下分隔部81沿宽度方向形成在后下壁部78和前下壁部79之间的边界上。
上壁70为板状。上分隔板83沿宽度方向形成于上壁70的下表面上并向下突出,与下壁69的下分隔部81相对。
此外,在显影壳体63中,上分隔板83和和下分隔部81后面的内部空间定义为显影腔84。上分隔板83和下分隔部81前面的另一内部空间定义为色粉容纳腔85。
具有充正电特性的无磁性单组分色粉容纳在色粉容纳腔85中。色粉是根据诸如悬浮聚合的已知的共聚合方法,通过共聚合诸如苯乙烯的苯乙烯单体或诸如丙烯酸,烷基(C1至C4)丙烯酸酯或甲基烷基(C1至C4)丙烯酸酯的丙烯酸单体而得到的聚合色粉。这种聚合色粉颗粒是球形颗粒并具有优秀的流动性能。因此,能够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色粉混合有诸如炭黑或石蜡的着色剂。为了改善流动性能,可添加诸如二氧化硅的外部添加剂。色粉粒径约为6~10μm。
还有,在色粉容纳腔85中设置搅拌器87,用来搅拌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在色粉容纳腔85的中心部分,搅拌器87由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搅拌器旋转轴88支撑。
供给辊64设置于显影腔84的前下侧,并可旋转地支撑在显影壳体63的两个侧壁67之间。供给辊64具有金属供给辊轴89和海绵辊体90。供应辊轴89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由导电泡沫材料制成的海绵辊体90包覆于供给辊轴89的外圆周上。
显影辊65设置在显影腔84的后下侧。显影辊65和供给辊64受压而相互接触。显影辊65的后部部分暴露于显影壳体63的后侧。显影辊65具有金属显影辊轴91,其被导电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辊体92所包覆。橡胶辊体92将显影辊轴91的外圆周包覆。橡胶辊体92由含有细碳粒子的导电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制成。橡胶辊体92的表面由含氟的聚氨酯橡胶或硅橡胶所包覆。显影辊轴91两侧的轴端部设置为沿宽度方向从显影壳体63的两个侧壁67突出到外面,如图3所示。
如图2所示,层厚调节片66由金属片簧形成。层厚调节片66在其末端部分具有由绝缘硅橡胶制成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按压橡胶构件93。此外,层厚调节片66由显影壳体63支撑在显影辊65上方。层厚调节片66的下端部分与显影辊65的橡胶辊体92从前侧相面对。按压橡胶构件93受到来自层厚调节片66的弹力的按压而与橡胶辊体92的表面相接触。
驱动力被输入到显影剂盒31的输入齿轮71。由于该驱动力搅拌器87围绕搅拌器旋转轴88而旋转。然后,在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被搅拌并在上分隔板83和下分隔部81之间发送向显影腔84。然后,色粉随着供给辊64的旋转而被供给到显影辊65上。此时,色粉由于在供给辊64的海绵辊体90和显影辊65的橡胶辊体92之间的摩擦而带正电。随着显影辊65的旋转,在显影辊65上的色粉进入到显影辊65和层厚调节片66的按压橡胶构件93之间并成为厚度均匀的薄层。该色粉层承载在显影辊65上。
同时,感光鼓32的表面被栅控式电晕充电器33均匀地充以正电。其后,感光鼓32的表面由来自扫描区21的激光束通过高速扫描曝光。从而形成了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然后,随着显影辊65的旋转,承载在显影辊65上的带正电的色粉与感光鼓32相对并与其接触。此时,色粉被供给到在感光鼓3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也就是说,在均匀充以正电的感光鼓的表面上,色粉被提供给已经由激光束曝光并具有低电势的曝光区域。因此,色粉被有选择地承载在感光鼓32上,静电潜像被显影为可见的色粉图像。结果,通过反转显影形成色粉图像。
感光鼓32和转印辊34受到驱动而旋转并保持夹在其间的纸张3。从而纸张3在感光鼓32和转印辊34之间传送。承载在感光鼓32表面上的色粉图像因此而被转印到纸张3上。
<定影区的结构>
如图1所示,定影区23设置在处理盒22后侧,并位于纸张3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定影区23具有加热辊94,按压加热辊的按压辊95以及一对传送辊96。按压辊95与加热辊94相对。一对传送辊96设置在加热辊94和按压辊95在纸张3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加热辊94由金属制成,用来在其中加热的卤素灯安装在加热辊94中。在定影区23中,当纸张3通过加热辊94和按压辊95之间时,由处理盒22转印到纸张3上的色粉图象被热定影。其后,纸张3被传送辊96传送至排纸通道97上。纸张3被传送至排纸辊98,并被排纸辊98排出到排纸盘6上。
在该激光打印机1中,在图像被转印辊34转印至纸张3上之后,留在感光鼓32表面上的残余色粉被显影辊65采用所谓无清洁器法收集。由于留在感光鼓32上的色粉通过无清洁器法收集,因此不需要清洁装置也不需要废色粉的存储部分。设备1的结构能被简化。
<反向传送区的结构>
激光打印机1配备反向传送区99,用以在纸张3的两个相反面上形成图像。反向传送区99具有排纸辊98,反向传送通道100,活动挡板101和数个反向传送辊102。
排纸辊98由一对辊组成,并能够在顺旋转和逆旋转之间切换。为了将纸张3排出到排纸盘6上,排纸辊98以顺向旋转。反之,为了使纸张3翻转,排纸辊98以逆向旋转。
反向传送通道100沿垂直方向设置,使得纸张3能够从排纸辊98传送到数个位于图像形成位置下方的反向传送辊102。通道上游侧的端部位置靠近排纸辊98。其在下游侧的另一端的位置靠近反向传送辊102。
活动挡板101设置为面向排纸通道97和反向传送通道100之间的分支部分。活动挡板101可枢轴转动。通过未显示的电磁线圈的激励或不激励,活动挡板101将被排纸辊98反向的纸张3的传送方向从朝向排纸通道97的方向切换为朝向反向传送通道100的方向。
数个反向传送辊102以水平方向设置在馈纸盘9上方。最上游侧的反向传送辊102的位置靠近反向传送通道100的后端部分。最下游侧的反向传送辊102则位于套准辊15的下方。
为了在纸张3的两个面上形成图像,反向传送区99按如下方式运作。也就是说,一个面上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3被传送辊96从排纸通道97传送到排纸辊98。然后,中间夹有纸张3的排纸辊98顺向旋转,将纸张3以向外侧(排纸盘6一侧)的方向传送一次。当纸张3的大部分被馈送到外侧,后端夹在排纸辊98之间时,顺向旋转停止。随后,排纸辊98开始逆向旋转,切换传送方向,使得纸张3被传送至反向传送通道100。纸张3沿反向传送通道100被传送,但其前沿和后沿被翻转。纸张3的传送完成后,活动挡板101切换回初始状态,即从传送辊96馈送的纸张3将被传送至排纸辊98的状态。
纸张3沿着反向传送通道100以相反的方向被传送到反向传送辊102。纸张3从反向传送辊102处进一步朝向上的方向翻转,并被传送至套准辊15。在翻转情况下,纸张3再次由套准辊15套准。其后,纸张3被传送至图像形成位置。因此图像便形成在纸张3的两个面上。
下面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填充口76是如何被盖子77封闭的。图4A显示当显影剂盒31最初使用时填充口76是如何被盖子77封闭的。图4B显示当显影剂盒31被再次使用时,即当色粉在显影剂盒31的最初使用中用完并向显影剂盒31中再次填充色粉后,填充口76是如何被盖子77封闭的。
如图4A所示,显影剂盒31具有填充口柱形部111。填充口柱形部111从侧壁67突出到壳体63外侧。填充口柱形部111从圆形填充口76的外圆周边缘突出。填充口柱形部111为空心的柱形状。换句话说,填充口柱形部111垂直于其纵轴的截面为圆形。
填充口柱形部111具有内圆周面112,外圆周面113和顶端面114。顶端面114位于面112和面113之间。顶端面114上形成突出部115。
盖子77插入填充口柱形部111以封闭填充口76。盖子77整体地具有插入部123和凸缘部116。插入部123是有底的空心柱形状。换句话说,插入部123具有柱形部123a和底部123b。柱形部123a为空心柱形状,底部123b为圆形。凸缘部116为圆环形。底部123b从柱形部123a的一个轴端径向向内延伸以封闭柱形部123a的该个轴端。凸缘部116从柱形部123a的另一轴端径向向外延伸,并保持柱形部123a的该个轴端开口。柱形部123a接触内圆周面112,凸缘部116接触顶端面114的突出部115。
当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如图4A所示。因此,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表面密封地或气密地与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内圆周面112相配合,使得柱形部123a和填充口柱形部111之间不会泄漏任何空气或流体。因此,防止了色粉容纳腔85中容纳的色粉经填充口76泄漏出去。
从而当盖子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时,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和盖子77的凸缘部116以两者之间插入突出部115的形式相互接触。
同时,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的量随着激光打印机1在纸张3上打印图像而减少。当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耗尽时,将显影剂盒31从壳体2上拆卸下并用另一个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代。空的显影剂盒31最好由激光打印机1的制造商收集,并通过向色粉容纳腔85中再填充色粉来循环使用以节约资源。
注意,大约相当于突出部115高度的小间隙存在于顶端面114和盖子77的凸缘部116之间。换句话说,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和盖子77的凸缘部116并不是彼此紧密接触。因此,通过将拆卸工具128的尖端插入如图4A所示的间隙中,能够从填充口柱形部111上取下盖子77,在不损坏顶端面114的情况下将填充口76打开。然后,色粉通过填充口76重新填充到色粉容纳腔85中。
其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再次压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然后,从图4B中的凸缘部116的相对于凸缘部116的接触突出部115的表面的上表面对突出部115进行超声焊接。因此,突出部115和与其接触的凸缘部116的表面被超声焊接牢。
注意,与在表面之间进行超声焊接的另一种情况相比,超声振动更集中在突出部上。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完成焊接。
如图4B所示,突出部115被熔融,盖子77的凸缘部116和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被牢固地互相固定。注意,当将盖子77从填充口柱形部111上取下时,有可能出现顶端面114偶然被损坏的情形。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在盖子77被如图4B所示焊接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上之后,仍能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中泄漏。
<第一改进形式>
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子77可进行如图5A和图5B所示的改进。
也就是说,如图4A所示的突出部115没有形成在顶端面114之上,但在顶端面114上形成如图5A所示的台阶形部117。台阶形部117与内圆周面112相连续。盖子77上形成斜面118。斜面118沿着从底部123b向凸缘部116的方向径向向外扩展或变宽。盖子77在其斜面118与台阶形部117相接触。
当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如图5A所示。结果,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112成气密配合。防止色粉容纳腔85中容纳的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当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耗尽时,将显影剂盒31用另一个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代。空的显影剂盒31被制造商回收并循环使用。
注意,盖子77具有斜面118。因此,在盖子77压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的状态下,凸缘部116和顶端面114之间存在小的间隙。凸缘部116和顶端面114并没有牢固地互相接触。因此,通过将拆卸工具的尖端插入该间隙,能够取下盖子77而不损坏顶端面114,从而能够在色粉容纳腔85中填充色粉以循环使用。
当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再次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然后,从斜面118侧对台阶形部117进行超声焊接。超声振动集中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与斜面118接触的台阶形部117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完成焊接。也就是说,如图5B所示,台阶形部117熔融,盖子77的斜面118和顶端面114的台阶形部117被牢固地互相固定。即使在将盖子77从图5A所示的状态取下时顶端面114偶然受到损坏,处于图5B所示状态下附接的盖子77也能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第二改进形式>
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子77可进行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改进。
在这种改进下,如图4A所示的突出部115没有如图5A所示形成在顶端面114上。斜面120形成在盖子77上盖子77与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内圆周边缘部119接触的位置处,该内圆周边缘部119限定在顶端面114和内圆周面112之间。斜面120沿着从底部123b向凸缘部116的方向径向向外扩展或变宽。
当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如图6A所示。结果,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112成气密配合。容纳在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被防止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当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耗尽时,将显影剂盒31用另一个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代。空的显影剂盒31被制造商回收并循环使用。
注意,盖子77具有斜面120。因此,在盖子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的状态下,凸缘部116和顶端面114之间存在小的间隙。凸缘部116和顶端面114并没有牢固地互相接触。因此,通过将拆卸工具的尖端插入该间隙就能够取下盖子77而不损坏顶端面114,从而能够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以循环使用。
当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再次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然后,从斜面120侧对内圆周边缘部119进行超声焊接。超声振动集中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与斜面120接触的内圆周边缘部119上。因此,能够有效地完成焊接。也就是说,如图6B所示,内圆周边缘部119熔融,盖子77的斜面120和顶端面114的内圆周边缘部119被牢固地互相固定。即使在将盖子77从图6A所示的状态取下时顶端面114偶然受到损坏,处于图6B所示状态下附接的盖子77也能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第三改进形式>
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子77可进行如图7A和图7B所示的改进。
在本改进下,盖子77上形成如图7A所示的突出部122。突出部122位于盖子77的外圆周表面上凸缘部116和柱形部123a之间的位置。取代图4A所示的突出部115,倾斜表面121形成在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上顶端面114与突出部122相接触的位置。
当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如图7A所示。结果,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112成气密配合。容纳在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被防止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当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耗尽时,将显影剂盒31用另一个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代。空的显影剂盒31被制造商回收并循环使用。
注意,突出部122并没有与斜面121牢固地接触。此外,顶端面114和凸缘部116之间的接触面的面积也小。因此,能够容易地从顶端面114上取下盖子77,从而色粉能够重新填充入色粉容纳腔85以循环使用。
当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再次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然后,在突出部122上进行超声焊接。超声振动集中于突出部122。因此,能够有效地完成焊接。也就是说,如图7B所示,突出部122熔融,盖子77被牢固地固定到斜面121上。即使将盖子77从图7A所示的状态取下时顶端面114偶然受到损坏,处于图7B所示状态下的盖子77也能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第四改进形式>
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子77可进行如图8A和图8B所示的改进。
在这种改进下,如图8A所示,突出部115没有形成在顶端面114上。盖子77在其外圆周表面上位于凸缘部116和柱形部123a之间形成减薄部124。减薄部124比盖子77的其余部分薄。此外,突出部125形成在凸缘部116面向顶端面114的一侧上。
当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如图8A所示。结果,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面与内圆周面112成气密配合。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被防止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当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耗尽时,将显影剂盒31用另一个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代。空的显影剂盒31被制造商回收并循环使用。
注意,盖子77是以顶端面114和凸缘部116通过突出部125彼此接触的形式被压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的。因此,基本上相当于突出部125高度的小间隙存在于顶端面114和盖子77的凸缘部116之间。因此,通过将拆卸工具的尖端插入该间隙就能够取下盖子77而不损坏顶端面114,从而能够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以循环使用。
当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后,盖子77的插入部123再次受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其后,从凸缘部116一侧对突出部125进行超声焊接。因此,如图8B所示,突出部125熔融,盖子77的凸缘部116被牢固地固定到填充口侧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上。即使在将盖子77从图8A所示的状态取下时顶端面114偶然受到损坏,处于图8B所示状态的盖子77也能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还有,在本实施例中,减薄部124形成在盖子77中。因此,顶端面114和凸缘部116之间存在小的空间。在进行超声焊接的同时在如图8B所示的凸缘部116的与其接触顶端面114的表面相对的上表面上施加压力时,该空间用作为缓冲。换句话说,该空间防止已经被压入并固定在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的盖子77被进一步压入填充口柱形部111。这种盖子77在超声焊接之前被压入填充口柱形部111的状态甚至可以一直保持到超声焊接之后。
在上述描述中,突出部125形成于盖子77的凸缘部116上。然而,突出部也可以替代形成在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上。
<第五改进形式>
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77可以如图9A和图9B所示被修改。
在这个改进形式中,如图9A所示,突出部115不是形成在尖端面114上。盖77的凸缘部116接触顶端面114。盖77的凸缘部116的外径比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外径大。因此,凸缘部116从内圆周表面112连接到顶端面114处的顶端面114的内圆周边缘朝向外圆周表面113连接到顶端面114处的顶端面114的外圆周边缘径向向外延伸,并且从顶端面114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径向向外延伸。换句话说,凸缘部116具有和顶端面114接触的径向内部116a和位于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径向外侧且不与顶端面114接触的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
在一个新的显影剂盒31中填充色粉后,盖77的插入部123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111,如图9A所示。结果,柱形部12a的外圆周表面与内圆周表面112形成气密配合。在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被防止通过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当在色粉容纳腔85中含有的色粉被消耗完时,显影剂盒31被另一个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替换。空显影剂盒31被制造商收集并循环使用。盖77可以通过拿住盖77的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而很容易卸下,色粉可以被重新填充到色粉容纳腔85中以循环使用。
在色粉容纳腔85中重新填充色粉后,盖77的插入部123再一次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111中。然后,对凸缘116的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进行超声焊接。结果,如图9B所示,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被熔化并固定到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外圆周表面113的尖端部。即使当盖77从图9A的状态拆卸下来时顶端面114偶然被损坏,在图9B状态的盖77仍可以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在这个改进形式中,在顶端面114和盖77之间的接触部没有形成任何突出部。但是,可以在顶端面114和盖77之间的接触部分处在顶端面114和盖77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突出部。突出部突向顶端面114和盖77两者中的另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当再次填充色粉以循环利用时,盖77可以更容易地被卸下。
在再次填充色粉且将盖77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后,在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顶端面114与盖77的接触部分处对突出部进行超声焊接。结果,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77互相牢固地固定,可以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从而,盖77在循环利用时可以很容易地卸下。在再次填充色粉以循环利用后,盖77和填充口柱形部111两者可以牢固地互相固定。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泄漏。
<第六改进形式>
上述第五改进形式的配置可以作如图10A,图10B和图10C所示的修改。也就是,填充口柱形部111可以被部分切除,在其填充口柱形部111接触盖77的柱形部123a的区域的一部分形成通孔126。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外壳63形成从左侧壁67向显影外壳63的外侧突出的突出壁部127。突出壁部127的位置与填充口柱形部111的通孔126相对。为了便于理解,突出壁部127在图10B中省略。如图10B所示,盖77的柱形部123a的外圆周表面通过通孔126暴露。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将色粉重新填充到色粉容纳腔85中以循环利用,拆卸工具128的尖端被插入通孔126,并使其与盖77暴露的表面相接触。然后,拆卸工具128绕着突出壁部127的顶点枢轴转动,该顶点起到杠杆支点的作用。从而,盖77可以很容易地从填充口柱形部111卸下而不会损坏顶端面114。
在本改进形式中,在顶端面114和盖77之间的接触部分没有形成任何突出部。但是,可以在顶端面114和盖77之间的接触部分在顶端面114和盖77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突出部。突出部突向顶端面114和盖77两者中的另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当再次填充色粉以循环利用时,盖77可以更容易地被卸下。在再次填充色粉并且盖77被压入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后,填充口柱形部111和盖77的凸缘部116被互相超声焊接。从而,可以防止色粉从填充口柱形部111中泄漏。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其各改进形式中,显影剂盒31是否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可以取决于盖77是被按压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中或是被超声焊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而被可靠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盖77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111中,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盖77被超声焊接到填充口柱形部111,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过色粉。
可以注意到在上面的描述中,在再次填充前后使用的是同一个盖77。但是,如果在盖77被卸下时盖77被损坏,在再次填充后就使用新的盖77。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其改进形式中,填充口柱形部111是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但是,填充口柱形部111并不需要一定是圆柱形,只要这个部分是柱形,且在其整个轴向长度上具有相同的截面即可。
如图10A和图10B所示的通孔126可以形成在第一实施例及其第一到第四改进形式中任何一个的填充口柱形部111中。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盒63可以配备如图10A和图10C所示的突出壁部127。
在第一实施例及其第一到第四及第六改进形式中,从图4A到图8B和图10A到图10B可以明显地看出,凸缘部116具有与第五改进形式类似的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但是在第一实施例及其第一到第四及第六改进形式中,凸缘部116可以不具有径向向外延伸部116b,只有径向内部116a。也就是说,凸缘部116的外径可以等于填充口柱形部111的外径。换句话说,在第一实施例及其第一到第四及第六改进形式中,凸缘部116可以只在顶端面114的内外圆周边缘之间延伸。
<第二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及其改进形式中,在初次使用显影剂盒31时盖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76中,在循环利用显影剂盒31时同一个盖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76中并被超声焊接。因此,在初次使用和重复使用显影剂盒31时使用同一个盖77。
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实施例,在初次使用显影剂盒31时盖1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76中,在循环利用显影剂盒31时和初始的盖177不同的再次填充盖118被压配合在填充口76中。
图11A到图11C是显示第二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1A到图11C中,分别对应于图4A到10C所示部分的部分用图4A到10C中完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从下文起,对这些标以完全相同标号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根据第二实施例,取代第一实施例中的填充口柱形部111,如图11A所示的填充口柱形部210形成在显影剂盒31的左侧壁67。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柱形部111类似,填充口柱形部210设置在圆形填充口76的圆周边缘上并向显影外壳63的外侧突出。
填充口柱形部210基本为中空的圆柱形。填充口柱形部210具有底端侧部211和顶端侧部212,两者沿填充口柱形部210的轴线排列。底端侧部211被延长填充口柱形部210的整个长度的基本一半的长度。顶端侧部212也被延长填充口柱形部210的整个长度的基本一半的长度。底端侧部211起到填充口柱形部210的底部的作用,并且比顶端侧部212更靠近左侧壁67。顶端侧部211比底端侧部212稍微薄一些。底端侧部211具有内圆周表面222,且顶端侧部212具有内圆周表面213。
在初次使用显影剂盒31的时候,在色粉容纳部85中填充色粉后,如图11A所示盖177被用来封闭填充口76。盖177具有整体的插入部215和凸缘部216。插入部215为有底部的圆柱形。换句话说,插入部215具有柱形部215a和底部215b。柱形部215a为中空的圆柱形,底部216为圆形。凸缘部216为圆环形。底部215b从柱形部215a的一个轴向端部向内径向延伸以封闭该柱形部215a的轴向端部。凸缘部216从柱形部215a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外径向延伸,同时保持该柱形部215a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开口盖177的插入部21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210中。结果,柱形部215a的外圆周表面与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形成气密配合。凸缘部216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面217.
当色粉容纳腔85中的色粉被消耗完时,显影剂盒31被从壳体2上卸下并用另一个充满色粉的显影剂盒31替换。空显影剂盒31由激光打印机1的生产商收集并通过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而循环利用。
根据本实施例,为了再次在色粉容纳腔85中填充色粉,如图11B所示,在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侧部212中压配合的盖177被与柱形部212的顶端侧部212一起去除,如图11B所示。结果,几乎只有柱形部212的底端侧部211留在显影外壳63上。在底端侧部211内部的填充口76再次打开。
色粉通过如上所述打开的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到色粉容纳腔85中。然后,通过使用如图11C所示的再次填充口盖218来封闭填充口76。
再次填充口盖218具有作为整体的插入部219,凸缘部220和折返部221。插入部219是有底部的圆柱形。换句话说,插入部219包括柱形部219a和底部219b。柱形部219a为中空的圆柱形,底部219b为圆环形。凸缘部220为圆环形。底部219b从柱形部219a的一个轴向端部径向向内延伸以封闭柱形部219a的该轴向端部。凸缘部220从柱形部219a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外径向延伸,同时保持柱形部219a的该另一个轴向端部开口。折返部221通过折返凸缘部220的外圆周边缘部而形成,并具有和柱形部219a同轴的圆柱形。
再次填充口盖218的插入部219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210的底端侧部211中。柱形部219的外圆周表面与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配合。折返部221被配合在底端侧部211的外圆周表面上。圆周部219a和折返部221把底端侧部211夹在两者之间并保持住。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再次填充色粉之前,盖177由填充口柱形部210接纳,同时被配合在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上,从而封闭填充口76。再次填充色粉后,再次填充盖218由填充口柱形部210接纳,同时被配合在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上以封闭填充口76。再次填充后,填充口76由配合在和再次填充前用于接纳盖177的内圆周表面213不同的内圆周表面222上的再次填充盖218封闭。因此,再次填充后也可以保持密封性能。
通过一起去除盖177和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侧部212,填充口76可以很容易地被打开。通过与顶端侧部212一起去除盖177,填充口76被容易且可靠地打开。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还是再次填充盖218接触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显影剂盒31是否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可以被可靠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顶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13,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18接触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第三实施例>
图12A到图12C为显示第三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2A到图12C中,分别对应于图11A到11C所表示部分的部分用与图11A到11C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从下文起,对这些由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2A所示,取代第二实施例中的填充口柱形部210,显影剂盒31具有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都从左侧壁67向显影剂盒31的外侧突出。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从填充口76的圆周边缘突出。填充口外柱形部224设置成围绕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外圆周,并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同轴。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都是中空的圆柱形。与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相比,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从显影外壳63的左侧壁67突出更大的突出量。
在显影剂盒31初次使用时,盖177的插入部21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中。柱形部215a的外圆周表面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形成气密配合。
根据本实施例,在显影外壳63的左侧壁67上,围绕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圆环形的凹槽252形成在左侧壁67的外表面上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之间的位置上。凹槽252具有V形截面。凹槽252使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可以很容易从左侧壁67上分离,这一点将参考图12B在下面详细描述。
为了再次在色粉容纳腔85中填充色粉,如图12B所示,左侧壁67被沿凹槽252切割。填充口内柱形部223被与盖177一起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底端去除。结果,填充口76在填充口外柱形部224中的位置上被打开。
通过打开的填充口76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后,如图12C所示,填充口76由再次填充盖225封闭。再次填充盖225具有整体的插入部226和凸缘部227。插入部226是有底部的圆柱形。换句话说,插入部226具有柱形部226a和底部226b。柱形部26a为中空的圆柱形,底部226b为圆形。凸缘部227为圆环形。底部226b从柱形部226a的一个轴向端部向内径向延伸以封闭该轴向端部。凸缘部227从柱形部226a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外轴向延伸,同时保持柱形部226a的该另一个轴向端部开口。
再次填充盖225的插入部226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柱形部226a的外圆周表面与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形成气密配合。凸缘部227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51。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再次填充色粉前,盖177由填充口内柱形部223接纳,柱形部215a被配合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上。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25由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接纳,盖225的柱形部226a被配合在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上。
再次填充后,填充口76由被配合在与再次填充前用于接纳盖177的内圆周表面239不同的内圆周表面228上的再次填充盖225封闭。因此,再次填充后也可以保持密封性能。当打开填充口76时,盖177和整个填充口内柱形部223被去除。结果,填充口76可以很容易被重新打开。通过一起去除盖177和整个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可以保证填充口76被打开更大的尺寸。
因此,整个填充口内圆周部223与盖177一起被去除,从而使打开的填充口76扩大。填充口外柱形部224围绕填充部内柱形部223的外圆周。再次填充盖225由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接纳,使得被扩大打开的填充口76可以被可靠地封闭,保持优良的密闭性能。
另外,再次填充盖225的柱形部226a配合在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上。再次填充盖225的凸缘部227配合在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51上。从而,填充口76可以可靠地由再次填充盖225封闭,保持优良的密闭性能。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还是再次填充盖225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显影剂盒31是否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可以被可靠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25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第四实施例>
图13A到图13C是显示第四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3A到13C中,分别对应于图12A到12C所表示部分的部分用与图12A到12C中完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从下文起,对这些由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除了凹槽252没有形成在左侧壁67上,且取代第三实施例中的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显影剂盒31具有如图13A所示的外坐部229以外,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与第三实施例相同。
外坐部229设置成围绕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外圆周。外坐部229可以具有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同轴并且基本不从左侧壁67突出的圆环形状。或者,外坐部229可以具有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同轴并且从左侧壁67突出且远小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突出量的圆环形状。
为了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色粉填充口内柱形部223被切割并且被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底端去除,如图13B所示。盖177被与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一起去除。结果,填充口76在显影外壳63的外坐部229中被打开。
在色粉被通过打开的填充口76再次填充到色粉容纳腔85中后,再次填充盖225的插入部226被插入填充口76中,如图13C所示。凸缘部227的面对侧壁67的表面被焊接或粘接到外坐部229的顶端面230上。通过这种方式,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盖76封闭。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再次填充色粉前,盖177由填充口内柱形部223接纳,盖177的柱形部215a被配合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上。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25由外坐部229接纳,凸缘部227被固定在外坐部229的顶端面230上。
再次填充后,填充口6由配合在与再次填充前用于接纳盖177的内圆周表面239不同的顶端面230上的再次填充盖225封闭。因此,再次填充后也可以保持密封性能。
当打开填充口76时,盖177和整个填充口内柱形部223被去除。结果,填充口76可以容易和可靠地被打开并扩大。整个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与盖177一起去除以使填充口76被打开并扩大。外坐部229被形成为围绕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外圆周。再次填充盖225由外坐部229接纳。因此,被扩大打开的填充口76可以由再次填充盖225可靠地封闭,保持优良的密封性能。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还是再次填充盖115接触外坐部229的顶端面230,显影剂盒31是否经过再次填充可以被可靠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25接触外坐部225的顶端面230,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与第三实施例类似,凹槽50可以形成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外坐部229之间。通过沿着凹槽252切割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可以很容易被去除。
<第五实施例>
图14A到图14C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4A到14C中,分别对应于图12A到12C所表示部分的部分用与图12A到12C中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从下文起,对这些由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根据本实施例的配置和图12A一12C的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4A所示,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比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从左侧壁67突出更大的突出量。没有形成凹槽252,但代之以底部215b的圆周边缘部215c比其中心部分稍薄。因此,当再次填充色粉时,底部215b可以很容易被切除,这一点将在下文叙述。换句话说,沿着底部215b的圆周边缘部21c形成了凹槽。
为了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底部215b的圆周边缘部215c被用切割工具切割,如图14B所示,以只去除底部215b。结果,填充口76在盖177的柱形部215a中被打开。
在通过打开的填充口76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后,再次填充盖225的插入部226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外柱形部224中,如图14C所示。再次填充盖225由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接纳,柱形部226a的外圆周表面与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形成气密配合。从而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盖225封闭。
根据上述结构,再次填充色粉前,盖177由填充口内柱形部223接纳,盖177被配合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上。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25由填充口外柱形部224接纳,盖225被配合在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上。再次填充后,填充口76由被配合在与再次填充前用于接纳盖177的内圆周表面239不同的内圆周表面228上的再次填充盖225封闭。因此,再次填充后也可以保持密封性能。
当打开填充口76时,底部215b,也就是盖177的一部分被去除。因此,填充口76可以容易并可靠地被打开。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还是再次填充盖225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显影剂盒31是否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可以可靠地确定。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内圆周表面239,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25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内圆周表面228,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第六实施例>
图15A到图15C是显示第六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5A到15C中,分别对应于图11A到11C所表示部分的部分用与图11A到11C中完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从面,对这些由完全相同标号表示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如图15A所示,填充口柱形部210在其整个轴向长度上具有基本均匀的厚度。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和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相互连续,两者之间没有形成任何台阶。如图15A和图15B所示,插入凹槽231形成在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侧部212中。插入凹槽231形成在填充口柱形部210的外圆周表面上,该凹槽沿着顶端侧部212的轴向凹进。顶端侧部212的凹槽231形成的区域比其他部分薄。盖177的插入部21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210的顶端侧部212中。
如图15A和图15B所示,为了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切割工具232通过插入凹槽231在其较低的位置插入。然后,切割工具232在离开左侧壁76的方向上轴向移动,从而在离开左侧壁67的方向上沿着插入凹槽231切割顶端侧部212并在离开左侧壁67的方向上推动盖177。结果,盖177从填充口柱形部210卸下,填充口76在填充口柱形部210中被打开。
在通过打开的填充口76在色粉容纳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后,如图15C所示,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盖240封闭。再次填充盖240具有整体的插入部241和凸缘部242。插入部241是有底部的圆柱形。换句话说,插入部241具有柱形部241a和底部241b。柱形部241a为中空的圆柱形,底部241b为圆形。凸缘部242为圆环形。底部241b从柱形部241a的一个轴向端部向内径向延伸以封闭该轴向端部。凸缘部242从柱形部241a的另一个轴向端部向外轴向延伸,同时保持柱形部241a的该另一个轴向端部开口。柱形部241a在轴向方向上比填充口柱形部210的插入凹槽231长。因此,当再次填充盖240被插入到填充口柱形部210中时,柱形部241a的底端部被压向填充口柱形部210的底端侧部211。从而,柱形部241a的外圆周表面在其底端部与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形成气密配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再次填充前,盖177由填充口柱形部210接纳,同时被配合在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上。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40也由填充口柱形部210接纳,同时被配合在底端侧部211和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22和213上。当盖177从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上去除时,可能会有内圆周表面213被损坏的情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填充后填充口76仍可以由被配合在与内圆周表面213不同的内圆周表面222上的再次填充盖240可靠封闭,从而保持了密封性能。
因为顶端侧部212在插入凹槽231处比填充口柱形部210的其余部分要薄,通过在插入凹槽231插入切割工具232,盖177可以很容易从顶端侧部212去除。结果,填充口76能容易和可靠地被打开。
当打开填充口76时,整个盖177被去除。因此,填充口76可以容易和可靠地被打开。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还是再次填充盖240接触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以及取决于插入凹槽231是否已经被切割,就可以可靠地确定显影剂盒31是否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顶端侧部212的内圆周表面213且插入凹槽231还没有被切割,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40接触底端侧部211的内圆周表面222且插入凹槽231已经被切割,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第七实施例>
图16A到图16C是显示第七实施例的填充口76附近的结构的剖视图。在图16A到16C中,分别对应于图11A到11C所表示部分的部分用与图11A到11C中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从下文起,对由这些完全相同的标号表示的部件的详尽描述将被省略。
根据本实施例,显影剂盒31具有填充口柱形部233。填充口柱形部233是中空的圆柱形,具有外圆周表面238和内圆周表面234。填充口柱形部233从左侧壁67上的圆形填充口76的圆周边缘向显影外壳63的外侧突出。盖177的凸缘部216的外径比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径大,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中的方式相同。
在初次使用显影剂盒31的过程中,如图16A所示,填充口76被盖177封闭。也就是说,盖177的插入部21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233中,柱形部215a的外圆周表面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内圆周表面234,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的方式相同。
为了在色粉填充腔85中再次填充色粉,如图16B所示,以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相同的方式将盖177去除。结果,填充口76被在填充口柱形部233中打开。
在色粉容纳腔85中通过打开的填充口76再次填充色粉后,如图16C所示,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盖235封闭。再次填充盖235具有整体的盘状部236和连接到盘状部236的外圆周边缘的柱形裙部237。柱形裙部237被形成为内径稍小于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径。再次填充盖235像皇冠那样安装在填充口柱形部233上,使得填充口柱形部233的轴向端部插入到柱形裙部237中。柱形裙部237的内圆周表面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圆周表面238。填充口柱形部233被按压插入再次填充盖235的柱形裙部237中。因此,填充口76被再次填充盖235封闭。
根据上述结构,再次填充色粉前,盖177由填充口柱形部233接纳,盖177被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内圆周表面234上。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35由填充口柱形部233接纳,盖235被配合在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圆周表面238上。当盖177从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内圆周表面234去除时,可能会有内圆周表面234被损坏的情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再次填充后,填充口76仍可以由被配合在与内圆周表面234不同的外圆周表面238上的再次填充盖238可靠地封闭,从而保持密封性能。
当打开填充口76时,整个盖177被去除。因此,填充口76可以容易和可靠地被打开。
而且,结构被简化,因为填充口柱形部233被用于接纳盖177和再次填充盖235。而且,填充口76可以在被封闭的同时通过再次填充前盖177和内圆周表面234之间的紧配合和再次填充后再次填充盖235和外圆周表面238之间的紧配合保持密封性能。
取决于是盖177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内圆周表面234还是再次填充盖235接触底端侧部211的外圆周表面238,可以可靠地确定显影剂盒31是否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也就是说,如果盖177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内圆周表面234,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没有经过再次填充色粉。否则,如果再次填充盖235接触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圆周表面238,显影剂盒31可以被确定为已经经过再次填充色粉。
盖177的结构和再次填充盖235的结构可以互换。也就是说,盖177可以做成和如图16C所示的再次填充盖235一样的结构。再次填充色粉前,填充口76通过将具有与图16C的再次填充盖235一样结构的盖177像皇冠一样置于填充口柱形部233上而被封闭。再次填充盖235可以做成和图16A中的盖177一样的结构。再次填充色粉后,填充口76通过将具有和图16A的盖177一样结构的再次填充盖235按压插入填充口柱形部233中而被封闭。
<改进形式>
下面将描述第三实施例的改进形式。
如图17A所示,突出部223b和224b可以分别形成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23a和224a上,和第一实施例类似。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7A所示,在显影剂盒31的初次使用时,盖177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中。
为了再次填充色粉以循环利用,和第一实施例类似,拆卸工具的尖端被插入凸缘部216和填充口柱形部223的顶端面223a之间。盖177很容易从填充口柱形部223上拆卸以打开填充口76而不会损坏填充口内柱形部223的顶端面223a。
再次填充后,如图17B所示,和第一实施例类似。盖177被压配合在填充口内柱形部223中。然后,从图17B中的凸缘部216的与凸缘部216接触突出部223b的表面相对的上表面在突出部223b上进行超声焊接。因此,突出部223b和凸缘部16的接触突出部223b的表面被超声焊接焊牢。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盒31第一次被重新使用。
下面,为了在下一个循环阶段再次填充色粉,和第三实施例类似,如图17C所示,通过沿着凹槽252切割左侧壁67,填充口内柱形部223被从左侧壁67上分离。
再次填充后,如图17D所示,和第三实施例类似,再次填充盖22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外柱形部224。再次填充盖的凸缘部227接触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24a上的突出部224b。在这种情况下,显影剂盒31被第二次重新利用。
为了因第三次循环利用再次填充色粉,和第一实施例类似,拆卸工具的尖端被插在凸缘部227和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24a之间。再次填充盖225很容易从填充口外柱形部224上拆卸下来以打开填充口76而不会损坏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的顶端面224a。
再次填充后,如图17E所示,和第一实施例类似,再次填充盖225被按压插入填充口外柱形部224。然后,从图17E中凸缘部227的与凸缘部227接触突出部224b的表面相对的上表面在突出部224b上进行超声焊接。因此,突出部224b和凸缘部227的接触突出部224b的表面被超声焊接焊牢。因此,显影剂盒31被第三次再次利用。
在上述第二到第七实施例和改进形式中,和第一实施例的第五改进形式类似,盖构件117的凸缘部216的外径比每一个填充口柱形部210,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和填充口柱形部233的外径大。因此,盖构件117可以很容易从每一个填充口柱形部210,223,233上去除。
但是,凸缘部216的外径可以不比每一个填充口柱形部210,223,233的外径大。
或者,和第一实施例以及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到第四改进形式类似,突出部可以形成在盖构件117和每一个填充口柱形部210,223,233的顶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在这种情况下,盖构件117仍可以很容易地被去除。
在上述第二到第七实施例和改进形式中,填充口柱形部210,填充口内柱形部223,填充口外柱形部224,外坐部229和填充口柱形部223基本为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但是,它们不需要一定是圆柱形,只要它们是在其整个轴向长度上具有相同截面的柱形即可。
虽然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例如,上述每个实施例都参考显影剂盒31描述,显影剂盒31只需要具有色粉容纳腔85。供给辊64,显影辊65或层厚调节片66可以不设置在显影剂盒31中。
显影剂盒31和鼓盒30可以被牢固地固定在处理盒22中。
权利要求1.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的圆周边缘处并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所述柱形壁部具有内周表面、外周表面、和位于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的端面;在与所述柱形壁部的内周表面接触时配合在所述柱形壁部中以封闭所述填充口的封闭构件;和设置在端面和封闭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上、在端面和封闭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分上并朝向端面和封闭构件中的另一个的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具有面向端面的凸缘部,以及所述突出部形成在端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形成在柱形壁部的端面上的台阶部,以及所述封闭构件具有斜面,所述封闭构件在所述斜面上接触所述台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是在柱形壁部的端面和内周表面之间的圆周边缘部,以及所述封闭构件具有斜面,所述封闭构件在所述斜面上接触所述圆周边缘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封闭构件上,以及所述斜面形成在所述柱形壁部的端面上所述突出部接触所述端面的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具有接触柱形壁部的端面的凸缘部;为柱形且接触柱形壁部的内周表面的封闭柱形部;和形成在凸缘部和封闭柱形部之间并且比凸缘部和封闭柱形部薄的减薄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构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接触柱形壁部的端面的接触部和从柱形壁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静电潜像承载体,来自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剂被供给静电潜像承载体以显影在静电潜像承载体的表面上承载的静电潜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当显影剂被第一次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压配合在柱形壁部中,且所述封闭构件在显影剂因为循环使用被重新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在突出部处被超声焊接到柱形壁部。
11.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被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所述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和封闭柱形壁部以封闭填充口的封闭构件,所述封闭构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具有接触柱形壁部的端面的接触部和从柱形壁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在显影剂第一次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压配合在柱形壁部中,且在显影剂因为循环使用被重新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在延伸部处被超声焊接到柱形壁部。
13.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所述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封闭构件,其一部分被插入柱形壁部中同时至少接触柱形壁部的一部分以封闭填充口,所述柱形壁部在其接触封闭构件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处具有一个通孔,从而使所述封闭构件能够通过所述通孔暴露;和形成在壁上对着柱形壁部中的所述通孔的位置处并从所述壁突出到所述外壳外侧的突出壁。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在显影剂第一次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压配合在柱形壁部中,且在显影剂因为循环使用被重新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超声焊接到柱形壁部。
15.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该显影剂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处并从所述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和封闭柱形壁部以封闭填充口的封闭构件,在显影剂第一次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压配合在柱形壁部中,且在显影剂因为循环使用被重新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后所述封闭构件被超声焊接到柱形壁部。
16.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所述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设置在所述壁上的接纳构件,所述接纳构件具有在第一盖构件用于封闭填充口时接纳第一盖构件同时与其接触以封闭填充口的第一接触面,所述接收构件进一步具有在第二盖构件用于封闭填充口时接纳第二盖构件同时与其接触以封闭填充口的第二接触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上并具有第一接触面的第一接纳构件;和设置在外壳上并具有第二接触面的第二接纳构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第一盖构件被第一接纳构件接纳的状态下被去除以打开填充口的去除部。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包括第一盖构件和第一接纳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部分与第一盖构件一起被切割和去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以及所述去除部包括第一盖构件和整个第一接纳构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并围绕第一接纳构件的外圆周。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纳构件形成柱形,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被插入到第二接纳构件中的插入部和从插入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二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和当第二盖构件被接纳在第二接纳构件上时接触所述凸缘部的一个端面。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纳构件形成为环形,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插入填充口的插入部和从插入部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是当第二盖构件被接纳在第二接纳构件上时接触凸缘部的环形第二接纳构件的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轴向顶端部的内周表面,以及所述去除部包括第一盖构件和第一接纳构件的轴向顶端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纳构件是第一接纳构件在轴向顶端部被去除后剩余的剩余部,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插入第二接纳构件的插入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是第二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包括第一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并具有作为第一接触面的内周表面的柱形,所述第一盖构件具有插入第一接纳构件的柱形部和封闭柱形部的轴向端的封闭部,以及所述去除部包括所述封闭部的至少一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并围绕第一接纳构件的外圆周的柱形,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插入第二接纳构件的插入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包括第二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是整个第一盖构件,所述第二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所述第一接纳构件设置成连接到第二接纳构件的轴向端,是具有从第二接纳构件的内圆表面连续的内周表面的柱形,并具有接纳用于去除第一盖构件的拆卸构件的拆卸构件插入部,以及第一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插入第二接纳构件的插入部,以及第二接触面是第二接纳构件的内周表面。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是整个第一盖构件,所述第一接纳构件是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且用作为第二接纳构件,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外周表面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外周表面中的另一个。
3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是整个第一盖构件,所述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所述第一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外周表面中的一个,所述第二接触面是第一接纳构件的内外周表面中的另一个。
3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部是整个第一盖构件,所述接纳构件形成为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且在其轴向顶端部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拆卸构件插入槽,所述拆卸构件插入槽接纳用于去除第一盖构件的拆卸构件,以及所述第一接触面是接纳构件在其轴向顶端部上的内周表面,所述第二盖构件具有插入接纳构件的轴向底端部的插入部,以及所述第二接触面是接纳构件在其轴向底端部上的内周表面。
34.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内、外周表面中的一个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内、外周表面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二盖构件。
35.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该柱形壁部具有在其轴向顶端部中外周表面上的凹槽,该凹槽沿圆周形壁部的轴向延伸;安装在柱形壁部在其轴向顶端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在其轴向底端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第二盖构件。
36.一种显影剂盒、第一盖构件和第二盖构件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具有在其中限定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的外壳,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和设置在所述壁上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上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柱形壁部,该柱形壁部具有在其轴向底端侧上的底端侧部和在其轴向顶端侧上的顶端侧部,该顶端侧部比该底端侧部薄;安装在柱形壁部的顶端侧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第一盖构件;和安装在柱形壁部的底端侧部的内周表面上的第二盖构件。
37.一种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具有限定外壳内的显影剂容纳部的壁、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显影剂通过填充口填充到显影剂容纳部中;设置在壁上以在外壳的外侧方向从填充口的圆周边缘突出的内柱形壁部;和设置在壁上以在外壳的外侧方向突出的外柱形壁部,所述外柱形壁部围绕所述内柱形壁部。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形壁部比内柱形壁部延伸得更长。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形壁部比内柱形壁部延伸得更短。
40.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特征在于,凹槽形成在壁上外柱形壁部和内柱形壁部之间并围绕内柱形壁部的外圆周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一种盒包括外壳,外壳具有限定外壳中显影剂容纳部的壁和穿过所述壁形成的与显影剂容纳部流体相连通的填充口;形成在所述壁上所述填充口圆周边缘并从壁突出到外壳外侧的柱形壁部,所述柱形壁部具有内周表面、外周表面和位于内周表面与外周表面之间的端面;配合在所述柱形壁部中,同时与所述柱形壁部的内周表面接触以封闭所述填充口的封闭构件;以及设置在端面和所述封闭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之上,在端面和所述封闭构件之间的接触部分处并朝向端面和封闭构件的另一个的突出部。
文档编号G03G21/18GK2916704SQ20062000338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
发明者西村惣一郎, 坂口雅敏, 堀之江满, 佐藤史和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